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曹地府刑法
⑴ 陰曹地府十大酷刑都有什麼
十大酷刑是:剝 皮、腰 斬、車 裂、俱五刑(挖五官)、凌 遲、縊 首、烹 煮、宮 刑(版割生殖器權)、刖 刑(類似截肢)、插 針(常用於女囚)。
這是古代酷吏發明出來的刑罰,本來有二十多種,這是前十。
陰曹地府的酷刑很多,十大閻羅殿,每一殿都有16個小地獄,每個小地獄都有一種酷刑,共160種,可去問問度娘。
⑵ 陰曹地府的神仙排名
陰曹地府的神仙排名如下:
1、陰天子(相當於天界天帝)
2、地藏菩薩(佛界人,跑到地府搶地盤的)
3、十殿閻王
秦廣王,專管人間的長壽與夭折、出生與死亡的冊籍;統一管理陰間受刑及來生吉、凶。鬼判殿位居大海之中、沃焦石之外,正西的黃泉黑路上。
楚江王,主掌大海之底,正南方沃焦石下的活大地獄。
宋帝王,主掌大海之底,東南方沃焦石下的黑繩大地獄。
五官王,掌管地獄在大海之底,正東方沃焦石下的合大地獄。
閻羅王,司掌大海之底,東北方沃焦石下的叫喚大地獄。
卞城王,掌理大海之底,正北方沃焦石下的大叫喚大地獄。
泰山王,掌管大海底,丁北方沃焦石下的熱惱大地獄。
都市王,掌管大海之底,正西方沃焦石下的大熱惱大地獄。
平等王,掌理大海底,西南方沃焦石下的阿鼻大地獄。
轉輪王,殿居陰間沃焦石外,正東方,直對五濁世界的地方。
4、五方鬼帝,邊疆守將,守東、南、西、北、中鬼門關
東方鬼帝蔡郁壘、神荼,治'桃止山'鬼門關;
西方鬼帝趙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張衡、楊雲,治羅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羅浮山;
5、四大判官
黑白無常
牛頭馬面
(2)陰曹地府刑法擴展閱讀:
陰曹地府,天地人三界(天庭、地府、人間)之中的地界,乃是亡域死境,由閻王主宰。
陰曹地府指人死後所在的地方。在中國,大量的古代神話和道教典籍中都有陰曹地府的記載,中國人把世界萬物都分為兩極,這就是中國的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為我們的傳統文化中還有草木成精的說法「藤精樹怪」,這個道理也出於道家的陽神可以 「聚則成形,散則為零「。甚至可以成精的包括石頭,有靈氣的任何物都可以變化成形。並不拘泥於六道。但是始終包含在陰陽的理論中。
陰曹地府是掌管萬物生靈生命的地方。凡天地萬物,死後其靈魂都在被黑白二常拘到陰界,其在陽間的一切善惡都要在此了結。
參考資料:
網路-陰曹地府
⑶ 陰曹地府刑法解說如果親人在世沒惡事,那他在地俯還要受罪嗎
你好,有時候善惡的分別不是你所認為的那樣,比如你覺得殺魚吃肉沒關系內,打蒼蠅啊,去釣魚啊什容么的都沒關系,但是其實這是在殺生,只不過這個世上很多很多人都做了這些事情,所以大家覺得沒什麼。我覺得如果你說你的親人沒惡事,估計生前是個好人,所以就算有什麼罪也應該不深,如果你實在擔心,你就多以親人的名義去行善積德,多做好事迴向給他。希望可以幫到你。
⑷ 強奸他人在陰曹地府怎麼處理
有些事,信則有,不信則無。也有一些事,信與不信,它本就存在。說到地獄版,其實也是一種權因果關系,因為你買了彩票,所以你可能變成富豪;因為你買了彩票,所以你可能變成乞丐……都是一種因果,做了什麼,就會付出什麼或者得到什麼。所以說,地獄在我們沒有找到前,其實可以說它是存在的!廢話說完,現在給你說說地獄里對待強奸犯的刑法。有一點得提示你,不管好人還是壞人,入地獄都得先在十八層地獄里還因果,哪怕你只是生前罵了別人一句這么簡單的事情,還完了,你才能去奈何橋。或者在酷刑中魂飛魄散。十八層地獄個有閻王掌管,秦廣王麾下則有對待強奸犯的刑法,曰:慾海無邊邪淫起,同床火柱是家邦。簡單的給你解釋:強奸犯身抱火柱,慘受炮烙煎熬,直到血肉模糊變成灰。隨後隨風復生,重抱火柱。有點飛蛾撲火的意思。明知去抱那玩意會極其痛苦,但強奸犯卻會不由自主去擁抱火柱或者躺在滾燙的銅床上,直至你的惡業消除,然後過了奈何橋,下一世註定要投畜生胎了結這段因果。強奸犯在地獄大概就這下場,滿意就採納吧!
