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我國刑法法定的基本原則有

我國刑法法定的基本原則有

發布時間: 2022-03-12 16:20:13

① 我國的刑法基本原則有

《刑法》第三條【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版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權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第四條【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第五條【罪責刑相適應】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② 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是

刑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刑法明文規定的、 在全部刑事立法司法活動中應當遵循的准則。

罪刑法定原則:

《刑法》 第 3 條規定了罪刑法定原則:「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它的基本內容是:(1) 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罰必須事先由法律明文規定。(2)明確化,即對於什麼行為是犯罪以及犯罪所產生的法律後果,都必須作出具體的規定,並用文字表述清楚。(3)合理化,即罪刑法定原則要求合理確定犯罪的范圍和懲罰的程度,防止濫施刑罰,禁止採用過分的、殘酷的刑罰。

刑法適用平等原則:

《刑法》 第 4 條規定:「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它意味著對所有的人,不論其社會地位高低、 民族、 種族、 性別、 職業、 宗教信仰、 財產狀況如何,在定罪量刑以及行刑的標准上都平等地依照刑法規定處理,不允許有任何歧視或者優待。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也稱罪刑等價主義或者罪刑相均衡原則。刑法規定的罪責刑相適應原則有兩方面內容:(1) 刑罰的輕重與客觀的犯罪行為及其危害結果相適應,就是按照犯罪行為對社會造成的實際危害程度決定刑罰輕重。(2) 刑罰的輕重與犯罪人主觀惡性的深淺、 再次犯罪危險性的大小相適應。

③ 我國刑法規定有哪些基本原則

我國刑法規定來了三個基源本原則:罪刑法定原則、適用刑法平等原則、罪行相適應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4、5條分別對應其原則:
第三條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罪刑法定原則)
第四條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適用刑法平等原則)
第五條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罪行相適應)

④ 我國刑法規定的基本原則有

罪刑法定原則、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以及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⑤ 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基本原則有三個,即罪刑法定原則、刑法適用平等原則和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分別體現在刑法第3條、第4條和第5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條:

【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條:

【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五條:

【罪責刑相適應】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5)我國刑法法定的基本原則有擴展閱讀:

一、罪行法定原則:

1、基本含義: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2、基本內容

成文的罪刑法定:排斥習慣法。刑法淵源只能是最高立法機關依法制定的刑事實體法律規范。除此之外,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為刑法的淵源。在我國,刑法的淵源包括刑法典和單行刑法。

事前的罪刑法定:禁止事後法。只有在行為的時候已經存在並且生效的法律才能對所發生的行為具有效力。禁止不利於行為人的事後法,但允許有利於行為人的事後法。溯及力問題中的從舊兼從輕原則表達了這一思想。

嚴格的罪刑法定:禁止類推解釋,禁止一切不合理的解釋。允許有利於行為人的類推解釋。

確定的罪刑法定:刑罰法規的適當。

二、罪責行相適應原則

1、基本含義: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的輕重相適應。

2、注意事項:

罪刑相適應,是適應人們樸素的公平意識的一種法律思想,是由罪與刑的基本關系決定的,是預防犯罪的需要。

根據該原則,在適用刑法時,應將刑罰的輕重與行為人的犯罪性質、犯罪情節、人身危險性三者有機統一起來。在制刑、量刑、行刑各個環節均應貫徹罪刑相適應原則。

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1、基本含義:

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對於一切人的合法權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護,不允許有任何歧視。

2、主要內容:

任何組織和公民都應該平等地享有憲法法律規定的權利。憲法法律規定的權利有人身權、財產權、政治權與言論權等等。

如果憲法法律只規定了權利而沒有切實可行的措施保障每個人都能平等地享有,那隻是空中樓閣而已。

每個人的權利應該受到憲法法律的平等保護。每個公民的權利受到憲法法律保護的程度應該相同,不應該厚此薄彼,不應該區別對待。

同樣的違法行為應受到相同的法律懲罰。法律不僅平等地保護合法權益,也平等地追究違法行為。不論是誰實施違法行為。

不論其職位高低,不論其財富多少,都應當依法平等加以追究,不應法外施刑,也不應法外施恩,決不允許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存在。

四、罪責自負原則:

1、罪責自負原則的基本含義是:誰犯了罪,就應當由誰承當刑事責任;刑罰只及於犯罪者本人,而不能連累無辜。

2、罪責自負原則的基本要求:

(1)犯罪的主體只能是實施了犯罪行為的人,對於沒有實施犯罪行為的人不能對其定罪;

(2)刑罰的對象只能是犯罪者本人,對於僅與犯罪者有親屬、朋友、鄰里等關系而沒有參與犯罪的人,不能追究其刑事責任。

五、主客觀相統一原則:

主客觀相統一原則的含義和要求。主客觀相統一原則的基本含義是: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追究刑事責任,必須同時具備主客觀兩方面的條件,並要求主客觀兩方面的有機統一。

即符合犯罪主體條件的被告人,在其故意或者過失危害社會的心理支配下,客觀上實施了一定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對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構成了嚴重威脅或已經造成現實的侵害。

如果缺少主觀或者客觀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條件,犯罪就不能成立,不能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擔刑事責任。

