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心靈

民法典心靈

發布時間: 2022-03-05 19:29:12

『壹』 民法總則規定,成年子女有什麼父母的義務

《民法總則》規定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1、根據《民法總則》第二十六條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2、《婚姻法》中的相關規定:

我國《婚姻法》第21條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3、繼父母和繼子女的關系,是因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再婚而形成的。

根據《婚姻法》第27條第2款規定:「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1)民法典心靈擴展閱讀:

一、實踐中,以下與子女履行贍養義務有關問題需要明確:

1、父母無力撫養幼年時的子女的,子女獨立後應當履行贍養義務。

雖然《婚姻法》為父母子女間規定了互相扶養的對等的權利義務,但這並不是說這兩個權利是必須「等價交換」的。

子女不能將父母是否對其履行了撫養教育義務作為自己履行贍養父母義務的前提。因此,子女對老年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得以此為由而解除。

2、因父母的錯誤行為給子女造成心靈、身體傷害的,子女是否有贍養老年父母的義務。

父母在撫養子女過程中,他們的一些一般性錯誤行為曾給子女造成心靈傷害的,子女成年之後,應當自覺履行贍養老年父母的義務。但是,父母犯有嚴重傷害子女感情和身心健康的罪行的。

原則上喪失了要求被害子女贍養的權利。這些情形包括:父母犯有殺害子女的罪行的,父親姦汙女兒的,父母犯有虐待、遺棄子女罪行的等等。

3、沒有經濟收入的已嫁女兒有無贍養義務。

出嫁女兒本人沒有收入的,不能作為拒絕履行贍養老年父母義務的理由。因為她們從事的家務勞動與丈夫謀取生活資料的勞動具有同等價值。

其丈夫勞動所得的收入屬夫妻共同財產,夫妻雙方對夫妻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分權,可從夫妻共同財產中支付贍養費。

4、贍養父母不能以「分家析產」為條件。

子女贍養父母是法定義務,不受父母有無財產、是否分過家以及分家是否公平的影響。

二、根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1條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1、應當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強迫老年人遷居條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

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侵佔,不得擅自改變產權或者租賃關系。老年人的自有住房,贍養人有維修的義務。

2、贍養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擔力不能及的勞動。

3、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贍養人不履行贍養義務,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護。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干涉老年人離婚、再婚及婚後生活。贍養人不得因老年人的婚姻變化而消除。

4、子女不僅要贍養父母,而且要尊敬父母,關心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各方面給予扶助。當年老、體弱、病殘時,更應妥善加以照顧,使他們在感情上得到慰藉,愉快地安度晚年。

『貳』 新民法典規定農村宅基地鎮政府出收款證據法律有效嗎

好很高興能回答說離了我你所說的心靈法律規定農村積水鎮政府足收款證據法律有效嗎個人覺得有時候感覺我的看法我管你來說的話呢那麼我都覺得joe你好,很高興能回答說離了我的手說要先連發的規定農村基層鎮政府族收款證據法律有效嗎?個人覺得有時候感覺我的看法和觀點來說的話呢,那麼我就覺得就是如果真能給你說說的,應該是有用希望可應該是有用,希望可以幫助到你,謝謝了。

『叄』 婚姻法繼承法合同法等廢止,這些法令的廢棄會帶來什麼影響

我國各級政府每年都廢止、修訂、發布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規,法規制定的時候都有徵求意見,定稿公布,廢止也都及時地告知了民眾,這是依法治國的必要操作。法律的廢止是因為某些條款對現在的社會已經不太適用了。

以大多數人關心的婚姻法為例,我們來看看會帶來什麼影響。

『肆』 什麼是民法典諺語

01

The Jury / 1861 / John Morgan

遲來的正義即非正義即使司法裁判結果是公正的,如果作出裁決過遲,或者告知當事人過遲,這樣的裁決對當事人而言都不是真正的正義。

『伍』 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如何維護好民法典論文題目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不斷加強和改進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首要問題。網路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適應現代科技發展的需要,具有不同於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顯著特點,是計算機網路技術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結合。充分利用網路媒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課題。

一、大學生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點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象的新特點