⑸ 中國傳說文化:陰曹地府/地獄有哪些職位
傳說中陰曹地府的神職人員分布是這樣的:
首先地位最高的天齊仁聖大帝,掌管大地萬物生靈。
然後是北陰酆都大帝
之後有五方鬼帝:
東方鬼帝蔡郁壘、神荼,治"桃止山"鬼門關
西方鬼帝趙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張衡、楊雲,治羅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羅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犢山"
(5)陰曹地府刑法擴展閱讀:
由來:
在中國,大量的古代神話和道教典籍中都有陰曹地府的記載,中國人把世界萬物都分為兩極,這就是中國的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把人類生存的空間分為天(陽)、地(陰);人分男(陽)、女(陰);時分白(陽)、晝(陰);天分日(陽)、月(陰);
在中國有三界之說,就是天上、人間、地獄;認為人是有靈魂的,每個人有三魂七魄,至少在周朝以前,人們就認為人分魂魄,作為陽氣的魂和作為陰形的魄結合形成人,人死以後,神魂靈氣歸於天,精魄形骸歸於地,以魂氣形魄來解釋人前世、現世和來世的演化,並將精靈世界分為三界:
地上的人間,天上神靈的天堂,地下精魄的地府。黃泉可能是中國宗教信仰中最早出現的陰間地府的概念。後來,漢代出現了道教中的陰曹地府,佛教傳入後受其影響在道教原有的惡曹地獄基礎上發展出了系統的地獄體系,即十八層地獄。地府的概念大於地獄,陰間的概念又大於地府。
⑹ 東方的陰曹地府與西方的十八層地獄有何區別
十八層地獄是佛教的,陰曹地府是道教的。佛教是外來,道教是中國本土的。但是意思都是相通的。
在中國宗教信仰中,人生前為陽間,死後便是進入陰間,或稱陰曹地府。陰間的概念大於地府,地府的概念大於地獄。
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後,道教受其影響又發展出了十八層地獄的概念。
佛教傳入後,民間受到佛教思想影響,認為地獄是六道輪回中最劣最苦的,民間認識的「重獄」便是指「十八層地獄」。而十八層地獄分別由十殿閻羅王掌管。其中被認為是最令亡靈痛苦的第十八層地獄,是阿鼻地獄。
(6)陰曹地府刑法擴展閱讀
在中國大量的古代神話和道教典籍中都有關於陰曹地府的記載,中國人把世界萬物都分為兩極,這就是中國的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那地府真的存在嗎?
