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特質

司法特質

發布時間: 2022-03-12 01:34:57

① 法律的特徵是什麼

法律行為具有以下三個特徵:第一,法律性。法律行為是法的現象的重要組回成部分,是答由法律規定的、具有法律意義、可以用法律進行評價的人的行為,由此區別於一般的社會行為。第二,社會性。法律行為作為人的活動,具有社會性的特徵,法律行為並不是一種孤立的行為,而是其他社會行為的一種形式或一個方面。第三,法律行為是能夠為人的意志所支配的行為,具有意志性。法律行為是人所實施的行為,受人的意志所支配。反應了人們對一定的社會價值的認同,一定利益和行為結果的追求以及一定的活動方式的選擇。

司法的特徵是什麼

司法具有以下幾點特徵:
1、司法的被動性:行政權在運行時具有主動性,而司法權則具有被動性。

2、司法的中立性:行政權有傾向性,司法權則要求絕對的中立性。司法中立指法院以及法官態度不受任何因素影響

3、司法的形式性:行政權更注重權力結果的實質性,而司法權更注重權力過程的形式性,即程序性。

4、司法的專屬性:行政權具有可轉授性,司法權則具有專屬性。

5、司法的終極性:行政效力非終極性,司法權效力有終極性。司法權是最終、最權威的判斷權。是司法權典型特徵

6、司法的交涉性:行政權的運行方式具有非交涉性。司法權運行方式的交涉性,即控、辯、審三方展開抗辯

7、司法的非服從性:行政權存在層級的服從性,司法權的管理關系則是非服從的,以法律為准繩是司法的本質體現。

8、司法的公平優先性:行政權的價值取向是具有效率優先性,司法權的價值取向具有公平優先性

③ 行政司法的特徵

⒈行政司法抄行為是享有準司法權的行政行為,即以依法裁處糾紛為宗旨的行政司法行為。它按照準司法程序來裁處糾紛,堅持程序司法化的原則;
⒉行政司法行為的主體是法律規定的具有行政司法職權的行政機關,在我國,主要是指行政復議機關、行政裁決機關、及調解機關;
⒊行政司法行為的對象是和行政管理有關的行政糾紛以及民事、經濟糾紛,這些一般都由法律給以特別規定。它們是由於當事人不服行政機關的決定,或雙方當事人不履行義務,或行政機關、其他當事人侵害相對方合法權益而產生的,在權利和義務發生利害關系的爭議或糾紛;
⒋行政司法行為是行政主體的依法行政的活動,即行政機關依法裁處糾紛的行為;
⒌行政司法行為不同程度地具有確定力、約束力、執行力(行政調解的執行問題有特殊性)。但它對糾紛的解決一般都不具有終局性,所以原則上也具有可訴性,不服行政司法決定的還可以向法院起訴

④ 司法權特徵

1體現了司法權的消極性
2體現了司法權解決爭議的個案性,或是針對性。
3體現了司法權的被動性

⑤ 司法權的基本特徵

1,被動性。抄以「不告不理」襲為原則,非因當事人請求不作主動干預,表現在程序啟動,司法裁判范圍,以及法律適用發方面。
2。中立性。法院以及法官對當事人保持不偏不倚的態度,也是英美法系的「自己不能做自己的法官」原則得體現。
3,專屬性。司法權的行使及行使主體必須是特定司法機關的特定少數人,表現在,其權利不能轉授,未經過職業訓練得人不能擔任法官。
4,非服從性。指上下級法院之間相互獨立,且作出決定的過程是分離的。
5,終級性。司法權是最終判斷權,最權威的判斷權。

我正在考研。以上是浙江大學法學專業指定書的答案。

⑥ 司法的概念、特點是什麼

概念:又稱法的適用,國家司法機關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具體應用法專律處理各種案件的屬專門活動。
特點:被動性、中立性、終極性、形式性、專屬性等

拓展資料

  • 司法

    1.古代官名、星官名

  • 2.現指檢察機關或法院依照法律對民事、刑事案件進行偵察、審判。

    3.司法(Justice),又稱法的適用,通常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司法人員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具體運用法律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

    參考資料司法_網路

⑦ 司法的特點是

司法的被動性:行政權在運行時具有主動性,而司法權則具有被動性。
司法版的中立性:行權政權有傾向性,司法權則要求絕對的中立性。司法中立指法院以及法官態度不受任何因素影響
司法的形式性:行政權更注重權力結果的實質性,而司法權更注重權力過程的形式性,即程序性。
司法的專屬性:行政權具有可轉授性,司法權則具有專屬性。
司法的終極性:行政效力非終極性,司法權效力有終極性。司法權是最終、最權威的判斷權。是司法權典型特徵
司法的交涉性:行政權的運行方式具有非交涉性。司法權運行方式的交涉性,即控、辯、審三方展開抗辯
司法的非服從性:行政權存在層級的服從性,司法權的管理關系則是非服從的,以法律為准繩是司法的本質體現。
司法的公平優先性:行政權的價值取向是具有效率優先性,司法權的價值取向具有公平優先性。

