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觀念佔有
Ⅰ 如何理解民法中佔有的權利推定效力、權利取得效力、保護效力
佔有 指佔有人對不動產或者動產的實際控制。佔有人可以是依法有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如根據租賃合同在租期內佔有對方交付的租賃物。佔有人也可能是無權佔有他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如借他人的物品,過期不還。佔有人不知道自己是無權佔有的,為善意佔有;明知自己屬於無權佔有的,為惡意佔有。 佔有 也翻譯成「同化」。解釋學用語。指使異己的東西成為自己的東西,即使文本與解釋者的疏遠不再存在。德國施萊爾馬赫用以指解釋者放棄自己的成見恢復作者的意圖。伽達默爾不主張到原作的視界.提出視界融合,因而承認解釋者與原作者的視界之間的距離可以存在。而在融合中形成一種新的視界。法國利科則認為佔有是通過實現文本的意義以擴展解釋者的意識世界,因而解釋者所要佔有的是可能的想像的世界。認為這個有的過程要由自我的反思來加以解決,自我反思是以一定的特定傳統文化為基礎的具體的反思,它是一種解釋。它對對象、行為、象徵、符號進行理解,以獲得真正的自我。這種自我反思佔有文本的可能世界中所可以理解的東西而擴大了自我。理解就是解釋者超越自己的存在的有限世界,從佔有中得到一個擴大了的自我。 佔有possession對物的控制和管領。各國民法規定,所有人都有權佔有所有物。同時也有非所有人佔有的種種狀況,而且范圍十分廣泛,情況也相當復雜。為此,各國民法典和民法著作,按不同標准對佔有作了不同的分類,其中比較重要的有: ①完全佔有和不完全佔有。一般認為所有人的佔有是完全佔有,他可以對佔有物擁有完全的物權。非所有人的佔有則是不完全佔有,如承租人對租用的房屋,不享有完全的物權。 ②直接佔有和間接佔有。直接佔有是指直接對物的控制,而不問權源如何。所有人常常直接佔有所有物;而在不少情況下,所有人並不直接佔有,而為地上權人、典權人、質權人、承租人、借用人、保管人、受託人、承運人等直接佔有,但所有人的所有權未變,依法或依約仍可請求返還。這種佔有稱為間接佔有。直接佔有也被稱為實際佔有。間接佔有由於是從所有權推定的,因此又稱為推定佔有。 ③合法佔有和不法佔有。或稱正當佔有和不正當佔有。在非所有人的佔有中,有合法佔有和不法佔有兩種情況。凡有法律依據,即依照法律規定、所有人的意志、行政命令或法院裁判以及其他合法原因而實行的佔有 ,叫做合法佔有。反之為不法佔有。另外,按照有無正當權源,可分為有權佔有和無權佔有,其含義和法律後果與合法佔有、不法佔有類似。 ④善意佔有和惡意佔有。在不法佔有或無權佔有中,按照佔有人是否知情,即是否已知或應知為不法佔有,可區分為善意佔有和惡意佔有兩類。如佔有人知情或應當知情,就是惡意佔有;如佔有人不知情或不應知情,就是善意佔有。另外,佔有還分為公然佔有與隱秘佔有、和平佔有與暴力佔有等,用以確定因佔有時效而能否取得所有權(見民事時效)。王利明:試述佔有的權利推定規則 物權法草案第四條規定:「動產佔有人是該動產的權利人,但有相反證據證明的除外」。該條確定了佔有的權利推定規則。這一規則的確立對於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保障財產秩序和交易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鑒於該規則首次見於我國立法草案,有關研究尚不深入,本文將對該規則進行的相關問題進行一些初淺的探討,以供參考理論界與實務界參考。 一、佔有的權利推定規則設定的必要性 在民法理論與立法上,佔有究竟是一種事實狀態還是一種權利,一直存在激烈的爭論,由於在這個問題上的認識不同,因此實際上形成了兩種不同的佔有保護立法模式。以德國為代表的一種模式主張佔有為一種事實狀態。《德國民法典》第854條規定,物的佔有,因取得對物的事實上的支配力而取得。根據立法者的解釋,事實上的支配力體現為對物的事實上的一種實際管領,[2]當然,也有一些學者將佔有理解為權利。[3]但此種觀點並非主流觀點。而以日本為代表的另一種模式認為佔有是一種權利即佔有權。《日本民法典》物權法篇中第二章未規定佔有的概念,而是規定了佔有權。其第180條規定,佔有權,因因為自己的意思,事實上支配物而取得。根據學者的解釋:「佔有權的內容並非像其他物權那樣要確保對外界物資的使用,而是以事實的支配作為事實,而認為其暫且正當的一項權利,以便使之得出上述法律效果。[4對於上述爭論,筆者的觀點是,佔有既可能是一種事實狀態,也可能是一種權利。但為了擴大對佔有的保護,維護交易秩序和財產安全,有必要將佔有界定為事實狀態。因此佔有是佔有人基於佔有的意識而對物的事實上控制,或者說是民事主體基於佔有的意識對於物的進行控制的事實狀態。 所謂佔有推定規則,按照學理上一般理解,是指「佔有人於佔有物上行使之權利,推定其適法有此權利。即佔有人於佔有物上行使所有權時者,推定其適法有所有權。佔有人於佔有物上行使租賃權或其他權利者,推定其適法有租賃或其他權利。」