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針對民法典的問題

針對民法典的問題

發布時間: 2022-03-07 03:25:06

1. 關於民法典內容

第一部分,民法典草案的關於人格權的基本內容變化

在民法典草案的人格權法編中,在具體內容中最大的變化,就是規定了一般人格權,規定了人格尊嚴。這個基本的權利被許多人包括許多媒體都忽略了。對一個人,首先要把他當人來對待,給他以人的尊嚴。在民法典草案的人格權法編中,用最重要的地位規定了人格尊嚴,確認這個一般人格權。它是統領各種具體人格權的一種基本權利。沒有它,其他的權利都沒有實際意義。比如說,一個人享有名譽權,但是並不把你當人看待,那名譽權還有用嗎?規定人格尊嚴的第二個作用,就是補充具體人格權立法的不足。在涉及到具體人格權的問題,立法作了具體規定的名譽權、隱私權、姓名權等都有自己保護的范圍,可是,也有它們都管不著的地方,這時候,就要有人格尊嚴來管。比方說政府里有一個「不管部」,誰都不管的事務就要由不管部來管。其實,人格尊嚴(就是一般人格權)人格權立法中的「不管部」。曾有人起訴一個「人狗同餐」的案件,在一個飯店,狗的主人在這個人的對面為狗點菜,讓狗與人同桌用餐。這個人覺得自己的人格受了侮辱。這不是名譽權的問題,也不是隱私權等其他具體權利的問題,但又確實涉及到了人格利益,人格尊嚴要保護的正是這樣的人格利益。所以,一般人格權這個權利太重要了,沒有這項權利又何談其他權利?對於法人呢?法人也有人格尊嚴,不能隨便侮辱它的人格。

信用權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這里講的信用權與平常講的信用不完全一樣,民法上的信用權,保護的是對於這個人的經濟能力的客觀評價。這個權利與企業的關系尤為密切。比方說,某企業經濟實力很強,重合同,守信用,大家一致公認,評價很高,其他企業都願意與其做生意。法律保護的就是這個對他的經濟能力的評價。如果有人捏造事實進行誹謗,說這個企業不守信用,它的成功都是虛假的,是泡沫。這個人就侵害了這個企業的信用權。信用權對一個企業來說是很重要的。民法典草案規定了信用權,正是從促進經濟發展,保護合法信用的角度出發的,是完全必要的。

第二部分,侵權責任法單獨成編的意義

整個大陸法系中,沒有幾乎國家把侵權法在民法典中單獨列為一編,基本上都把侵權法放在債法里,把它看成債的一種形式。我國在制訂民法通則的時候,就把它作為民事責任來考慮。在制訂民法典草案的時候,更多的借鑒了英美法的做法,將侵權法作為單獨的一編,讓它成為民法典中的獨立的一個部分,給了它發展的極大空間,便於它在保護人的權利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決策。

還有一個值得重視的做法,就是民法典草案把侵權責任法放在第八編的位置上,這也反映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從民法典草案的分則上看,第二編、三編分規定物權法和合同法,這是財產法;接下來的第四編以後規定了人格權法、婚姻法、收養法、繼承法,這些都是人法。在財產法和人法之後,最後規定了侵權法,說明前面的權利受到侵害以後,都可以到侵權法這里來尋求保障,因此侵權法就是權利保障法。因此,侵權法所在的第八編,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位置,充分地說明了侵權法的地位。

侵權法當中具體內容也有很多變化。特殊侵權行為里增加了很多內容,比如第八章動物致人損害責任中就規定,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對人造成的損害,國家要承擔賠償責任。去年我國發生過東北虎下山把人咬死的事件,按現在的規定,國家應該承擔賠償責任。對於高度危險作業、核設施、危險物造成的損害如何賠償,在侵權法中都有很詳細的規定。

這次侵權法還對共同危險行為和拋擲物致人損害做出了詳細的區分和規定。這兩種情況在實踐中都經常碰到,在處理上的規則比較復雜,也是人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例如,關於拋擲物致人損害,比較典型的是去年重慶發生的一起案子。從居民樓扔出的一個煙灰缸把正好經過樓下的一個人砸傷了,但又查不出是誰扔的。依據草案中侵權法的規定,居民樓里的所有住戶應共同分擔賠償責任,除非你能證明自己沒扔煙灰缸。當時重慶法院也是做出了這樣的判決,很多人不服,不願意執行,覺得不公平,因為肯定只有一個人扔下了這個煙灰缸,憑什麼要這么多人都要承擔責任?但是法律就是為了保護弱勢的受害人。

