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台灣刑法課

台灣刑法課

發布時間: 2022-03-05 16:46:07

『壹』 想問一下各位大佬,我想考2021法學非法碩,需要報班嘛,報班的作用大嗎 如果看網課的話可以嘛 謝謝

如果有毅力的話多看書,多做題。從網上找點課件聽一遍。多做歷年考試真題。了解一下新的民法典。考試是沒問題的。

『貳』 台灣圓桌課程是傳銷嗎

肯定有傳銷的理念。去過一次圓桌的拜訪,感受到溫暖和關注,隨報了一階,希望是在日本上課,被要求現場支付16500人民幣。那是17年10月中。到了19年初,突然想起來還有這事,一年多了,一直沒有人通知上課。打電話給聯系人,說是有人18年9月聯系過我,沒有聯繫上。營銷時的急迫與付錢後應該交付的漫不經心,天壤之別的態度。決定要求退款,多次協調,2月底終於拿到退款,只退了11550,70%。

『叄』 老師為什麼不建議大陸的在讀法學專業的大學生去台灣的大學交流學習

因為兩岸的法律體系不一樣,學來無用。

『肆』 台灣圓桌課程是騙局嗎

去過一次圓桌的拜訪,感受到溫暖和關注,隨報了一階,希望是在日本上課,被要求現場支付16500人民幣。那是17年10月中。到了19年初,突然想起來還有這事,一年多了,一直沒有人通知上課。打電話給聯系人,說是有人18年9月聯系過我,沒有聯繫上。營銷時的急迫與付錢後應該交付的漫不經心,天壤之別的態度。決定要求退款,多次協調,2月底終於拿到退款,只退了11550,70%。

『伍』 誰看過《大學刑法課》

剛剛沒事干來去看了下自河圖九星十一月出版的內容,發現了藍晶的新書《劍的旋律》,《夢幻泡影》完了,還沒看過,有人看過沒?怎麼樣?
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河圖緋夢之都居然要出版《大學刑法課》,作者名是:小平!!!!!相信論壇不少人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書,也還記得主角名字就是「小平」,所以不會錯的,就是當年那本另類H書!太監N年的書,最近有人在台灣某著名H網站代發,連載到43了,你妹這純粹的H書,幾乎連劇情都沒有也能出版?

『陸』 法學和刑法學有什麼區別刑法學是不是獨立的專業

法學主要包括理論法學(主要是法理學)、民法學、商法學、訴訟法學(民事訴訟和刑內事訴訟)、刑法學容、行政法學。
具體來說不同國家有不同規定,比如美國、德國、台灣的法學就不包括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法制史,但很強調憲法,大陸的法學研究雖然沒有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這一科,但是在司法考試(就是律師資格考試)中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占很大比例。
刑法學是一個獨立的專業,法學是很多專業匯總的一個集合名詞,比如牛肉也是一種肉。

『柒』 女教師裸死案回顧:屍檢6次歷經4年定案件,男友成最大嫌疑人,結果怎樣

在2003年湘潭市臨豐小學音樂教師黃靜裸死於學校宿舍的床上,黃靜渾身上下布滿傷痕,死相慘不忍睹。但屍檢報告稱,黃靜仍為處女,並未遭受他人凌辱。但警方卻在案發現場,意外發現黃靜男友精液。

黃靜案件被稱為中國網路第一案,雖然已經過去十幾年時間了,但他的影響力卻長盛不衰,而且對未來還會有著巨大的影響。

後來警方找到了竊賊,但記錄重要信息的資料被盜賊盜走後丟失。

案件結果

2006年7月10日,法院一審判決,宣判被告人姜俊武無罪,但需賠償原告經濟損失57399.50元。判決書指出系黃靜在潛在病理改變的基礎下,因姜俊武採用較特殊方式進行的性活動促發死亡。

女教師裸死案疑點重重,堪比懸疑電影,但比現實更殘酷的是,按判決里的說法姜俊武採用較特殊方式進行的性活動促發其女友死亡,都促發死亡了,還是無罪真的是讓人無法理解。

『捌』 台灣不能安全駕駛罪的相關立法規

台灣刑法第 185-3 條
服用毒品、麻醉葯品、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
而駕駛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並科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六月以上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民國 88 年 04 月 21 日 第 185-3 條 立法理由
一 本條新增。
二 為維護交通安全,增設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過量致意識模糊駕駛交通工具之
處罰規定,以防止交通事故之發生。