[5]簡單地說,就是指動產的佔有人在法律上推定是動產的權利人,但此種推定具有可以辯駁的效力,只要存在相反的證據證明,就可以推翻此種推定 根據學者考證,佔有權利的推定是起源於日爾曼法上的佔有,是基於佔有的表彰本權的功能而產生的。[6]由於在羅馬法上,佔有制度主要是對佔有事實的保護,不牽涉到佔有本權的認定。佔有和所有是完全分離的,羅馬法諺還認為:「所有權與佔有毫無共同之處」,所以佔有和佔有權是分離的,因此在羅馬法中,佔有並不具有表彰本權的功能。[7]佔有也不必實行權利的推定。「羅馬法上之佔有系與真實之支配權分離,專就佔有本身承認其效力,而日爾曼法之佔有系與真實之支配權相結合,為真實支配權之故,對其表象之外部狀態(對物事實支配),承認其效力。」[8]因此在日爾曼法上有必要存在佔有的推定規則。由於該制度對於保護財產秩序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為現代各國民法所充分採納。佔有的推定規則已經被各國的立法所普遍採納。例如,《德國民法典》第1006條第1款第1句規定:「(1)為動產佔有人的利益,推定其為物的所有人。但從物從前佔有人那裡被盜、遺失或者以其他方式喪失的,對前佔有人不適用前句的規定,但物為金錢或者無記名證券的除外;(2)為前佔有人的利益,推定其在佔有存續期間曾經是物的所有人。(3)在間接佔有的情況下,這一推定適用於間接佔有人。」《瑞士民法典》第930條規定:「(1)動產的佔有人,應推定為該動產的所有人。(2)原佔有人,應推定曾為該動產的所有人。」《法國民法典》第2230條規定,「在任何情況下,均推定佔有人系以所有權人之身份進行自主佔有,但是能夠證明佔有人開始佔有就是為他人佔有者除外。」可見,佔有的推定規則,已經是大陸法系國家所通行的一項規則,也是各國立法所普遍採納的經驗。 我國物權法草案第4條也確立了佔有的推定規則。我們認為,採納該規則重要性在於以下幾方面: l首先,有利於維護財產秩序,促進社會的和諧。佔有的推定規則雖然是一種臨時性財產秩序,一方面,推定佔有人為權利人從而保護佔有,這樣任何人只要事實上佔有了某物,其他人都無權進行對其進行侵害。即使佔有人是非法佔有,那麼也只能由有關國家機關通過一定的程序對其佔有進行剝奪。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以其是非法佔有,而任意對其進行暴力剝奪。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德國法學家耶林指出,在佔有制度之下,對於強盜和小偷亦受保護。[9]這種說法雖然頗為極端,但也很好的說明了佔有推定規則對維護財產秩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佔有推定規則的適用,可以有效的防止個人採取非法的自救手段,避免出現以暴治暴、私人執法的後果。「無論在佔有人之自力防禦權中,還是在其佔有保護請求權中,禁止之私力這個概念均有重要意義。只有存在禁止之私力時,佔有之保護功能才會顯現。」[10]現代民法原則上禁止私力救濟行為,只有在例外的情況下,才能夠採取私力救濟,以此防止出現私人執法和暴力行為。盡管佔有人是非法佔有,但除非權利人有權採取合法的救濟手段,否則只能依據法定的程序來剝奪佔有人的佔有。甚至在經過一段時期以後,合法佔有人喪失佔有,而被非法佔有人佔有,但合法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沒有主張權利,那麼非法佔有人就可能變成合法佔有。法律上所禁止的私力是指違背佔有人的意思而侵奪後者妨礙其佔有的、為法律所不許可的行為如盜竊。又如,不經佔有人同意而私自將其物取走,即使行為人沒有盜竊的意圖,也是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私力。[11]所以,因為法律保護佔有,所以任何人必須依據法律規定才能夠剝奪他人的佔有,未經佔有人的同意,即使是剝奪某種不合法的佔有,也是應當受到法律禁止的。 其次,有利於維護私有財產權、鼓勵社會財富的創造。一方面,通過權利佔有規則可以有效地使得公民佔有自己的財產,不必因為對其財產佔有提出異議而使自己的財產處於不安全狀態。公民佔有自己的財產之後,不需要時刻收集證據以證明自己的財產的是合法的,或者證明自己對財產具有所有權(事實上,就動產而言人們常常很難證明其屬於自己的財產)。如果每個人對自己佔有的財產,都要證明其所有權,那麼人們在購物之後必須永久的保留各種取得該財產的法律文件(如買賣合同書)或者書面證據(如購物發票)。這就會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的麻煩。如果不能舉證證明自己佔有的財產是自己享有所有權的財產,其財產的合法性就會受到他人挑戰,這樣財產的秩序、安全就會受到重大損害。我國憲法規定合法的財產應當受到保護,而「合法」的限定就需要通過民法中佔有推定規則來加以保障。這就是說,現實中佔有的財產都可以推定為合法的財產,從而充分地保護公民的財產所有權,並有利於維護財產秩序,防止以暴易暴。即使是非法的財產,任何人也不能從佔有人人手上隨意搶奪,而只能依據法律程序予以處理。