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法亮點
㈠ 民法典性有哪些亮點
民法典各分編草案中有關婚姻家庭編部分,與現行婚姻法、收養法相比,主要修改5方面:修改患有疾病禁止結婚的相關內容,草案規定,一方患有嚴重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對方,不如實告知的,對方可以請求撤銷該婚姻;增加一項婚姻無效的情形,規定以偽造、編造、冒用證件等方式騙取結婚登記的婚姻無效;草案新規定了一個月的離婚冷靜期,在此期間,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申請;草案增加了離婚損害賠償的兜底條款;不再保留計劃生育的有關內容。
「草案明確規定,民事主體的人格權受法律保護,人格權不得放棄、轉讓、繼承,對人格權不得進行非法限制。民事主體可以許可他人使用姓名、名稱、肖像等,但是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許可的除外。草案還規定了人格權受到侵害後的救濟方式。」沈春耀說。
「為保護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這一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格權,草案規定了權利的具體內容,還針對實踐中反映較多的問題,對法定救助義務、人體組織器官捐贈、禁止性騷擾等問題作出規定。」石宏說。
為了平衡好保護個人權益和發揮新聞報道、輿論監督作用之間的關系,草案在詳細規定名譽權和榮譽權內容的同時還規定,行為人為維護公序良俗實施新聞報道、輿論監督等行為,影響他人名譽的,不承擔民事責任。但是行為人捏造事實、歪曲事實、對他人提供的事實未盡到合理審查義務或者包含過度貶損他人名譽內容的除外。
一、程序正義
民訴法司法解釋強調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兼顧公正與效率,重視程序的公開透明,落實「便於當事人訴訟,便於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和高效行使審判權」等原則,力圖使民事訴訟制度更加科學和更具有操作性。
例如,司法解釋用了整整一個章節來規定審判人員的迴避事宜。其中明確規定,審判人員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近親屬的、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等六種情形下,審判人員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有權申請其迴避。在一個審判程序中參與過本案審判工作的審判人員,不得再參與該案其他程序的審判。
確保民事訴訟程序公正性是貫穿這部司法解釋的主線,全文552條規定都是直接或間接地體現程序公平正義的具體措施。
二、立案登記制
司法解釋規定,法院接到當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訴狀時,對符合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的應當登記立案。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起訴材料,並出具註明收到日期的書面憑證。需要補充必要相關材料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在補齊相關材料後,應當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此外,司法解釋明確了因重復起訴不予受理的判斷標准,並對當事人在訴訟中變更或者增加訴訟請求作出了細化規定。
訴權是當事人啟動和推動民事訴訟程序的基本權利,也是我國憲法規定的人民群眾的基本權利,尊重和保障當事人的訴權,是民事訴訟法的立法宗旨和基本功能。
三、公益訴訟
司法解釋規定,有關機關和組織提起公益訴訟的,除了符合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還應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有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的初步證據;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法院受理公益訴訟案件後,應當在十日內書面告知相關行政主管部門。
法院受理公益訴訟案件,不影響同一侵權行為的受害人根據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提起私益訴訟。
民事訴訟法在2012年修改後增加了公益訴訟制度內容,但僅有一個條文規定。司法解釋按照立法原意,結合有關審判實踐,對民事公益訴訟作出了一系列細化規定。
四、證據
證據制度是現代民事訴訟制度的基石。本次出台的司法解釋對民事訴訟的舉證證明責任分配原則作出了明確規定,並對逾期舉證及其後果作出了分層次、分情形予以處罰的規定。
其中規定,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觀地審核證據,依照法律規定,運用邏輯推理和日常生活經驗法則,對證據有無證明力和證明力大小進行判斷,並公開判斷的理由和結果。
對以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或者嚴重違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獲取的證據,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簡訊、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可以作為民事訴訟中的證據。
司法解釋著重於合理分配舉證證明責任,指引和規范法官組織質證和進行認證活動,並要求法官公開對證據審查判斷的理由和結果,還對專家輔助人以及鑒定、勘驗制度等問題做出了規定。
五、誠實信用
為促進訴訟誠信,司法解釋明確,對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冒充他人提起訴訟或者參加訴訟,證人簽署保證書後作虛假證言等違反誠信原則的行為進行處罰。同時,司法解釋增加對虛假訴訟行為予以制裁的規定,打擊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企圖通過訴訟、調解等方式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司法解釋規定,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拒絕到庭、拒絕接受詢問或者拒絕簽署保證書,待證事實又欠缺其他證據證明的,法院對其主張的事實不予認定。
