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沒人做

刑法沒人做

發布時間: 2022-03-04 21:02:21

A. 現在的人犯法了就是坐牢嗎 沒有其他刑法

緩刑啊!罰款啊!其他的就別指望了。

B. 刑法會有誰規定沒有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的人

刑法上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的界定:以下這些都屬於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
1、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醫師資格;
2、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開辦醫療機構的;
3、被依法吊銷醫師執業證書期間的;
4、其他。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條
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造成就診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C. 國家刑法有沒有規定一個人不可以當兩個職位的官

你說錘子,一個人當兩個官職,它就要貪兩份錢了。

D. 人觸犯了刑法是不是就什麼權利都沒有了

不是的。。觸犯了法律只是受到制裁,不會全部權利都沒有的,就算是剝削政治權利終身或者死刑,也還會有他的一些權利的,比如說,人格尊嚴權等等

E.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為什麼沒有酷刑呢

三、中國關於反酷刑的立法及相關保護措施

(一)中國反酷刑立法

如上所述,不少國際條約含有反酷刑條款,但聯合國《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卻是其中最重要的國際法文件之一。聯合國安理會從1984年10月開始適用該公約,1986年中國政府簽署了它;1988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進一步批准了該公約,1988年11月3日該公約開始對中國生效。除此而外,中國還於1998年10月5日簽署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目前正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

《聯合國反酷刑公約》第4條第一、二款分別規定:「每一締約國應保證將一切酷刑行為定為刑事罪行……」。「每一締約國應根據上述罪行的嚴重程度,規定適當的懲罰」。這就是說,各締約國應當在自己的刑法典中增設各種具體的酷刑罪並附設法定刑。據此,作為已經簽署和批准了該公約的主權國家,中國業已通過一系列國內立法作出了反酷刑的照應性規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中國刑訴法典和刑法典先後於1996年和1997年經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修改。強化人權保障和反酷刑也是其修改目的之一。據此,中國現行刑法典通過六個法條,設立了七種涉及酷刑的犯罪。即,根據中國現行刑法典第238、245、247、248、254條和第443條的規定: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者,構成非法拘禁罪:「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本罪的,從重處罰」。

――「非法搜查他人身體、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者,構成非法搜查罪:「司法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犯本罪的,從重處罰」。

――「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行刑訊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者,構成刑訊逼供罪或暴力取證罪:「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刑法第234條、第232條的規定從重處罰」。[18]

――「監獄、拘留所、看守所等監管機關的監管人員對被監管人員進行毆打或者體罰虐待,情節嚴重」者構成虐待被監管人犯罪:「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刑法第234條、第232條的規定從重處罰」。

「監管人員指使被監管人毆打或者體罰虐待其他被監管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對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實行報復陷害」者,構成報復陷害罪。

――軍職長官「濫用職權,虐待部屬,情節惡劣,致人重傷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構成虐待部屬罪。

除了上述罪狀、罪名規定外,對此七種酷刑犯罪,我國現行刑法相關條文還逐一設定了相應的法定刑。表明我國業已認真而全面地履行了《聯合國反酷刑公約》第4條規定的國內相關立法義務。

我國現行刑訴法典第43條也就以刑訊逼供的方法非法收集證據的酷刑行為作了明確規定。該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

――除上述法律規定外,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法官法》、《檢察官法》、《行政訴訟法》和《國家賠償法》中也含有若干禁止酷刑的法律規定。

(二)中國有關反酷刑措施

自批准《聯合國反酷刑公約》以來,除相關立法外,中國還採取了下述多項措施來預防和反對酷刑。包括:

第一,廢止「收容審查」制度。中國刑訴法在修改前曾經有過「收容審查」規定,最初,它本是用作維持治安秩序的行政處分,但這一規定確曾使得許多人未經指控而被關押。自80年代以來,特別是在幾次「嚴打活動」中,「收容審查」制度更為公安機關廣泛使用並一度失控、以致成為中國的主要人權問題之一,曾遭到國內外人士的廣泛批評。[19] 顯然,這一制度不僅有悖《世界人權宣言》的規定,也屬於廣義的酷刑行為。特別是在面對嫌犯的場合,容易發生刑訊逼供等酷刑犯罪問題。加之,這一規定太過方便拘禁任何人,特別對那些批評、舉報過國家工作人員的批評人、控告人等不利。因而,這一制度的廢止,可謂中國履行《聯合國反酷刑公約》的重大進展。

第二,通過酷刑取得的口供或證據無效的規定。為了更加卓有成效地防止酷刑,除了中國刑法典第247條的規定和刑訴法典第43條的規定以外,中國還在刑事司法程序中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司法措施。即以由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6月29日發出的《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的形式,制定了明確的補充規定,確認以酷刑方法取得的口供和證據無效。

第三,改革現行勞動教養制度。現行勞動教養制度的主要依據是國務院1982年發出的《勞動教養試行辦法》。這一試行辦法又源於1957年國務院的《關於勞動教養的決定》。在此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這一制度主要適用於那些實施了違法行為但對其還不足以科處刑罰的人。為了通過教育改造他們,國務院決定對這些人採取較刑罰相對更輕的處分――勞動教養。然而,事實上,由於立法的疏漏和執行過程中的錯誤,反而產生了不少問題。例如,從遭受勞動教養的人被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期限及限製程度可看出,這種懲罰比之因適用刑罰而被判處兩年管制刑或拘役刑者實際上更加嚴厲。中國的管制刑上限為2年、下限僅3個月;拘役刑上限6個月;下限僅1個月。而勞動教養的期限可達1~3年;必要時,還可以再增加1年。[20] 在司法實踐中,已經發現了如下案件:即批評或投訴了某個公安機關的人則被公安機關決定勞動教養。這種不合理的規定和事實表明:改革這一制度勢在必行,否則,難以確保公民基本人權,對那些針對公職人員的批評人、控告人、申訴人或舉報人來說,更是如此。