我國刑法本來實行的是無罪推定,這與佔有保護也是一致的。所以佔有推定規則對保護公民財產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佔有都具有保護本權的作用,佔有的背後常存在本權,佔有本身就具有表彰本權的功能,所以保護佔有可以強化本權、保護本權。[12]還要看到,一旦在物權法中引入佔有推定規則之後,可以對合法財產保護的范圍更為寬泛,推定規則的前提就是對事實狀態的保護。如果在物權法上僅僅調整有權佔有,那麼就大量需要及時保護的佔有無法提供有效的法律保護,這樣就會使得佔有的功能無法得到有效的發揮。起到法律定分止爭的作用。佔有本身雖然等同於所有權或者其他物權,但佔有體現了一種重要的財產利益。尤其在財產權屬暫時不明的情況,仍然可以提供有效的保護方式。 第三,有利於維護交易秩序的安全、快捷。在佔有人對佔有的財產進行處分的時候,受讓人可以藉助於佔有的外觀,產生對出讓人的信賴。法律上的善意取得制度就是對善意取得人的保護。任何人都無法僅僅憑佔有的事實就判斷佔有人的權利事實,但是要進行切實的審核既無效率也不可行,所以法律規定依據佔有的事實可以推定佔有人是合法的權利享有人,而在有例外證明情況時除外。佔有的推定規則為善意取得制度奠定了理論基礎,它對保護交易安全、鼓勵和促進交易具有重要意義。[13]還要看到,為了維護交易安全需要確定公示原則,對動產的公示方法就是佔有,在物權法中,規定佔有就必須對佔有作出明確的界定,如果僅僅將佔有限定在佔有權,實際上限定了動產的公示方法,給動產的物權變動帶來很大的困難。 最後,佔有推定規則有利於促進物盡其用、提高效率。德國法學家海克(Heck)、鮑爾(Baur)認為,佔有人對其佔有物具有繼續使用的利益,佔有作為持續性的狀態和利益,在法律上應當獲得保護。[14]此種持續性的利益在民法上有多處體現,如取得時效,租賃權的物權化等。佔有的持續性規則需要有佔有的推定性規則來實現,只有推定佔有是合法的,才能夠保證佔有人長期、持續的利用佔有物,充分起到物盡其用的效果,在滿足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可以依法通過取得時效獲得所有權。並且民法上的先佔規則,也體現了此種佔有的效率規則。
Ⅱ 什麼是民法上的佔有
答案為D。
民法上的佔有有四個特徵:客體為物;是財產利益;佔有是事實,非回權利;承認觀念佔有。答
根據這四個特徵,分析選項如下:
A,甲享有專利權,B,客體是商標專用權,C丙使用餐具作為一種使用權,無財產利益的佔有觀念。
根據排除法,選擇D
Ⅲ 民法上的佔有的推定效力
你好,一、簡單抄地講,佔有即襲所有,誰佔有財產,就從一般觀念上認定為他是所有權人,從而給予一定的法律保護。
二、但這是一種消極的推定,究竟他是不是所有權人還有待於時進一步作認定,有可能是,也有可能不是;
三、 法律只是出於保護社會經濟秩序出發而設計的這一制度,也就是說這種推定不影響真正的所有權人行使權利。
Ⅳ 法律:民法:物權:觀念交付的方式: 誰能給我舉三個例子,什麼叫指示交付佔有改定簡易交付
交付是動產物權變動的公示方式。動產種類繁多,數量巨大,變動頻繁,不適宜採用登記方式。因此,我國物權法規定動產的公示方式是交付。
理論將交付區分為現實交付和觀念交付。所謂現實交付,僅指一方將物的佔有移轉給另一方的事實。這是通常意義的交付。需要注意的是,現實交付也可藉手他人實現。如甲委託乙將書交給丙,同樣是現實交付。
觀念交付,這是法律為交易便捷而規定的一些變通方式,包括簡易交付、指示交付、佔有改定等。觀念交付是替代現實交付的,也稱替代交付。即不是在現實中移轉物的佔有,只是在觀念中完成交付過程,以求迅捷。觀念交付有以下幾種方式:
(1)簡易交付:是指動產早就為受讓人佔有,出讓人與受讓人確認動產已交付。例如:甲先借用了乙的手機,而後甲和乙同意變借為買。若必須現實交付,得先由甲將手機返還給乙,再由乙交付於甲,未免繁瑣。現在只需要甲和乙確認交付,不必將手機拿來拿去。簡易交付可以簡化程序,減少交易費用和風險。
(2)指示交付,是指在動產被第三人合法佔有的條件下,出讓人與買受人約定,由第三人直接將動產交給買受人。例如:甲將手機出借給丙,而後又將手機賣給乙,甲可指示丙把手機交給乙,乙也有權要求丙交來手機,以代替現實交付。這同樣是為了便捷交易、減少風險和費用。
(3)佔有改定,是指動產交易中雙方約定,該動產所有權移轉給受讓人,但由出讓人繼續佔有該動產。例如:甲出售手機給乙,但仍需使用,故與乙訂立借用契約,約定由甲繼續使用手機。佔有改定實際上是混合性交易的結果:當出賣人出賣動產給買受人,而買受人又同時將該動產出租、出借給出賣人時,佔有改定可以滿足買受人和出賣人的各自需要。
另外,觀念交付還包括擬制交付,即以交付某項動產的物權憑證代替交付動產本身,如倉單、提單的交付。此類物權憑證的交付一般與交付物品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
在所有權取得中,交付具有重要意義。