⑥ 我國刑法規定有哪些基本原則

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有三個,即罪刑法定原則、刑法適用平等原則和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分別體現在刑法第3條、第4條和第5條。

⑦ 我國刑法典規定的基本原則有罪刑法定原則什麼和什麼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基本原則有三個,即罪刑法定原則、刑法適用平等原則和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分別體現在刑法第三條、第四條和第五條。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條 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第四條 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第五條 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⑧ 我國刑法基本原則有

刑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刑法明文規定的、在全部刑事立法和司法活動中應當遵循的准則,我國刑法主要有以下基本原則:

第一是罪刑法定原則,其基本含義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該原則規定在我國《刑法》的第三條: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第二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其含義是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對於一切人的合法權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護,不允許有任何歧視,該原則規定在《刑法》的第四條。
第三是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其含義是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的輕重相適應,規定在《刑法》的第五條: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⑨ 我國刑法明文規定的基本原則有

刑法的基本原則,是刑法本身所具有的,貫穿於刑法始終,必須得到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則。我國刑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包括:罪刑法定原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和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一)罪刑法定原則。我國刑法第3條規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該條規定正是罪行法定原則的法律條文表述,其基本含義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其要求罪和刑都必須是法律明確規定的,而不僅僅是看行為有什麼樣的危害結果以及危害的後果是否嚴重。關鍵要看該種行為構成犯罪有無法律明文規定,構成要件是否達到法律規定的標准。對危害社會的某種行為是否認定為犯罪行為以及是否給予刑罰處罰,給予什麼樣的刑罰處罰,必須以法律的明文規定為准。如果一種違反法律或不道德的行為造成了一定范圍的社會危害,但是刑法對其沒有明確的規定,那麼就不能作為犯罪來處理。
罪刑法定注意的思想基礎主要是民主主義與尊重人權主義,或者說是民主與自由;
——民主主義要求,什麼是犯罪,對犯罪如何處罰,必須由人民群眾決定,具體表現為由人民群眾選舉的立法機關來決定;
——尊重人權主義要求,為保障公民的自由,必須使得公民能夠事先預測自己行為的性質與後果,故什麼是犯罪,對犯罪如何處罰,必須在事前明文規定;
(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我國刑法第4條規定:「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該條規定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其含義是指任何人沒有地位、職務、出身等因素的區別,在法律適用上人人平等,任何人不能享有特權。就犯罪人而言,任何人犯罪,都應當受到法律的追究;任何人不得享有超越法律規定的特權;不論犯罪人的社會地位、家庭出身、民族、宗教、信仰、職業狀況、財產狀況、政治面貌、才能業績如何,都一律平等地適用刑法。就被害人而言,任何人受到犯罪侵害,都應當依法追究犯罪、保護被害人的權益;被害人同樣的權益,應當受到刑法同樣的保護;不得因為被害人身份、地位、民族、宗教、信仰、政治面貌、財產狀況等情況的不同而對犯罪和犯罪人予以不同的刑法適用。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即平等適用刑法原則,是指刑法規范在根據其內容應當得到適用的所有場合,都予以嚴格適用。具體要求為: (1)對刑法保護的合法權益予以平等保護; (2)對於實施犯罪的任何人,都必須依照法律認定犯罪; (3)對於任何犯罪人都必須根據犯罪事實與法律規定量刑處罰; (4)對於判處刑法的任何人,都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執行刑罰。
(三)罪責刑相適應原則。我國刑法第5條規定:「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該條規定體現了罪責行相適應的原則,其含義是指犯罪的輕重與所受的刑罰相稱,輕罪輕判,重罪重判。刑罰輕重,應當考慮行為人的犯罪行為本身和其它各種影響刑事責任大小的因素。
罪責相適應的基本含義是,刑罰的輕重與犯罪的輕重相適應。罪行相適應的具體要求是,刑罰既要與犯罪性質相適應,又要與犯罪情節相適應,還要與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相適應。

⑩ 我國刑法典規定的基本原則有罪刑法定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基本原則有三個,即罪刑法定原則、刑法適用平等原則和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刑法是中國唯一規定懲罰措施的相關部門,維護了社會的發展,保護了正常的發展節奏,另外也抵制了大部分的犯罪行為,有一定的震懾能力,更重要的是制裁犯罪行為,懲罰犯罪行為。刑法的空間效力,是指刑法對地域和人的效力。是指刑法在什麼地域范圍內對什麼人適用,解決的是國家的刑事司法管轄權的空間范圍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條
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第四條
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第五條
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熱點內容
大學經濟法破產法案例分析題 發布:2024-11-20 16:56:12 瀏覽:992
公司法法定人數 發布:2024-11-20 16:37:30 瀏覽:55
蒼南龍港法院 發布:2024-11-20 16:35:52 瀏覽:527
法律碩士報考時分方向嗎 發布:2024-11-20 16:32:13 瀏覽:586
司法系統平台 發布:2024-11-20 15:52:49 瀏覽:502
在線司法咨詢 發布:2024-11-20 15:47:48 瀏覽:345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母愛成仇 發布:2024-11-20 15:10:18 瀏覽:995
沙縣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4-11-20 14:58:15 瀏覽:97
華東政法學報 發布:2024-11-20 14:47:15 瀏覽:256
石獅法院網 發布:2024-11-20 14:04:16 瀏覽: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