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商法嗎
㈠ 中國的商法一共有哪些
主要有個人獨資企業法、 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中外合資經營回企業法實答施條例、 企業國有資產法、 企業破產法、 保險法、 公司法、 公司登記管理條例、 合夥企業法、 外資企業法、 外資企業法實施細則、 海商法、 票據法 及相關司法解釋
㈡ 當今中國有沒有「三商法」的存在,合不合法
國內沒有三商法的存在你所遇見的均是由那些傳銷分子打著別人的旗號掛羊頭賣狗肉例如你那家公司就是他們盜用別人的公司名稱干著不可見人的勾當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可以聊聊哈哈!!
㈢ 中國有三商法嗎
這是行內人自己定的
㈣ 日本和中國的商法有什麼區別
買張cnki卡,可以下載所有的中文學術論文
在裡面查:商法/商業法+日本、中國+商法
可以得到大量你想要的
可以得到足夠充分的來龍去脈
㈤ 中國有沒有像美國那樣的統一商法典
美國商法的統一是針對各個州自立法律來說的
中國不存在各省市自立法律的問題,所以中國的任何法律都可以說是統一的
㈥ 中國有商業法嗎
社會主義中國的商業法規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商業法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年代,各革命根據地的人民政權,適應人民革命戰爭的需要,頒發了許多調整商業關系的通告、條例、規定,確認保護私營商業和大力發展公營商業、合作社商業的政策。如1930年閩西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決議中的《商人條例》、《合作社條例》和《取消牙人條例》,1932年中央工農民主政府頒布的《工商投資暫行條例》,1933年臨時中央政府國民經濟部關於《糧食調劑局與糧食合作社的關系》的規定,1934年閩北分區工農民主政府《商人自由貿易問題》的布告,1941年《陝甘寧邊區禁止糧食出境修正暫行條例》,1942年《陝甘寧邊區販賣紙煙懲治辦法》等。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各解放區人民政府在施政綱領中都有關於商業的政策規定。這些法規,盡管形式簡單,內容帶有地區性,但它為以後中國的社會主義商業立法積累了經驗。
1949~1956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商業立法的主要任務,是通過調整各種所有制商業之間的經濟關系,為大力發展國營商業和合作社商業,逐步改造私營商業和個體商販,建立全國統一的新型的社會主義商業體系,提供法律保證。1949年10月,政務院設立了領導全國商業工作的貿易部(現為商業部),1950年3月發布了《關於統一國家財政經濟工作的決定》和《關於統一全國國營貿易實施辦法的決定》。1953年開始,陸續頒發了關於糧食、棉花、棉布、油料實行統購統銷的命令和實施條例,1954年還發布了《關於國營商業和合作社商業城鄉初步分工的決定》和《進一步加強市場領導,改造私營商業》的指示。這一系列重要的商業法規,對確立國營商業在全國市場中的領導地位,形成社會主義統一市場,起了重要的作用。
1957~1966年
1957年開始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商業工作的主要任務轉為組織好商品流通,促進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更好地為人民的生活服務。為了適當擴大地方的許可權,進一步發揮地方和企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國務院先後頒發和批准了《關於改進商業管理體制的規定》(1957)、《關於改進糧食管理體制的幾項規定》(1958)、《關於商品分級管理辦法的報告》(1959)。從1961年5月起,先後制定了《關於改進商業工作的若干規定(試行草案)》和《商業工作條例(試行草案)》。1962年9月,中國共產黨八屆十中全會作出了《關於商業工作問題的決定》,規定了適合當時情況的各項政策,調整了商業內外各方面的主要經濟關系,使商業工作出現了新的局面。
1966~1976年
中國處於十年內亂時期,商業活動在許多方面無法可依,無章可循。
1976年以後
在中國進入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時期,商業立法呈現出新的面貌。商業部設立了專門的法律機構,開始系統地審查整理建國以來頒發的商業法規,並相應地頒發了一些重要的單行法規。商業基本法的起草工作,也已開始進行,如國務院1982年頒發的《關於疏通城鄉商品流通渠道擴大工業品下鄉的決定》,《關於在工業品購銷中禁止封鎖的通知》,《關於實行「糧食征購、銷售、調撥包干一定三年」的糧食管理辦法》;198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關於發展城鄉零售商業、服務業的指示》,商業部發布的《關於完成糧油統購任務後實行多渠道經營若干問題的試行規定》,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商業部發布的《關於改革農村商品統通體制若干問題的試行規定》等。商業部等部門還頒發了農村食品購銷站、肉類加工和冷藏企業、國營工業品零售企業、國營副食品零售企業、國營飲食服務企業、棉花儲備庫的管理條例,糧食議購議銷、糧油裝具、糧油調運、城市糧店、扶持土副產品生產基金、糧油加價等管理辦法,以及商業企業實行經營責任制、商業企業利潤留成辦法等有關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的法規。此外,為了活躍城鄉商品流通,1983年國務院公布了《城鄉集市貿易管理辦法》。
㈦ 中國有哪些民商法律
中國目前沒有民法典,都單行法律
民法:《民法通則》、《婚姻法》、《繼承法》、《物回權法》、《擔保法答》、《合同法》、《侵權責任法》、《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等