民國 97 年 01 月 02 日 第 185-3 條 立法理由
照黨團協商條文通過。

民國 100 年 11 月 30 日 第 185-3 條 立法理由
一、按原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條之三規定酒駕行為之處罰為,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並科二十萬元下罰金,若因而致人死傷,則另依過失殺人或傷害罪處罰,
惟其法定刑度分別僅一年以下或二年以下有期徒刑,顯系過輕,難收遏阻之效,
爰先將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條之三第一項規定有期徒刑一年以下之法定刑度提高為
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增訂第二項。查有關公共危險罪章之相關規定,除有處罰行為外,若有因而致人 於死或致人於傷,均訂有相關加重處罰之規定,次查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三十五條有關酒醉駕車之處罰規定,除對行為人課以罰鍰外,若因而肇事致人受傷
或死亡,亦另訂有較重之處分規定,爰參考刑法公共危險罪章相關規定及道路交
通管理處罰條例,對於酒駕行為之處罰方式,增訂因酒駕行為而致人於死或重傷
,分別處以較高刑責之規定。又酒駕肇事行為,屬當事人得事前預防,故雖屬過
失,但仍不得藉此規避刑事處罰,考量罪刑衡平原則,爰參酌刑法第二百七十六
條第二項業務過失致死罪,以及同法第二百七十七條普通傷害罪之處罰法定刑度
,增訂因酒駕行為而致人於死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
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以期有效遏阻酒駕行為,維護民眾生命、身體及財
產安全。
三、酒後駕車足以造成注意能力減低,提高重大違反交通規則之可能。行為人對此危 險性應有認識,卻輕忽危險駕駛可能造成死傷結果而仍為危險駕駛行為,嚴重危
及他人生命、身體法益。原依數罪並罰處理之結果,似不足以彰顯酒駕肇事致人
於死或重傷之惡性。外國立法例不乏對酒駕肇事致人於死傷行為獨立規范構成要
件之情形;如日本、香港、科索沃等。故增訂第二項加重結果犯之刑罰有其必要
性。

『玖』 台灣人 去大陸 讀 法碩 困難嗎可行性如何 有哪些管道 提供經驗分享或相關論壇

這個要看你想去的大學法律碩士的招生簡章了。我把北大的粘過來給你看看:
法學院2014年招收港澳台人士攻讀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的相關通知

根據《北京大學2014年面向香港、澳門、台灣地區招收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中的規定,北京大學法學院2014年面向港、澳、台人士招收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相關事項如下:

一、招生辦法和招生計劃

根據國家和學校的相關政策,招收港、澳、台人士攻讀法律碩士實行申請考核制,即申請人按規定提交申請材料,學校相關部門和院系審核申請材料,院系組織以綜合能力和素質為基礎的考核,院系確定初取名單並上報學校研究生院審批。

計劃招生人數:5名。

二、招生對象和申請條件
1.
申請人須是香港、澳門或台灣永久居民,身體健康、品行端正、遵守中國政府法律、法規和學校的規章制度;
2.
申請人須具有與內地(祖國大陸)學士學位相當的學位(不限學科專業)。應屆生報考的應提交預畢業證明,並在入學報到時查驗學位證書原件;
3.
申請人的語言(中文普通話和英語)能力須達到與內地學生一起上課、討論、考試以及論文寫作和答辯的要求;

英語水平要求具備下列條件之一:國家英語四級考試成績優秀或者600分以上;國家英語六級考試成績426分以上;雅思成績6分以上;TOEFL成績100分以上;GRE成績1300分以上;或提交其他與上述成績相當的外語成績證明。

4. 申請人的大學本科學業成績優秀;
5.
身體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的體檢標准。

三、申請時間、申請步驟、申請材料和申請費用
1.
具體申請時間、步驟和費用等,請登陸北京大學研究生院網站查閱招生簡章。
2. 提交的申請材料有:

1)北京大學接收港澳台地區研究生申請表;
2)有效身份證件的復印件;
3)學位證書復印件,或預畢業證明(應屆生);

