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救助標准

司法救助標准

發布時間: 2022-03-10 01:07:52

『壹』 司法救助金額發放標準是多少

您好:
司法救助金是指人民法院對於當事人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行政訴訟,但經濟確有困難的,實行訴訟費用的緩交、減交、免交。 或者說,司法救助,也稱為訴訟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對於交納訴訟費用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根據其申請,予以緩交、減交或者免交訴訟費用的制度。
根據2005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規定》規定,「當事人符合本規定第二條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
(一)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
(二)孤寡老人、孤兒和農村「五保戶」;
(三)沒有固定生活來源的殘疾人、患有嚴重疾病的人;
(四)國家規定的優撫、安置對象;
(五)追索社會保險金、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金的;
(六)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產品質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請求賠償的;
(七)因見義勇為或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致使自己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本人或者近親屬請求賠償或經濟補償的;
(八)進城務工人員追索勞動報酬或其他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請求賠償的;
(九)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特困戶救濟或者領取失業保險金,無其他收入的;
(十)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社會救濟,或者家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
(十一)起訴行政機關違法要求農民履行義務的;
(十二)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
(十三)當事人為社會福利機構、敬老院、優撫醫院、精神病院、SOS兒童村、社會救助站、特殊教育機構等社會公共福利單位的;
(十四)其他情形確實需要司法救助的。」
此外,具有以下6種情形者可申請司法救助基金:
一是交通肇事賠償類案件中的申請執行人不能維持正常生活的;
二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中的申請執行人不能維持正常生活的;
三是人身損害賠償類案件中的申請執行人不能維持正常生活的;
四是勞動報酬類案件的被執行人無履行能力,且申請執行人不能維持正常生活的;
五是追索贍養費、撫養費、撫育費案件的申請執行人不能維持正常生活的;
六是人民法院認為需要救助的其他情形。

『貳』 司法救助標准一般在多少個月的工資總額之內

各地應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制定具體救助標准,以案件管轄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準,一般在36個月的工資總額之內。《關於建立完善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見》第三條第二款規定,各地應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制定具體救助標准,以案件管轄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準,一般在36個月的工資總額之內。損失特別重大、生活特別困難,需適當突破救助限額的,應嚴格審核控制,救助金額不得超過人民法院依法應當判決的賠償數額。

『叄』 申請司法救助有哪些條件

當事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農村特困定期救濟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或者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無其他收入的;殘疾人無固定生活來源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據】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四十五條
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准予免交訴訟費用:
(一)殘疾人無固定生活來源的;
(二)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
(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農村特困定期救濟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或者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無其他收入的;
(四)因見義勇為或者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致使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請求賠償或者補償的;
(五)確實需要免交的其他情形。

『肆』 2020年司法救助金額發放標准

救助標准。各地應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制定具體救助標准,以案件管轄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準,一般在36個月的工資總額之內。損失特別重大、生活特別困難,需適當突破救助限額的,應嚴格審核控制,救助金額不得超過人民法院依法應當判決的賠償數額。
《關於建立完善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見》第三條國家司法救助的方式和標准
(一)救助方式。國家司法救助以支付救助金為主要方式。同時,與思想疏導、宣傳教育相結合,與法律援助、訴訟救濟相配套,與其他社會救助相銜接。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探索建立刑事案件傷員急救「綠色通道」、對遭受嚴重心理創傷的被害人實施心理治療、對行動不便的受害人提供社工幫助等多種救助方式,進一步增強救助效果。
(二)救助金額。確定救助金具體數額,要綜合考慮救助對象實際遭受的損害後果、有無過錯以及過錯大小、個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所必需的最低支出、以及賠償義務人實際賠償情況等。

