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小組
❶ 求我國民法典各分編草案全文
新中國成立以後的第三次民法典起草自1979年11月成立民法起草小組開始,起草小組
先後草擬了內四個民法草案,分別容為1980年8月15日的徵求意見稿,1981年4月10日的徵求意見二稿,1981年7月31日的第三稿,1982年5月1日的第四稿。第四稿民法草案包括8編,分別為民法的任務和基本原則、民事主體、財產所有權、合同、智力成果權、財產繼承權、民事責任和其他規定,共43章,465條。這一草案雖未正式成為法律,但現行的諸多民事法律,包括《民法通則》都以該草案的相應編章為基礎適當修改而成。——常識法律篇。
❷ 民法典集體組織成員資格認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關於集體組織成員資格認定,具體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1、生活在在該集體經濟,有戶籍登記或曾經有戶籍關系;
2、生存、生活在該集體經濟組織,這主要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是一種民事權利能力,人要生存才享有和具備,人死立即消滅;
3、對該集體經濟組織享有權利負有義務。這主要是指對該組織的擁有與其身份不可分離的權利和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六十二條
對於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依照下列規定行使所有權:
(一)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依法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
(二)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依法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
(三)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集體經濟組織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
❸ 小組集體荒山流轉費在《民法典》中怎樣分配
摘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❹ 民法典村民小組是否擁有土地所有權
民法典村民小組不擁有土地所有權,擁有土地所有權的是國家和集體組織。我國土地所有權分為國家土地所有權和集體土地所有權,城市土地所有權歸國家所有,集體土地所有權歸集體所有。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九條
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憲法》第十條
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一切使用土地的組織和個人必須合理地利用土地。
❺ 民法典264條是什麼內容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4
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實施時間是什麼時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版議於2020年5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編纂民法典,是對我國現行的、制定於不同時期的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收養法、繼承法、侵權責任法和人格權方面的民事法律規范進行全面系統的編訂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意願的民法典。
❼ 民法典264條個人有權查村帳目嗎需要走什麼程序
摘要 關於舉報村幹部犯法問題,要分兩種情況:第一,如果村幹部是在協助履行國家工作職責中涉嫌犯法的,可向鄉(鎮)紀委、縣紀檢監察部門、人大、組織部門等舉報,也可以向檢察院舉報;第二,如果是村幹部個人問題涉嫌犯法的,可直接向公安機關報案。注意:在舉報村幹部犯法前,要收集、保存相關犯法證據材料;在舉報時,向相關部門提交。現在政府各部門基本開設了網上舉報信箱等服務,你可通過電子郵件、書信、撥打舉報電話等形式向以上相關部門舉報。
❽ 民法典264條是什麼內容
第二百六十四條【集體成員對集體財產的知情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章程、村規民約向本集體成員公布集體財產的狀況。集體成員有權查閱、復制相關資料。
❾ 民法典主要內容概括
一、民法典包括什麼內容(《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民法典的內容是非常多的,包括七大篇章,分別是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和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四條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