4)畢業院校正式成績單的原件或公證件;
5)外語水平成績證明;

6)個人陳述(含學習計劃),用中文撰寫。要求用800字以上的篇幅,介紹申請人本科專業背景、學習情況、在校期間參加社團組織或社會活動情況、對法學領域和我國法律界的了解和認識,以及在攻讀法律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和研究計劃、畢業後的預期就業目標等;

7)兩封教授或副教授(或相當職位人員)的推薦信;

8)申請人還可提交體現自身學術水平的個人研究成果、已發表的學術文章目錄及摘要、其他原創性研究成果,或獲獎證書復印件等材料。

接受申請材料截止時間以北京大學研究生院規定的時間為准(2014年2月21日),如郵寄申請材料,以郵戳時間為准。接收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法學院(凱原樓107)法律碩士教務辦公室。郵編:100871

四、審核、復試和錄取

法學院將組成招生考試委員會,從申請人的學校、專業、學習成績、學術水平、品德以及在申請專業領域的發展潛力等方面,對申請材料進行全面審核,選拔並確定可以參加復試的申請人。

對於具有復試資格的申請人,法學院將於2014年3月底前通知申請人復試,大約4月份組織復試。

參加復試的考生需向復試組做報告,內容包括本人學習工作經歷、科學研究經歷和成果介紹、對法學領域的了解和看法、本人的學習和研究工作設想等。

復試形式為面試,復試的內容除了語言(中文和英文)能力外,還將重點考查申請人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反應能力、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綜合素質。

法學院招生考試委員會根據審核結果和復試情況,確定初步錄取名單,並報研究生院審批。正式錄取名單將於2014年5月底前公布。錄取通知書於2014年6月下旬寄發。

五、入學時間和培養方式

1.
入學和注冊:入學時間為2014年9月,具體時間以入學通知書為准。屆時,請務必按學校規定辦理健康檢查、報到、注冊手續。健康檢查不符合入學條件的,將取消入學資格。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時報到注冊者,須書面向學校請假,無故逾期兩周不報到者,取消入學資格。

2. 學習方式和學習年限:法律碩士研究生的學習方式為全日制,法律碩士(非法學)的學制為3年,法律碩士(法學)的學制為2年。
實行學分制,學生須在規定的學習期限內,按照教學計劃和相關規定選課和考試,修滿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學分,完成專業實習和畢業(學位)論文。

港澳台學生的研究生公共課(外語和政治)按照學校研究生院的相關規定辦理。
3.
教學安排:法律碩士(非法學)入學後第一學年安排公共課和法學基礎課程,第二、三學年安排法學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限選課,並完成專業實習、畢業(學位)論文的寫作和答辯;法律碩士(法學)入學後直接進入專業必修課和限選課的學習,第二學年完成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

4.
培養模式:為了進一步提高培養質量,探索真正適應市場和社會需求的高層次、復合型、應用型的專門法律人才的培養模式,我校自2004年底開始,實施法律碩士研究生培養改革方案。該方案體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夯實法律專業基礎知識。要求學生通過法學基礎課程的學習,夯實法學理論基礎,為以後專業課程的學習做好准備。

2)分專業方向進行針對性的培養。法律碩士(非法學)目前共開設15個專業方向:金融法、房地產法、財稅法、知識產權法、國際商法、憲法與行政法、訴訟
法、刑事法、醫事法、商法、市場競爭法、法律與公共政策、環境資源與能源法、專利代理、國際公法;法律碩士(法學)即將開設4個專業方向:金融法、財稅
法、商法、國際商法。

3)強化實務能力和應用能力的訓練。各專業培養方向開設的專業高級課程具有強調專業性、實務性和應用性,安排或者聘請本院骨幹教師、外聘知名教授、實務部門專家授課,採取課堂講授、專題討論、案例分析、模擬法庭和現場觀摩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

4)加強社會實踐的作用。除安排法律實務性的課程外,還要求學生必須在法律實務部門累計完成至少為期三個月的專業實習,完成實習報告,實習鑒定合格,方能畢業。

5)實行導師組基礎上的雙導師制,本院與法律實務部門進行聯合培養。聘請來自立法、司法、政府部門及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銀行、大公司等實務部門的專家擔任法律碩士研究生兼職導師,與本院教師共同指導學生專業課程、法律實務課程的學習、實習、論文寫作和就業。

