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薪資
A. 獨立董事年薪一般多少
獨立董事年薪一般是五到十萬之間。
獨立董事沒有有工資,但一年給一次顧問費,其實就是變相的年薪。獨立董事的薪酬,國家沒有統一規定,屬於其業董事會研究決定的范疇,給多少、什麼時候給、什麼時候取消或消減,都由董事會決定。
擔任獨立董事應當符合下列基本條件:
1、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及其他有關規定,具備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的資格;
2、具有《指導意見》所要求的獨立性;
3、具備上市公司運作的基本知識,熟悉相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及規則;
4、具有五年以上法律、經濟或者其他履行獨立董事職責所必需的工作經驗;
5、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條件。
比例如下:
1、如果上市公司董事會下設薪酬、審計、提名等委員會的,獨立董事應當在委員會成員中佔1/2以上的比例;
2、上市公司董事會成員中應當至少1/3為獨立董事,但管理層收購中的被收購上市公司,董事會中獨立董事的比例應當達到或超過1/2。
上市公司董事與董事會會議決議事項所涉及的企業有關聯關系的,不得對該項決議行使表決權,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決權。該董事會會議由過半數的無關聯關系董事出席即可舉行,董事會會議所作決議須經無關聯關系董事過半數通過。出席董事會的無關聯關系董事人數不足三人的,應將該事項提交上市公司股東大會審議。
上市公司設董事會秘書,負責公司股東大會和董事會會議的籌備、文件保管以及公司股東資料的管理,辦理信息披露事務等事宜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二十二條 上市公司設獨立董事,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B. 新公司法對監事會主席工資標准有無明確規定
1、公司法對監事會主席、監事會成員的工資標准無明確規定;
2、非職工代表的監事會成員工資由股東會決定,職工代表的工資一般在其工資中包含;
3、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十七條股東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決定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
(二)選舉和更換非由職工代表擔任的董事、監事,決定有關董事、監事的報酬事項;
(三)審議批准董事會的報告;
(四)審議批准監事會或者監事的報告;
(五)審議批准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六)審議批准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七)對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作出決議;
(八)對發行公司債券作出決議;
(九)對公司合並、分立、解散、清算或者變更公司形式作出決議;
(十)修改公司章程;
(十一)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對前款所列事項股東以書面形式一致表示同意的,可以不召開股東會會議,直接作出決定,並由全體股東在決定文件上簽名、蓋章。
C. 請問公司法里對股份公司總經理的薪酬規定有什麼上限約束嗎總不可能控股股東想定多高就多高吧。。。
公司法是管宏觀的,股份公司總經理薪酬規定是微觀問題,法律不可能管得這么細,股份公司總經理等高管的薪酬是由企業制定薪酬管理辦法並經董事會、股東會審議通過,作為企業內部「法律」來約束的。
D. 勞動法勞動報酬規定
勞動法
第四十六條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屬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四十七條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第四十八條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第四十九條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
(一)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三)勞動生產率;
(四)就業狀況;
(五)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五十一條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E. 掛名法人一般工資多少
掛名法人報酬多少錢掛名法人的報酬會有多少,由掛名人與被掛名人協商解決,但掛名法定代表人是有一定風險的,當事人需要注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七條規定,依法設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記機關發給公司營業執照。公司營業執照簽發日期為公司成立日期。公司營業執照應當載明公司的名稱、住所、注冊資本、經營范圍、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項。公司營業執照記載的事項發生變更的,公司應當依法辦理變更登記,由公司登記機關換發營業執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三條規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F. 按照公司法能拿企業年薪的職位條件是什麼比如董事長,總經理這些職位是能拿年薪,有硬性的職位標准文件嗎
沒有的,公司法還能規定具體工資薪酬?
G. 既是股東又是員工薪資怎麼算
作為股東,可以領取公司分紅,作為員工,根據職級和崗位領取相應的薪資待遇,二者不可混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四條 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