基於上述理由,自從完成了現行刑法典的修改以來,中國立法機關一直在嘗試著制定一項新的法案或一項新的勞動教養條例。過去幾年間,有關立法機關一直在徵求方方面面的意見,例如學術機構、各級人民法院、各級人民檢察院、各級國家機關,包括正在適用著這一制度的公安機關的意見。各界人士已經提出了大量的立法建議。其中,多數人主張在保留現有勞動教養制度基礎上改革之。例如有人主張在大中城市設立「治安法庭」,專門負責審理由治安部門提請審批的勞動教養案件。[21] 少數人主張在廢除現有勞動教養制度基礎上改革。例如,有一種觀點主張:對於違法行為不足以構成犯罪的人可給予治安行政處罰或「保安處分」:對那些行為已經構成輕微犯罪而毋需刑罰處罰的人,就可以採用這種保安處分――而此類「處分」規定可以被增設並包容於現行刑法典有關保安處分專章之中;也可以另行草擬專門的保安處分法。例如現行的勞動教養處分就可以經改造後植入現行刑法典或專門的保安立法中,並名之為「勞作教養處分」或「強制收容矯治處分」。它與現行勞動教養制度的本質不同點在於:前者須由法官判決;後者卻在事實上由公安機關裁決。在教養的方式、期限和地點上,前者既是法定的,又富有彈性――處罰期限將根據受處分人的自新狀況及對社會的危險程度酌情增減;而後者既非嚴格意義的法定,又失諸相對固定和僵化。[22]

第四,匿名舉報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制度。所謂舉報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包括舉報一般違法案件、刑事犯罪案件、違背黨紀、政紀等各類案件。「匿名舉報」,顯然有利於國家對舉報人的保護,否則他們可能因其「舉報」遭到公職人員的報復。特別是公職人員通常掌握一定公職權力,這就使其存在將其報復心理外化為酷刑或其他殘忍行為的客觀條件。而這種行為是違反現行刑法典第254條規定的,情節嚴重者將構成報復陷害罪。為此,匿名舉報制度的規定,顯然不僅有利於對大小腐敗官員的進一步披露和揭發,而且有利於國家和社會對舉報人的權益保護。

第五,強化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對司法和執法的監督。過去幾年間,關於對《聯合國反酷刑公約》的執行,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因而強化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對司法和執法的監督,很有必要。經過多方努力,過去數年間,中國已在涉及或可能涉及酷刑的案例審判及監督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例如,據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度公報,1999年間,最高人民法院共收到123件由全國人大代表提交的議案或提案。對此,最高法院已在規定期限內全部處理或作答完畢。同時,1999年間,全國人民法院共審理了6,788件國家賠償案件,比1998年增加了8%。1999年全國法院還審理了96,793件再審案件,其中21,862樁案件被改判。考慮到人民群眾告狀難的情況,全國各級法院都設置了「院長公開接待投訴日」。1999年間,全國法院共收到和受理了一千零六十九萬件公民投訴案件。同年,法院審決了14,069件由檢察機關提出抗訴的案件。其中,3,185項判決已經由人民法院改判;3,751項判決被維持;951樁案件已經由檢察機關撤回抗訴;1,429樁案件被發回原審法院再審;4,753樁案件由人民法院調解解決。[23]

最後是大眾傳媒對司法與執法的監督。過去幾年間,中國各種大眾傳媒也加強了對執法的監督――特別是涉及到對有關人權保護的監督。許多有關報復陷害、非法拘禁、刑訊逼供、暴力取證、非法搜查、對被拘禁人的肉體懲罰和虐待案件等,都是由報紙、雜志或中國網站上的網頁及其有關書籍曝光的。例如發生在山西省嵐縣的李綠松因批評縣政府當局慘遭酷刑的案件,就是媒體最早發現並披露的。

F. 中國刑法超過多少歲不需坐牢

  1. 我國刑法沒有規定多大年紀可以不用坐牢。

  2. 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3. 第四十九條【死刑適用對象的限制】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4. 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5. 第七十二條【適用條件】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G. 受過刑法的人,無法從事哪些職業呢

那一些受過刑罰的人,他們沒有辦法從事哪一些職業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列舉幾種。

一.公務員

首先第1個是公務員不能做。公務員就是為我們國家工作的,在一些黨政機關進行工作的人員。他所做的東西就是為人民服務的這一些事情,為國家服務的事情。因為公務員他如果做的級別比較高,他是會有一些權力。擁有了這些權利之後,如果你本人不行的話,就會抵不住他人的誘惑,然後受賄犯罪。

如果是一個受過刑罰的人,說明本身就是一個犯罪過的人,那這樣子他肯定就不會讓這種人來當公務員。這樣的人當公務員,他很有可能會受到別人的賄賂,然後給別人花錢消災。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