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縣人民法院審理一民事
❶ 李某與趙某是夫妻。1999年7月,李某向某縣人民法院起訴要求離婚,法院經審理判決不準離婚。審理該案
這是一道有關文書送達的題目。
根據民訴法,法律文書送達方式有6種:直接、留置、郵寄、委託、轉交、公告。
(一)直接送達
直接送達又稱交付送達,是指人民法院派專人將訴訟文書直接交付給受送達人簽收的送達方式。直接送達是送達方式中最基本的方式。即是說凡是能夠直接送達的,就應當直接送達,以防止拖延訴訟,保證訴訟程序的順利進行。在一般情況下,受送達人是公民的,由該公民直接簽收。該公民不在時可交由與其同住的成年家屬簽收。但是,在離婚案件中,本人不在,如果家中沒有其他成年家屬,只有對方當事人的,不宜採用由對方當事人簽收的方法,因為雙方有利害關系;受送達人是法人的交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該法人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是其他組織的交由其主要負責人或者該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交由其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由代收人簽收。
但是,調解書應當直接送交本人,不得由別人代收。因為調解書一經接受,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如果不接受,即視為調解未能成立。
(二)留置送達
留置送達,是指受送達人無理拒收訴訟文書時,送達人依法將訴訟文書放置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並產生送達的法律效力的送達方式。《民事訴訟法》第79條規定:「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受訴訟文書的。送達人應當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即視為送達。」根據《意見》第82、83、84條的規定,有關基層組織或所在單位的代表及其他見證人不願在送達回證上簽字或蓋章的,由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情況,把送達文書留在受送達人住所,即視為送達。但調解書應當直接送達當事人本人,不適用留置送達。
(三)委託送達
委託送達,是指負責審理該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時,依法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委託送達與直接送達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負責審理該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稱為委託法院,接受送達任務的法院稱為受託法院。委託送達應當出具委託函,並附相關的訴訟文書和送達回證。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四)郵寄送達
郵寄送達,是指人民法院將所送達的文書通過郵局並用掛號信寄給受送達人的方式。實踐表明,法院採用郵寄送達通常是受送達人住地離法院路途較遠,直接送達有困難時所採用的一種送達方式。根據《意見》第85條的規定,郵寄送達,應當附有送達回證。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與送達回證上註明的收件日期不一致的,或者送達回證沒有寄回的,以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五)轉交送達
轉交送達,是指人民法院將訴訟文書送交受送達人所在單位代收,然後轉交給受送達人的送達方式。轉交送達有三種情況:1.受送人是軍人,通過其所在部隊團以上單位的政治機關轉交;2.受送達人被監禁的,通過其所在監所和勞動改造單位轉交;3.受送達人正在被勞動教養的,通過其勞動教養單位轉交。代為轉交的機關、單位收到訴訟文書後,必須立即交受送達人簽收,並以其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時間為送達日期。
(六)公告送達
公告送達,是指法院以張貼公告、登報等辦法將訴訟文書公諸於眾,經過一定時間,法律上即視為送達的送達方式。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採用公告送達必須是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前五種方式無法送達時,才能適用的送達方式。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60日,即為公告期滿,視為送達。根據《意見》第88.89.90條的規定,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或受送達人原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有關報紙上刊登公告;對公告送達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按特殊要求辦理。公告送達起訴狀或上訴狀副本的,應說明起訴或上訴要點、受送達人答辯期限及逾期不答辯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判決書、裁定書的,應說明該判決或裁定的主要內容;屬於一審判決的,還應說明當事人的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審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定期宣判時,當事人拒不簽收判決、裁定書的,應視為送達,並將有關情況在筆錄中記明。
從以上可以看出,只有3交由居委會轉交是正確的。
❷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 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什麼審終審制度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兩審終審制度。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七條規定,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八條規定,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規定,高級人民法院管轄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第一審民事案件。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條規定,最高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二)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
(2)某縣人民法院審理一民事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確有必要將本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應當報請其上級人民法院批准。下級人民法院對它所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審理。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宣告離婚判決,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五條規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以及依法不準上訴或者超過上訴期沒有上訴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五條規定,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應當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六條規定,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並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當事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七條規定,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副本送達上訴人。對方當事人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五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
❸ 某縣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故意傷害案,判處被告人萬某有期徒刑五年,賠償被害人醫療費。判決宣告後,被告人
問:某縣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故意傷害案,判處被告人萬某有期徒刑五年,賠償被害人醫療費。判決宣告後,被告人未上訴,縣人民檢察院也未抗訴,被害人認為民事賠償太少,遂提起上訴。二審法院審理後認為一審判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民事賠償適當,只是量刑太輕,因些做出如下判決:1、撤銷原判中刑事判決部分;2、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七年;3、維持原判民事賠償部分。問題:二審法院的做法是否正確?理由是什麼?
答:君同法律在線咨詢為您解答
如果是故意傷害案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一審判決後,受害人沒有提出上訴,而被告人提起了上訴,二審法院還會在三日內通知受害人。被告行為人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一審判決就依法中止或者無效了,需要二審法院重新審理,這時,受害人是還需要出庭的。法律鏈接:《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條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的,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三日以內將上訴狀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同時將上訴狀副本送交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對方當事人。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三日以內將上訴狀交原審人民法院送交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對方當事人。
❹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哪些原則進行
《民事訴訟法》第九條規定: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❺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原則進行調解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原則先進行調解。加一個"先"字就准確了.
❻ 某縣人民法院執民事案件時要求被執行人提供手機微信記錄是依法行駛權利的表現
可以要求被執行人提供相關信息,問題不大的。
❼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以什麼為依據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行政法規可以作為審判依據,地方性法規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與上一級法律法規有沖突則不能適用。
❽ 某縣法院公開審理一起故意殺人案
1、起訴書副本送達時間不符合規定,起訴書副本最遲應在開庭前10日送達被告人,本案中送達時間少於規定時間。
2、本案為故意殺人案,根據刑法的規定被告有可能被判處死刑,被告人無力聘請律師的,法院應當為其指定辯護人。本案法院未履行程序為被告人指定辯護人。
3、公告時間不符合規定,公開審判的案件應在開庭3日前公布,本案公告時間少於規定時間。
4、開庭程序少了被告人最後陳述,剝奪了被告人的自我辯護權。
5、審判管轄權不符合規定,根據審判級別管轄的規定,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或死刑的應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縣級法院無權進行審判應請求移送中級人民法院審判。
❾ 中國內地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實行幾審終審制
兩審終審制度。所謂兩審終審制度是指某一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判後即告終結的版制度。
兩審終審權制度主要針對發生了民事權利義務爭議的訴訟案件,這里強調訴訟案件,法院審理的案件分為兩類,一類是需要經過普通程序或者簡易程序的訴訟案件,另一類是非因民事法律關系發生具體爭議而請求法院確認一定的事實狀態的非訴訟民事案件。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9)某縣人民法院審理一民事擴展閱讀
兩審終審制度的缺陷:
1、不利於法律適用的統一。因為,終審法院的級別較低、數量龐大,各個終審法院對法律的解釋往往千差萬別、因地而異。
2、一些終審法院的審判水平相對較低,第一審不當裁判難以通過上訴審得到糾正。
3、不利於消除地方保護主義以及法官與當事人之間的人情關系的影響。
❿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除涉及 外,都必須公開進行
商業秘密和離婚案件經申請可以不公開。
隱私與國家秘密應當不公開~
好像與未成年人無關吧~又不是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