1、交付的時間。所有權轉移時間在民法中很重要,一般說來都以交付作為所有權轉移的時間。民法通則第七十二條規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起轉移,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2、交付的形式。交付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1)當面交付;(2)托運交付;(3)需辦理登記過戶手續的交付;(4)需交出證明文本的交付。
Ⅳ 關於民法的佔有改定製度
所謂佔有改定是指在動產交易中,出讓標的物時,出讓人基於生產、生活的需要仍需繼續佔有動產,此時雙方可以通過協議,使受讓人取得動產之間接佔有,以取得現實交付而取得所有權。 如甲將電視轉讓給乙,通常情形下,甲應將電視現實地交付給乙,由乙取得直接佔有,但是因甲還需使用此電視機,便可與甲訂立借用或者租用合同繼續使用。履行借用合同後甲再從乙處取回電視機進而繼續使用。電視機在甲—乙—甲之間的傳遞並無實際意義,因此為簡化程序,只需訂立契約,便可以發生物權變動,此時乙僅取得間接佔有人的地位。佔有改定包括當事人之間轉移所有權的合意和使買受人取得間接佔有的合意。佔有改定是觀念交付的方式之一,實際上是標的物的所有權轉移,但是現實佔有不轉移,只是佔有人的佔有名義發生了變更,是一種變通的交付方法。佔有改定中用來替代交付的法律關系,一般是合同,但也可以是其他法律關系。
佔有改定的要件:
第一,讓與人與受讓人達成移轉動產所有權的合意。一般通過買賣或讓與擔保的設定,使受讓人取得動產的所有權。
第二,讓與人成為佔有媒介人,從而繼續佔有動產。動產所有權雖已轉讓於受讓人,但讓與人仍然是動產的現實直接佔有人,佔有改定的產生在於經濟實踐中經常發生的一種混合交易,所有權人將一項動產出賣給買受人,而買受人同時又將該物出租給出賣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出賣人既可以獲得賣價,又可以獲得使用該物的權利;而買受人既可以獲得物的所有權,又可以獲得租金。同時滿足雙方當事人的需要,將法律關系簡化,確定為佔有改定製度。可見,受讓人之所以同意以佔有改定方式受讓該動產,在於能使讓與人繼續直接佔有、使用該物;如讓與人以佔有改定方式繼續間接佔有,則此目的難以實現,只能成立指示交付。
第三,通過特定契約使受讓人獲得間接佔有。此處的特定契約並非訂立單純的無法律關系存在的間接佔有契約,而是達成租賃、借用、保管、讓與擔保等特定法律關系的合意,否則,抽象的改定不能使受讓人取得間接佔有,故不能使其取得所有權。特定契約標志著佔有媒介關系的產生,讓與人正是基於特定契約才得以繼續佔有已經出讓的動產。就佔有改定的效力而言,它雖然作為觀念交付的一種,但仍是交付方式之一,應產生與直接交付相同的效果,標明物權的移轉。雖然佔有改定的公示性欠缺難以反映出權利真相,但在與物權移轉相關的風險負擔上卻與直接交付的處理原則相同。雖然讓與人仍然繼續佔有動產,但當動產非因為讓與人的過錯而滅失時,由於受讓人是真正的權利人,此時風險責任應由其承擔。風險責任移轉的時間,應界定在雙方合意達成佔有改定的契約生效之時。假若該契約無效,則不產生佔有改定的效力。
佔有改定的效力:
(一)得以對抗的第三人的范圍
1、出賣人的債權人。包括一般債權人和與出賣人定有買賣契約買受該動產的特定第三人。對於一般債權人言,所有權人能夠根據物權的支配力,排除他們對該物的任何請求。買受人已經取得所有權,此物已經不是出賣人的財產,出賣人的財產不足以清償一般債權人時,該物非為擔保;出賣人破產時,該物不屬於破產財產,所有權人能夠行使取回權。對與出賣人定有買賣契約買受該動產的特定第三人,根據物權的優先效力,在同一物上,同時該物為債權的給付標的物時,物權對於債權具有優先力。所有權人得直接支配該物,在請求標的物的現實交付,債權人不得為異議。但該物已由債權人請求法院扣押時,所有權人能否對抗,則有不同意見。債權人所信賴的是債務人的財產狀況及其清償能力,此時債務人的財產應為債務人的實有財產,債務人佔有他人的物不應該包括在內。而且法院的扣押,不具有替代佔有轉移於債權人的效力,債務人未為交付或替代交付,第三人也未取得直接或間接佔有,不適用善意取得。
2、不法行為人。佔有改定取得該動產的買受人為所有權人,可以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該動產,任何人不得妨害。第三人侵奪該動產時,所有權人可以請求返還該動產。第三人損毀該動產時,所有權人可以請求賠償。第三人妨害該動產時,可以請求妨害的預防。
3、直接佔有人的繼承人。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的財產權利,不得超過被繼承人享有的范圍,被繼承人財產上的負擔也拘束繼承人。因而所有權人如同直接佔有人,不管繼承人是否善意,都可以向繼承人主張物權。在直接佔有人為法人時,法人分立、變更的,所有權人可以向分立、變更後的法人主張物權的效力。
4、惡意從出賣人處受讓該動產者,包括受讓所有權和取得質權的第三人。惡意從直接佔有人受讓物權並取得物的佔有者,該轉讓未取得所有權人同意,為無權轉讓,該第三人不得對所有權人主張取得所有權。根據物權變動的公示要求,在於使第三人知曉該物權的變動,因而謹慎交易,避免受到物權的支配力、排他效力、優先效力的不當侵害。使外人知曉的方式,動產的交付是其中的一種。但是其於因交付公示之外,使人知曉物權的變動者,即使沒有物的現實轉移,也已具有公示所應有的功效--使第三人知曉物權的變動,足以警醒第三人,使其為正常的交易。因而此時第三人沒有保護的正當理由,不得取得該動產的所有權。