法院在證人出庭作證前應當告知其如實作證的義務以及作偽證的法律後果,並責令其簽署保證書。證人拒絕簽署保證書的,不得作證,並自行承擔相關費用。
近年來民事訴訟中的虛假陳述、偽證、虛假調解、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利益、規避執行等現象時有發生,必須予以嚴厲制裁。
六、小額訴訟
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專門規定了小額訴訟程序,實行一審終審。對此,本次出台的司法解釋對小額訴訟程序作了細化規定。
司法解釋明確,買賣合同、借款合同、租賃合同糾紛,銀行卡糾紛,物業、電信等服務合同糾紛等九類金錢給付的案件,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
人身關系、財產確權糾紛,涉外民事糾紛,知識產權糾紛,需要評估、鑒定或者對訴前評估、鑒定結果有異議的糾紛以及其他不宜適用一審終審的糾紛,不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
小額訴訟標的小,程序簡單,當事人維權成本相應比較低。推動小額訴訟程序的落實,對於進一步降低當事人維權成本,及時快捷保障當事人權利,意義重大。
七、法庭紀律
司法解釋規定,訴訟參與人或其他人未經准許進行錄音、錄像、攝影的,未經准許以移動通信等方式現場傳播審判活動的,其他擾亂法庭秩序,妨害審判活動進行的,法院可以暫扣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進行錄音、錄像、攝影、傳播審判活動的器材,並責令其刪除有關內容。拒不刪除的,法院可以採取必要手段強制刪除。
對於以上行為,法院還可以適用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處理。
有的當事人未經法庭許可,私自錄音錄像並單方面把對自己有利的一面放在網上,誤導網民,不利於對方當事人實現訴訟權利。司法解釋在這方面作出規定,就是要更好地保護雙方當事人的訴訟利益,實現他們的訴訟權利。
㈢ 最新民法通則修改亮點有哪些
1、彩禮退不退,終於有說法
《民法總則》第8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2、訴訟時效改為3年
《民法總則》第188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3、胎兒也有繼承權
《民法總則》第16條: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4、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調整為8周歲
《民法總則》第19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5、虐待孩子的父母要被「替換」
《民法總則》第36條:
監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並按照最有利於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指定監護人:
(一)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行為的;
(二)怠於履行監護職責,或者無法履行監護職責並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託給他人,導致被監護人處於危困狀態的;
(三)實施嚴重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的。
本條規定的有關個人和組織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未成年人保護組織、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前款規定的個人和民政部門以外的組織未及時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的,民政部門應當向人民法院申請。
6、做好事救人有保障了
《民法總則》第183條: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184條: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這次《民法總則》給善良的做好事的人們一劑鎮心丸,對見義勇為行為的多個情況進行了明確。
譬如:
(1)因見義勇為受損害,由加害人負責,沒有加害人的,誰得好處誰補償;
(2)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
(3)「可以」還可以理解為,不管見義勇為者受損害的責任是否已被侵權人承擔,只要受益人自願給見義勇為者補償了,就不能反悔再要回去。
7、個人信息泄露有了保障
《民法總則》第111條: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8、Q幣等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
《民法總則》第115條: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第127條: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㈣ 民法典亮點內容
1、婚前隱瞞重大病史可以申請婚姻無效。
2、離婚損害賠償增加「兜底」條款。
3、已有版1名子女收養人也權可收養。。
4、配偶、父母有權決定捐獻逝者遺體
5、「禁止性騷擾」條款細化用人單位責任。。
6、私人生活安寧納入隱私權。
7、AI換臉、偽造聲音侵犯肖像權聲音權。
8、一人拋物全樓賠「連坐條款」修改
9、刪除「公證遺囑效力優先」規定。
10、網路侵權責任制度補充「反通知規則」。
11、公共維修資金降低啟動門檻。。
12、自願參加危險活動受傷後「自甘風險」。
13、受到侵害情況緊迫實施自助可以免責。
14、擬設居住權制度為以房養老鋪路。
(4)新民法亮點擴展閱讀:
舉例來說,某人立遺囑想把房產留給兒子,但是又擔心老伴的養老居所,那麼就可以簽訂居住權合同,明確房產雖由兒子繼承,但是老伴是居住權人,有權佔用、使用該處住宅;老人渴望以房養老,則可以依據居住權制度,依法嚴格實行「居住權登記」後,「提前變現」房產、保留居住權,用於養老、治病等需求。
此外,當前公租房、廉租房的租賃期限,最長不能超過20年。依據居住權制度,用戶可以在租賃合同中設定居住權,辦理居住權登記後有望享有長期穩定的居住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