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中國典型海商法案例法院判決

中國典型海商法案例法院判決

發布時間: 2022-03-04 21:42:27

❶ 海商法案例題 急求答案

預借提單是指在貨物尚未全部裝船,或者貨物雖已由承運人接管,但尚未開始裝回船的情況下簽發的已裝船提答單,而根據以上的描述,A公司是不可能預借提單的,因為A公司為買方而不是發貨人,是不可能預借提單,我推測A公司是憑借提單的副本加保函將貨物提走的,而並非是預借提單。現回單如下:
1、原告B公司是可以以C公司為被告提起訴訟的,因為C公司為承運人,承運人應在放貨時回收全部正本提單,而C公司在沒有回收任何正本提單的情況下放貨是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而B 公司是正本提單的持有人,也就是該票貨物的所有權人,是有權利要求承運人根據正本提單放貨的,承運人無單放貨侵犯了B公司對貨物的所有權
2、法院很有可能判決承運人承擔無單放貨的責任,也就是說很很能要求承運人按照貨物的實際價值對B公司進行賠償
3、在該案中,A公司與B公司之間是買賣合同公司關系,A公司與C公司之間是運輸合同關系,如果在買賣合同中有有效的仲裁條款,B公司是應當以仲裁方式來解決其與A公司之間的糾紛的,是否可以選擇仲裁方式的關鍵在於合同中約定的仲裁條款是否有效,若根據該約定能確定唯一的仲裁機構,該仲裁條款有效。

❷ 海商法案例題求解!

1. 屬於船抄舶優先權。
2. 船舶優襲先權優於船舶抵押權受償。
3. 船舶優先權的清償順序是:船員工資>港口規費>救助款項>碰撞損失。

參考資料:
1.《海商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享有優先權的內容是:
一、船長、船員和在船上工作的其他在編人員,根據勞動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勞動合同所產生的工資、其他勞動報酬、船員遺反費用和社會保險費用的給付請求;
二、在船舶營運中發生的人身傷亡的賠償請求;
三、船舶噸稅、引航費、港務費和其他港口規費的繳付請求;
四、海難救助費的救助款項的給付請求;
五、船舶在營運中因侵權行為產生的財產賠償請求;

2, 船舶優先權的受償順序,又叫船舶優先權的位次,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優先權競合時,如何決定其效力的優劣次序問題。我國《海商法》第23條對此作了如下安排:前述5項海事請求,依照順序受償,但是,第4項海事請求,如果後於第1、2、3項發生的,應當先於第1、2、3項受償;第1、2、3、5項中有兩個以上海事請求的,不分先後,同時受償;不足受償的,按照比例受償。第4項中有兩個以上海事請求的,後發生的先受償。

❸ 急解海商法案例

1、該船舶上有三種擔保物權。A公司的船舶抵押權;海難事故、船員工資的船舶優版先權;修船廠的船舶留置權權。2、對於拍賣的800萬元價款,如何分配?《海商法》第25條規定:「船舶優先權先 於船舶留置權受償,船舶抵押權後於船舶留置權受 償。」《海商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享有優先權的內容是:
一、船長、船員和在船上工作的其他在編人員,根據勞動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勞動合同所產生的工資、其他勞動報酬、船員遣返費用和社會保險費用的給付請求;
二、在船舶營運中發生的人身傷亡的賠償請求;
三、船舶噸稅、引航費、港務費和其他港口規費的繳付請求;四、海難救助費的救助款項的給付請求;
五、船舶在營運中因侵權行為產生的財產賠償請求;
所以800萬元要先賠償優先權部分:船員工資50;海難費用120萬元;然後是留置權的200萬元;剩餘的才是A公司的抵押權。

❹ 跪求解海商法案例 不適航與免責

本來不想給新注冊的「一級」會員答題的
因為好多人,就為答案注冊個賬號,有了答案後,就再也不管了
連說聲謝謝都不會
希望你不是這種人

承運人可以免責
因為很明顯,貨物受損的原因,是承運人的受僱人的「管船過失」所導致。
即為開航(管理船舶)的目的而所實施的行為中存在過失所引起,屬於中國海商法里法定的免責事項。

