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罰與非罰

刑法罰與非罰

發布時間: 2022-03-09 05:35:38

Ⅰ 刑事案件的非刑罰性處罰措施有哪些

非刑罰性處置措施具體包括賠償經濟損失、訓誡、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以及建議予以行政處分等。依據我國《刑法》的相關規定,非刑罰性處置措施非刑罰處置措施,是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對於犯罪分子直接適用或者建議主管部門適用的刑罰以外的其他處理方法的總稱。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三十七條
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是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

Ⅱ 根據刑法規定的非刑罰性處置措施是指哪些

非刑罰性處置措施包括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非刑罰處置措施是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對於犯罪分子直接適用或者建議主管部門適用的刑罰以外的其他處理方法的總稱。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三十七條
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是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
第三十二條
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Ⅲ 非刑罰處罰方法的作用

預防犯罪當今刑法理論認為,實現刑事責任的方法,除刑罰之外還有其他強制方法。因為刑罰目的是預防犯罪,包括特殊預防與一『般預防,但犯罪千姿百態,罪行輕重各不相同,人身危險性各不一樣,其中必然出現不需要判處刑罰的情況,刑法對免除處罰的規定本身就肯定了這一點。但是,刑事責任不能免除,為了更好地體現國家對犯罪人刑事責任的追究,為了伸張正義,為了保護法益,為了教育犯罪人,對於不需要判處刑罰但又需要適用其他強制方法的犯罪人,確有必要適用其他非刑罰的處罰方法。
非刑罰處罰方法,也能體現對犯罪行為的否定評價和對犯罪人的嚴厲譴責,具備刑事責任實現方法的本質特徵。因此,非刑罰處罰方法,是刑事責任的一種實現方式。

Ⅳ 刑法是否有一事不再罰原則

刑法是有一事不再罰原則。

根據理性制度的要求和立法精神,中國行政處罰領域應專該存在一事不再罰原則屬,其中,一事指符合一個行政違法構成要件的行為;不再罰指除非法律有特別規定,行政主體只能給予一個和一次處罰。

復雜的事數形態和法條競合領域也應貫徹一事不再罰原則,但基於行政處罰主體的多樣性,現行處罰種類性質上的不純真性、過罰相當的有效性,該原則應該存在必要的例外。

(4)刑法罰與非罰擴展閱讀

不屬於一事不再罰原則:

1、行為人數個違法行為應分別處罰。行為人實施了不同性質的兩個以上的違法行為,可按前述原則分別處罰,這是原則。

2、行為人同一違法行為觸犯兩個以上的法律規范,各有權處罰機關可同時給予行為罰或其他不同種類的處罰。如一機關給予行為人罰款後,另一機關依據不同法律規定給予罰款以外的其他處罰。

3、行為人同一違法行為同時觸犯一個法律規范的兩個法條,行政機關可一次作出兩個處罰。如《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六條規定:「有兩種以上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分別裁決,合並執行。」雖然分別裁決,但屬於一次處罰。

參考資料來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Ⅳ 刑法和刑罰的區別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極為了維護本階回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答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刑法有廣義刑法與狹義刑法之分。廣義刑法是指一切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包括刑法典、單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責任條款。狹義刑法是指刑法典。
刑罰法院懲罰罪犯的強制方法。內容為剝奪罪犯的某種權益--財產、政治權利、人身自由以至生命。是國家權力的組成部分,也是國家得以存在的必要條件。一般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刑罰是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利益和統治秩序,用以懲罰犯罪的一種強制方法.

Ⅵ 刑法處罰與刑罰處罰有區別嗎

刑法處罰與刑罰處罰是有區別的。

刑法處罰是指應當承擔刑事責任,是一個大的概念。

刑罰處罰是指對承擔刑事責任的犯罪分子如何定罪量刑,是一個具體的概念。

Ⅶ 刑法怎麼處罰非法經營

新刑法之非法經營罪的處罰:1、犯此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2、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違反國家規定,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第二百三十一條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三十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Ⅷ 處罰和懲罰的區別是啥

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刑罰)都是國家機關針對有違法行為的公民、法人作出的處理,但是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對行為人的影響也是不同的。針對的行為不同;作出處罰所適用的依據不同;處罰實施的機關不同;處罰種類不同。違法行為人的主觀心理對承擔責任的影響不同。
法律分析
主要來講,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不同:第一,行政處罰針對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而刑罰針對的則是已經觸犯《刑法》,構成犯罪的行為。性質相同的行為,由於惡劣程度不同,造成的後果不同,就會受到不同性質的處罰。第二,行政處罰的依據有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等;而刑罰的適用依據只能是《刑法》,以及全國人大作出的刑法修正案。雖然二者的作出都需要有法定依據,但是對依據要求的嚴格性是不同的。第三,行政處罰的實施主體是法律、法規授權的國家行政機關和其他非行政機關組織。它的實施主體要比刑罰的實施主體廣泛得多。刑罰只能由法院決定,然後交給執行機關。如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交給監獄實施,刑期較短或者是剩餘時間不到一年的短期徒刑交給看守所來實施,管制交當地公安機關執行,拘役交給拘役所來執行等。有些刑罰如罰金也可以由法院來執行。第四,刑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類。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此外還有適用於外國人犯罪的驅逐出境。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警告、罰款、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營業執照、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行政拘留等。行政處罰雖然也有針對人身的,但是只有一種,即行政拘留,而且行政拘留的上限是15天,在嚴厲程度上是無法與刑罰相比的。第五,在刑事領域,行為人主觀是故意還是過失,是積極的追求行為結果,還是放任結果的發生,或者是應該預見到結果發生但是沒有預見到,或者是已經預見到結果的發生但輕信自己可以避免,這樣的心理狀態對罪與非罪,以及此罪與彼罪的確定有著決定意義。但是在行政處罰的過程中,行為人主觀上是故意還是過失對於違法行為的確定並不是那麼重要,只要主觀上有過錯,客觀上實施了行政違法行為,就可以認為構成了行政違法,就可以進行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二條 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八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法行為構成犯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

Ⅸ 刑法對非法拘禁是如何定性和處罰的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閉或者其他強制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根據《刑法》第238條規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條【故意傷害罪】、第232條【故意殺人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因此,犯非法拘禁罪,就會按上述標准進行處罰。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如果單人單案,刑事拘留的最長時間為7日;如果流竄作案、結伙作案,刑事拘留的最長時間為30日。

熱點內容
錫林郭勒盟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02 06:07:56 瀏覽:136
法官藏匿偽造證據 發布:2025-02-02 05:59:23 瀏覽:991
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請流程 發布:2025-02-02 05:55:41 瀏覽:966
醫葯公司法律監管 發布:2025-02-02 05:54:19 瀏覽:734
電力公司違法規定罪名 發布:2025-02-02 05:37:18 瀏覽:477
常芬律師 發布:2025-02-02 03:58:35 瀏覽:638
代理律師為勞動法費用多少 發布:2025-02-02 03:36:12 瀏覽:635
法院疫情紀實 發布:2025-02-02 03:34:20 瀏覽:192
九龍坡區法律援助中心西彭工作站 發布:2025-02-02 03:33:54 瀏覽:653
行政法規一般有三種 發布:2025-02-02 02:37:24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