『伍』 司法救助對象及條件

司法救助對象是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司法救助的條件是經濟上確有困難等有困難人群。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
1、追索贍養費、撫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
2、追索養老金、社會保險金、勞動報酬而生活確實困難;
3、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追索醫療費用和物質賠償,本人確實生活困難;
4、生活困難的孤寡老人、孤兒或者農村「五保戶」;
5、沒有固定生活來源的殘疾人;
6、國家規定的優撫對象,生活困難的;
7、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者領取失業救濟金,無其他收入,生活困難的;
8、因自然災害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國家救濟或者家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
9、起訴行政機關違法要求農民履行義務,生活困難的;
10、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
11、福利院、孤兒院、敬老院、優撫醫院、精神病院、兒童村等社會公共福利事業和民政部門主管的社會福利企業。
申請司法救助的條件簡單說就是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權,無法通過訴訟獲得有效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當事人或近親屬。《意見》具體規定了下列人員:受到犯罪侵害導致死亡、重傷、嚴重殘疾、急需醫療救治、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刑事被害人;受到打擊報復的舉報人、證人、鑒定人等。
法律依據
《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
第二十七條 當事人交納訴訟費用確有困難的,可向人民法院申請緩交、減交或者免交。是否緩、減、免,由人民法院審查決定。

『陸』 司法救助有什麼條件

司法救助條件具體如下:
1、殘疾人無固定生活來源的;
2、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
3、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農村特困定期救濟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或者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無其他收入的;
4、因見義勇為或者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致使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請求賠償或者補償的;
5、確實需要免交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交納訴訟費用確有困難的,可以依照法律向人民法院申請緩交、減交或者免交訴訟費用的司法救助。訴訟費用的免交只適用於自然人。
法律依據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
第四十六條 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准予減交訴訟費用:
(一)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社會救濟,或者家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
(二)屬於國家規定的優撫、安置對象的;
(三)社會福利機構和救助管理站;
(四)確實需要減交的其他情形。
人民法院准予減交訴訟費用的,減交比例不得低於30%。第四十七條 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准予緩交訴訟費用:
(一)追索社會保險金、經濟補償金的;
(二)海上事故、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產品質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請求賠償的;
(三)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
(四)確實需要緩交的其他情形。第四十八條 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應當在起訴或者上訴時提交書面申請、足以證明其確有經濟困難的證明材料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因生活困難或者追索基本生活費用申請免交、減交訴訟費用的,還應當提供本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符合當地民政、勞動保障等部門規定的公民經濟困難標準的證明。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司法救助申請不予批準的,應當向當事人書面說明理由。

『柒』 申請司法救助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民事、行政案件的自然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提交鎮(鄉)級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有關證明材料,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
(一)追索贍養費、撫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
(二)追索養老金、社會保險金、勞動報酬而生活確實困難的;
(三)為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追索醫療費用和物質賠償,本人確實生活困難的;
(四)生活困難的孤寡老人、孤兒或者農村「五保戶」;
(五)沒有固定生活來源的殘疾人;
(六)國家規定的優撫對象,生活困難的;
(七)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者領取失業救濟金,無其他收入,生活困難的;
(八)因自然災害或者其他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國家救濟或者家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
(九)起訴行政機關違法要求農民履行義務,生活困難的;
(十)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
民事、行政案件的法人或其他組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提交有關證據材料,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
(一)當事人為福利院、孤兒院、敬老院、優撫醫院、精神病院、SOS兒童村等社會公共福利事業單位和民政部門主管的社會福利企業的;
(二)企業資不抵債,正在申請或被申請破產清算;
(三)企業拖欠工人工資達三個月以上,且交納訴訟費將影響工資發放的;
(四)企業的銀行帳號被凍結,廠房或生產設備被查封,經查實確實無力及時預交訴訟費用的;
(五)企業資產遭受重大損失正常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
(六)人民法院認為確實不能預交或不能及時預交訴訟費用的。
當事人收到人民法院不同意其緩交、減交或免交案件訴訟費申請的通知書後,應當在七日內足額繳納訴訟費,逾期不交納,按自動撤訴處理。再次提出緩交、減交、免交訴訟費申請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審查和答復。

