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善意取得刑法

善意取得刑法

發布時間: 2022-03-15 16:17:27

刑法學中的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

1、善意取得是民法中的概念,而非刑法中的概念。
2、善意取得:又稱即時取得。指無權處分人將其佔有的動產或者錯誤登記在其名下的不動產轉讓給善意第三人或者為善意第三人設定他物權,在符合一定條件的前提下,善意第三人依據法律的規定取得動產或者不動產所有權或者他物權的制度。
(1)動產所有權的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1)須為佔有委託物(基於所有人意思取得佔有)+2)動產的佔有人實施了無權處分(以無權處分為前提,若無無權處分,則不存在善意取得的問題)+3)第三人受讓時為善意(不知道是無權處人)+4)第三人以合理價格受讓+5)完成交付(包括了現實交付、簡易交付、指示交付。不能通過佔有改定的方式)。
(2)不動產所有權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1)不動產登記簿出現權屬登記錯誤。+2)不動產名義人以自己的名義實施了無權處分+3)第三人受讓時為善意+4)第三人以合理價格受讓+5)辦理了過戶登記。
(3)擔保物權的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善意取得他物權的,參照所有權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注意:1)善意取得的質權、抵押權,不要求「以合現價格受讓」。2)不動產抵押權的善意取得以辦理抵押登記為構成要件;動產抵押權的善意取得不以「登記」或「交付」為構成要件。3)動產質權的善意取得以動產交付為構成要件,但佔有改定的將會方式不發生動產質權的善意取得。4)留置權是法定擔保物權,其善意取得有其特別構成,不以無權處分為前提。

② 物權法的贓物善意取得

在我國,以盜竊或其他方式取得贓物的案件時有發生。當盜贓物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商品交易流通領域後,許多與案件無關的第三人在不知道並且事實上通常很難知道其來源的情況下購買或接受該物品。在此情況下,只要贓物仍然存在,是無限制地追繳,還是合理地保護善意受讓人的利益?我國新制定的《物權法》對此並未做出明確規定,這實屬一大缺漏。因此,有必要對盜贓物之善意取得制度做出明確規定,以保護權利人的權利和市場的交易安全。
目前,物權法已經明確將贓物排除在善意取得制度的適用范圍之外。我國的司法實踐一項都認為,對於贓物是不能適用善意取得的。
在1996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於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有所松動,該解釋第11條規定:「行為人將詐騙財物已用於歸還個人欠款、貨款或者其他經濟活動的,如果對方明知是詐騙財物而收取,屬惡意取得,應當一律予以追繳;如確屬善意取得,則不再追繳。」
1997年1月9日公安部頒布《關於辦理利用經濟合同詐騙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公通字[1997]6號規定:「行為人將詐騙財物已用於歸還債務、貨款或者其他經濟活動的,如果對方明知是詐騙財物而收取,屬惡意取得,應當一律予以追繳;如確屬善意取得,則不再追繳。被害人因此遭受損失的,可依法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解決。」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③ 刑法繼承遺產,贈與適用於善意取得嗎

這種情況不抄適應善意取得。法襲律規定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法律依據:《刑法》第64條規定,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刑事訴訟法》第234條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查封、扣押、凍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財物及其孳息,應當妥善保管,以供核查,並製作清單,隨案移送。……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公安機關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229條規定,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及其孳息權屬明確無爭議,並且涉嫌犯罪事實已經查證屬實的,應當在登記、拍照或者錄像、估價後及時返還……。《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於對詐騙後抵債的贓款能否判決追繳問題的電話答復》(1992年8月26日),明確規定犯罪分子以詐騙手段非法騙取贓款,即使用以抵債歸還了債權人的,也應依法予以追繳。贓款贓物的追繳並不限於犯罪本人,對犯罪分子轉移、隱匿、抵債的,均應順著贓款贓物的流向,一追到底,即使是享有債權的人善意取得贓款,也應追繳。

④ 關於物權法善意取得的案例

張某屬於善意取得,從始至終只清楚是李某個人財產,動產已經辦理相關手續,而公司可以追究李某的經濟損失!

⑤ 關於善意取得制度

法律上的合理價位包括對等價位和溢出價位:即在這起買賣中,相機價值2000元,如果甲以2000或更高的價格賣出,受買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支付了相應價款,實際上是屬於自願行為,且該價款確實等值甚至高於商品本身,應當可以認定為善意取得
在交易當中,認定為不合理的價格是指明顯低於市場或同類商品的價格,如2000元的嶄新相機,500元就被甲出售了,那麼就不能認定為是合理價格
事實上,買方一般也只有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才可能以溢出價格購買物品,如果丁知情,顯然不可能購買或不會以溢出價格購買