商法:《公司法》、《合夥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企業破產法》、《保險法》、《票據法》、《海商法》、《證券法》(現在可能歸在經濟法里了)等
還有好多相關司法解釋
㈧ 中國有沒有成文商法典
沒有成抄文的商法典
只有商法,各種部門規章,還有散見於各種法律之中的個別條款
如《公司法》、《證券法》、《外商投資企業法》、《票據法》、《保險法》、《海商法》等。
另外,部門規章什麼的就多了,我也不能給你都列出來。
㈨ 中國第一部正式商法的內容是什麼
中國自戰國秦漢以後,在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歷來是「諸法合體」,不存在任何專門的商法。至20世紀初年,清政府為了維護其統治,先後採取了一系列旨在獎勵工商實業的政策。光緒三十年(1904年)頒布了由。商部奏定」的《商律》,是中國第一部正式的商法。
《商律》由《商人通例》和《公司律》2部分組成。《商人通例》共9條,比較具體地規定了商人的身份及經商權力。《公司律》共131條,分11節。詳細規定了貿易公司的組織形式,創辦方法和經營管理方法等事宜。
編纂《商律》這在舊中國幾無先例可尋,因而基本上是對外國(主要是德、日等國)的抄襲,體例上亦屬德國法系(如將公司法作為獨立的一章規定在商法典中)。所以這部《商律》雖系清朝封建統治者所制定的專門商法,卻具有十分濃厚的資本主義色彩。
清政府制定《商律》的目的,從根本上來講,當然是為了控制日益發展的民族工商業和民族資產階級,進一步廣辟利源,擺脫日益嚴重的財政危機。同時我們又必須看到,制定商法本身,在當時又是順應歷史潮流的,因而具有某些積極的意義。其一,有助於改變傳統的賤商風氣,以法律形式肯定了商人的社會地位;其二,為商人的經商活動和權利提供了某種法律保護,並為解決商事訴訟提供了一定的法律根據,其三,《商律》的頒行與其他獎勵工商實業政策互為補充,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
20世紀初年清政府在極短時間內,由重農抑商的傳統政策過渡到頒行商法,勸辦商會,獎勵工商實業,改革陳舊格局,以試圖作某種調整,產生了《商律》專法。這雖然是來得太晚的反省,但亦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歷史的客觀進程,信得我們重視和作進一步的研究。
㈩ 什麼時候中國才有三商法啊
是有這一說法!但國家目前尚未承認。也沒有相關立法!以後會有的 !
第一節 商法的概念
1 商法的調整對象
商法是調整市場經濟關系中商人及其商事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2 商事關系
指一定社會中通過市場經營活動而形成的社會關系,主要包括商事組織關系和商事交易關系。
(組織法和行為法的結合,就是商法)。
3 商事關系的主要標志是商人和商行為。
商人,是以自己名義實施商行為並以此為常業的人,在我國,商人主要包括
(1)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企業;
(2)合夥企業;
(3)公司和其他形式的企業法人;
(4)聯營企業;
(5)外商投資企業。
商行為,就是適用商事法律規范的營利行為。從本質上講,商行為就是市場中經常化、專門化和規范化的行為。
4 形式的商法和實質的商法
我國沒有形式的商法,但存在實質的商法,主要表現為大量的商事單行法,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保險法等。
5 商法與民法、經濟法既有緊密聯系,也有一定區別。
簡單而言,民法是一般法,商法是特別法,民法對商法具有領導指導的意義,而商法對民法具有補充、變更、限制的作用。商法與經濟法的區別主要在於商法以當事人意思自治為主導性原則,經濟法則強調國家意志和政府職能的介入,並以國家政策為主導。
第二節 商法的歷史沿革
商法雖源於古羅馬時代的商事規約,但我們今天所理解的意義上的近代商法卻是始於中世紀歐洲地中海沿岸自治城市的商人法,正式確立於1807年的法國商法典。中國古代「重農抑商」,商法極不發達,20世紀初以來的百年商事立法,主要是引進借鑒西方商法,主要是大陸法系的商法,但新中國改革開放後的商事立法也有不少是借鑒了英美法等的商事立法。
第三節 商法的一般原則
商法的一般原則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在法律上的反映。現代商法主要有四大基本原則。
一 強化企業組織
1 提高企業素質。主要依靠兩套法律機制,一是,企業融資和確保企業財產基礎的法律機制,
如公司法上的有限責任、資本三原則。二是,實現企業優勝劣汰和實現資產優化組合的法律機制,如破產、重整、兼並制度。
2 完善企業結構。包括完善企業內部的治理結構(主要是合理分配投資者和經營者的權利)和協調企業內部關系(主要保護職工利益,加強職工民主管理)。
二 提高經濟效益 即 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經營收益。商法的這一原則主要體現在保護產權、維護信用、促使交易便捷三個方面。
1 商法保護產權,主要體現在界定產權(明晰產權)和維護其權威上;包括在產權受侵害時,給予及時、充分的救濟。
2 信用的核心是信任。信任就意味著可以低成本地進行交易,從而提高經濟效率。破產法對維護信用有積極的作用。
3交易便捷可以節約時間成本。為此,商法提供了不少制度支持。如商事交易的技術化(定型化),大量運用默示行為、證明形式自由、時效短促、商事促裁等。
三 維護交易公平
就是要維護市場的正常秩序,主要體現為平等原則和誠信原則。 例如,信息披露制度、一股一權原則、禁止內幕交易等,體現了平等原則。 董事對公司的忠實義務、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等,體現了誠信原則。
四 保障交易安全 商法為此提供的制度主要有:
1、強行主義;
2、公示原則;
3、外觀法則(客觀主義);
4、嚴格責任;
5、保護善意買受人(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