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中公共利益界定
1. 民法上的社會公共利益
我今天剛做了道題,講的是行政執法部門與電信合作,對小廣告(小廣告是城市的牛皮癬,危害公共衛生哈)上所留的電話號碼和尋呼機不停的進行呼叫,使機主無法正常使用。為了公共利益這樣做而損害了公民的通信自由。
還有房需拆遷啥的
2. 如何界定社會公共利益
吳學華修改後民訴法第二百零八條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提出抗訴……。」這一規定改變了過去只能對生效的判決、裁定進行抗訴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抗訴的范圍。修改後民訴法在將調解書納入檢察監督對象的同時又作了限制性的規定,即必須是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調解書納入檢察監督的范圍,這樣規定一方面是客觀現實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檢察機關履行職責。 民事訴訟法規定 「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共公利益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提出抗訴或提出檢察建議」,損害國家利益比較好理解,而社會公共利益在我國的立法中散見的相關概念隨處可見。如我國《憲法》第十條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用。」第五十一條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民法通則》第七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濟計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第五十八條規定:「下列民事行為無效: (五)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合同法第七條規定: 「當事人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 《著作權法》第四條第二款規定: 「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不得違反憲法和法律,不得損害公共利益。 」等等。目前還沒有一部法律對「社會公共利益」作出具體界定和解釋。也就是說,尚無法律定義「社會公共利益」。 筆者認為:「社會公共利益」這一概念主要是從利益性質角度強調利益的公共性而與私人利益相區別。所謂社會公共利益,是指社會上大多數成員的利益,而不是哪一個單位、部門或者集團的利益,更不是某個個人的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具有廣泛性和群眾性,該利益的維護將有利於公眾的生活、生產、學習和工作,對社會公共利益的破壞將影響到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與學習,給公眾帶來不便等等。 在實踐中,應從以下幾點理解和把握「社會公共利益」。 1、受益范圍大。即能享受到「公共利益」的公民在該區域內占絕大多數。如果只是少數公民能夠享受到的利益就不叫「公共利益」。 2、群眾擁護度高。 「公共利益」應當得到大多數群眾的支持和認可,只有大多數群眾認可和擁護的利益,才會具有生命力,才可稱之為「公共利益」。 3、社會經濟效益高。這就是說「公共利益」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的優勢,讓盡可能多的公民享受到「公共利益」帶來的成果和好處。 4、不損害公民的合法權益。「公共利益」本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更幸福,如果存在損害公民合法權益的情形,就違背了「公共利益」的初衷,當然也就稱不上「公共利益」了。 5、符合社會發展規律。 「公共利益」應當符合社會的發展規律,能夠促進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目前,實務界有種觀點認為只要是錯誤調解,就損害了法律的權威,危及人民群眾對法律的信任,就是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筆者認為持這種觀點的人有悖於立法原意,是對法律的擴展性解釋。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施行在即,對於社會公共利益如何理解和把握,「兩高」應作出相應司法解釋,指導檢察機關對調解進行依法、合理的監督,使調解活動在更加規范有序的軌道上運行,使公眾獲得更加公平、公正、透明、及時的司法救濟。 (作者單位:全椒縣人民檢察院)
3. 公共利益應如何界定
公共利益是指不特定的社會成員所享有的超出於地方性的、明顯的、受法律行政法規保護的、長遠的利益。這一概念應為概括性定義。對公共利益界定的立法,可參照行政訴訟法中行政案件受案范圍的立法模式,採用概括、列舉加排除的方法 王達 實事求是而言,《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無論在公共利益的認定,還是搬遷程序、補償的市場化定價等核心問題的制度設計上,相較於2001年出台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都是一個歷史性的進步。就制度的演進而言,《條例》與其說是對以前拆遷管理條例的修改,毋寧說是依據憲法和物權法起草的一部全新的國家徵收法規。 可以說,《條例》在立法上的最大突破在於將房屋徵收嚴格限定在「出於公共利益的需要」這個排他的理由之外,通過列舉的方式區分「公共利益」,強調公共參與,要求公正補償。 《條例》第一條即旗幟鮮明地指出:為了規范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徵收與補償活動,維護公共利益,保障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根據物權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決定》,制定本條例。 