注意:無論在刑法還是民法通則等法律內,對於善意取得或不知情的判定,針對價格方面特指以不合理的低價取得,而不限制高價

⑥ 將犯罪所得用於歸還欠款適應善意取得嗎

這種情況不適應善意取得。
法律規定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
法律依據:
《刑法》第64條規定,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
《刑事訴訟法》 第234條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查封、扣押、凍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財物及其孳息,應當妥善保管,以供核查,並製作清單,隨案移送。……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229條規定,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及其孳息權屬明確無爭議,並且涉嫌犯罪事實已經查證屬實的,應當在登記、拍照或者錄像、估價後及時返還……。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於對詐騙後抵債的贓款能否判決追繳問題的電話答復》(1992年8月26日),明確規定犯罪分子以詐騙手段非法騙取贓款,即使用以抵債歸還了債權人的,也應依法予以追繳。贓款贓物的追繳並不限於犯罪本人,對犯罪分子轉移、隱匿、抵債的,均應順著贓款贓物的流向,一追到底,即使是享有債權的人善意取得贓款,也應追繳。

⑦ 什麼是善意取得盜贓物是否適用


我國對贓物是否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論與實踐

關於贓物能否適用善意取得,我國理論界有三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贓物是法律禁止流通的物,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另一種觀點認為,有的贓物適用善意取得制度,有的贓物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第三種觀點認為,贓物應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筆者同意第三種觀點,理由如下:一是可以維護交易安全,穩定交易秩序,促進民事流轉;二是符合民法的公平原則及社會的公平價值觀念;三是我國現有法律沒有禁止贓物的善意取得。

我國沒有專門制定善意取得制度的法律,只在一些司法解釋性文件中有所體現,但對贓物是否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存在著不同的態度。一是贓物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如1992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於對詐騙後抵債的贓物能否判決追繳問題的電話答復》規定:「贓款贓物的追繳並不限於犯罪分子本人,對犯罪分子轉移、隱匿、抵債的,均應順著贓款贓物的流向一追到底,即使享有債權的人善意取得的贓款,也應追繳。」二是贓物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如1996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行為人將財物已用於歸還個人欠款、貨款或其他經濟活動的,如果對方明知是詐騙財物而收取屬惡意取得,應當一律予以追繳;如確屬善意取得,則不再追繳。」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四部門《關於依法查處盜竊、搶劫機動車案件的規定》規定:「對明知是贓車而購買的,應將車輛無償追繳,對違反國家規定購買車輛,經查證是贓車的,公安機關可以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百一十四條規定進行追繳和扣押。對不明知是贓車而購買的,結案後予以退還買主。」三是沒有明確善意購買贓物者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但卻體現了對善意購買贓物者的利益給予保護的精神。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規定:「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將單位進行走私和其他犯罪活動所得財物以簽訂經濟合同的方法予以銷售,買主明知或應當知道的,如因此造成經濟損失,其損失由買方自負。但是,買方不知該經濟合同的標的物是犯罪行為所得財物而購買的,賣方對買方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從實踐來看,司法機關很少能體現對善意購買贓物者的法律保護,造成這種情形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法律規定的猶豫性與模糊性。因此,在將來的物權立法中應該明確地體現對善意購買贓物者的法律保護。借鑒國外立法經驗和結合我國實際,筆者認為,對於善意購買贓物的受讓人應以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為原則,以公平原則為補充,具體內容可表述為:受讓人善意購買贓物的可以取得贓物的所有權,原所有人應向非法出讓人要求賠償。但是,如果非法出讓人沒有能力賠償的,可以按照公平責任原則,由善意受讓人給予所有人一定的補償

⑧ 《物權法》的贓物善意取得是什麼意思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刑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違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沒收。沒收的財物和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挪用和自行處理。

同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受讓人依照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

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前兩款規定。

物權法已經明確將贓物排除在善意取得制度的適用范圍之外。我國的司法實踐一項都認為,對於贓物是不能適用善意取得的。

⑨ 刑事案件中贓物的取得能否適用善意取得

屬於牽連犯,定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一罪從重處罰

買房人不能善意取得,因為沒有對價給付,不符合善意取得的條件。需要說明的是,實踐中,不動產已經可以適用善意取得制度,這與原來規定不同。

⑩ 涉及刑事的善意取得人

只要你可以證明你是善意的,不知道張某的詐騙行為,並且辦理了過戶手續那麼房產就是你所有

這是根據1996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1項的規定行為人將詐騙財物已用於歸還個人欠款、貨款或者其他經濟活動的,如果對方明知是詐騙財物而收取,屬惡意取得,應當一律予以追繳;如確屬善意取得,則不再追繳

熱點內容
簡述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09:01:22 瀏覽:77
偽造處罰單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08:45:10 瀏覽:534
法院傳票委託 發布:2024-11-20 08:27:38 瀏覽:88
關於娛樂場所的使用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20 08:17:17 瀏覽:297
農村土地管理條例 發布:2024-11-20 08:03:31 瀏覽:215
刑事訴訟法219 發布:2024-11-20 07:28:08 瀏覽:80
廣東省16個地級市立法權 發布:2024-11-20 07:25:19 瀏覽:98
道德不良行為 發布:2024-11-20 07:10:00 瀏覽:735
交通事故撞死牲畜法規 發布:2024-11-20 07:02:52 瀏覽:683
刑法懲罰說 發布:2024-11-20 05:48:45 瀏覽: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