『捌』 司法救助辦法

為進一步規范我省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省委政法委日前制定出台《安徽省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實施細則(試行)》。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了國家司法救助資金的基準、限額以及各種情況下救助標準的確定原則等。

細則首先規定,國家司法救助資金額度以作出救助決定時的案件管轄地所在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準,一般不超過36個月的工資總額。因損失特別重大,生活特別困難,案件特殊情況等確需突破救助限額的,應嚴格審核控制。救助金額不得超過人民法院依法應當判決給付或者雖已判決但未執行到位的標的數額。

在救助標准金額的確定原則方面,細則規定,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使重傷或者嚴重殘疾,因案件無法偵破造成生活困難的;或者因加害人死亡或沒有賠償能力,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以其傷殘等級或損傷嚴重程度計算國家司法救助金額度。其中,6級傷殘的救助金額為職工月平均工資×12個月;傷殘每提高一級,增加3個月救助金。重傷一級的救助金額為職工月平均工資×18個月至22個月;重傷二級的救助金額為職工月平均工資×12個月至16個月。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意見中未確定重傷級別的,參照《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計算救助金。細則還對下列情況下的救助金額標准作了明確:舉報人、證人、鑒定人因舉報、作證、鑒定受到打擊報復,致使重傷或嚴重殘疾,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追索贍養費、撫養費、撫育費等,因被執行人沒有履行能力,造成申請執行人生活困難的;道路交通事故等民事侵權行為造成人身傷害,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在標准救助金額的基礎上,救助額度同時根據救助申請人的生活困難程度和過錯責任及實際獲得賠償情況進行增減調整。其中,生活非常困難、特別困難的,救助金額在標准金額基礎上分別上調10%、20%;當事人過錯責任未達一半、一半以上但無重大過錯的,救助金額在標准金額基礎上分別下調10%、20%。

為鼓勵各地用足用好國家司法救助資金,細則還規定,國家司法救助資金分配與各地上年度預算執行情況相掛鉤。本年度國家司法救助資金使用率100%的地區,下一年度司法救助資金撥付額增加20%;使用率為80%以上的地區,下一年度司法救助資金撥付額不變;使用率為60%以上的地區,下一年度司法救助資金撥付額減少20%至10%;使用率低於60%的地區,下一年度司法救助資金撥付額減少30%。

『玖』 申請司法救助金的條件


【法律分析】
民事、行政案件的當事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向各地法院申請司法救助:1、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2、追索養老金、社會保險金、勞動報酬而生活確實困難的;3、為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追索醫療費用和物質賠償,本人確實生活困難的;4、生活困難的孤寡老人、孤兒或者農村「五保戶」;5、沒有固定生活來源的殘疾人;6、國家規定的優撫對象,生活困難的;7、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者領取失業救濟金,無其他收入,生活困難的;8、因自然災害或者其他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國家救濟或者家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9、起訴行政機關違法要求農民履行義務,生活困難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四條 公民就本條例第十條所列事項申請法律援助,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提出:

(一)請求國家賠償的,向賠償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向提供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三)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向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四)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向支付勞動報酬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五)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向被請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熱點內容
小利幫忙有沒有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1 22:32:26 瀏覽:266
煤礦化驗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1 22:30:10 瀏覽:743
社會與法普法姐妹上集 發布:2025-02-01 22:01:03 瀏覽:234
司法警校畢業能幹什麼 發布:2025-02-01 21:32:51 瀏覽:877
勞動法倒班工時規定 發布:2025-02-01 21:25:18 瀏覽:480
誰刺傷法官 發布:2025-02-01 20:37:01 瀏覽:93
法院扣除審限 發布:2025-02-01 20:23:47 瀏覽:274
法治新講堂 發布:2025-02-01 19:26:37 瀏覽:156
法官法第十六條解釋 發布:2025-02-01 19:02:15 瀏覽:926
立法文案 發布:2025-02-01 18:50:31 瀏覽: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