共同危險行為跟這個案件相似,但不一樣。最典型的是上海的一個案件。三個小孩在15層樓上每人拿一個瓶子同時往下扔,其中一個瓶子打到了樓下的小孩。究竟是誰的瓶子打的,查不清楚。對於這種情況應當如何處理,我們沒有明文規定,只是按照法理處理。侵權法編對這種情況做出了明文規定,要由三個小孩的家長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如果要免除行為人的責任,只證明不是自己的行為所致不行,必須證明是究竟是誰的行為造成的,才可以免責。這也說明,民法典草案的侵權法可操作性更強了,對人的權利的保護也有了很大進步。

第三部分,時效制度和期間的變化

楊立新:原來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是兩年,當時的目的是希望督促民事主體盡早行使自己的權利。超過了訴訟時效期間,法律就不再予以強制保護了。可是這樣的結果卻帶來很多問題。比如企業借了銀行的錢,拖過兩年,銀行沒有主張權利,國家就不再強制保護了,使銀行的錢無法依法收回。當然,如果過了兩年,你以誠信的態度履行債務,是應當的,還給人家了也不能再取回了。可是訴訟時效期間太短,就給債務人賴賬提供了便利。民法典草案將訴訟時效增長至三年,就加強了對債權人保護。對發展經濟,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是有利的。

草案在規定訴訟時效的同時,還規定了取得時效制度,對動產的取得時效是兩年,不動產是五年。比如我撿到一樣東西,盡管我登了啟事、發了聲明,但沒人認領,動產過了兩年,我就取得了它的所有權。規定取得時效,是為了盡快確定權利,避免財產長期處於權利不確定的狀態。過去只有消滅時效,沒有規定取得時效,這就有問題了。我的財產脫離佔有,超過了訴訟時效其間,無法再主張法院保護,但是,沒有取得時效制度,其他佔有這個財產的人也無法取得財產的所有權,那在這個財產上就沒有所有權了。現在的取得時效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第四部分,關於物權法的基本內容

鼓勵創造財富,是物權法最基本的精神。民法典的物權法鼓勵財富進取心,鼓勵人們創造財富。這樣的精神通過什麼來實現呢?一個是確定財產的歸屬,也就是物權法的所有權問題。法律明確,你創造的財富是你的,他創造的財富是他的,所有權界限極為清楚。再一個就是鼓勵財產的利用,鼓勵人們利用自己的財產創造更多的價值和財富,這就是物權法規定的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你的財產去賺更多的錢,創造的新的財富還是你的,這就是對財產的積極經營的思想,不像過去的土財主,只講歸屬,不講利用。物權法既要講歸屬又要講利用,整個社會才能不斷發展起來。過去我們常說「大河有水小河滿」。其實反過來說更對,那就是「小河有水大河滿」,每個「小河」都有錢了,這個社會就富了,國家就富了。物權法的基本的理念,就是鼓勵每個人利用現有財產去創造新的價值,讓每一個人都富起來。

擔保物權原來在擔保法里,現在把物權擔保歸到物權法里。抵押、質押、留置等都歸入其中,同時還增加了讓與擔保,也就是按揭。這些與老百姓的生活、企業的經營關系密切。拿按揭做例子,老百姓可以通過按揭很快住上房子,企業可以通過按揭很快把房子賣出,加快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速度。

還有典權,這是我國古老的制度,我們在50年代曾經存在過,但是在80年代的時候,基本上就都消滅了。因為典權主要針對不動產的利用,長期以來,我國的老百姓沒有不動產,典權有什麼用呢?現在,起碼都有了自己的房子。如果一個時期住不著,就可以典給別人住,發揮物的使用價值。所以民法典草案還是規定了典權,這就給老百姓利用自己的財產創造財富又增加了一個選擇的機會。物權法的確立對整個社會的財富創造、分配、利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一般的老百姓有用,對企業家更有用

2. 關於我國民法典的問題

1 是在醞釀
2 近期肯定不會出 因為體系尚不健全
3 民法典在一個體系下可以避免法律之間的相互沖突,比如現在都有效的物權法 和 擔保法 之間的沖突幾乎到了一個令人作嘔的地步……

3. 民法典解決哪些的社會問題

解決了高利放貸、霸佔座位、性騷擾、高空拋物、繼承權男女不平等、知識產權侵犯、破壞環境、偽劣產品等等一切與民生有關的社會問題。

4. 民法典是否糾正了一些社會問題呢

(一)編纂民法典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現實需要。民法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基礎性法律。編纂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意願的民法典,能夠充分彰顯、集中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有力促進和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也能夠為人類法治文明的發展進步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二)編纂民法典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民事法律關系是社會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法律關系。民事關系調整得好,各種社會關系就比較和諧,各種社會矛盾也就比較和緩。民法與國家其他領域法律規范一起,支撐著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

(三)編纂民法典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法人制度為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公平競爭提供了基本准入資格和民商事行為規范;物權制度為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等公有制的實現、為保護和促進各類所有制經濟發展提供了制度安排;合同制度為各類民事主體自由參與市場交易、實現經濟利益提供了基本行為准則。

