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中國司法名稱

中國司法名稱

發布時間: 2022-03-11 08:52:21

⑴ 中國的司法機關,有哪幾個

在中國,司法機關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兩大類。另外,公安機關可以被認為是司法機關的一部分,在行使行政職能時則不屬於司法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偵查部門、軍隊保衛部門等其他負有刑事偵查權的機關在進行刑事訴訟的過程中其角色同公安機關。

⑵ 中國的司法機關是哪些

你好。我可以明確的回答你我國司法機關就兩個,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屬於政府行政機關司法局屬於政府部門 司法局主要職能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方針、政策,研究擬定全縣司法行政工作的規定和辦法,編制全縣司法行政工作的中、長期規劃、年度要點並監督實施。
(二)制定全縣法制宣傳和普及法律常識規劃、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參與制訂規范性文件,指導全縣依法治理和對外法制宣傳工作。
(三)指導基層司法助理員、基層法律服務所和人民調解工作。指導和協調對刑滿釋放和解除勞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四)指導監督全縣公證機構、律師機構和社會法律服務機構業務活動。
(五)協調和指導"148"法律服務專線工作。
(六)負責全縣司法行政系統的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
(七)根據有關法律規定,代表國家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指導、管理全縣的法律援助工作。
(八)負責全縣司法行政系統裝備建設,監督律師、公證、基層法律服務經費管理。
(九)管理全縣的法學理論研究。
(十)完成縣委、縣政府和上級司法行政部門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

⑶ 中國司法機關,有哪些

我國的司法機關在狹義上包括人民法院,廣義上包括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等偵查機關在履行刑事偵查職能時可以認為是司法機關的一部分。

拓展資料

司法機關(judicial branch)是行使司法權的國家機關,是國家機構的基本組成部分,是依法成立的行使相關國家職權的司法組織。包括法院、檢察院及有關功能部門。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中國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為鞏固人民民主政權和國家長治久安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服務,為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服務,為保護人民民主權利,方便人民群眾生活服務,開拓創新,艱苦奮斗,使司法行政公安司法機關事故調查處理各項業務工作蓬勃發展。

職能:

審判權

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其他國家機關不能分享。憲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依法確立了人民法院作為審判機關履行國家審判職能的性質。

檢察權

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有權對國家公務人員履行職務進行監督,對公安機關的偵查、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司法行政機關的監獄工作進行監督。憲法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依法確立了人民檢察院作為國家檢察機關代表國家行使檢察權的法律監督機關性質。

偵查權

公安機關依法行使偵查權,具有司法的性質。公安機關除具有司法的屬性外,歸屬國家行政機關的組成部分;公安機關的主要任務是維護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

特殊偵查權

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對危害國家安全犯罪立案偵查、監獄偵查部門依法對發生在監獄內部的一般刑事犯罪立案偵查、軍隊保衛部門依法對軍人犯罪立案偵查,上述負有刑事偵查權的機關在履行刑事偵查職能過程中角色同公安機關,可以被認為是司法機關的一部分。但上述機關(包括公安機關)在履行行政職能或其他非偵查職能的時候屬於行政機關的組成部門或軍隊政治部門的組成部門,不認為是司法機關。

參考自:司法機關-網路

⑷ 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有法律名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有效法律目錄(275件)

(2021年1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閉幕 按法律部門分類)

來源: 中國人大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88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18年)


憲法相關法(46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

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

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在沿海港口城市設立海事法院的決定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

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中央軍事委員會《關於授予軍隊離休幹部中國人民解放軍功勛榮譽章的規定》的決定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

15.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

1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17.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1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19.中華人民共和國領事特權與豁免條例

20.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條約程序法

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

22.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

23.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

24.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2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26.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

27.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28.中華人民共和國戒嚴法

29.中國人民解放軍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30.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3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32.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

33.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34.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35.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

36.反分裂國家法

3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中央銀行財產司法強制措施豁免法

38.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

3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4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

4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

42.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

4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

44.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

4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

46.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


民法商法(23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2.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9.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

10.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1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

13.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

14.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15.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16.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7.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

18.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19.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20.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2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2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23.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


行政法(93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的決議

3.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國務院關於老幹部離職休養的暫行規定》的決議

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

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9.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10.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1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

15.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16.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

17.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

1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19.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20.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2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22.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

2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警銜條例

24.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

25.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

2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27.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28.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

3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31.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32.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

33.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3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35.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36.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37.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38.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3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4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41.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42.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43.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44.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45.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46.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47.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

4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49.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

5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5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5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53.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

5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55.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5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銜條例

57.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58.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59.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60.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6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62.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6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64.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

65.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6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67.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

68.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6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武裝警察法

