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美國模範刑法典pdf

美國模範刑法典pdf

發布時間: 2022-03-10 01:39:18

❶ 能而不阻止者,有罪

能而不予阻止者,有罪。 (法)羅瓦塞爾

法國法學家羅瓦塞爾曾有句名言——「能而不予阻止者,有罪」

這是法國法學家羅瓦塞爾的一句名言,轉引自(法)卡斯東.斯特法尼等著《法國刑法總論精義》,羅結珍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17頁.

❷ 要寫法律論文求美國模範刑法典\和主要國家的刑法典

美國五十個州和聯邦政府均有各自的刑法典,每一部與其他五十部皆不相同。但是,三分之二的刑法典都以美國法學會的《模範刑法典》為藍本。《模範刑法典》反映了當前美國刑法之狀況,這令其他任何一部刑法典都難望其項背。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美國實體刑法經歷了廣泛的修訂與法典化運動。1962年完成的美國法學會 《模範刑法典》在這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可以說,絕大多數州法律的制定全都受到了《模範刑法典》所採取立場的影響。美國法學會製作《模範刑法典》的目標也正是促進立法過程並協助其實施。最初公布的《模範刑法典》僅包括十三部《暫行草案》、初期《最終草案》和全部法典的《正式建議草案》)。由於需求量很大,它經常被重印。考慮到在過去十年間法典注釋部分做了適當更新,美國法學會最初的設想是公布一個深入的最終版本。然而,該工作被推遲,因為一項更艱巨的工程得到了支持——修訂和擴充釋義,以探究和反映立法和司法部門對《模範刑法典》的廣泛回應。我們可以發現《模範刑法典》的一般性規則所處理的刑法問題更多更廣。近年來,這些規則在大量立法和司法活動中取得的認同正體現了《模範刑法典》的重大成就。在法典釋義修訂期間,公布一部最終的、正式的《模範刑法典》完整條文顯得很重要。因此本卷目的便系於此。在本卷中,建議的正文均伴有簡要注釋,以及修訂後的釋義的參照卷次和頁碼,在那裡可找到相應的詳細解釋。《模範刑法典》的正文經過了理事會和年會全體成員十年之久的審議,而注釋和釋義則是報告人員的工作成果。

❸ 美國販毒怎麼判刑

在美國每個州的州法對於販毒,份量多少的罪名是不一樣的,懲罰和判刑也不同,當然後果也不同。不過都要遵循這個原則:

美國模範刑法典第250.5條規定,「以醫療以外之目的,攝取酒精飲料、麻醉葯或其他葯物,致在公共場所顯著受影響到足以危害自己或他人之身體或財產或使附近之人感到不安程度之狀態者,即構成犯罪」。 1986年《美國毒品管理法的新的懲處規定》第5條規定:「凡吸食者處以1萬美金以下罰金,法官有權剝奪吸毒者享有政府提供的大多數福利待遇。

毒品一般是指使人形成癮癖的葯物,這里的葯物一詞是個廣義的概念,主要指吸毒者濫用的鴉片、海洛因、冰毒等,還包括具有依賴性的天然植物、煙、酒和溶劑等,與醫療用葯物是不同的概念。

制毒物品是指用於製造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的物品。毒品,有些是可以天然獲得的,如鴉片就是通過切割未成熟的罌粟果而直接提取的一種天然製品,但絕大部分毒品只能通過化學合成的方法取得。這些加工毒品必不可少的醫葯和化工生產用的原料就是我們所說的制毒物品。因此,制毒物品既是醫葯或化工原料,又是製造毒品的配劑。

各國對使用毒品均制定相關法律進行嚴格管制,防止其影響社會大眾。若非作為醫療用途,持有或販賣毒品等行為有可能會被判以重刑。

(3)美國模範刑法典pdf擴展閱讀:

販賣毒品方式

販賣毒品 的行為多種多樣。下列行為應屬於販賣毒品的行為:

