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考刑法解釋

司考刑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2-03-09 18:07:25

『壹』 司法考試擴大解釋和類推解釋的區別

擴大解釋與類推解釋有以下幾點區別:

1、類推解釋得出的結論,在用語可能包括的含義范圍之外(即詞語文義的「射程」之外);而擴大解釋得出的結論,在用語可能包括的含義范圍之內(即詞語文義的「射程」之內)。

2、從著重點上說,擴大解釋著眼於刑法規範本身,仍然是對規范的邏輯解釋;類推解釋著眼於刑法規范之外的事實,是對事實的比較。

3、從與立法者的意思的關繫上說,擴大解釋,是為了使立法者的意思明確化;類推解釋,是在立法者的意思之外主張解釋者自己所設定的原理。

4、從論理方法上說,擴大解釋是擴張性地界定刑法的某個概念,使應受處罰的行為包含在該概念中;類推解釋則是認識到某行為不是刑法處罰的對象,而以該行為與刑法規定的相似行為具有同等的惡害性為由,將其作為處罰對象。

5、從實質上而言,擴大解釋沒有超出公民預測可能性的范圍;類推解釋則超出了公民預測可能性的范圍。盡管如此,類推解釋與擴大解釋的界限仍然難以區分。例如,「賣淫」是否包括同性之間有償的性行為、「同居」是否包括通姦行為、「財物」是否包括財產性利益,就存在疑問。

(1)司考刑法解釋擴展閱讀:

司法考試一般指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和《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2018)的有關規定設立的法律類職業證書考試。擔任律師、法官、檢察官和公證員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

考試主要測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國家司法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和評卷,成績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室公布。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成績一次有效。

從2018年開始,國家司法考試將改為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不只是律師、法官、檢察官、公證員需要通過該考試,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復議、行政裁決的工作人員,以及法律顧問、法律類仲裁員也需要參加並通過考試。

『貳』 司法考試會涉及到的法律和司法解釋(刑法除外)都列出來。

民法、民訴法、行政法、行政訴訟法、國際法。如果說把所有的法律和司法解釋都列出來的話,估計要幾十萬字呢。

『叄』 司法考試中法律解釋的分類

這兩類分類並不矛盾。
刑法理論部分只是將法理中的那些解釋方法以新的標版准重新做了一下分權類而已,事實上用到的解釋方法是一致的。就好比說一個班裡有十個孩子(全部解釋方法),然後以男女做了分類(再分類),這樣人還是原來那十個,但是叫法卻發生了變化。再分類只是為了學術研究的方便,沒有實質改變。

『肆』 司考刑法問題,請大神回答

1、侮辱婦女罪是沒有結果加重犯的,主觀想侮辱婦女,而結果導致婦內女死亡的,那就侮容辱婦女罪和過失致人死亡罪數罪並罰。
2、為了侮辱婦女,而以故意殺人的故意對婦女實施暴力導致婦女死亡,因為殺人的故意是完全超出侮辱的范圍的,侮辱不可能兇手殺人的故意。那直接就是故意殺人罪了。