隨後,《條例》第三條列舉七種屬於「出於公共利益需要」而可以徵用私人房產的情形(包括:(一)國防設施建設的需要;(二)國家重點扶持並納入規劃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公共事業的需要;(三)國家重點扶持並納入規劃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四)為改善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居住條件,由政府組織實施的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等建設的需要;(五)為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條件,由政府組織實施的危舊房改造的需要;(六)國家機關辦公用房建設的需要;(七)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較之以前的拆遷條例混淆「公益拆遷」和「商業拆遷」,其基本立法要義符合憲法和物權法的精髓,實屬莫大進步。 然而,我認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被忽視了。事實上,「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是世界性的法律難題。在房屋徵收中,對公共利益的界定一直是利益博弈的平衡點,界定范圍過寬將損害物權穩定與安全秩序,界定過窄將影響公益事業的發展。 在我看來,《條例》對公共利益的界定范圍似乎過窄。 公共利益是指不特定的社會成員所享有的超出於地方性的、明顯的、受法律行政法規保護的、長遠的利益。這一概念應為概括性定義。《條例》的列舉式立法體例值得推敲。 此外,《條例》第三條第(四)項規定將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等為改善低收入家庭居住條件實施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嚴格規定為必須由政府組織實施,或違反立項、規劃、建設施工、安全生產、質量管理、竣工驗收等行政管理法律制度。 從經濟實力角度看,經濟發達地區的政府在此方面沒有障礙。但是,對於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政府而言,其財政實力決定其幾乎無力承擔保障性住房建設(在這些地區,應當允許開發商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條件過於嚴格,城市建設必將「舍舊求新」,市場主體必將放棄舊城區改造,大量佔用集體土地,導致耕地流失過快,全國十八億畝耕地的紅線必將很快突破)。 因此,該項規定「為改善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居住條件,進行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等建設的需要」或許更為實際。 不能忽視的是,該徵求意見稿第(五)項規定危舊房改造僅由政府實施,條件似乎也過於嚴格。「工礦棚戶區」、「城中村」、「危舊房」是制約城市發展進程的瓶頸,由政府組織實施危舊房改造,對於經濟發達地區的政府而言仍無障礙,而對於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政府而言,財政無力承擔、困難依然重重(在這些地區,應當允許開發商參與「工礦棚戶區」、「城中村」、「危舊房」改造,以加快城市化進程)。 因此,該項規定為「為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條件,進行工礦棚戶區、城中村、危舊房改造的需要」似乎更為理想。 公共利益如何界定非常重要。作為一種強制性的「徵收」私人財產的行為,除了通過立法對公共利益本身進行界定之外,更重要的恐怕是對於如何認定「公共利益」本身設置一個公正的標准,這甚至可視為徵收是否公平公正的價值之所在。其實,對公共利益界定的立法,可參照行政訴訟法中行政案件受案范圍的立法模式,採用概括、列舉加排除的方法。
4. 求解答民法問題:在土地徵收中如何界定公共利益拜託了各位 謝謝
這位朋友你好,我國憲法、物權法、房地產管理法以及土地管理法均提到國家在為了公共利益需要的情況下可以土地予以徵收、徵用。當對公共利益的界定並無明確的概念上的界定。但從《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建設用地章節中可以反映出有兩種情形政府是可以實施徵收的,也就是這兩種情形法律是直接認定為公共利益並實施徵收的。 一、土地徵收的公共利益 第一類,實施城市年度批次建設用地項目。《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0條規定: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范圍內,為實施城市規劃佔用土地的,按照下列規定辦理: (一)市、縣人民政府按照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擬訂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徵用土地方案,分批次逐級上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 (二)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徵用土地方案進行審查,提出審查意見,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補充耕地方案由批准農用地轉用方案的人民政府在批准農用地轉用方案時一並批准。 (三)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徵用土地方案經批准後,由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按具體建設項目分別供地。 第二類,單獨選址項目。《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3條: 具體建設項目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范圍內的國有建設用地。能源、交通、水利、礦山、軍事設施等建設項目確需使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范圍外的土地,涉及農用地的,按照下列規定辦理: (一)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論證時,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建設項目用地有關事項進行審查,提出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報批時,必須附具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 (二)建設單位持建設項目的有關批准文件,向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建設用地申請,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擬訂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徵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涉及國有農用地的,不擬訂徵用土地方案),經市、縣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後,逐級上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補充耕地方案由批准農用地轉用方案的人民政府在批准農用地轉用方案時一並批准;供地方案由批准徵用土地的人民政府在批准徵用土地方案時一並批准(涉及國有農用地的,供地方案由批准農用地轉用的人民政府在批准農用地轉用方案時一並批准)。 (三)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徵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經批准後,由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向建設單位頒發建設用地批准書。有償使用國有土地的,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與土地使用者簽訂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合同;劃撥使用國有土地的,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向土地使用者核發國有土地劃撥決定書。 (四)土地使用者應當依法申請土地登記。 建設項目確需使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范圍外的土地,涉及農民集體所有的未利用地的,只報批徵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 在以上兩類中,第一類的情形過於廣泛,因為政府所實施的城市規劃並不一定就完全反映或者體現出公共利益的需要,如果當前最有爭議就是商品房或者其他商業開發項目,其公共利益的體現就不是那麼充分。 二、土地徵用中的公共利益 土地徵用中的公共利益,在《物權法》 第四十四條「 因搶險、救災等緊急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可以徵用單位、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徵用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使用後,應當返還被徵用人。單位、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徵用或者徵用後毀損、滅失的,應當給予補償。」中作出具體解釋,即搶險、救災等緊急需要本身就是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三、房屋徵收中的公共利益 國家第一次對公共利益進行具體列舉式的闡述出現在最近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徵求意見稿)中第3條規定的6+1模式。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意見稿)第3條規定: 本條例所稱公共利益的需要,包括: (一)國防設施建設的需要; (二)國家重點扶持並納入規劃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三)國家重點扶持並納入規劃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為改善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居住條件,由政府組織實施的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等建設的需要; (五)為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條件,由政府組織實施的危舊房改造的需要; (六)國家機關辦公用房建設的需要; (七)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前6項是具體列舉,後1項是概括兜底。雖然這只是一個草案,但已經基本顯示中國家欲從法律上對公共利益進行具體界定的決心,相信不久的將來,土地徵收中「公共利益」也將更為明確化。 河北冀港律師事務所 徵收拆遷部 傅棟梁 0311-85339069
滿意請採納
5. 如何判斷民法上公共利益原則
公共利益原則的含義。然後就是,公共利益為的是廣大人民的利益。是平等主題之間的。
6. 物權法中公共利益應如何界定
近年來,由商業開發引發的強遷引發了大量的社會問題,成為人們詬病的對象。物權法第42條雖然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可以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但仍然沒有對何為公共利益做出明確的解釋,這不能不說是物權法立法的最大缺憾。這也體現了對公共利益進行明確界定之難。本文結合城市建設的實踐來探討公共利益的明確界定問題。
一、 什麼是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指某一行政區域范圍內公民的共同利益,即每個行政區域內的公民都能享受到的一種利益。包括公共基礎設施,比如道路、公園、自來水、煤氣等;民生工程,比如學校、醫院、福利院、幼兒園等;公共環境,包括污水處理廠、環境檢測站等;危險消除,比如在重大災難救助時對公民財產的徵用;國防行為,戰爭或重大軍事演習期間對公民財產的徵用等。公共利益關涉社會安全、穩定、發展。每名公民均可以從中獲益。公共利益的表現為公共產品的地域性,地域性的范圍包括全國、地區,但能稱得上公共利益的最小單位應為鄉鎮一級,在社區及村的民眾的共同利益不能稱之為公共利益。
如果商業開發按照一種純市場規則來進行的話,那麼就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因為徵用而產生的激烈的矛盾沖突了。
問題是,現在商業開發一般都有政府招商引資背景,所以物權法頒布以前,為為商業開發掃清道路,地方政府均將商業開發視為公共利益。這種公共利益有多數人利益就是公共利益和落實政府規劃就是公共利益的認識。
三、 公共利益的評估標准。
一是享受利益范圍。即公共利益必須在某一個行政區域內有較多的人可以享受到的利益。如果只是個別人或部分人的利益則不能稱之為公共利益。
二是社會對政府徵收的認可度。基於公共利益對公民個人財產的徵收必須能贏得行政區域內大部分民眾的認可度。如果大部分人不發表度或對強制徵收是否屬於公共利益未置可否則不能考慮認定為公共利益。當徵收與被徵收的社會矛盾尖銳時,這種社會公眾認可度的調查可以作為是否認定為公共利益的重要參考。