⑧ 中國古代司法的特徵

一、古代司法的特點
(一)君主享有最高司法權
皇帝是古代最高的權力享有者,其身份的合法性不言自明。在人人認可其至高無上地位的情況下,皇帝自然是普天之下的最高主宰,他集立法、司法、行政權於一身,他是最高的思想權威、政治權威。最終的司法裁判權是其身份地位的重要體現,一方面,利於實現君主對國家的控制,另一方面,也利於實現司法的相對統一。
(二)司法與行政的界限模糊
司法活動需要專門的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去參與,這也是司法職業化、專門化的需要。中國古代很早就產生了司法機關與並有相關的司法人員,如秦朝的「廷尉」。可以說,專門機關和專職人員應該是司法功能完善的重要體現,但從中國古代的實際情況來看卻不是這樣的,司法與行政的界限並不十分明顯,尤其是在地方上。
(三)重實體、輕程序與輕證據、重口供
有人認為中國古代的司法模式就是韋伯所總結的「卡迪司法」,即所謂的實質非理性。不可否認古代司法有一定的程序,但相較而言,對實體的追求,遠遠超過了對程序的追求,所謂程序不過是實現實體的公正的手段而已。重實體,輕程序的觀念基本否了程序自身所體現的價值,「純粹程序正義」的觀念更是無法想像。這種司法現象,在某種程度上也印證了中國文化的精神,即務實主義精神。
(四)刑事與民事的有限分離
先秦時代,司法中有「獄」、「訟」,「獄」主要關乎刑事審判,而「訟」主要關乎民事審判,體現了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的初步分離。但是,從司法制度的整體來講,民事與刑事的分離並不十分明顯。比如,審判的具體機構是同一的,審判人員也是同一的,審判方式、甚至處罰方式也有的部分一致性。今天,我們有公、私法的觀念,其適用法律的條件,司法審判的方式,證據規則的適用,責任承擔的方式等等都有很大的區別,而古代社會的這種區分是不明顯的。比如,在古代,欠債不還是可能挨板子的,這樣的懲罰顯然是刑事的。
(五)司法官依法斷罪及其責任
中國古代重視結果公正的思想,也部分放寬了司法官的自由裁量權,為了實質的公正,可以能動司法,以協調好天理、國法與人情的關系。但是,就絕大多數的案件來講,是不需要過多的自由裁量的,法律基本上有明確的規定,此種情形之下,依法斷罪就成為司法官的基本職責。為了實現司法權的統一和皇權的至上性,必然要限制司法官吏的許可權,普通的司法官吏只能援法斷罪。枉法徇私、枉法循情的種種違法行為必然是法律所不容的,「無疵之過」、「出入人罪」就是最好法官責任的最好制度體現。
(六)儒家思想深刻影響司法觀
司法觀念只是社會整體法律觀的部分體現。中國正統法律思想深受儒家倫理觀影響,處處體現著倫理觀念的影子。儒家思想發端於孔子,以「仁」為核心,以倫理等級觀念為基礎,形成自己的獨特思想系統,這些思想武裝了人們的頭腦,更影響者人們的生活實踐,司法理念與實踐也概莫能外。

⑨ 1、你是如何理解司法的性質的 2、司法和司法權有哪些重要特徵。 3、什麼事司法公正

您好:1.司法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具體運用法律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2.獨立性,中立性,程序性,公正性,統一性,重要性3.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權運作過程中各種因素達到的理想狀態,是現代社會政治民主、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現代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 司法公正是法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國的要求,其基本內涵是要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體現公平、平等、正當、正義的精神。司法公正的主體是以法官為主的司法人員。司法公正的對象包括各類案件的當本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司法公正包括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前者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標,後者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整體公正與個體公正的關系反映了司法公正的價值定位和取向。