此案並不涉及不適航問題,因為所謂的適航,是指船舶在開航前及開航當時,適航、適裝、適貨。標准為,承運人只要盡到謹慎義務,合理處理即可。
本案的承運人在處理船舶上不存在故意或疏忽大意的情況,完全是船員過失所導致,因此承運人不應當承擔責任。
除非貨主能證明,承運人所僱用的船員不能勝任相應的崗位,因其不具備崗位要求的業務能力,所以導致本案的發生。
因為沒有配備合適的船員,可以主張船舶不適航。

如果發生在中途港,
因為適航的要求是針對,開航前及開航當時而言的,所以如果在中途港,出現不適航的情況而導致事故的發生,那麼承運人也是可以免責的。
除非
一、所謂的中途港是承運人繞航才產生的,合理的航線不會出現中途港。
二、如果要索賠成功,還必須證明,不適航和貨物損失有因果聯系。

❺ 海商法案例

1:有訴權。被告倒簽提單構成對收貨人的欺詐,應當向收貨人承擔由此而引起的損失賠償責任。
2:可以。
3:被告承擔原告損失,但可以向中國B公司追償。

❻ 海商法案例問題,每問100字以上(回答好追加高分)

爭議焦點:承運人裝載甲板貨是否可以享受免責與責任限制權利;管船過失與管貨過失的區別。

1. 對於裝載在艙面的10輛轎車的損壞,A應賠償。賠償額為200000美元。

分析:A將部分轎車裝載在艙面,並未徵得B的同意, 也不符合航運慣例。

根據我國海商法第五十三條 承運人在艙面上裝載貨物,應當同托運人達成協議,或者符合航運慣例,或者符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承運人依照前款規定將貨物裝載在艙面上,對由於此種裝載的特殊風險造成的貨物滅失或者損壞,不負賠償責任。

承運人違反本條第一款規定將貨物裝載在艙面上,致使貨物遭受滅失或者損壞的,應當負賠償責任

根據我國海商法第五十九條經證明,貨物的滅失、損壞或者遲延交付是由於承運人的故意或者明知可能造成損失而輕率地作為或者不作為造成的,承運人不得援用本法第五十六條或者第五十七條限制賠償責任的規定。

由此可以得出對於該10輛轎車,A喪失賠償責任限制。故應全額賠償。

2. 對於在艙內因互相碰撞擠壓而造成損壞的10輛轎車, A不必賠償

分析:, 由於風浪太大, 致使艙內有10輛小轎車發生移動而互相碰撞擠壓,經事後鑒定,均已完全報廢

事後查明:承運人對於艙內轎車的積載,並無不當。

這10輛轎車的損害是由於海難,承運人免責。故A不必賠償這10輛轎車的損失。

3. 對於遭海水浸泡而損壞的10輛轎車,A不必賠償。

分析:這10輛轎車的損失是由於船員在管船過程中發生的失誤所造成。屬於管船過失,故A不必賠償。

4. 對於掉落艙底而損壞的10輛轎車,A應賠償。賠償額是52000美元。

分析: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船長下令將未受水濕的汽車移致二層艙.但在搬移過程中, 由於操縱吊機的船員因連續抗風, 過度疲勞,因而錯誤地按動了按鈕,又致使10輛汽車掉落艙底,完全毀壞.

為了貨物過多受損而轉移貨物屬於保管貨物的行為。此時發生的過失屬於管貨過失,承運人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根據B所提供的貨物發票等證據,小轎車的到岸價格(CIF 大連)為20000美元/輛;該小轎車每輛毛重2000公斤.