(1) 將毒品買入後又轉手賣出,從中牟利的;

(2) 將家中祖傳下來的毒品賣出牟利的;

(3) 製造毒品後銷售的;

(4) 以毒品為流通手段交換商品和其他貨物的;

(5) 以毒品支付勞務費或者償還債務的;

(6) 賒銷毒品的;

(7) 介紹毒販,從中牟利的;

(8) 依法從事生產、運輸、管理、使用國家管制的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的單位和人員,違反國家規定,以牟利為目的,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員提供國家管制的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的[2]。

❹ 美國模範刑法典中規定一級,二級,三級重罪分別判刑多少年 謝謝

美國的法律貌似是每罪必罰,不像中國法律超過一定程度就是無期或死刑了,所以你會看到很多美國的犯人被判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刑
凡犯一級謀殺罪者,應由陪審團裁決,分別處以死刑或無期徒刑。一級謀殺罪,包括預謀殺人,由於過失至多數人死亡,以及在犯其他重罪(如縱火罪、強奸罪、搶劫罪、夜盜罪及擄人罪)過程中殺人的情況。賓夕法尼亞州刑法規定,
紐約州法律規定,犯二級謀殺罪者,應處2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二級謀殺罪包括一級謀殺罪以外的其他情況的殺人罪,如行為人並無預謀,又非犯罪過程中殺人,而是臨時起意殺人的,或從其使用的工具、殺傷的部位和用力的大小,推定有殺人故意,或其他非造成多數人死亡的過失殺人,以及意圖重傷而結果致人死亡者等。
美國的重罪包括謀殺、強奸、恐怖主義行動這類的。
各州有不同的規定。大體上美國聯邦和大多數州都是以1年為分界線。少於1年的刑罰為輕罪,多於1年的為重罪。1962年的《模範刑法典》將犯罪分為重罪(felony)、輕罪(misdemeanor)、微罪(petty crime)和違警罪(violation/infraction)四種。其中重罪又分為一級重罪、二級重罪、三級重罪,一級最重、三級最輕。重罪、輕罪的劃分對實體法和程序法都有著重要意義。如盜竊行為,情節嚴重,處1年以上,即為重罪;情節輕微,處1年以下,即為輕罪。

❺ 美國刑法中的一年零一天規則

美國模範刑法典認為:如果結果的發生不是太離譜或者太意外以致於與行為人的責任或行為的嚴重性無關,那麼行為就是危害結果的近因。該方法在兇殺案中的應用就是「一年零一天」規則,通俗來說,即是指如果被害人在被告人行為一年之後死亡,那麼就不能認定被害人的死亡和白高人的行為存在因果關系,進而判被告人有罪。

❻ 流浪罪是什麼罪

流浪罪是1962年美國模範刑法典關於 流浪罪 或 游手好閑罪 的規定。
流浪罪本身不是一種具體行為 而是某種身份狀況 大體包括酒鬼 賭徒 強討乞丐 吸毒成癮者和無業且居無定所者 這些人常常對公共治安與社區安寧造成威脅 所以 美國模範刑法典 將其作為犯罪處理。

❼ 美國吸毒犯法么

在美國吸毒,犯法。不僅在美國吸毒犯法,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吸毒都是違法的。
美國禁毒署隸屬於美國司法部,也被翻譯為美國葯品強制管理局,從英文名稱上看似乎像我國的葯品監督局,其實這里的葯品(drug)主要指違禁葯品,比如毒品,而食品葯品監督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才是真正的相當於我國葯品監督局的機構。美國緝毒局的權力非常之大,武器配備也很強,在美國分布著21個分局,227個辦事處,在其他62個國家設有86個國外辦事處,10,891名雇員(2006年數據)。它的工作許可權包括:調查有關的犯罪行為,監視有關的犯罪活動,對販毒集團的秘密滲透。該機構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特權,根據美國和某些國家的協議,比如墨西哥(911後,禁毒署的飛機可以飛越墨西哥邊境執行任務),它有權在這些國家採取調查行動,這種權利是美國其它警察機構所沒有的。
美國 《美國模範刑法典》第250.5條規定,「以醫療以外之目的,攝取酒精飲料、麻醉葯或其他葯物,致在公共場所顯著受影響到足以危害自己或他人之身體或財產或使附近之人感到不安程度之狀態者,即構成犯罪」。1986年《美國毒品管理法的新的懲處規定》第5條規定:「凡吸食者處以1萬美金以下罰金,法官有權剝奪吸毒者享有政府提供的大多數福利待遇。」