根據相關記載,地府是存在的,但由於中國神話體系眾多且復雜,所以關於陰曹地府的版本也不盡相同,關於陰曹地府的傳說,大家當做故事看看即可。
曹地府是什麼樣的呢?傳說,陰曹地府一共有十二站,分別是:土地廟、黃泉路、望鄉台、惡狗嶺、金雞山、野鬼村、迷魂殿、陰曹地府酆都城、十八層地獄、供養閣、鬼界堡、奈何橋。
⑺ 關於陰朝地府
陰曹地府
[編輯本段]成語解釋
陰曹地府(yīn cáo dì fǔ)
解釋:人死後所在的地方。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我到咱家,不能發送爺爺入土,不能伺候奶奶,倒叫我奶奶伺候我,且了自己爹娘。這個不孝,就是陰曹地府下,也自心不安。」
事例: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八回:「我不懂~為什麼要用這么重的刑法,以陛下之權力,難道就不能改輕了嗎?」
陰曹地府:在中國,大量的古代神話和佛教典籍中都有陰曹地府的記載,中國人把世界萬物都分為兩極,這就是中國的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把人類生存的空間分為天(陽)、地(陰);人分男(陽)、女(陰);時分白(陽)、晝(陰);天分日(陽)、月(陰);在中國有三界之說,就是天上、人間、地獄;認為人是有靈魂的,每個人有三魂七魄,人在死後首先要到陰曹地府去報到,在那裡接受陰間的大法官-----閻羅王的審判,根據每個人在陽間的表現作出判決,好人會得道成仙到天上去過神仙生活,長生不老;不好不壞的人就要投胎轉世再做人;壞人惡人就要打入陰曹地府中的十八層地獄中相應的層數中接受不同的懲罰。中國古人認為天上有玉皇掌管,西天有佛祖掌管,人間有皇帝掌管,而陰間,則是由地藏菩薩和眾王主持。人死後回歸陰府,閻羅王會根據其在陽間所做予以懲罰。所以有道是:莫言不報應,神鬼有安排。
陰曹地府是掌管萬物生靈生命的地方。凡天地萬物,死後其靈魂都在被黑白二常拘到陰界,其在陽間的一切善惡都要在此了結。正所謂是活人在陽間,死人在陰間,陽間一個世界,陰間一個世界。世人都說陰間陰森恐怖,到處是孤魂野鬼。其實,又有誰親眼見過呢,稱為一個世界,就有美有丑,陽間是這樣,陰間也是如此。
傳說中陰曹地府的神職人員分布是這樣的:
首先地位最高的天齊仁聖大帝,掌管大地萬物生靈。
然後是北陰酆都大帝
之後有五方鬼帝:
東方鬼帝蔡郁壘、神荼,治"桃止山"鬼門關
西方鬼帝趙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張衡、楊雲,治羅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羅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犢山"
再下面是羅酆六天(以下為宮名,六天為守宮神)
紂絕陰天宮、泰煞諒事宗天宮、明晨耐犯武城天宮、
恬昭罪氣天宮、宗靈七非天宮、敢司連宛屢天宮。
而傳說中陰曹地府是由十殿閻羅王所掌控的了,十殿閻羅王分別是叫: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閻羅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輪王。
秦廣王--專管人間的長壽與夭折、出生與死亡的冊籍;統一管理陰間受刑及來生吉、凶。鬼判殿位居大海之中、沃焦石之外,正西的黃泉黑路上。
楚江王--主掌大海之底,正南方沃焦石下的活大地獄。
宋帝王--主掌大海之底,東南方沃焦石下的黑繩大地獄。
五官王--掌管地獄在大海之底,正東方沃焦石下的合大地獄。
閻羅王--司掌大海之底,東北方沃焦石下的叫喚大地獄。
卞城王--掌理大海之底,正北方沃焦石下的大叫喚大地獄。
泰山王,掌管大海底,丁北方沃焦石下的熱惱大地獄。
都市王,掌管大海之底,正西方沃焦石下的大熱惱大地獄。
平等王,掌理大海底,西南方沃焦石下的阿鼻大地獄。
轉輪王,殿居陰間沃焦石外,正東方,直對五濁世界的地方。
十殿閻王摩下還有:首席判官崔府君、鍾魁、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孟婆神等。整個陰曹地府就在他們的控制之下!
在這些冥神的上面,還有一位地藏菩薩。地藏王菩薩意欲超渡所有陰間的鬼魂,令世人不再行惡,不再墮入陰間地獄受苦。於是恩准所有的鬼魂,在世雖曾犯過錯,如果真誠懺悔、改過,則所做罪業,可以從寬抵罪,免於受諸苦刑。
地藏:梵名乞叉底檗沙,在忉利天受釋迦如來咐囑,每日晨朝入恆沙禪定,觀察眾機。於二佛中間,無佛世界教化六道眾生之大悲菩薩也。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在密教,其密號為悲願金剛或稱與願金剛。《蓮華三昧經》雲:『檀陀地藏化地獄道,手持人頭幢;寶珠地藏化餓鬼道,手持寶珠;寶印地藏化作畜生道,伸如意寶印手;持地地藏化修羅道,能持大地擁護修羅者;除蓋障地藏化人道,為人除八苦蓋障者;日光地藏化天道,照天人之五衰而除其苦惱者。又,地,心地也,能生萬法,一切皆由此生;藏,含藏也,心地含藏無量恆沙清凈性功德,有能生、能載、能攝、能藏、能支、堅固等義。
菩薩:梵音『菩提薩』之簡稱也。『菩提』為覺,為道;『薩』為有情,為眾生。又譯作開士、高士、大士等,總名為求佛果之大乘眾生,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者也。有自覺、覺他兩義:於己,則上求佛道,上求菩提以自覺;於人,則下化眾生,以菩提法覺、化眾生也。故菩薩者,有覺悟之眾生也;能覺悟眾生之眾生也。
此地藏菩薩,當年曾經在佛前許下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佛主如來見他一片至誠,就命他鎮守陰曹地府!對枉死之鬼魂與以超度。
⑻ 中國的鬼城在哪裡求中國鬼文化!十八層地獄是怎麼回事求地獄里的酷刑!謝謝!