⑩ 審判權的司法特徵

審判的獨立性。審判權必須獨立行使, 如果司法權不同立法權和行政權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權和立法權合二為一,則將對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專斷的權力,因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權與行政權合二為一,法官便將握有壓迫者的力量」。
審判的中立性。審判的目的在於解決對立的雙方之間的爭議,所以審判過程中,法官必須嚴守中立,偏向任何一方都會使審判失去其本來的意義,損傷司法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而法官也不能審理涉自身的案件,若法官是案件的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時,必須進行迴避。審判權的這種權力屬性,不僅要求法官要樹立坐堂問案、居中裁判的司法理念,而且也意味著在審判程序的設置上,必須時時處處體現法官中立性要求。
審判的抗辯性。作為案件信息掌握者的雙方當事人,各自積極而充分地提出有利於自己的證據和主張,反駁對方的立論,進行交叉詢問和辯論,從而向法官提供和展示最豐富的案件信息,使法官的裁判真正地「以事實為根據」 。同時,法官處於中立的第三者的地位來裁決,有助於避免其因積極收集證據而產生先入為主的價值判斷。抗辯性規律要求,在審判程序設置上要充分體現當事人地位平等、權利對等、權利義務相統一的原則。
審判的親歷性。訴訟的參與性和審判的親歷性,實質是一個認識論的范疇。審判是一種個人化色彩濃重的活動,它的直接言辭原則、辯論原則講求的是判斷者的親歷性。法官只有直接審理案件、直接聽取雙方當事人的請求與辯解,才能作出更接近客觀實際的、公正的判決。
審判的公開性。通過公開審判,將審判活置於廣大人民群眾和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監督之下,既可以增強審判人員的工作責任心,防止司法人員專橫擅斷,提高辦案質,有助於解決人情案、關系案、金錢案等問題;也有利於當事人正確行使訴訟權利,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有助於其對審判結果的認同和接受,有助於增強公眾對司法的公信和支持。
審判的程序公正性。司法公正包含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兩層含義,而程序公正是實體公正的前提和保障。只有過程公正,才能通往結論公正;評價判決是否合理,不能從判決本身自證,而應從過程中推斷。
審判的法律真實性。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是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基本原則。法律真實是建立在證據證明基礎上的,如果沒有證據,不能認定其為真實。司法公正的體現,應當是在當事人舉證、質證後,人民法院根據查證屬實的證據,認定案件事實,依法作出裁判。人民法院應當努力做到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的一致,但由於司法機關和當事人收集證據的局限性,人民法院通過公開、公平程序,根據證據和法律作出的裁判結果可能與客觀實際不完全吻合。但是,在正常情況下,只要做到了法律上的真實,裁判結果就應當認為是公正的。
審判的權力分治性。只要有國家和國家權力存在,掌握權力的人就可能以權謀私,進行權錢交易。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制約權力 ,分權制衡是一切權力運作應遵循的規律。不僅國家的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需要分立並相互制約,而且司法權本身也有一個分權與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問題。如立案權、審判權、執行權、審判監督權應當分立,並建立有效的制約和監督機制,以防止司法人員濫用權力,以權謀私,損害司法公正。
審判的被動性(消極性)。案件和爭議的存在是審判權行使的前提條件,沒有爭議,審判權不能主動行使;即使有爭議,如果當事人不提交法院,審判權仍無用武之地。「有糾紛方有司法意味著許多事務不屬於法院管理的范圍」 。司法權的這種特徵與立法權和行政權形成鮮明的對照。立法機關應當積極主動的立法,以為社會生活提供可以遵循的行為規范,行政機關應當積極行政,以完成立法機關賦予自己的使命,否則,它們便有失職之嫌。而法院恰恰相反,違背審判的被動性特徵,主動出擊,不尊重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就會超越職權,步入誤區。
審判的及時性。以最少的資源(人、財、物、時間)消耗,獲取最大的社會功能,這是現代司法的一個重要價值和追求。
審判的職業性(技術性)。審判是一項高度專門化和技術性的工作,並非每一個人都能運用它。在審判的過程中,法官要依據法律的規定,運用自己豐富的法律知識和社會經驗進行推理和判斷,以確定爭議的性質和解決爭議的方法。
審判的終局性(權威性)。司法是維護社會正義、實施權利救濟的最後一道防線,從一定意義上說,法院判決應該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各方當事人必須遵從,必須尊重已發生法律效力裁判的權威性和嚴肅性,非經法定程序不得隨意變更之。審判權權威性的另一個體現就是法官地位超然和至高無上。
審判的適應性。審判的職能作用的強弱、案件數量的多少,往往不是以法院的意志為轉移的,而是取決於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和法治化水平。在一般情況下,社會的法治化程度越高、經濟文化越發達,往往案件數量越多、 訴訟標的額也越大,而案件的增長幅度也往往與GDP增長幅度相吻合。

熱點內容
非訴律師的職業規劃 發布:2024-11-20 19:23:55 瀏覽:326
塔吊坍塌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19:17:01 瀏覽:673
崑山人民法院執行法官 發布:2024-11-20 18:44:06 瀏覽:649
女法官電視劇 發布:2024-11-20 18:43:58 瀏覽:865
侵權法的社會功能 發布:2024-11-20 18:30:50 瀏覽:786
中國司法部官網查詢 發布:2024-11-20 18:25:33 瀏覽:819
司法部熊選國仕途 發布:2024-11-20 18:22:38 瀏覽:36
合同法146條 發布:2024-11-20 18:03:36 瀏覽:909
知名企業法律顧問哪家好 發布:2024-11-20 17:51:29 瀏覽:374
林奕含法院 發布:2024-11-20 17:42:14 瀏覽: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