❽ 請問美國應該是判例吧那麼美國模範法典是什麼美國每個州都有自己的法律嗎謝謝!

美國五十個州和聯邦政府均有各自的刑法典,每一部與其他五十部皆不相同。內但是,三分之二的刑法典都容以美國法學會的《模範刑法典》為藍本。《模範刑法典》反映了當前美國刑法之狀況,這令其他任何一部刑法典都難望其項背。

❾ 美國刑法對於販毒是怎麼處罰的

美國 《美國模範刑法典》第250.5條規定,「以醫療以外之目的,攝取酒精飲料、麻醉葯或其他葯物,致在公共場所顯著受影響到足以危害自己或他人之身體或財產或使附近之人感到不安程度之狀態者,即構成犯罪」。
1986年《美國毒品管理法的新的懲處規定》第5條規定:「凡吸食者處以1萬美金以下罰金,法官有權剝奪吸毒者享有政府提供的大多數福利待遇。」

❿ 關於國際乞丐和地區乞丐德區別

在現代社會,容忍乞丐是一種文明,限制乞丐同樣是一種文明,而且伴隨著相關的社會救助制度的建立、健全,限制乞丐更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文明

●限制乞丐在當代西方是一項明確的法律制度,符合當代世界人權公約的基本原理,更是實施社會救助制度的必然要求

●現代法律雖然不會完全禁止行乞,但出於公共利益、他人利益等,必定限制行乞。權利和義務密不可分,這是一項人類公理、法治鐵則



在近來有關城市乞丐現象的討論中,有人撰文稱「容忍乞丐是一種文明」,對此我並無異議。但我更認為,在現代社會,限制乞丐同樣是一種文明,而且伴隨著相關的社會救助制度的建立、健全,限制乞丐更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文明。

限制乞丐在當代西方是一項明確的法律制度。概而言之,在西方多數國家,行乞要受到如下限制:

第一,公共場所不得行乞。例如,《義大利刑法典》第670條第1款規定:「在公共場所或向公眾開放的場所乞討的,處以3個月以下拘役。」《法國刑法典》第274條第1款規定:「在有公共組織預防討飯之地區行乞者,處3個月至6個月監禁,並得在其服滿刑期之後,押送至乞丐收容所。」

第二,不得假裝殘疾人行乞。例如,《義大利刑法典》第670條第2款規定,「假裝殘疾或有病而行乞者,處以1個月至6個月拘役。」《法國刑法典》第276條規定,「裝作苦病,病弱狀」而行乞者,處6個月至2年監禁。

第三,不能以令人厭惡或欺詐的方法行乞。例如,《義大利刑法典》第670條第2款規定,「以令人厭惡或者欺壓的方式」、「或者採用其他引起他人憐憫的欺詐手段」實施行乞活動的,處以1個月至6個月拘役。《法國刑法典》第276條規定,乞丐「以脅迫或未經房主或屋內人之許可而進入其居所或附近圍繞之土地內」行乞的處6個月至2年監禁。第279條規定,乞丐「行使或意圖行使強暴者」,處2年至5年監禁。

