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交司法機關會判刑嗎
❶ 受賄官員移交司法機關多久判刑
一般需要6個月左右,具體時間看案情復雜程度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 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
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案件,改變管轄的,從改變後的人民檢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第一百九十八條 在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二)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三)由於申請迴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第一百九十九條 依照本法第一百九十八條第二項的規定延期審理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
第二百零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第二百一十四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後二十日以內審結;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
❷ 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是什麼意思
移交司法機關處理是由黨的紀檢監察組織調查處理轉化為進入司法程序處理,移交司法意味著具有犯罪行為或情節,但還不是就定罪了,定罪處罰是以法院的最終判決或裁定為准。
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即已經掌握了其可以追究法律責任的違法犯罪行為,從犯錯誤的人而變成了犯罪嫌疑人。
❸ 移送司法機關後多久判,褚志願被移送司法機關
2016年9月6日,褚志願涉嫌受賄犯罪一案,已由蘇州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向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至今未判,顯然是案件證據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有些疑問之處尚不能排除,檢方申請了延期審理補充證據。這屬於特殊情況,何時能宣判,外人無從知曉,只能等待結果了。
一、違紀被查
2016年2月19日 下午,蘇州市紀委公布,崑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崑山市教育局局長、黨委副書記褚志願涉嫌嚴重違紀,正接受組織調查。
二、立案偵查
2016年3月2日,蘇州市檢察院依法對崑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崑山市教育局局長、黨委副書記褚志願(副處級)以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三、提起公訴
2016年9月6日,江蘇崑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原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崑山市教育局原局長、黨委副書記褚志願(副處)涉嫌受賄犯罪一案,已由蘇州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向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❹ 移交司法機關處理是否就意味著犯罪
移交司法機關處理是由黨的組織調查處理轉化為進入司法程序處理,移交司機意味著版具有犯罪行權為或情節,但還不是就定罪了,定罪處罰是以法院的最終判決或裁定為准。
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即已經掌握了其可以追究法律責任的違法犯罪行為,從犯錯誤的人而變成了犯罪嫌疑人。
❺ 如果案子移交到司法局了.還要幾個程序才判刑
刑事案件分為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人民法院審判三個程序,沒有司法局介入這個程序,案件也不會移交司法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九條,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五條,公安機關對已經立案的刑事案件,應當進行偵查,收集、調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罪輕或者罪重的證據材料。對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對符合逮捕條件的犯罪嫌疑人,應當依法逮捕。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二條,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當做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並且寫出起訴意見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並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同時將案件移送情況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律師。犯罪嫌疑人自願認罪的,應當記錄在案,隨案移送,並在起訴意見書中寫明有關情況。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凡需要提起公訴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二條,人民檢察院對於監察機關、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符合速裁程序適用條件的,應當在十日以內作出決定,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一年的,可以延長至十五日。
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案件,改變管轄的,從改變後的人民檢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六條,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後,對於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
(5)移交司法機關會判刑嗎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報案、控告、舉報可以用書面或者口頭提出。接受口頭報案、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後,由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簽名或者蓋章。
接受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向控告人、舉報人說明誣告應負的法律責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實,偽造證據,即使控告、舉報的事實有出入,甚至是錯告的,也要和誣告嚴格加以區別。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如果不願公開自己的姓名和報案、控告、舉報的行為,應當為他保守秘密。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六條,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七條,因為特殊原因,在較長時間內不宜交付審判的特別重大復雜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延期審理。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並將案卷材料、證據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適用緩刑等提出量刑建議,並隨案移送認罪認罰具結書等材料。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案件,應當同時對偵查中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解除查封、扣押、凍結。對被不起訴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處分或者需要沒收其違法所得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提出檢察意見,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有關主管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
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告後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判決書應當同時送達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❻ 移交法院一定會判刑嗎
凡是移送法院來起訴的刑事案自件,絕大多數都會判刑的,因為經過公安機關偵查和檢察院審查,如果沒有犯罪,檢察院不會移送起訴的。
只有極少數的案件,具體地說,可能不到1%的案件,因為證據不足,或者有其他特殊原因起訴的,法院可能會判決被告人無罪。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五條規定: 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❼ 紀委查實移送司法機關被判刑可能性大不大
紀委查實的案子,移送司法機關,這意思是,超出紀委的執法范圍了,而且最終處罰還是政法機關,政法機關根據現有法律法規量刑,而紀委只是查,但這個查,就厲害了去了,一旦被紀委查,基本上。。。此處省略。
❽ 建議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啥意思,就是等著判刑了嗎
一般來說是這樣。
❾ 行政已經移交司法,行政機關還能處罰嗎
行政處罰只能適用於違反行政管理秩序但尚未構成犯罪的一般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而刑事處罰權是一種強制性的懲罰規范,是國家為了維護正常的社會管理秩序。
對於司法機關來說,只要該行為觸犯了刑事法律,就應該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否則就是一種不作為行為。刑事處罰適用於違反行政管理秩序已經構成犯罪的情節嚴重的行為。對於既違反行政法規,又觸犯刑事法律的行為,我國法律總體上採用的是「吸收原則」,即「重罰吸收輕罰」,刑事處罰吸收行政處罰。
「一事不再理原則」是現代法律確立的基本原則。它最初適用於民事訴訟程序中,現代法律將這一原則也適用於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競合的情形,即同一行為在觸犯行政法律規范的同時又觸犯刑事法律規范,在適用程序法和實體法上都只能選擇一種。
要麼通過行政程序給予行政處罰,要麼通過刑事程序給予刑事處罰。尤其在《行政處罰法》規定: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行政處罰。
《關於行政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規定》第三條明確規定了行政機關在依法查處違法過程中,只要發現違法事實涉及的金額、違法事實的情節、違法事實造成的後果等涉嫌構成犯罪的,就應當依法移送,而不是行政處罰後再移送公安機關。
對於構成犯罪的違法行為,應當直接適用刑事程序予以偵查、起訴,追究刑事責任。若行政機關對構成犯罪的當事人先行採取罰款等行政處罰,將嚴重干擾刑事處罰,貽誤戰機,放縱犯罪。
為此,行政機關已經移交司法追究刑事責任,行政機關是不能再處罰。
❿ 案件移交檢查機關了,就一定會被判刑嗎
刑事案件公安機關移交檢察院不是已經證據確鑿了,不一定會判刑;如果檢察院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時候,會立即釋放。
公安機關將案卷移交檢察院,只說明公安機關已經偵查完畢,是否起訴,還應該由檢察院審核之後再做決定。檢察院提起公訴後,對犯罪嫌疑人罪行的認定和量刑以法院的判決為准。具體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如下:
1、第九十二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於各自決定逮捕的人,公安機關對於經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須在逮捕後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2、第九十三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後,人民檢察院仍應當對羈押的必要性進行審查。對不需要繼續羈押的,應當建議予以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有關機關應當在十日以內將處理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
3、第九十四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變更逮捕措施的,應當通知原批準的人民檢察院。
《刑事訴訟法》規定
第一百六十八條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的時候,必須查明:
一、犯罪事實、情節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犯罪性質和罪名的認定是否正確;
二、有無遺漏罪行和其他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人;
三、是否屬於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
四、有無附帶民事訴訟;
五、偵查活動是否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