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161條
① 《民法通則》第161條第1款是什麼
民法通則只有156條,沒有161條。
民法通則第一百五十六條【施行時間】本法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② 成年子女犯法父母的連帶責任
成年子女犯罪父母是否承擔連帶責任主要有兩種情況:
(1)當一個人符合法定成人年齡,又有獨立行駛權利和義務的能力,他就受到法律的保護,同時受到法律的制約,所有違法行為都必須自己承擔所有法律責任。
(2)當一個人符合法定成人年齡,但卻沒有獨立行使權利和義務的能力,例如精神病等重症,則犯罪後父母不負法律責任,但要負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四章 關於責任主體的特殊規定
第三十二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第三十三條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製造成他人損害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沒有過錯的,根據行為人的經濟狀況對受害人適當補償。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醉酒、濫用麻醉葯品或者精神葯品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製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三十四條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
(2)民法總則161條擴展閱讀
《民法總則》第17、18條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2條規定:「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能夠以自己的勞動取得收入,並能維持當地群眾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認定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民法通則》第161條第1款規定:「侵權行為發生時行為人不滿18周歲,在訴訟時已滿18周歲,並有經濟能力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為人沒有經濟能力的,應當由原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因此,被認定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依法要對自己的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③ 民法通則161條第一款內容
1、民法通則總共156條,你說的161條是否為《民通意見》?
2、民法通則,是中國對民事活回動中一些共同性答問題所作的法律規定,是民法體系中的一般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修訂通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條。
3、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通知法[辦]發[1988]6號
161.侵權行為發生時行為人不滿十八周歲,在訴訟時已滿十八周歲,並有經濟能力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為人沒有經濟能力的,應當由原監護人承但民事責任。
行為人致人損害時年滿十八周歲的,應當由本人承擔民事責任;沒有經濟收入的,由扶養人墊付;墊付有困難的,也可以判決或者調解延期給付。
④ 《民法通則意見》第161條 現在還有用嗎
《民通》總則第11條,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第161條是總則第11條對主體的具體適用規范。
⑤ 關於《民法通則意見》第161條的相關問題
被告不適格,法院駁回訴訟。
首先,侵權主體是甲而不是其父母,其次甲是成年人,父母對其沒有監護義務了。
乙只能起訴甲,在甲不能賠償時若起父母願意幫助賠償是可以的,但不能強迫他們賠償
⑥ 兒子出車禍撞死人,父母有義務承擔賠償嗎
從法律規定上講,父母無義務為子女承擔賠償責任。可以駕駛機動車輛的基本是年滿18周歲以上的完全行為能力人,父母對其已沒有監護責任。只有在無證駕駛情形下,可能發生未成年人駕駛車輛,造成事故;此時,父母具有因監護責任引起的賠償義務。
但是不可忽視的是,如果車輛所有人是其父母,則車輛所有人極可能承擔連帶責任。
此外,從道義上講,機動車事故造成一死、三重傷或較大經濟損失的,涉嫌交通肇事罪;作為情理,絕大部分家人會積極向被害人賠償,從而減輕子女的刑事處罰。
(6)民法總則161條擴展閱讀:
完全行為能力人的法律責任
《民法總則》第17、18條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2條規定:「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能夠以自己的勞動取得收入,並能維持當地群眾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認定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民法通則》第161條第1款規定:「侵權行為發生時行為人不滿18周歲,在訴訟時已滿18周歲,並有經濟能力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為人沒有經濟能力的,應當由原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因此,被認定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依法要對自己的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法律劃分
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八周歲(含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以及完全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⑦ 民法通則意見161條的理論依據
不準亂打人
⑧ 《民法總則》明確規定,代理包括哪些行為
1、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2、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
3、代理包括委託代理和法定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