第四,乞丐不得指使、威逼、唆使未成年人或他人行乞。例如,《義大利刑法典》第671條第1款規定,「為行乞而利用自己有權支配或者受託看管或監管的不滿14歲未成年人或其他不可歸罪者的,允許上述人員行乞或者允許他人利用上述人員行乞的,處以3個月至1年拘役。」《韓國刑法典》第23條規定:「指使他人乞求而取得不當利益」者,屬於「輕犯罪」。《美國模範刑法典》有「流浪罪」規定。流浪罪本身不是一種具體行為,而是某種身份狀況,大體包括酒鬼、賭徒、強討乞丐、吸毒成癮者和職業算命者,這些人常常對公共治安與社區安寧造成威脅,所以,《美國模範刑法典》將其作為犯罪處理。綜覽這些法律規定,不難看出,立法者雖未嚴格禁止乞討,但規定乞丐必須履行其不擾亂公共秩序、不欺騙社會、不侵犯他人權利等法定義務。

限制乞丐符合當代世界人權公約的基本原理。《世界人權宣言》第29條第1款規定:「人人對社會負有義務,因為只有在社會中,他的個性才可能得到自由和充分的發展。」第2款規定,限制人們行使權利的惟一目的在於保證對旁人的權利和自由給予應有的承認和尊重,並在一個民主的社會中適應道德、公共秩序和普遍福利的正當需要。《美洲人的權利和義務宣言》第28條規定,每個人的權利受他人權利、集體的安全以及大眾的福利和民主的進步的正當要求的限制。第29條規定,每個人有義務完全形成和發展個性,以便同他人相處。《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47條規定,本公約的任何部分不得解釋為有損所有人民充分地和自由地享受和利用他們的自然財富與資源的固有權利。《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25條與此條內容完全相同。《美洲人權公約》第32條規定,每一個人對他的家庭、他的社會和人類都負有責任。在一個民主社會中,每個人的權利都受其他人的權利、全體的安全和大眾福利的正當要求所限制。《非洲人權和民族權憲章》第27條規定,人人對其家庭和社會、國家和其他合法認定的社區及國際社會負有義務。每一個人行使其權利和自由均須適當顧及其他人的權利、集體的安全、道德和共同利益。綜覽這些公約規定,不難看出,雖然國際社會要大力保障人權,但為了社會義務、他人權利、公共利益、國家安全、公共道德等,則可以限制一個人的權利,防止權利的濫用。

限制乞丐更是實施社會救助制度的必然要求。國家頒布諸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既是為了保障乞丐的生存權,也是為了使乞丐能履行正當的勞動義務而創造條件。根據中國青年報2月2日《「職業乞丐」漸多,救助站有心解囊無人領情》和人民政協報2月7日《乞討者不願接受救助》兩文的報道,當前的乞丐中大約80%是「職業乞丐」。勞動是我國憲法明確規定的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職業乞丐與此相悖,亦與社會救助制度設立的初衷不符。

在當代社會,既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現代法律雖然不會完全禁止行乞,但出於公共利益、他人利益等,必定限制行乞。權利和義務密不可分,這是一項人類公理、法治鐵則。

熱點內容
無責任底薪法律 發布:2025-02-01 23:03:36 瀏覽:232
小利幫忙有沒有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1 22:32:26 瀏覽:266
煤礦化驗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1 22:30:10 瀏覽:743
社會與法普法姐妹上集 發布:2025-02-01 22:01:03 瀏覽:234
司法警校畢業能幹什麼 發布:2025-02-01 21:32:51 瀏覽:877
勞動法倒班工時規定 發布:2025-02-01 21:25:18 瀏覽:480
誰刺傷法官 發布:2025-02-01 20:37:01 瀏覽:93
法院扣除審限 發布:2025-02-01 20:23:47 瀏覽:274
法治新講堂 發布:2025-02-01 19:26:37 瀏覽:156
法官法第十六條解釋 發布:2025-02-01 19:02:15 瀏覽: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