(二)不得對抗第三人
不得對抗第三人即為善意取得動產的第三人,包括取得所有權及質權的人。取得所有權的人所有權在第三人善意取得時歸於該第三人而消滅,取得質權的人該所有權負有負擔,該第三人行使質權變賣該動產時,所有人不得提出異議。
在佔有改定的情況下,轉讓行為發生後,轉讓人繼續佔有該動產,而受讓人只是取得對動產的間接佔有。因此受讓人只是一種觀念交付的佔有,而不是現實的佔有,這就使這種佔有欠缺一種外部表象,人們很難從佔有這一表象確認誰是真正的物權人,即這種佔有不具有公示性。換言之,當事人達成的佔有改定的約定,僅在當事人彼此之間產生效力,動產物權的變動也只能在當事人之間生效,不能對抗第三人。
(三)出賣人以佔有改定為二重買賣對第一買受人的效力
出賣人對第一買受人以佔有改定轉移所有權後,也對善意的第二買受人以佔有改定方式出讓所有權,假設出賣人為甲,第一買受人為乙,第二買受人為丙,則丙是否受善意取得的保護,有不同的學說。主要有肯定說,否定說,折衷說和共同損失說。
肯定說為通說,認為善意取得所強調者在於保護善意受讓人,以確保交易安全,且佔有是善意取得本來的要件,是取得一般動產物權的生效要件,因此佔有改定能夠善意取得所有權。
否定說認為佔有改定不能適用於善意取得,丙不能取得所有權。其理由為:一是丙雖然以佔有改定方式取得動產的佔有,真正權利人乙對出賣人甲的信賴關系已經被否定,但此項否定在動產未為現實交付之前仍未實現,乙的權利仍應視為繼續存在。在乙取得該動產之後,丙對乙請求返還時,乙可以自己的佔有是基於固有的權利為由加以拒絕。二是乙和丙都對甲寄予同樣的信賴,不應厚此薄彼,而且法律應盡量保護交易的安全,對於善意取得,是法律不得已而求其次的例外規定。在同等保護的情況下,應盡量遵守法律的一般原則,而不是創設例外,所以應優先保護乙的權利。三是若肯定有善意取得,則甲對丙為無權處分後,完全可以再對其他人為無權處分,易產生非正當利益的變動,採取否定說有利於防止此不正當利益的重復發生。
折衷說認為丙雖然能夠以佔有改定善意取得所有權,但這種權利並不確定,具有相對性,在丙取得現實佔有之後才能確定。乙在甲對丙為現實交付之前也有所有權,此所有權以甲對丙以佔有改定出讓後,現實交付前也有相對性,在取得現實佔有後得到確定。即誰先取得現實佔有,誰就具有確定的所有權,同時消滅另一買受人的相對的所有權。
共同損失說就乙與丙誰取得所有權的問題採用折衷說的觀點,但是其認為採用單純的折衷說將導致先下手為強的不公平結果,因而雖然以先下手者取得所有權,但因此喪失權利的另一買受人可以向其取得該物一半價格的損失賠償。
以上諸說各有道理,但我認為肯定說更為可取。理由為動產佔有的受讓並不是善意取得制度的本來要件,而不過是動產物權變動的成立要件,佔有改定本來就是佔有轉移的方式之一,不能排除,而且善意取得制度本身就是基於對轉讓人佔有的信賴,而保護善意受讓人,以實現對交易的安全保護,不能因受讓人佔有時佔有轉移方式的不同,使善意受讓人面對不同的法律後果。肯定說能夠充分保護交易安全,有利於物的流通,是更為合理的學說。善意取得制度的價值在於保護善意的第三人對物權外觀的信賴。而乙在甲對丙為無權處分之前是所有權人,之後,乙的所有權歸於消滅,丙是所有權人。在乙不知甲已為無權處分人而從甲處取回動產時,若肯定丙可以行使物上請求權取回該物,和生活的觀念相違背。此時可以適用善意取得,使乙重新取得所有權。因為甲乙之間有使乙取得間接佔有的契約,乙取回時對甲的佔有的信賴比善意取得人的信賴更為強烈,在其重新取得對動產的直接或間接佔有時,應當適用善意取得。
(四)預定的佔有改定
在德國的實務上,對於讓與之際,出賣人尚未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而先依佔有改定的方式出讓標的物的所有權的,判例也認可其效力,在學說上稱為先行的佔有改定。 因此,佔有改定對將來取得的財產也存在著進行佔有改定的可能性。台灣學者稱之為預定的佔有改定,如以佔有改定方法取得倉庫的貨物的所有權讓與,當事人之間得約定,受讓人對於讓與人將來取得的貨物也保有其所有權,則當讓與人將該項貨物存放於倉庫時,即受讓人取得所有權之時。
Ⅵ 民法中什麼情況構成非法佔有
《刑法》第二百七十條: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非法佔有,又稱為無權佔有、無權源佔有,是指非依合法原因而取得的佔有。如遺失物拾得、盜竊搶奪而發生的佔有即為非法佔有。
區分非法佔有與合法佔有意義在於,合法佔有可以依據佔有制度以外的法律制度保護,如所有權人的合法佔有可以依據所有權而享有物上請求權保護對物的佔有。
非法佔有又可以分為善意佔有和惡意佔有。前者是指,佔有人不知道也不應知道其佔有為無權佔有,如誤信他人之物為己物而佔有。後者是指,佔有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佔有為無權佔有。