5.
學位授予:學習期滿,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課程,成績合格,修滿學分,完成實習任務,並完成碩士學位論文,通過答辯者,經校學位委員會審核批准後,授予國家頒發的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六、學費標准和獎學金

港澳台人士攻讀法律碩士的學費標准與內地法律碩士相同,即法律碩士(非法學)學費總額為66000元人民幣,法律碩士(法學)的學費總額為44000元
人民幣。須在新生入學報到和每學年開學注冊時分別交納22000元。屆時未交納或未足額交納學費者,將不予辦理入學及注冊手續。

按照我校相關規定,法律碩士研究生不享受北京大學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和助學金。

為了鼓勵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依據《北京大學學生獎勵條例》和北京大學法學院學生獎學金評選辦法、助學金評選辦法,法律碩士研究生可以申請學校獎勵和北京大學及北大法學院設立的法律碩士專項獎學金及助學金。

七、住宿

法律碩士研究生入學後可申請入住萬柳學生公寓,並按其相關要求和規定繳納住宿費。

關於法律碩士研究生招生、培養及其他方面的具體事宜,請登錄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和法學院網站,查閱當年的招生簡章及學校相關規定。

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教務辦公室(凱原樓107)電話:(010)62755028——法律碩士(非法學),(010)62757184——法律碩士(法學)

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紅二樓2102室)電話:(010)62751354,(010)62756913

北京大學法學院
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2013年10月

論壇的話首推法碩聯盟論壇,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流學習更快樂。

『拾』 求一本台灣學者的刑法學著作

走到了第三代:第一代當然是老一輩刑法學家,第二代應是「文革」結束後培養出來的頭幾批大學生,現在正在成長的當屬第三代刑法學人。如果這一代學人能把握好以下兩個方面,那麼中國刑法學派的形成就是可能的:1、強化主體意識。主體意識要求刑法學者具有獨立的學術品格,但目前我國的刑法學研究比較普遍地存在主體意識低下的現象,如盲目迷信權威,把所謂權威性的觀點奉為圭臬;[62]被各種會議的議題牽著鼻子走,淪為「會議學者」;[63]著述立說人雲亦雲,缺乏必要的考證;[64]等等。我認為,提倡主體意識,至少應做到:一要開放而不跟風。對國內外的學術活動和研究動態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並適當參與是必要的,但由於人的精力和知識有限,因此應當有所選擇,更重要的是,對於來自國內外同行的觀點應當以批判的眼光來對待,始終秉持「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態度。二是敬業而不急躁。著書立說,是一項極辛苦的個性化工作,惟有扎扎實實地讀一批書,認認真真地思考,才能得出屬於自己的思想。當前刑法學界人才輩出,每年高產的學者不在少數,在這種情形下,要切忌急躁和攀比,只有始終如一、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自己的目標走下去,才能最終有所收獲。在這方面,儲槐植教授「老而彌新」的經歷或許能給我們以啟示:他22歲時發表第一篇文章,由於歷史的原因,到50歲時才發表第二篇文章,他之所以如今在刑法學研究上取得公認的成績,用他自己總結的經驗就是:「多想超越自我而少想超越他人。昨天的我,標尺明確,而『他人』則是一個變數不定的情狀。要超越自我,則會產生上進的動力,並可清楚察覺前進的印跡從而心情舒暢。總想超越他人,只能攪亂心緒,自尋煩惱,則必然急躁。」[65]2、追求理性的學術論辯。理性論辯最重要的規則是言談者的普遍性和論辯機遇的平等性;其次是尊重他人對自己觀點的解釋,不得強加於人,更不能追究「用心」;第三是寬容,任何論辯都是開始而不應是「終結」。[66]這就要求我們反對霸道做法和「左右逢源」的圓滑態度,無論在立論還是反駁時,都要學術性地去論證和思考問題,而不要借用意識形態、權勢地位或社會影響去壓人傷人,惟此,學術上的共同體和健康的對話機制才能逐步形成。