70.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外交人員法

7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

7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動員法

73.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

7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

75.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

76.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

77.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

78.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

7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交通法

80.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

8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葯法

8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

8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情報法

84.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安全法

8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

86.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

87.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救援銜條例

88.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

89.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

90.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

91.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

92.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

9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警法


經濟法(75件)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的決議

2.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8.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9.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10.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13.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14.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5.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

1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7.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18.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19.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20.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

2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22.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23.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25.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26.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

27.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28.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29.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30.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3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

32.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

33.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34.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

3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36.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37.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38.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39.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40.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41.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

4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

43.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4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

45.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46.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

47.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48.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49.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50.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5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52.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53.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54.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

55.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

56.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

57.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

58.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

59.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

60.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法

61.中華人民共和國深海海底區域資源勘探開發法

62.中華人民共和國資產評估法

63.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6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65.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法

66.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法

67.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

68.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稅法

69.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法

70.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

71.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

7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法

73.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

74.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製法

75.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


社會法(25件)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的決議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國務院關於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的決議

3.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

8.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9.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2.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13.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

15.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16.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17.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18.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

19.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0.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1.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

22.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

23.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

24.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

25.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


刑法(1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


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11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行使刑事管轄權的決定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引渡法

8.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

1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刑事司法協助法


編 輯: 李倩文

⑸ 中國司法

情緒要穩定,遇事不能慌,萬辛的是您還有能力到這一步,不如您的大有人在。回司答法腐敗正抓著,既然如此您要提高催的頻率,反正您是受害者,不犯法沒有可怕的。實在不行就在法院門口等著天天見法官催他辦辦,起碼還混個臉熟,別生氣好消息指日可待,祝您成功!

⑹ 在中國古代最早的司法叫什麼

古代法院沿革

中國古代類似今天法院的機構最早叫什麼稱謂,史無可考。據後人的研究,一般認為夏、商、周三代稱「司寇」,這與古人所說的「刑起於兵」關系密切。「司寇」兩字的本意是「負責抵禦外來侵略」,管理曰「司」,外敵曰「寇」(例如日本入侵中國者稱之為日寇)。三代的司法官稱皆與軍旅有關,也印證了「兵刑同源」這一古人的判斷。
西周時期,從機構上講,其時官署與官員是同一物,同一稱謂。周天子作為國王,按今天的權力概念,他不僅是最高行政權,也是最高立法權和審判權的享有者。他下面的貴族官員既是行政的,也是司法的。確切地說,在周人的觀念中,無法理解我們今天常言的行政與司法之別。但他們自有一套設官分職的理論和方法。在王朝中央天子之下負責審理案件的機關就是「司寇」,這一機關的長官也叫「司寇」,成為天子之下的最高一級審判機關。史書《周禮·秋官》上說「司寇」又叫「大司寇」,他的輔佐官稱「小司寇」,前者助天子掌全國司法,後者助前者「以五刑聽萬民之獄訟附於刑用情訊之」。其下屬有「士師」、「士」等十幾種官員。地方上設「士」為司法官,也是初審機關,掌其轄區內獄訟。據史書所載,一般審級分為地方和中央兩級,重大案件及諸侯間訴訟由周天子或「司寇」裁決。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不遵舊制。《史記·李斯列傳》講,到戰國時,齊國稱「大理」,楚國稱「廷理」秦國稱「廷尉」,等等。

秦代一統天下,皇帝擁有最高司法權,《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謂「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是建立了一整套皇帝控制下的司法機關體系,對一切重大案件,皇帝有最後決定權,並可派丞相、御史受命問案;二是皇帝直接審案。史書中載始皇「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自呈決事」。《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每天閱讀的文件很多,以石來計算。按當時的重量,史書講:「石,百二十斤」,約合現在六十斤。秦簡一般長約尺二,合現在23至28厘米,每簡30至40字,可見始皇對政務的勤勉。

秦代統一了戰國時各諸侯國中央最高司法官(即最高司法機構)的名稱,沿用秦國舊稱「廷尉」,屬中央官員九卿之一。「廷尉」負責全國法律、法令及司法事務,直接向皇帝負責。「廷尉」的主要職責有二:一是負責「詔獄」,即皇帝親自交辦的案件;二是審理地方上報的疑難案件和對重大案件的復審。「廷尉」是皇帝之下的最高司法機構和司法長官,作為最高法律官員,「廷尉」在秦代法律工作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所以叫「廷尉」,歷來有兩種解釋:一種說法是:「聽獄必質諸朝廷,與眾共之,……故稱廷尉」;另一種說法是:「廷,平也,治獄貴平,故以為號。」「廷尉」下設「正」和「左右監」等屬官。但對重大案件的審判,均須皇帝最後裁決方可定案。