區分善意佔有與惡意佔有的意義在於,惡意佔有僅有「佔有適法」的推定效力,而善意佔有還可以發生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時效制度等的保護。
對於遺失物拾得的佔有,理論上有爭議,個人認為屬於惡意佔有。
(6)民法觀念佔有擴展閱讀:
在刑法分則第五章規定的侵犯財產罪中,大部分犯罪是以非法佔有作為犯罪的主觀故意的?如盜竊、搶劫、搶奪、詐騙等。本章規定的12個罪名中有8個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
另外,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五節規定的金融詐騙罪的7個罪名,以及其他章節規定的合同詐騙罪、貪污罪、私分國有資產罪等,也是將非法佔有作為犯罪的主觀故意。如何認定刑法中的非法佔有,對於正確處理此類犯罪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刑法中的非法佔有
從民法意義上講,佔有是所有權的權能之一。所有權分為佔有、使用、收益、處分四項權能,佔有權是所有權的基礎,沒有佔有權其他三項權能就無法實現。
民法中的佔有,按其取得方式不同又分為合法佔有和非法佔有。合法佔有是指行為人通過法律規定的合法的形式對物進行掌握和控制。非法佔有則是不合法佔有或者說通過非法的途徑實現佔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非法佔有
Ⅶ 佔有制度在民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佔有制度-概念
佔有制度人類的生活,必須支配並使用外界之物不可。佔有即系在社會共同生活中被承認的對物關系。何為佔有?是理解佔有制度首要應予澄明的問題。中國由於未設獨立的佔有制度,故無立法性明文。從中國學者的論述來看,大致有如下幾種觀點:一種認為佔有是所有權的一種權能,法學上的佔有,通常是指主體對物的實際控制。[1](232)另一種認為佔有是非所有人實際掌握他人財產的事實狀態。[2](93)第三種強調佔有是對物的佔領、控制,[3](385)或佔有是指人對物進行管領的事實。[4](333)比較上述三種觀點,第一種將佔有限縮為所有權的一種權能,從而淹沒了佔有制度存在的獨立價值,乃受前蘇聯立法影響且輕視法律承繼性的結果。第二種觀點,建立在主張佔有是一切財產利用關系的支點,並排斥引進自物權和他物權機制的前提上,雖不失一種創見但缺乏操作性。第三種觀點與佔有的本質相近,為本文所贊同。所謂佔有,乃對於物有事實上管領力之事實。被管領的物,稱佔有物,為佔有的客體。管領其物之人,稱佔有人,為佔有的主體。
佔有制度-特徵
特徵1.1從佔有的主體觀察,因佔有為人與物之間的關系,故任何權利主體均可成為佔有主體,即佔有人。非所有人成為佔有人為社會所必須,所有人成為佔有人乃常態。「在佔有概念中排除所有人自己的佔有事實」並不可取。同時,佔有系因自己行為而取得(如拾得遺失物),故性質屬法律事實,非屬法律行為。佔有人不以有行為能力為必要,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有事實上支配能力,亦可佔有。至於佔有的繼承,則不以繼承人具有自然的意識能力為必要,胎兒亦可因繼承取得佔有。法人因可經由法人機關行使對物的事實上管領力,使法人成為佔有人。可見,自然人和法人皆可為佔有人。[5](482)
1.2就佔有的客體而言,須為物。因此對不須佔有物而可行使權利的財產權,僅可成立准佔有(如地役權、抵押權和智慧財產權等)。就佔有標的物性質言,與權利的標的物於范圍上、限制上有所不同。前者適用范圍廣於後者,無論私物、公物均可成立佔有,如國有土地可為前者的客體,後者則不可。前者不受物權法-物-權原則的拘束,其客體不限於獨立物,正如王澤鑒指出:「物的成分,無論其為重要成分或非重要成分,事實上得為管領的,皆可作為佔有的客體。」有疑問的是,除動產佔有外,於不動產上得否成立佔有?特別是登記具有公信力及推定力,應優於佔有之推定力前提下,不無疑義?對此,王澤鑒先生主張「佔有為統一的概念,適用於不動產和動產」,辛學祥先生進一步指出「對未登記的不動產,仍得適用權利之推定」,中國學者孫憲忠先生於主張物權立法採用不動產——動產法模式時,亦主張不動產佔有的存在。[6](36)
1.3從佔有的內容上看,佔有系對標的物有事實上管領力。所謂對物有事實上管領力,指對物得為支配,排除他人干涉。判斷有無管領力,乃個案認定問題,不可一概而論。須從一般社會觀念著眼,具體就人對物可識別的外部的空間關系、時間關系並與某種法律關系結合作為參考,方為妥當。就空間關系言,應強調人對物的現實支配,即人與物於場合上須有一定的結合關系,且正在持續之中。就時間關系,強調人對物支配上的穩定性,即須非短暫,稍存即逝,須有相當的繼續性。否則無法顯現人對物管領已處於須排除他人干涉之狀態。除上述因素外,更為重要的乃法律關系因素的納入,鬆弛了事實上的關連,使佔有由直接實力支配而漸擴大至觀念的支配,佔有概念呈擴大與限制並存狀態。如出質人作為間接佔有人透過質權人的直接佔有亦成立佔有,受到法律的保護,屬前者;至於受僱人作為佔有輔助人,不取得佔有,則系後者。由此可見,佔有已因時而變,日趨抽象化,印證了佔有本為社會觀念的產物。