看電子版「玉歷寶鈔」!圖文並茂!
⑼ 神話傳說中的陰間就是地獄嗎那麼陰間的老大是土伯還是閻王
神話傳說裡面的陰間不是地獄,古代很多據記載說人死後魂魄會去到一個叫「幽都」的地方,其實就是咱們平常所說的冥界吧,而且閻羅王他並不是老大,說到底,管孤魂野鬼的應該是一個叫「後土」的來掌管的,他算是大地之主吧。
至於土伯的話,他應該算是後土派去鎮守冥界幽魂的一個角色,他的直屬領導應該是後土,其他殿的閻王,應該是不能管他的,《山海經》裡面有記載,土伯長的比較凶神惡煞,古人認為他能鎮住妖魔鬼怪,所以就會把他的形象具象化放到墓室中,防止惡鬼。
總體來說,土伯和閻王他們都是為後土工作的,全部聽命於後土,是同事關系,我個人認為,土伯的職位應該比閻羅王要大。
⑽ 地府官職排名
地府的官職排列如下:
天齊仁聖大帝,掌管大地萬物生靈。
北陰酆都大帝
五方鬼帝:
東方鬼帝蔡郁壘、神荼,治"桃止山"鬼門關
西方鬼帝趙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張衡、楊雲,治羅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羅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犢山"
羅酆六天(以下為宮名,六天為守宮神)
紂絕陰天宮、泰煞諒事宗天宮、明晨耐犯武城天宮、
恬昭罪氣天宮、宗靈七非天宮、敢司連宛屢天宮。
十殿閻羅王分別是叫: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閻羅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輪王。
十殿閻羅各有其司:
■第一殿,秦廣王姓蔣,二月初一日誕辰,專司人間夭壽生死,統管幽冥吉凶、善人壽終,接引超升;功過兩半者,送交第十殿發放,仍投入世間,男轉為女,女轉為男。惡多善少者,押赴殿右高台,名 曰孽鏡台,令之一望,照見在世之心好壞,隨即批解第二殿,發獄受苦。
■第二殿,楚江王姓歷,三月初一日誕辰,司掌活大地獄,又名剝衣亭寒冰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在陽間傷人肢體、奸盜殺生者,推入此獄,另發入到十六小獄受苦,滿期轉解第三殿,加刑發獄。
■第三殿,宋帝王姓余,二月初八誕辰,司掌黑繩大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陽世忤逆尊長,教唆興訟者,推入此獄,受倒吊、挖眼、刮骨之刑,刑滿轉解第四殿。
■第四殿,五官王姓呂,二月十八日誕辰,司掌合大地獄,又名剝剹血池地獄,另設十六小地獄,凡世人抗糧賴租,交易欺詐者,推入此獄,另再判以小獄受苦,滿日送解第五殿察核。
■第五殿,閻羅王姓包,正月初八日誕辰,前本居第一殿,因憐屈死,屢放還陽伸雪,降調此殿。司掌叫喚大地獄,並十六誅心小獄。凡解到此殿者,押赴望鄉台,令之聞見世上本家,因罪遭殃各事,隨即推入此獄,細查曾犯何惡,再發入誅心十六小獄,鉤出其心,擲與蛇食,鍘其身首(包公即善於用鍘刀),受苦滿日,另發別殿。
■第六殿,卞城王姓畢,三月初八日誕辰,司掌大叫喚大地獄,及枉死城,另設十六小獄。忤逆不孝者,被兩小鬼用鋸分屍。凡世人怨天尤地,對北溺便涕泣者,發入此獄。查所犯事件,亦要受到鐵錐打、火燒舌之刑罰。再發小獄受苦,滿日轉解第七殿,再查有無別惡。
■第七殿,泰山王姓董,三月二十七日誕辰,司掌熱惱地獄,又名碓磨肉醬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陽世取骸合葯、離人至戚者,發入此獄。再發小獄。受苦滿日,轉解第八殿,收獄查治。又,凡盜竊、誣告、敲詐、謀財害命者,均將遭受下油鍋之刑罰;