三是經濟學評估。即對公民個人財產的徵收成本與徵收利益絕對值之比。要看這種徵收在社會經濟收益上是否明顯會比財產由公民個人繼續佔有要大得多。
四是沒有人能從中獲取私利。對於公民個人財產的徵收,不應有任何個人能從這種徵收當中某取私利。如果個人從徵收當中謀取私利,那麼就悖離了基於公共利益之名強制徵收公民個人財產的合理性。
五是需要有一種緊迫性。基於公共利益徵收公民個人財產必須具有一種緊迫性。如果沒有一種維護社會公眾共同利益的緊迫性而去徵收公民的個人財產的話,即沒有合理性。
而商業開發則不同,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主要目的是開發商獲取利潤。其動機是開發商為謀取私利,私得與公共利益根本靠不上邊。
二是沒有維護公共利益的緊迫性。如果公民的私有財產還沒有成為維護公共利益的制約性因素,即不存在不徵收就難以維護必須維護的非常緊迫的公共利益的情形,就不能以公共利益之名徵收公民個人財產。
三是獲得者只是部分人。比如商業中心建設、沒有必要馬上進行的城區改造、工商業項目建設對農村土地的徵用。政府招商引資搞經濟項目建設不能定義為公共利益。當然,有人會說開發商開發樓盤也是在解決不特定人群的住房問題呀!對此的反駁是:不特定人群的利益不能理解為公共利益,其涵蓋性不夠。為了部分人的私利去強制徵收公民的私有財產,於法於理都顯依據不足。另外,經商業開發後的設施雖然好於商業開發前的設施,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提升城市品味,但由於其實際受益者仍然只是部分人,所以不能以這個原因視其為公共利益。
四、 公共事業的商業化運作問題。
公共事業的商業化動作,即公共事業的社會化的一種形式。這種動作模式可極大的發揮經營主體的專業優勢、資金優勢,減少政府的管理負擔,提高公共服務水平,而政府更多的起到監督管理作用。其主體仍然是政府基於公共管理的目的而進行,其維護的客體仍然是公共利益。
公共事業商業化體現為以下幾個特徵:
一是行為客體具有公共性。基於政府實施公共利益項目,只是在實際招作上由商業主體進行。比如政府進行舊城區改造,將改造項目交由商業開發主體進行操作。
二是通過商業化運作比政府運作更加有利。可以有效的減輕政府的資金壓力,解決政府的專業劣勢,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
三是公共事業商業化主體的特殊要求。應具備較高等級的業務資質。
四是商業化運作主體謀取的不是市場交易的投機性利潤,而是提供服務行為的利潤。商業化建設項目既然基於公共利益基礎,那麼它的利潤模式就應有別於純粹的市場投資行為。比如,市場投資行為的利潤以市場風險為基礎,而商業化運作項目的利潤只能是代政府管理經營而來的勞務利潤。
公共事業的商業化運作模式介於公共利益與商業開發之間,其以公共利益為目標,但又不可避免的夾雜了商業利益在內。在現時生活中的強制徵收與補償問題最大的爭議焦點就在這里,問題的實質不在於被徵收者是否願意讓渡自己的財產而在於補償的數額問題。
下面主要討論商業化模式下必須進行的舊城區改造和城市化擴建徵收農村土地公共利益認定及徵收補償問題,這也是我們在公共利益認定必須解決的最為緊迫的問題。
根據公共利益所具有的五項特徵,必須進行的舊城區改造項目可以定義為維護公共利益,可以對公民的個人房產及土地使用權進行強制徵收,但政府確定的徵收地價應公平合理。運作主體不能從地價當中謀取利潤;城市化擴建徵用農村土地,亦可在一定限度內認定為公共利益,但從保護耕地的角度應特別嚴格把握,應將行政審批的層次提高到最高級別。
當用商業化模式來經營公共事業確需徵用公民個人的房產和土地使用權時,必須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地價模式:開發商利潤=新開發出的房價—國家稅款—開發商基建投入—地皮市場價—原有地上物價值。
從開發商利潤公式中,我們可以得出,如若在此情況下強制徵收,被拆遷人應得補償收入為地皮市場價加上原有地上物價值,但徵收補償的最低價值不得低於按房照面積的新開發樓房價格。也就是說在舊城區改造中,政府可以強制徵收公民個的房屋和土地使用權然後轉移給開發商,但開發商絕不能從地價當中去謀取利益。地價利益和地上物利益應由被徵收者獲得,政府獲得稅款,開發商從開發的房屋中受益。這樣也就平衡了各方利益,實現了公平,消除了矛盾,解決了問題。
五、 立法建議。
物權法雖然不能明確為維護公共利益可徵收公民財產的各種情形,但也不能局限於「公共利益」四字,應當將公共利益的特徵予以明確,便於在實踐中予以掌握。特別是要提出明確的關於公共事業商業化運作的徵收、補償問題的具體解決辦法。對此期望在今後物權法的修改或司法解釋中予以明確。
7. 民法上公共利益和公共收益的區別
摘要 您好,純粹從字面上看,「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並沒有什麼區別。但從具體語境來看,二者還是存在細微的差異。從《民法典》的使用語境來看,使用「公共利益」一詞時,其假定是「公共利益」與「個體利益」之間存在張力或者沖突,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抑制或者犧牲「個人利益」;使用「社會公共利益」一詞時,強調的是「個體利益」的行使存在邊界,在邊界以內可以行使,超出邊界即為禁止,這個邊界,就包括「社會公共利益」。
8. 民法民法總則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規定包括哪些
關於不動產的規定
第一百一十五條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一十七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徵收、徵用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
第一百九十六條下列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一)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
(二)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
(三)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
(四)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
9. 法律中的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如何界定
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如何界定是困擾法律界的問題,尚無明確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