(二)視野不夠開闊。表現之一是對與刑法相關聯的學科缺乏必要的關注,這些學科既包括憲法,[67]也包括民法、經濟法、行政法等其他部門法,[68]還包括哲學、社會學(含犯罪學)、經濟學等社會科學。總結中外研究刑法的成功人士的經驗,他們大都從相關學科吸收營養,開辟路徑。例如,陳興良教授在對儲槐植教授的學術評傳中就指出:儲教授善於將哲學等方法引入刑法研究,並竭力接受哲學上的新知識,將之轉化為刑法研究的新思想,如由「結構」而研究「刑罰結構」,由「機制」而研究「刑法機制」,由「關系」而研究「關系刑法」,由「系統」而研究「犯罪場」,無不屢有斬獲。[69]所以,陳瑞華教授才建議:在未來的研究中,如果有人能從刑法與民法、犯罪與侵權、刑訴與民訴之間關系的角度展開研究,那麼他幾乎肯定會在這一領域做出開創性的理論貢獻。[70]視野不開闊的表現之二是對有關國際文件的研究不夠。許多國內刑法學者將《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這類文件簡單地理解為國際刑法的研究對象,因而不納入自己的研究視野,但實際上,像這樣一部集名家之大成、代表了當代最新刑事法理念的「國際刑法網路全書」,對任何一個從事刑法學研究的人來說,都是一筆寶貴的資源。[71]正如當代國際知名的刑法學家弗萊徹所指出的:「《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把普通法系的一些觀點和大陸法系的一些原則統一起來。從現在起的100年,國際刑事法院的工作將會成為我們學科研究的重要內容。」[72]由於國際公約凝聚了人類社會的共同智慧,所以我們有理由對其保持一種開放的研究態度,並從中受到啟發。例如,我國現在不少刑法學者主張去掉受賄罪中的「為他人謀取利益」這一要素,乃至行賄罪中也要去掉「為謀取不正當利益」這一要素,但這種主張恐將產生矯枉過正的後果,導致打擊面的不適當擴大。[73]我們看到,有的國外總統、首相也經常接受大款友人的資助帶上家人去度假,只要他們沒有任何涉及公職方面的交易,沒有玷污公職,就應當是允許的。其實,這方面的一個比較好的參照系就是《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它使用「以作為公職人員在執行公務時作為或者不作為的條件」來界定「好處」是正當的還是不正當的,這就比較科學,可以將正常的友人交往和婚喪嫁娶時送符合當地習俗的適量錢財的紅包等排除在外。視野不開闊的表現之三是在研究中只及一點、不及其他。如很少有刑法學者將勞動教養、治安拘留等剝奪人身自由的措施納入自己的研究視野,但是如果我們認同博登海默的以下意見就會發現此種疏漏的不妥:「人們賦予自由的那種價值為這樣一個事實所證實,即監禁在任何地方都是作為一種刑事制裁手段加以使用的。」[74]視野不開闊的表現之四是對外國刑法制度和理論不求甚解,或者斷章取義。如有的學者輕言減刑制度是我國的一項特有制度,以為國外沒有減刑制度,其實這是一種誤會,事實上,許多國家或地區均存在著雖無減刑之名卻有減刑之實的類似我國刑法中的減刑制度。[75]不僅如此,不少國家或地區還在專門的赦免法中包含有減刑的規定。[76]還有的學者簡單地抓住外國刑法中的某一個罪的法定刑不比我們低,就試圖從整體上否定我國刑法的重刑色彩。更有學者無視我國刑法結構與西方國家的不同(西方國家的刑法包括了我國勞動教養和治安處罰的范圍),輕易斷言他們的犯罪率比我們要高出多少倍,卻沒有看到我們的勞動教養和治安處罰並沒有統計在犯罪之內,也就是說,這里的比較平台是完全不同的。論及此,我覺得有必要引用一段比較法學者的忠告:「比較法的確是一種強有力的武器,但同時也是一種極其危險的武器。正如科夏克(Koschaker)所說的:『劣質比較法比根本就不存在任何比較法更糟糕。』」[77]