(四)編纂民法典是增進人民福祉、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民法典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權利保護法。權利能力制度關繫到每個人一生的權利,甚至關繫到胎兒的利益;監護制度關繫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也關繫到老年人安享晚年;婚姻家庭制度關繫到每個人的終身大事和婚姻家庭幸福。

5. 民法典問題

民法典刪除了婚姻法中禁止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人結婚的規定及有關計劃生育的條款。

6. 民法典的實用版和實用問題版有什麼區別

民法定實用版本比較適合法律專業類人事,實用問題版以案例形式居多,解決實際問題,

7. 民法典中的熱點問題 民法典草案都有回應

【導讀】這幾天,民法典草案成為全國兩會代表委員討論的熱點。被譽為「社會生活網路全書」的民法典,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前男友電話騷擾是否侵犯隱私,泄露網購信息算不算侵權,高空拋物誰來負責,這些均能從中找到答案。

民有所呼,法有所應。快打開這本「網路全書」,一起學習如何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熱點問題一:前男友頻繁電話騷擾是否侵犯了我的隱私?

答:很可能是。

草案規定,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草案還對侵害隱私權的行為作出了進一步規定,其中明確提到不得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

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方燕認為,隱私權是一項重要的人格權。進入信息時代以來,出現了很多侵犯人格權的新形式,民法典草案回應了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對人格權保護的需要。

熱點問題二:電商平台未經同意、未經加工便把我的信息提供給其他機構是侵權嗎?

答:很可能是。

草案規定,未經自然人同意,不得向他人非法提供其個人信息,但是經過加工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除外。

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張慧認為,在大數據產業快速發展的今天,數據採集和共享的方式日新月異,既要鼓勵數據的開放共享,也要加強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

熱點問題三:老公背著我借了巨額債務並賭博輸光了,我要還錢嗎?

答:應該不用。

草案規定,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方燕代表認為,夫妻共同債務一直是婚姻法中的爭議點,2018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明確了夫妻共同債務「共債共簽」的原則。民法典草案進一步明確夫妻「共債共簽」原則,防止婚姻關系中一方以個人名義舉債,導致另一方負債這種「坑配偶」的現象發生。

熱點問題四:路人從我家樓下路過時被拋下的花盆砸中,無辜的我要負責嗎?

答:如果查清責任人或有證據證明與此事無關,可不用。

草案明確了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還規定有關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青島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宋遠方認為,近年來,高空拋物、墜物致人損害的事件屢屢發生,對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甚至公共安全都有很大的危害。民法典草案明確了各方責任,既可以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也有利於督促相關方自覺履行職責義務,預防和減少此類行為的發生。

熱點問題五:我已經有了一個孩子,還可以再收養孩子嗎?

答:同時滿足其他收養條件時可以。

草案明確了收養人應當同時具備的條件,其中一條是「無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

方燕代表認為,這是基於全面放開二孩政策而做出的調整。

熱點問題六:我在單位遭遇領導性騷擾,單位有責任制止嗎?

答:有。

草案規定,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應當採取合理的預防、受理投訴、調查處置等措施, 防止和制止利用職權、從屬關系等實施性騷擾。

張慧代表表示,明確了用人單位防範性騷擾的義務,很大程度上有利於預防和減少性騷擾行為的發生。

針對下一步民法典落地實施,多位代表提出建議:

方燕代表建議,做好民法典生效與其他部門法廢止過程中的銜接工作,保證法治的統一性、連續性、穩定性。她將和廣大律師一起學好民法典、用好民法典,並積極向全社會進行普法宣傳,盡早使民法典「落地生根」,在全社會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

宋遠方代表建議,加大對法律的宣傳和普及,在立法後盡快全面展開民法典釋義和相關解讀。同時,盡快部署推進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的全面清理工作。

張慧代表建議,民法典在普及過程中,應關注到我國有56個民族,建議結合民族特有的語言、風俗、生活習慣等,盡量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看得懂的鮮活案例進行宣傳。

作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草案充分體現了時代特色。民法典它不僅解決的是中國老百姓的時代問題,也在用立法的方式向世界傳遞出我們的民族精神。

8. 民法典的實施難點問題有哪些

法律分析:難點問題有未成年人監護資格主體存在順位;民法典增加物業等為責任主體。認定被監護人出現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直接影響公民權利的行使,應通過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別程序由法院進行宣告。對未成年人的具有監護資格的主體存在順位,父母一方不能通過遺囑指定他人代替其作為與在世的另一方並列的監護人;物業服務企業的安全保障義務來源於法律規定、物業專業服務能力、當時社會技術水平及管理成本,對高空墜物及高空拋物均適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 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補償後,有權向侵權人追償。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規定情形的發生;未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應當依法承擔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發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