■第八殿,都市王姓黃,四月初一日誕辰,司掌大熱大惱大地獄,又名惱悶鍋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在世不孝,使父母翁姑愁悶煩惱者,擲入此獄。再交各小獄加刑,受盡痛苦,解交第十殿,改頭換面,永為畜類。
■第九殿,平等王姓陸,四月初八日誕辰,司掌豐都城鐵網阿鼻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陽世殺人放火、斬絞正法者,解到本殿,用空心銅樁,鏈其手足相抱,煽火焚燒,燙燼心肝,隨發阿鼻地獄受刑。直到 被害者個個投生,方准提出,解交第十殿發生六道(天道、人道、地道、阿修羅道、地獄道、畜生道)。
■第十殿,轉輪王姓薛,四月十七日誕辰,專司各殿解到鬼魂,分別善惡,核定等級,發四大部州投生。男女壽夭,富貴貧賤,逐名詳細開載,每月匯知第一殿注冊。凡有作孽極惡之鬼,著令更變卵胎濕化,朝生暮死,罪滿之後,再復人生,投胎蠻夷之地。凡發往投生者,先令押交孟婆神,酴忘台下,灌飲迷湯,使忘前生之事。
判官位於酆都(陰曹地府)天子殿中,負責審判來到冥府的幽魂。閻羅王殿里文武四大判官分屬賞善司、罰惡司、陰律司、查察司。現在有人把陰律司視為催命判官崔畔,是把原來在陰陽界的崔畔搬到這里來了,最著名的四大判官為:賞善司、罰惡司、察查司、崔判官。
城隍是管理一座城的,做賞罰善惡的事。
他們之間的分工,打個比喻,十殿閻羅是國家各部的部長,判官是最高法院的院長,城隍就是各市的市長,分工並不沖突。
十殿閻王麾下還有:首席判官崔府君、鍾馗、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孟婆神等。
城隍爺下轄有文武判官、各司大神、甘柳將軍、范謝將軍、牛馬將軍、日夜遊神、枷鎖將軍等神。
其中城隍的僚佐為各司,而各司依各廟配置,並不相同,有三司、六司甚至到廿四司或卅六司之說,且各司名號,也不盡相同,如頭城城隍廟則以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為司。唯大抵以陰陽司為諸司之首。陰陽司是城隍爺的第一輔吏,協調諸司,監察諸案後,方陳報於城隍。
三司:陰陽司、速報司、糾察司。
七司:陰陽司、速報司、糾察司、獎善司、罰惡司、增祿司、注壽司。
八司:陰陽司、速報司、糾察司、獎善司、罰惡司、財神司、注壽司、功過司。
廿四司:陰陽司、速報司、良願司、查過司、文書司、地獄司、功曹司、掌案司、檢簿司、驅疫司、學政司、典籍司、罰惡司、注福司、注壽司、督糧司、巡政司、感應司、保安司、儀禮司、稽查司、賞善司、提刑司、考功司。
廿四司:陰陽司、速報司、功曹司、功過司、注福司、瘟疫司、感應司、罰惡司、功考司、記功司、事到司、監獄司、巡察司、賞法司、刑法司、察過司、見錄司、來錄司、警報司、賞善司、庫官司、改原司、保健司、人丁司。
廿四司:陰陽司、吏部司、司封司、司勛司、考功司、戶部司、度支司、金部司、倉部司、禮部司、祀部司、主客司、膳部司、兵部司、職方司、駕部司、庫部司、刑部司、都官司、比部司、司門司、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此組廿四司,為採用朝廷六部廿四司而來。
廿四司:陰陽司、任免司、感應司、差捕司、訊問司、府庫司、科甲司、農嗇司、匠工司、商賈司、錢銀司、幽冥司、糾察司、婚娶司、子孫司、醫葯司、壽命司、功過司、曲直司、監獄司、兵戎司、運途司、文書司、土地司、江海司。此組廿四司,司名皆為對偶,相當駢儷,文藝程度較高;且各司之職稱,皆為民眾所求而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