佔有制度-價值
價值各國物權法無論將佔有定位為事實,抑或權利,均在法律上賦予一定的效果,且此效果專為保護佔有而設。中國建立佔有制度有其獨特的意義與存在價值。
2.1建立佔有制度,有利於構建合理的中國的物權立法機制。誠如有的學者所指出的,中國的佔有概念和佔有制度應與中國民法物權制度的總體設計結合起來,而不應自行其是。因此,對佔有制度既不能限縮為所有權之佔有權能,而導致物權中的所有權機制一統天下;也不能將之擴大統一解釋和確立財產利用制度,進而駕空並否定他物權制度,建立「所有——佔有」的物權制度模式。正確的思路是將佔有制度定位為法律對物的事實支配的保護制度,中國的佔有制度不僅離不開自物權和他物權機制,而且其作用因承認他物權機制而更顯增強。
2.2建立佔有制度,有利於彌補現行立法對佔有保護之不足。就以佔有為內容的定限物權言,為保護物的利用權免遭侵害,在不能根據所有權求得保護之際,只能求諸於佔有的物上請求權的保護。就具有債權的佔有言,雖可基於債權予以救濟,然合同相對性原則大大削弱了第三人侵害債權時的保護,而基於佔有產生的佔有權則可對抗第三人。可見,羅馬法中的債權的利用保護說仍有其魅力。另外,就上述兩種情形,無本權的佔有亦需受到佔有的保護,以維護社會秩序與安定。
2.3建立佔有制度,有利於完善中國物權法中若干欠缺的制度。第一,取得時效的建立離不開佔有制度。因為取得時效的實質是「事實勝於權利」,取得時效的成立要件之一即要求佔有人系自主、和平、公然佔有。可見,設立取得時效不單是時效制度的效果,也是佔有效力使然;第二,善意取得制度更離不開佔有制度。按佔有制度的規定,當轉讓人無權轉讓他人之物時,基於佔有公信力法則,善意的受讓人在符合一定條件下即可取得受讓物的所有權或其他物權。立法上正是基於佔有公信力,為保護交易動態安全,而建立善意取得制度。可見,佔有制度不僅保護靜態的佔有的安全,對動態的安全也予以關懷。中國目前仍未建立起完整的善意取得制度,此與佔有制度的欠缺密切相關。第三,有關先佔、佔有物的使用收益,佔有人與回復請求人的權利義務關系,佔有的轉移等諸多問題均須佔有制度予以確定規制。
2.4建立佔有制度,有利於樹立中國對法律程序尊重的觀念。為穩定財產的佔有關系,法律給予佔有以相當於本權的保護,為此實體上賦予佔有人以物上請求權,此不同於所有人的物上請求權,前者的目的在於保護佔有,後者的目的在於保護權利。此兩項請求權在訴訟中,即表現為佔有之訴與本權之訴,二者可互相獨立而並存,可合並或先後行使,從而共同保護佔有人。中國欠缺佔有之訴,其後果不僅是對佔有人保護不利,也會造成私力救濟的泛濫。固然有學者對佔有訴權制度的作用提出質疑,認為作用甚微,然誠如王澤鑒先生的看法,評介一個法律制度的社會功能,不能僅從訴訟案例去觀察,此應從訴訟外的效能去評斷。為此,本文贊同於本權之訴外同時設立佔有之訴,使佔有的保護有法律程序可依,從而增強對法律程序的尊重。
佔有制度-效力
效力佔有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現為:佔有權利的推定、動產所有權的善意取得、佔有物的使用收益、佔有人與回復請求人的權利義務、佔有的物權法上保護等五個方面。本文僅就佔有權利的推定,佔有的物權法上保護此兩方面作進一步的探討。
3.1佔有權利的推定
所謂佔有權利的推定,是指佔在人於佔有物上行使的權利,推定為佔有人適法有此權利。也稱佔有權利的推定力。法律之所以設此推定乃基於權利存在的概然性,即佔有的所在,通常亦權利所存,此是人類經驗法則條文化的產物。[7](480)可見,與本權相繼緣的羅馬法中的佔有觀念是不會有此推定的,而視佔有為權利外衣的日耳曼法是其導源,演變至今,已成為佔有效力之首。正是基於佔有權利的推定,可免除權利舉證的困難,社會的和平和安定由此而生,取得時效制度存在理由因而奠定;同時,佔有權利既受推定,與動產物權以佔有為公示法則相結合,佔有公信力得以產生,動產的交易安全得以維護,善意取得制度有其存在理由。佔有權利的推定所指究為何種權利?凡以佔有標的物為內容行使權利,均在推定范圍內,不限於物權(所有權或他物權),也包括債權(如租賃權)。反之,不以佔有為內容的權利如地役權、抵押權、著作權等,則不在推定范圍內。同時須說明的是,應將權利推定,與基於羅馬法佔有觀念所產生的佔有狀態即佔有事實的推定相區別,後者指佔有人,推定其是以所有的意思,善意、和平、公然佔有。此亦為各國立法所承認,不可不辨。
關於佔有權利推定的效力一般有以下幾方面:
3.1.1就主張權利推定的主體言,不僅佔有人自己可以援用,第三人亦可。不僅現佔有人,對過去的佔有人,也有適用餘地,此對時效取得等頗有實益。
3.1.2就權利推定所針對的相對人言,是對一切人皆有效力,還是有限制地排除所有人和前佔有人(使其佔有的人)方可適用?未有定論。瑞士民法第931條第1項採用後說,目的在於保護真實的權利人。對此如何抉擇實涉及立法政策取向問題,是保護真實權利人,而將有權原佔有舉證責任加於佔有人,還是貫徹佔有推定的立法目的,而由佔有人主張如租賃權、質權存在的推定適用?本文主張基於佔有系表彰本權及從公平考量,采瑞士民法的限制說為宜。