B未直接提供提單來證明小轎車的價格,說明其未將小轎車的價格寫在提單上,故根據我國海商法第五十六條 承運人對貨物的滅失或者損壞的賠償限額,按照貨物件數或者其他貨運單位數計算,每件或者每個其他貨運單位為666.67計算單位,或者按照貨物毛重計算,每公斤為2計算單位,以二者中賠償限額較高的為准。但是,托運人在貨物裝運前已經申報其性質和價值,並在提單中載明的,或者承運人與托運人已經另行約定高於本條規定的賠償限額的除外。

計算如下:

按件:666.67*10=6666.7

按毛重:2000*10*2=40000

故A應賠償的金額是40000*1.3=52000美元

❼ 海商法案例,急求!!!!

法律依據是《海商法》第22和23條,內容如下
第二十二條 下列各項海事情求具有船舶優先權:
(一)船長、船員和在船上工作的其他在編人員根據勞動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勞動合同所產生的工資、其他勞動報酬、船員遣返費用和社會保險費用的給付請求;
(二)在船舶營運中發生的人身傷亡的賠償請求;
(三)船舶噸稅、引航費、港務費和其他港口規費的繳付請求;
(四)海難救助的救助款項的給付請求;
(五)船舶在營運中因侵權行為產生的財產賠償請求。
載運2000噸以上的散裝貨油的船舶,持有有效的證書,證明已經進行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者具有相應的財務保證的,對其造成的油污損害的賠償請求,不屬於前款第(五)項規定的范圍。
第二十三條 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所列各項海事請求,依照順序受償。但是,第(四)項海事請求,後於第(一)項至第(三)項發生的,應當先於第(一)項至第(三)項受償。
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第(一)、(二)、(三)、(五)項中有兩個以上海事請求的,不分先後,同時受償;不足受償的,按照比例受償。第(四)項中有兩個以上海事請求的,後發生的先受償。

根據上述條文規定,(1)(2)(3)項偉船舶優先權,清償順序為(3)(2)(1);同時還剩下的是(4)和(5),其中(4)為船舶抵押權,(5)為一般債權,所以順序是(3)(2)(1)(4)(5)。

供你參考!

❽ 海商法案例分析

1承運人只要盡到謹慎管貨的義務和開航前和開航當時船舶是適航的可以免責
2.水漬險承保范圍應包含天災造成的部分貨損,保險公司應當賠付

❾ 全國民事案件訴訟查詢

風險信息網提供「風險信息查詢」系列產品,涵蓋全國司法涉訴信息、行政處罰信息、市場版監管信息權、或有負債信息、多頭借貸統計、工商風險信息關聯、工商異常經營名目錄等多維度、多層次、多領域的數據信息。信息覆蓋面廣、每日實時更新。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精準識別信貸風險,全面提高風險管控技術和風控能力。從社會誠信的角度而言,信用信息共享及應用是一種社會文明和進步,它不僅讓公眾體會到了誠信可以「有價」,而且可以「有惠」。通過互聯網技術的運用和誠信數據的積累,民眾能夠通過更加便捷的方式享受到更加優質的服務,無疑增加了信用信息共享機制的民眾基礎和社會認可度,而且能夠激發人們保護個人信譽、積累社會信用的熱情,從而維系更積極健康的社會誠信氛圍。大數據為企業危機應對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最快速、最便捷的信息基礎,應用好大數據能夠在事件形成前或剛剛出現時發現危機端倪,在事件大規模爆發前採取行動,爭取更多的應對危機的時間和機會。

❿ 海商法2案例分析

1.承運人無需對甲貨主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在大連港開航前和開航當時,承運人已經履行了謹回慎處答理使船舶適航的義務。而在中途港廣州港,對於甲貨主來說,是屬於船舶航行之中,此時發生的火災屬於管船過失。
因此,承運人不承擔甲貨主的損失。

2.承運人需對乙貨主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在中途港廣州港,對於乙貨主來說,屬於開航之前,因此承運人有使船舶適航的義務。此時發生的火災使船舶處於不適航的狀態。
因此,承運人應承擔乙貨主的損失。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