『伍』 法科學生光學《刑事訴訟法》是遠遠不夠的,司法考試最喜歡考的是解釋。那麼請問刑事訴訟法相關解釋有哪些

1.自由是法理學的邏輯起點,保障自由是法律的首要功能。
按照康德的看法,我們生活的世界,可以分為感性王國和理性王國,在感性王國,即自然界,受因果律的支配,不存在自由因果律可以不斷的回溯,最終找到第一因,這個第一因是什麼,不可知。康德懸設為上帝。但是在理性王國,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行為的第一因,為了歸責。必須懸設意志自由,在意志自由的情況下,個人沒讓渡了自己部分的自治權,組成了國家和社會。國家的最高限度的功能和最低限度的功能是保障人的自由。個人沒讓渡的屬於私域或者已域,讓渡了的屬於公域。自由人經同意讓權利的契約:憲法。然後以憲法為根據成立國家。憲法是政府的組織法。
2.民法以維護私域中人的自治權為首要功能。
民法的基本原則是私法自治,自治的前提條件是有行為能力。行為能力的判準是精神的狀況,精神狀況的判準是年齡,當然年齡是目前技術條件上我們能找到最不壞的標准,就像秦代找到最不壞的的標準是身高一樣。如果技術發達到可以精確測度理性的程度,就不必用年齡,用儀器直接測量就好。基於此,民法中就得先探討民事主義。民事主體在私域中享有一系列權利,這些權利從三種基本權利衍生而來:自由、生命、財產、生命的繁衍需要男女結合,人類的成長撫養基於此必須結成穩定的家庭,因而有《婚姻家庭法》。人的生命需要活得有尊嚴,因而必須有《人格權法》。人要生活下去,必須有基本的用物品。基本有用物品的獲取、持有,需要有分配正義,因而有《維權法》,人不可能給自給自足,需要交換,因而有《合同法》。人使用自己的權利,難免產生外部性,外部性有正負,負外部性需要內部化,因而有《侵權責任法》。
3.刑法以限制國家的刑罰權為手段,進而達到保障人權的最終目的。
刑法本質上是一種命令或者禁止,要求人們作為(如遺棄罪)或者不作為(如殺人罪)。刑法要探討的問題是群域(國家公權力)對私域(私人權利)的限制問題。國家權力對私域的限制要具有正當性,在自由主義者看來,能夠征成國家刑罰正當性的原則只有傷害原則和冒犯原則以及受限制的家長主義原則。凡是經得起正當性檢驗的命令或者禁止,必須明確,必須見諸條文,是為罪刑法定。一個理性人如果違背法律損害法益、冒犯他人,必須得到刑罰的強制,這種強制必須與其侵害法益的大小成正比,貫切平等原則,是為罪刑相適應。平等意義上,死刑的存在是有價值的,但應該承擔刑事責任。因果關系採用條件說。如果一個理性的人,自願受冒犯,則屬於私域問題,屬於個人自治范疇,刑法不應該干涉。
4.行政法以限制行政權力為手段,以保障人權為目的。
三校名師2017年司法考試:法理學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行政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最可能侵犯私域的是行政權。因而規范約束刑偵權對於保障自由而言至關重要,因而有行政法。行政法就是要為行政法的行駛設置規則,使其不得濫用。行政法的目的在於限權遵遁法無授權即禁止原則。但是授權給行政機關的法律有可能是惡法,私域的自由仍然得不到保障。此時,就需要有一種機制,;來保證法律的為良法。此時需要有立法程序,需要有民主原則。但民主原則有可能造成多數人的暴政,因而需要有對法律的和憲性審查機制。
5.訴訟法是解決糾紛的程序規則,是對司法權的限制。
人與人之間的糾紛是一個客觀存在。糾紛可能是發生在民於民之間,也可能發生在民與官之間、還有可能發生在民與法之間,因而需要四種訴訟:民告民的民事訴訟、民告官的行政訴訟、官告民的刑事訴訟,民告法的憲法訴訟。故需要訴訟法。訴訟法是設定程序規則對司法權的限制。訴訟的基本原則為: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事實需要證明,但無法客觀復原,所以證明必須設定證明標准,民事訴訟證明標准為優勢證據規則(中國稱高度蓋然性規則),刑事訴訟證明標准則為排除合理懷疑規則。司法是用一般性的規則對具體糾紛的解決。一般性規則和個案事實之間的空隙,空隙需要縫合,故需要法律解釋和法律推理。解釋推理需要規則。

『陸』 司考刑法問題 請問這構成什麼罪名

您好!
請您把問題說的詳細一些。便於解答。
另我的網站有刑法復習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柒』 司法考試刑法誰講得好

您好!
個人覺得李文華講的很好,今年在北京聽他的課,授課條理非常清晰,簡單的說幾句就能將知識點點破,經常結合自己所辦的案例講解。我舉些例子吧!
如:數罪並罰,司考教材寫了一頁半紙,多而雜,看李文華老師總結,只有三個問題:1、漏罪主觀惡性大,還是新罪主觀惡性大?2、「先減後並」重,還是「先並後減」重?3、即有漏罪,有犯新罪怎麼辦?(先算老賬,再算新賬)。
也就是說,只要理解記住這三個問題,數罪並罰就不用看其他資料了,沒有理解上面問題,聽他在課上講,你會很清晰,理解很透徹。
再如: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如何認定是歸個人使用,教材也很復雜,李文華老師總結:
填空記憶法:
首先考慮:只要是將公款供自然人使用的,都認定歸個人使用。
(誰)→(以誰名義)→(為誰謀取利益)「個人」多的話就是「歸個人使用」
註明:()里填「單位」或「個人」。
就這兩句話,可以結合歷年的真題用用看,感覺太簡單了。
還有「事實認識錯誤」對當時的我來說感覺挺難的,聽完他的課,不這么認為了,「財產犯罪理論」,講的也很經典,還有就是他的「刑法聯想記憶法」和「場景記憶法」等等,可以在網上搜他的視頻和資料,聽聽他怎麼講。希望能幫助你!