當前,九零後大學生已經成為高校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對象,他們的特點表現為追求新奇刺激,思想開放,個性鮮明,行為獨立,富有創造力。同七零、八零年代的大學生相比,他們在教育活動中主動性多於被動性,在網路媒體下主動地接納信息,選擇信息,發布信息,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特點

在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與學生往往是對立的,思想教育者是高高在上的思想權威,其主要職責是進行思想理論灌輸。而在網路思想政治教育中,網路思想教育主體是網路傳播中的把關人,他們製造、傳播、監控網路信息,兼具信息傳播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身份,他們具有高新技術和廣博的知識以及良好的品質,但不一定是思想權威。他們不具有特定的身份,甚至可以不被稱為教育者,不進行說服,而提供選擇和引導。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新特點

網路時代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來了更為廣闊的天地。網路思想政治教育摒棄了傳統「說教式」、「灌輸式」的方法,藉助多媒體的優勢向大學生提供正面的、積極的信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態逐漸立體化、動態化,教育形式也隨之變得更為豐富和全面。如網上講座、BBS論壇、網路博客,紅色網站等等,這些都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個有利的平台,這是傳統的思政教育模式無法比擬的。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加生動形象、具體直觀地表達教育者的教育訴求。同時,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過網路媒介充分了解和掌握自由發表言論的大學生思想動態,並給予正確的引導,把握他們的政治方向,使思想教育更富針對性、及時性。

二、加強大學生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宏觀指導建議

面臨大學生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點,我們應當積極利用網路時代下新媒體、新技術去開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領域,強化網路馬列主義教育陣地的建設。對照新時期網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點,高校應從以下幾方面不斷加強。

(一)加強對大學生的自我教育

大學生是高校受教育的主體,受年齡特點和個性特點的影響,一味嚴格管控和說服教育容易使其產生逆反心理,與教育者的初衷背道而馳。因此,教育者充分信任大學生,給予其相對充分的自主性,重視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自律意識,尊重大學生張揚個性,並給大學生提供張揚個性、發揮個人特長的舞台,充分發揮大學生自主創新作用。

(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

中共中央16號文件指出,要「加強網路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形成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牢牢把握網路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權」。建設高水平的網路思想政治教育隊伍,關繫到教育方向的把握是否正確,教育內容的落實是否到位。高校應採取有效措施,倡導思政理論課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展開教學,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務;倡導輔導員隊伍利用網路媒體開展日常教育和思想教育,著力建設一支政治立場堅定、理論功底扎實、網路技術熟練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使這支隊伍既能熟練地應用新媒體新技術手段,又能准確鑒別網路信息良莠,並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創新利用網路創新性地開展工作。

(三)轉變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新時期大學生網路思想政治教育應充分利用網路媒體信息傳輸功能的優勢,引導為主,監督為輔。高校要弘揚時代主旋律,堅持以科學的政治理論武裝學生,以正確的網路輿論引導學生,以健康的網路文化鼓舞學生,提升大學生思想素質和道德水平,營造健康向上的網路輿論環境,依託網路媒體佔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的制高點。高校應依託網路媒體,開展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於一體,大學生喜聞樂見的網上校園文化活動,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幫助大學生遠離網路垃圾,樹立正確的網路觀。

三、加強大學生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微觀實施策略

(一)加強工作領導

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當引起高校相關負責部門的切實重視,在政策制定上有所體現,並重點貫徹實行。高校應當實時關注大學生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當前形勢和最新進展,並以此為依據調整工作部署;高校應重點關注網路輿情的最新動態,並建立合理的分析與反饋機制,明確責任到個人,切實推動網路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應重點落實建設大學生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障機制,發現實際工作中的難點,並採取措施及時解決。高校學生工作部以及各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應該定期召開工作研討交流會,從網路思政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入手,就工作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展開針對性調研,創新工作形式,開拓工作思路,結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總結出針對性強、切實有效的應對方案。