(三)反思和批判欠嚴謹。以犯罪構成理論的討論為例,近年來我國有些刑法學者主張全盤照搬大陸法系的犯罪論體系,但是他們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即使在德、日等國,也不乏反思、質疑之聲。如德國的雅科布斯就認為,德國學說爭辯因果行為論或目的行為論何者為佳,以及爭辯階層構造理論,純粹是因為「二戰」之後,刑法學者逃避政治壓力(作為戰敗國的知識分子,談規范的目的或規范的本質會有自我否定的壓力),把精力放在這種技術問題所致。區分構成要件合致性、違法性和有責性,或區分不法和罪責,都是沒有意義的。歸根結底,只是一個行為人要不要負責的問題。[78]另一德國刑法學者羅克信認為,德國刑法中犯罪認定的體系性思考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忽略具體案件中的正義性;二是減少解決問題的可能性,阻斷了對更好的犯罪認定方法的探索;三是不能在刑事政策上確認為合法的體系性引導;四是當人們努力把所有的生活形象清楚地安排在很少的主導性觀點之下時,抽象概念的選擇會忽視和歪曲法律材料的不同結構。[79]同樣,日本也有學者認為,日本的犯罪體系論由於受德國刑法學的絕對影響,採用的是「構成要件」、「違法性」、「責任」這種觀念的、抽象的犯罪論體系,因為必須考慮什麼是構成要件,構成要件和違法性、責任之間處於什麼樣的關系,所以陷入了強烈的唯體系論的傾向。這種體系,使得無論是在戰前還是在戰後,都難以自下而上地對刑罰權的任意發動現象進行批判,並為這種批判提供合理根據。[80]我不是要否定大陸法系的犯罪論體系對我國的借鑒意義,只是想說,在「德日的階層的犯罪論體系所面臨的問題,可能並不比我國的犯罪構成體系少」的情況下,對我國犯罪構成理論採取一腳踢開而不是改造的思路,這是否是一種嚴謹的反思和批判精神?有人認為,我國的犯罪構成理論承繼的是斯大林時代形成的刑法學說,其政治性與學術性的陳舊性自不待言。[81]這種說法是欠科學的,事實上,俄羅斯的犯罪論體系是在100多年前,由塔干采夫等人在接受德國的費爾巴哈的犯罪構成理論以後發展起來的,十月革命後,雖然受到法律虛無主義的影響,但這一理論體系仍然被前蘇聯的刑法學者所繼承,並且在前蘇聯解體後,一直延續至今。綜觀俄羅斯的犯罪論體系發展,100多年來,其基本格局未變,雖然具體的內容和結構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有所變化。[82]針對「刑法知識去蘇俄化」的主張,薛瑞麟教授曾經指出:該種觀點對蘇俄犯罪構成理論有不少誤解、誤讀的地方,有些斷言是依靠想像的力量所作出的偽判斷;德國與蘇聯的犯罪構成體系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有些問題只不過殊路而已。[83]他還不無道理地指出:不能簡單地說前蘇聯的犯罪論體系「在實踐中是失敗的,在理論上也是行不通的」,否則我們就不好解釋前蘇聯解體後,它原有的15個加盟共和國既已拂去歷史的風塵(意識形態),卻仍然沿用過去的犯罪論體系。[84]我國的犯罪構成理論確實需要作進一步的完善,[85]但一窩蜂地否定傳統,特別是將源於100多年前的俄羅斯犯罪論體系人為地割斷歷史,簡單地將其起點縮至上個世紀30年代,然後以「維辛斯基式的刑法理論」為由,[86]將其「妖魔化」,我覺得並不可取。有人將德日的犯罪論模式普世化,這不符合事實,英美法系國家不計,就連德國周邊的一些「老歐洲」和「新歐洲」國家也並沒有採用此種模式。本文不是專門討論犯罪構成理論,我並不想在這里就此發表自己的結論性意見,但前面給出的若幹事實和疑問至少表明我們有的學者內心有一種急於否定傳統的犯罪構成理論的情緒,至於證據和理由是否充分,似乎並不很關心。由於對傳統理論帶有一種先入為主的偏見,或者對德日刑法理論抱有一種過於美好的期待,有的學者賦予了犯罪構成理論太多超出其自身內容的價值和使命,如有的將犯罪構成理論模式與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聯系起來,實際上,即便在德國,雖然其遞進式的三階段論來由已久,但真正與民主國家所要求的憲政發生聯系也是二戰以後的事;另有的將我國刑事司法中頻繁發生的冤假錯案歸咎於我國的犯罪構成理論,而有點想當然地認為遞進式的三階段論可以防止冤假錯案,但稍加推敲,就覺得其說服力不夠,因為冤假錯案的成因十分復雜,與司法體制、權力干預和訴訟結構等有更密切的關聯。我比較同意對犯罪構成的如下定義:「犯罪構成是刑事法律所規定的並將危害社會行為認定為犯罪的客觀與主觀要件的總和。」[87]既然如此,犯罪構成就只是一個刑法規范分析的實際規則,由此引出的問題是:犯罪構成理論真的是刑法學理論的王冠嗎?我認為這要看從哪個角度。如果從刑法的實然出發,上述命題還可以成立的話,那麼從刑法的應然出發,上述命題就過於抬高了犯罪構成理論,此時刑罰權的啟動才是最重要的。回到最樸素的現實中,我們來看刑法的邏輯:當某一種危害社會或者危害統治階級利益的行為出現時,統治階級首先想到的是要將其作為犯罪來處理,接下來,才有具體的罪名和犯罪構成的設計。因此,刑法理論的第一要義應當是對國家刑罰權的任意發動作出限制,在此基礎上討論規范的犯罪構成才有意義。理解這一點,將有助於我們理解為什麼在有精確的刑法學的德國、日本和義大利,卻會出現法西斯政權下的恐怖司法。

