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則專論
『壹』 刑法各論和刑法分則區別
內容上沒什麼區別 非要說區別的話 前面是指理論學習上的叫法 也可以叫罪刑各論 刑法分則就是法律條文里明確寫著 總則 分則
『貳』 刑法分論的作者簡介
王新復,北京大學教授。
王新制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法學博士 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1999年7月至今,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1995年7月至1999年7月,北京大學法學院,講師
1986年7月至1989年9月,在新疆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工作,擔任書記員、助理檢察員;其中1987年2月至1988年2月,在石河子市人民檢察院鍛煉一年。
學歷背景
2003年8月—2004年12月,McGillUniversity(加拿大),法學碩士(LL.M.)
1992年9月—1995年7月,北京大學法律系刑法學專業,法學博士
1989年9月—1992年7月,北京大學法律系刑事訴訟法學專業,法學碩士
1982年9月—1986年7月,北京大學法律系法律學專業,法學學士
所授課程
1.《刑法學(總論)》(本科生)
2.《刑法學(分論)》(本科生)
3.《刑法總論研究》(研究生)
4.《刑法分論研究》(研究生)
5.《外國刑法專題》(研究生)
『叄』 刑法分則有哪十章
刑法分則包括:
第一章危害國家安全罪;
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三章破壞社會回主義市答場經濟秩序罪;
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第五章侵犯財產罪;
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第七章危害國防利益罪;
第八章貪污賄賂罪;
第九章瀆職罪;
第十章軍人違反職責罪。
(3)刑法分則專論擴展閱讀:
刑法分則是關於犯罪和相應法定刑的規范體系,是刑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中
國刑法分則根據犯罪侵犯的不同客體和讓會危害性大小,
將各種犯罪依次劃分為以下8類:反革命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侵犯財產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妨害婚姻家庭罪;瀆職罪。
刑法分則規范是解決具體定罪量刑問題的標准,是刑法總則的具體化。
網路-刑法分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釋義-中國人大網
『肆』 怎樣復習刑法分論
根據分則的章節分布,突出重點。首先注意常用罪名,如殺人、搶劫、傷害、盜竊回、強奸、綁架等嚴重答暴力犯罪,主要是記憶罪狀描述,可以理解記憶,根據犯罪構成記憶;其次是涉及民生及經濟方面的罪行,也是最難記憶的,不排除有專出偏難刁題的老師;最後是涉及社會管理方面的罪名。涉軍罪名一般考點較少。
主要是背誦,特別留意罪名中有例外規定的,如要情節嚴重或情節惡劣方構成本罪,侮辱、誹謗等;或者有犯罪數額、次數限制的等等。對於刑罰部分,要注意刑種。
『伍』 刑法分論與刑法分則是一樣的嗎
看法條,分析每個罪名的犯罪構成要件,查找司法解釋,看看成立和不成立、數罪並罰問題的特例情況,對應案例實戰演練就可以了
『陸』 刑法分論的內容簡介
《刑法分論》既可以供法學專業本、專科生、自學考試者學習《刑法學》,也可以供准備參加研究生考試和司法考試的讀者學習研究之用。
全書結構清晰。作者首先介紹了刑法分論的基本理論問題,然後按照《刑法》分則的順序,分十章對十類犯罪逐類進行介紹、分析和研討,包括「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侵犯財產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貪污賄賂罪」和「瀆職罪」等。既符合《刑法》的邏輯體系,也有利於讀者由淺入深,逐步領會、掌握各罪的基本內容。
全書分析細致。作者在對上述每一類罪進行研析時,一般都以兩個部分展開。第一部分是對每一類罪的概述,包括該類罪的概念和特徵、該類罪的種類;第二部分是對該類罪中的每一個具體犯罪進行詳盡、深入的分析。通過第一部分的介紹,可以使讀者理解該類罪的基本情況,對該類罪的共同特徵有宏觀的認識。通過第二部分的分析,可以使讀者對每一個具體罪名的構成要件有清楚而准確的把握。
全書研討深入。作者在對每一個具體罪名進行研析時,以四部分展開:第一部分是《刑法》原文;第二部分是該具體罪名的概念和特徵;第三部分是認定本罪應注意的問題;第四部分是對該罪的處罰。既完整了罪、責,刑、罰的體系,又給讀者的學習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柒』 論述刑法總論對於刑法分則的指導作用
一般與特殊、抽象與具體、共性與個性、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
1刑法總論是內以刑法總則為規范研究容對象,研究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一般原則、原理和制度。 刑法分論是以刑法分則以及刑法分則條文規定為規范研究對象,它研究刑法分則或刑法分則性條文所規定的各種法定犯罪的構成特徵和刑罰適用。
刑法分論關於各種法定犯罪、構成特徵以及刑罰適用的具體研究,又可以起到體現、檢驗、豐富和發展刑法總論的一般原理、原則和制度的作用。
2刑法總論關於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一般原理性的研究,可以發揮、概括、指導、制約刑法分論關於具體犯罪構成特徵和刑法適用研究的功能。
『捌』 論述題刑法的總論和分論之間的關系
刑法總論規定基本的東西 分論具體確定各個罪名的犯罪構成及量刑
『玖』 刑法分論中哪些罪是數罪並罰的,哪些又是歸為一罪的有什麼原則
數罪並罰的原則,是指對一人所犯數罪合並處罰所依據的原則。即對數罪回怎樣實行並罰的答准則。從世界各國的立法例看,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則:
1、並科原則,又叫相加原則。根據「有罪必罰」和「一罪一罰」的刑法原則,對數罪分別宣告刑罰,然後數刑相加,合並執行。
2、吸收原則。基於「重刑吸收輕刑」的思想,在數罪分別宣告的刑罰中,選擇其中最重的刑罰為執行的刑罰,其餘較輕的刑罰被最重的刑罰所吸收,不予執行。
3、限制加重原則。以數罪中最重刑罰為基礎,再加重一定的刑罰作為執行的刑罰;或者在數罪分別宣告的數刑的總和刑期以下,數刑中最高刑期以上,決定執行的刑期,並規定刑期最高不得超過一定的限度。
4、折衷原則,又叫綜合原則,即以上述其中一種原則為主,其他原則為輔,而不是單獨採取其中某一種並罰原則。
以上四種數罪並罰的原則,並科原則失之過嚴,帶有濃厚的報應刑主義的色彩,並且,實際上難以執行,也無必要,因此,世界上單純機械地採用並科原則的國家極少。吸收原則因為一人犯數罪,只以最重刑論處,在某些情況下出現了一人犯數罪和一人犯一罪所處刑罰相同的不合理現象,從而違背了罪刑相適應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