(二)加大校園網站及學生論壇的建設力度

高校學生工作部在推動大學生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應重點關注校園主頁、相關新聞網站及學生論壇建設,結合各高校校園文化特色積極推動互動交流平台建設,並以教育、服務和管理作為學生工作立足點。校園校園主頁、相關新聞網站的建設要明確政治方向,體現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主旋律,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校園社區傳播正能量的重要媒介。除此之外,應當加強校園網站的服務性功能建設,設立學生入學生活指南、勤工助學途徑、職業生涯規劃、就業咨詢與指導等專欄,利用網路教育平台加強輔導員老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為廣大學生解答疑難問題、引導學生走出生活和學習中的迷惘,逐步提高學生對校園網站的關注度,從而相應減少學生瀏覽校外娛樂新聞及交友網站的時間。此外,應加強學生工作部、學院學工辦以及一線輔導員的官方博客和微博建設,並實時更新校園動態和個人工作心得,通過分享個人經驗引導學生以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投入到生活和學習中,加強對學生的心靈引導。

(三)強化對校園網路輿情動態的管理和引導

大學生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網路輿情動態的掌握和反饋作為工作中的重點環節。建立網路輿情動態監管工作團隊,對學院及班級工作QQ群、校園貼吧、學生論壇、學工部及學院學工辦官方微博等網路平台,實時掌握校園網路輿情導向,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及時識別和處理不良信息,將其中妨害校園安全穩定的不良敏感信息和重大惡劣突發事件及時向學校學生工作部、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保衛處等部門進行報告,防止不良信息對學生群體造成大面積負面影響。

『陸』 民法典實施後,孝子會變多嗎怎麼評估是否盡孝

此次關於民法典的相應修改後的規定少盡孝的子女相應的減少遺產的分配,民法典的這個規定有一定的合理性。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這個方案的實施符合了公平合理的價值觀念。對於老人的遺產按照為老人付出的多少而分配給該繼承人,為老人付出較少的經歷和時間獲得較少的遺產。為老人付出較多的時間照顧和陪伴可以獲得較多的遺產,這個方案是十分的合理的。

對於最後分配的份額的評判者是由法律來做,規定還是由老人來決定呢?如果老人在心理上對子女有不同的偏見,這也會影響遺產的分配。所以很多人認為這個規定在具體實行的時候應該是由老人來做這個決定。但是倘若遺產分配是在老人死後才進行的話。就無法按照老人的真實意願作出決定了,因此應當在老人身患重病或者是頭腦不清醒也無法作出合理決定之前,就要對此進行明確的劃分,事後好按照老人的意願來進行處理。

『柒』 《德國民法典》中「法律上的照管」究竟指的是什麼

《德國民法典在第四編 親屬法, 第三章 第二節規定了法律上的照管 1992年,《德國民法典》廢除了禁治產人宣告制度,對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監護被修改為照管,而且照管人不得擅自對被照管人實施剝奪自由的安置措施。 過去,對精神疾病或精神耗弱的民事行為能力欠缺者,德國民法典規定了禁治產和准禁治產宣告制度。但是人們從法律政策上對這一規定提出了越來越激烈的批判。宣告某人為禁治產人的做法具有歧視性的效果,而且完全喪失行為能力也超過了目的所需的程度,因為被宣告為禁治產的人通常完全能夠自行從事一些日常生活行為或者法律上並非不利的行為。其他的疑慮來自設定監護人的弊端,德國修訂後的規定用照管人代替了監護人。具體對照管人的明文規定為: 1.根據第1896條第1款規定,因「心理上的疾病或身體的、精神上或心靈上的殘疾而全部或部分不能處理其事務」者,可以獲得一名照管人。照管人的設置由監護法院為之。監護法院應被照管人的申請或依職權設置照管人……照管人的任務應限在必要的范圍內。在選擇照管人時,被照管人具有參與決定權(第 1897條第4款)。也可以設置多個照管人(第1899條)。 2.照管人在其所承擔的任務范圍內是被照管人的法定代理人(gesetzlicher vertreter,第1902條)。在內部關繫上,照管人必須考慮到被照管人的利益和願望(第1901條)。在從事特別重大的行為時,照管人必須徵得監護法院的同意(第1904條及以下條款以及第1908i條第1款和第1821條至第1925條;第1822條) 照管和監護的不同就在於,照管給予了被照管人更多的民事權利和自由,而且有助於明確照管人的義務。 和我們通常認為的看護,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因為看護不是法律意義上的,不具有法律責任。 個人見解,不盡之處,還望見諒。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