(四)問題應對能力和時代精神不強。在我國當前的刑法學研究中,有一種傾向值得注意,那就是過於醉心於體系性的思考(盡管這方面也同樣存在許多似是而非的令人不滿意的地方),而不注意解決具體問題。例如:近年來,我國為數不少的公權力部門和官員對用手機簡訊或網路來批評他們的人士或者發表批評文章的記者,以「誹謗罪」來追究其刑事責任,由於刑法對誹謗罪的罪狀規定比較模糊(「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加之我國刑法對「誹謗罪」的自訴作了不適當的例外規定,即「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這就為某些官員動用公安機關等力量來對付「誹謗者」開了方便之門。對於這樣的問題,我想很難依靠哪一個犯罪論體系來解決。怎麼辦?德國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那就是引入問題性思考。問題性思考更多地從具體問題出發,並從中提供解決問題的公正和符合目的的可能性,它對於一個體系化之前的、需要使用理論和辯論來填補的不確定概念和一般性條款是很有用的,因為它通過同意和反對的意見加以討論,根據公道來加以測試,直到結論令人滿意,即一個健康人的理解。「在體系性思考和問題思考之間進行綜合是富有成果的,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能的。」[88]

刑法理論需要對時代提出的新問題作出回應,這與趕時髦是兩回事。我們所處的是一個什麼時代呢?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國犯罪、跨國刑事司法合作不可避免,民族國家一方面在國內刑法上紛紛增設反人類罪這類反映人類共同價值的國際犯罪,另一方面又紛紛拿出一部分主權來組成超國家的國際刑事司法機構;是一個新技術、新科學飛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等新技術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也挑戰著傳統的刑法規則,我們必須回答:「刑法和致力於這一法領域的科學是以什麼樣的方式與它所處時代的思潮聯系在一起的?」[89]是一個矛盾的時代,一方面人權旗幟高高飄揚,另一方面對恐怖主義犯罪等又需要實行嚴厲打擊,於是出現了「敵人刑法」等危險的提法和理論;[90]是一個充滿風險的時代,在風險社會里,刑法規范的保護范圍需要擴張和前置嗎?[91]在現代化進程加快、工業生產規模日益擴大、礦山開采日趨頻繁、交通運輸工具大量使用的今天,社會在客觀上變得越來越充滿危險,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過失犯罪理論還能有效地應對各種責任事故的犯罪嗎?[92]

面對這一切,不由得使我想起費爾巴哈的提問:「我們是站在新時代,新的人類發展時期的大門之前呢,還是仍然在老路上蹣跚?」也許,詩人西蒙內斯的一句話可以用來作答:「立足於祖國土地,思想和心靈翱翔於世界的天空!」[93]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