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鑒定鑒定程序
『壹』 司法鑒定受理基本程序有哪些
司法鑒定受理程序:
1、司法鑒定機構和社會專業司法鑒定人接受司法機關的委託;
2、司法鑒定機構對委託人的委託事項進行審核;
3、鑒定機構指派具有社會專業司法鑒定資格的人員承擔鑒定工作。
【法律依據】
《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第十三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自收到委託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對於復雜、疑難或者特殊鑒定事項的委託,司法鑒定機構可以與委託人協商決定受理的時間。
第十四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對委託鑒定事項、鑒定材料等進行審查。對屬於本機構司法鑒定業務范圍,鑒定用途合法,提供的鑒定材料能夠滿足鑒定需要的,應當受理。
第十八條第一款
司法鑒定機構受理鑒定委託後,應當指定本機構具有該鑒定事項執業資格的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
『貳』 司法鑒定程序是什麼
法律分析:司法鑒定程序是提出申請由鑒定所鑒定。司法鑒指的是在訴訟過程中,為了查明案件事實,人民法院依照職權,或者應該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申請,指派或者委託具有專門知識人,對專門性的問題進行檢驗、鑒別和評定的活動。法院司法鑒定實踐一般為15天到一個月,具體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法律依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試行)》
第十三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自收到委託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對於復雜、疑難或者特殊鑒定事項的委託,司法鑒定機構可以與委託人協商決定受理的時間。
第十四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對委託鑒定事項、鑒定材料等進行審查。對屬於本機構司法鑒定業務范圍,鑒定用途合法,提供的鑒定材料能夠滿足鑒定需要的,應當受理。
對於鑒定材料不完整、不充分,不能滿足鑒定需要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要求委託人補充;經補充後能夠滿足鑒定需要的,應當受理。
『叄』 司法鑒定程序細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司法鑒定程序細則是為規范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的司法鑒定活動,保障司法鑒定質量,保障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和有關法律、法規而制定的。
法律依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第二條 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並提供鑒定意見的活動。司法鑒定程序是指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的方式、步驟以及相關規則的總稱。
『肆』 《司法鑒定程序規則》是什麼
一、司法鑒定程序規定 司法鑒定程序實施細則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的司法鑒定活動,保障司法鑒定質量,保障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通則。
『伍』 司法鑒定程序是怎樣的
司法鑒定一般包括以下的8個步驟:1、委託。司法鑒定機構接受司法機關、仲裁機構的司法鑒定委託;2、受理。司法鑒定機構收到委託書後,審核委託人的委託事項;3、初次鑒定。社會專業司法鑒定資格的人員承擔鑒定工作;4、補充鑒定。司法鑒定機構補充鑒定;5、重新鑒定;6、復核鑒定;7、司法鑒定文書的出具;8、出庭。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第三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根據委託人的要求進行補充鑒定:
(一)原委託鑒定事項有遺漏的;
(二)委託人就原委託鑒定事項提供新的鑒定材料的;
(三)其他需要補充鑒定的情形。
補充鑒定是原委託鑒定的組成部分,應當由原司法鑒定人進行。
『陸』 司法鑒定的程序是什麼
司法鑒定主要是在司法審判實踐活動中,對於專門領域的專業問題回,通過專門的司法鑒定機構,在相應答領域的行業專家運用科學的鑒定方法得出科學、獨立的第三方結論從而幫助審判工作查明事實真相,確定法律關系,評判責任承擔。其主要作用在於解決司法機構不能判斷的科學性、專門性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專業的人作出專業的判斷。
『柒』 中國司法鑒定程序是什麼
法律分析:司法鑒定具體流程為:一、委託,二、受理,三、初次鑒定,四、補充鑒定,五、重新鑒定,對重新鑒定,專業司法鑒定機構應當要求委託人提供與原鑒定材料相同的材料。六、復核鑒定,對鑒定結論有異議需進行復核鑒定的,其他資質較高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託,進行復核鑒定。七、司法鑒定文書的出具,司法鑒定人完成社會專業司法鑒定工作後,應當出具司法鑒定文書。
法律依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第三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根據委託人的要求進行補充鑒定:(一)原委託鑒定事項有遺漏的;(二)委託人就原委託鑒定事項提供新的鑒定材料的;(三)其他需要補充鑒定的情形。補充鑒定是原委託鑒定的組成部分,應當由原司法鑒定人進行。
『捌』 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是為規范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的司法鑒定活動,保障司法鑒定質量,保障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
司法鑒定程序主要內容為,是指按照司法鑒定活動的客觀規律所制定的司法鑒定的具體步驟。司法鑒定程序的制定在於保證司法鑒定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保障司法鑒定活動所涉及的相關人員的人格尊嚴,實現司法鑒定的公正、效率目標。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遵循的方式、方法、步驟以及相關的規則和標准。為了規范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的司法鑒定活動,保障司法鑒定質量,保障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司法部在2007年7月18日司法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司法鑒定程序通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並提供鑒定意見的活動。司法鑒定程序是指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的方式、步驟以及相關規則的總稱。
【法律法規】
《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第十一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統一受理辦案機關的司法鑒定委託。
《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第十二條 委託人委託鑒定的,應當向司法鑒定機構提供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材料,並對鑒定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核對並記錄鑒定材料的名稱、種類、數量、性狀、保存狀況、收到時間等。
訴訟當事人對鑒定材料有異議的,應當向委託人提出。
本通則所稱鑒定材料包括生物檢材和非生物檢材、比對樣本材料以及其他與鑒定事項有關的鑒定資料。
『玖』 法院的司法鑒定程序是如何進行的
1、當事人申請鑒定,應當在舉證期限內提出。
2、申請鑒定時,要預交鑒定費用,並提供相關材料。
3、當事人申請鑒定經法院同意後,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有鑒定資格的鑒定機構、鑒定人員,協商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指定。
4、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託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重新鑒定,提出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
(1)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的鑒定資格的。
(2)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
(3)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
(4)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
5、對有缺陷的鑒定結論,可以通過補充鑒定、重新質證或者補充質證等方法解決的,不予重新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