3.1.3就權利推定的內容而言,不限於為佔有人的利益,對其不利益(或負擔)亦有適用餘地。同時推定僅在於佔有人適法有在佔有物行使的權利,以維持社會現狀及交易安全,可見是消極的。不能以此而積極要求取得本權或其他權利,否則不僅與立法推定主旨有違,且使民法時效取得所有權或其他物權的規定成為具文。
3.1.4就保護本權的利益言,則當佔有與本權背離或沖突時,為避免佔有人濫用主張推定的效力,真正權利人可舉反證推翻推定。此項反證,不應過於嚴格,否則將使「推定」變成「視為」。
3.2佔有在物權法上的保護
為穩定財產的佔有關系,以維護物的秩序和社會平和,法律給佔有以相當於本權的保護。分物權法上的保護與債權法上的保護。後者由債權法調整,本文不涉列。就物權法上保護,手段有二:即佔有人的自力救濟權與佔有人的物上請求權。
佔有人的自力救濟權乃在確保現已存在的事實上管領力,以維護社會的安定,並非有違私力救濟禁止的原則。從消極方面言,指佔有防禦權,從積極方面看,指佔有物取回權,二者合稱自力救濟權。自力防禦權是指佔有人對於侵奪或防害其佔有的行為,得以己力防禦之。可見,系屬一種自力救濟。就行使防禦權利主體言,指直接佔有人或輔助佔有人,而不包括間接佔有人;就構成要件言,須以佔有被侵奪或妨害為要件。自力取回權系為貫徹佔有保護目的,於消極賦予佔有人自力救濟權基礎上,更進一步賦予對侵害人取回佔有物的積極權能。立法根據被侵奪的佔有物為動產還是不動產分設規定。如中國台灣民法第960條第2項規定:佔有物被侵奪者,如系不動產,佔有人得於侵奪後,即時排除加害人而取回之,如系動產佔有人得就地追蹤向加害人取回之。
佔有物上請求權也稱佔有保護請求權,不同於所有人的物上請求權。從佔有制度考察,則不僅具有維護社會和平秩序的作用,更含有維護佔有本權的機能,在中國物權法中尤有存在價值。[8](490)學說有稱之為佔有訴權,此不過是著眼於法制史上的淵源,而實務中以佔有之訴表現。但從性質言,為實體上請求權,於訴訟外也可行使。佔有人物上請求權包括佔有物返還請求權,佔有妨害排除請求權和佔有妨害防止請求權,後二者又合稱為佔有保全請求權。佔有物返還請求權系指佔有人,於其佔有被侵奪時,得請求返還其佔有物的權利。此項請求權的目的在於回復其物的佔有,而並非回復其物的原有狀態。因此於可歸責於加害人事由致佔有物毀損時,僅可請求損害賠償。同時須注意的是,回復佔有後,取得時效不發生中斷。佔有妨害排除請求權系指佔有人,於其佔有妨害時,可以請求去妨害的權利。所謂妨害指以侵奪以外的方法妨礙佔有人管領佔有物,如丟棄垃圾於他人庭院等。此項請求權並非損害賠償請求權,在實務中往往會導致恢復原狀的同一效果,但不發生金錢賠償問題。佔有妨害防止請求權,系指佔有人,於其佔有存在被妨害之虞,得請求防止其妨害的權利。至於佔有是否妨害之虞,應依社會觀念加以判斷,非以佔有人的主觀意見為標准。針對以上三種請求權,立法為避免因隨時援用佔有物上請求權而導致權利始終處於不穩定,擾亂社會安定,因此應規定自侵奪或妨害佔有或危險發生後一年間如不行使則請求權消滅。本文主張此期間是消滅時效。
Ⅷ 民法上佔先的概念具體是什麼,和佔有有什麼不同
先佔,是物取得一種方式,而佔有是物權歸屬一個狀態……
Ⅸ 民法佔有屬不屬於法律事實
首先解釋下法律事實:法律事實是能引起權利義務發生、變更或者消滅回的事件或行為。
這里的「行為答」既包括法律行為,也包括非法律行為;既可以是合法行為,也可以是非法行為。(如果你是法學生,建議搞清這兩組概念間的區別)
佔有是一種事實行為,一種非法律行為,既有合法也有非法的情況。(佔有是佔有人對於物的控制與支配的管領力的事實狀態)
佔有是一種法律所保護的事實,可以引起權利義務的得喪變更。
即使小偷偷來的東西,除了為返還物主或有權機關依法執法外,也不能隨意拿走。
Ⅹ 民法中的無權處分和善意佔有之關系
目前,民法上一般把法律上保護的安全分為靜態的安全與動態的安全兩種:前者指的是法律保護權力人佔有和所有的財產權益,禁止他人非法佔有的靜態安全,對此又可稱為「享有的安全」。後者指的是法律保護交易當事人基於交易行為所取得利益的動態安全,此種安全又可稱為「交易的安全」。依照理論及公平正義的理念,這兩種安全都應當得到平等的對待和平等的保護,不過我國的立法卻在此方面做出了矛盾的規定。關於無權處分行為的規定側重於保護靜態安全,關於善意取得制度的規定側重於保護動態的交易安全,在這里兩者是存在區別的。
通過分析兩種制度的關系可以得出:無權處分行為是善意取得制度適用的前提,無權處分行為與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上安全保護問題的兩個方面,兩者是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但無權處分規定靜態的財產關系,保護的是權利人的利益;善意取得則規定動態的財產交易關系,保護的是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兩者又是互相區別的。因此從保護交易安全出發,應妥善處理好兩者之間的沖突,達到利益的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