『捌』 「司法考試」是採取刑法理論主流觀點,還是司法解釋

其實,不抄能完全說是採取某一個觀點或者司法解釋,一般來說,司法解釋的地位更高,其地位和法律平等,但司法考試畢竟是考試,很多時候,出題人為了推出自己的觀點而出的題目,答案往往就是按照自己的觀點所解釋的,比如出刑法的張明楷教授,經常在司考出題中推廣自己的觀點,所以既然是考試,也要善於應變,你要知道出題人想讓你干什麼,而不是你想干什麼,摸准出題人的心思,才能做對題目,我說司法考試採用什麼觀點有用嗎?沒有用,你說,也沒有用,出題人說,才有用。有時候出題人就是為了指出司法解釋或者法律中不合理的地方,推出自己的觀點,得出的答案和司法解釋是有出入的,所以你的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玖』 司考刑法題

四人偽造國家機關復證件後制招搖撞騙的手段行為與目的行為分別觸犯不同的罪名,屬牽連犯。根據《刑法》相關規定,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根據《刑法》相關規定,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充人民警察招搖撞騙的按照上述規定從重處罰。從該犯罪事實相牽連的兩種刑罰來看, 冒充人民警察招搖撞騙的從重處罰。而且從本案的具體情形來看,被告人是以招搖撞騙為目的,而採取的手段是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由此來看,招搖撞騙行為重於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的行為,故就此犯罪事實應定為招搖撞騙罪。

『拾』 司考刑法關於成立共同犯罪的條件

共同犯罪是相對於單獨犯罪而言的,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實施犯罪行為的即為共犯。
1、共同犯罪成立條件:
(1)主體條件
共同犯罪成立的主體條件是兩人以上。
(2)主觀條件
各共同犯罪人必須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3)客觀條件
各共犯人有共同的犯罪行為,即要求各犯罪人為追求同一危害社會結果、完成同一犯罪而實施的相互聯系、彼此配合的犯罪行為,各行為人的行為實為一個整體,共同作用於危害結果,各共犯人的行為於危害結果之間都具有因果關系。
2.不構成共同犯罪的幾種情形
根據共同犯罪的構成條件,要注意常見的不構成或不作為共犯處理的幾種情形:
(1)共同過失犯罪行為不成立共同犯罪

即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的,不屬於共犯,只需根據個人的過失犯罪情況分別負相應的刑事責任即可。
(2)一方故意與一方過失的犯罪行為不成立共同犯罪
二人以上實施共同的危害行為,但罪過形式不同,即一人為故意犯罪,一人為過失犯罪,雖然兩人的行為共同導致危害結果的發生,但不屬於共同犯罪。
(3)實施犯罪的故意內容不同不成立共同犯罪
(4)同時犯不成立共同犯罪
(5)實行過限行為不屬於共同犯罪
(6)事前無通謀的事後幫助行為不成立共犯

熱點內容
行政法規一般有三種 發布:2025-02-02 02:37:24 瀏覽:122
范莉法官 發布:2025-02-02 02:32:16 瀏覽:432
民法協議內容 發布:2025-02-02 02:31:48 瀏覽:299
律師賺多少錢 發布:2025-02-02 02:06:27 瀏覽:674
南京森林法院 發布:2025-02-02 01:53:24 瀏覽:99
上海市司法局的電話 發布:2025-02-02 01:49:57 瀏覽:727
敘述體育法學 發布:2025-02-02 01:19:23 瀏覽:899
勞動法出勤獎勵 發布:2025-02-02 00:32:06 瀏覽:575
旅遊加法治 發布:2025-02-02 00:18:51 瀏覽:720
女律師外傳 發布:2025-02-02 00:18:43 瀏覽: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