秦代地方司法機關也進一步完善,地方司法由屬於行政性的郡守、縣令(長)兼理。地方的郡、縣、鄉、亭各級政權機關都設有相應的專職或兼職司法官員,處理本地區范圍內的司法事務。郡有專任司法官員「決曹掾」,但案件的裁決由郡守決定;縣以下設丞,主管文書、倉儲、司法事務;鄉設有「秩」或「嗇夫」,掌訴訟和賦稅。《史記·張耳陳余列傳》載:秦范陽縣令在任十年中,審判案件,「殺人之父,孤人之子,斷人之足,黥人之首,不可勝數」。證明郡、縣長官對自行管轄的一般案件,皆可作最終裁決,有司法審判刑殺之權,只是在案件有疑難時才上報中央「廷尉」。

由於秦代要求各級官吏都要知法、學法、宣傳法律,因此凡官吏都有宣傳、執行法律、法令的職責,即使是最基層的「里正」、「求盜」等小吏,也可以處理輕微的民事、刑事案件。

到了漢代,司法制度以秦代司法體制為基礎,在中央,除皇帝總攬最高司法權以外,其中「廷尉」又稱「大理」(漢景帝、哀帝時曾一度稱「大理」。宣帝時增設 「廷尉平」)是中央最高專職司法機關,同時也是中央最高司法長官,仍作為中央九卿之一,全面負責全國法律、司法事務。丞相作為行政長官,御史大夫作為監察長官,與中央其他高級官吏也經常參與司法審判,名曰「雜治」,即非專任之義。

漢代地方司法機關除東漢後期一段,在地方主要為郡、縣兩級司法機關。漢末州由監察區一變而成郡之上的一級行政單位,遂形成州、郡、縣三級。此後,州、郡、縣三級行政長官兼理司法審判,各自配有專職的司法屬吏。如郡設「決曹掾」為專職司法官等。兩漢郡縣司法權承秦之舊,仍有很大的終審裁決權。《陔余叢考》一書講:「漢郡縣守令皆有專殺權」,「刺史、縣令殺人不待秦」。只是疑重案才呈「廷尉」,或交由丞相等大臣共議後由皇帝裁決。

⑺ 中國的司法機關是什麼

中國的復司法機關是人制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在外國只有法院屬於司法機關,檢察院不屬於,但是中國的司法機關包括檢察院。

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有權對公安機關的偵查、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司法行政機關的監獄工作進行監督。

憲法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依法確立了人民檢察院作為國家檢察機關代表國家行使檢察權的法律監督機關性質。



(7)中國司法名稱擴展閱讀:

人民法院按行政區劃設置,一般分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四級;各級人民法院依法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負責並報告工作,接受監督。

各級人民法院依法行使職權,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

⑻ 中國的三大司法機關是

中國的三大司法機關包括法院、檢察院及有關功能部門。司法機關是行使司法權的國家機關,是國家機構的基本組成部分,是依法成立的行使相關國家職權的司法組織。
在中國,司法機關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兩大類。另外,公安機關可以被認為是司法機關的一部分,在行使行政職能時則不屬於司法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偵查部門、軍隊保衛部門等其他負有刑事偵查權的機關在進行刑事訴訟的過程中其角色同公安機關。 法院行使司法權,主要審理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和選舉案件等。法院包括普通法院、行政法院、特別法院、軍事法院等。中國的法院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
檢察機關的職責是代表國家對刑事案件提起公訴,中國的檢察機關是從屬於國家權力機關。
最高的司法機關主要是具有偵查、檢察、審判、監管職能的機關,這樣的一種定義從本質上說是中國古代的「多頭司法」傳統在現代的一個翻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二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人民法院的組織由法律規定。

熱點內容
關於法律援助工作站規范化建設 發布:2024-11-20 22:31:22 瀏覽:203
濟南企業法律顧問哪家專業 發布:2024-11-20 22:22:11 瀏覽:92
賓陽縣司法 發布:2024-11-20 22:04:55 瀏覽:399
在職法律碩士jm 發布:2024-11-20 21:27:33 瀏覽:471
2014年勞動合同法下載 發布:2024-11-20 21:17:10 瀏覽:924
合同法屬於程序法 發布:2024-11-20 21:17:06 瀏覽:520
教師資格證政策法規 發布:2024-11-20 20:08:19 瀏覽:168
法治培訓題 發布:2024-11-20 20:02:21 瀏覽:458
南京法官南通人 發布:2024-11-20 19:50:46 瀏覽:862
電商法假貨 發布:2024-11-20 19:49:28 瀏覽: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