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信賴利益

民法信賴利益

發布時間: 2022-03-20 02:38:20

民法總則第一百七十一條第三款合同法全文

第171條 無權代理
【條文】
第一百七十一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
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法條釋義】
一、無權代理的構成
無權代理的構成以代理為前提,這要求無權代理人(行為人)必須以被代理人的名義作出代理法律行為。無權代理與有權代理的區別僅僅在於行為人有無代理權,其他構成要件兩者完全相同。同時,這也是無權代理和無權處分的最大區別,無權處分的前提是無處分權的行為人以自己的名義作出處分,而無權代理的前提是無代理權的行為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作出代理法律行為。
無權代理的構成還包括行為人無代理權。行為人無代理權具體而言有如下幾種情形:第一,行為人自始無代理權,包括被代理人沒有做出代理授權行為,代理授權行為本身無效或被撤銷具有溯及自始的效力、被代理人和行為人之間的基礎關系無效或被撤銷等具有溯及自始的效力導致代理授權行為無效等情形。第二,行為人享有代理權但超越代理權,即行為人有代理權但超越了代理許可權。第三,行為人代理權終止後繼續做出代理行為,即行為人之前享有代理權,但代理權依據本法第173條終止且不具有溯及自始的效力,之後行為人依然做出代理行為。
二、被代理人的追認權
(一)代理行為對被代理人而言的效力瑕疵
本法第5條確立了自願或意思自治原則,據此,在委託代理中,被代理人的意思表示中包含代理人做出的代理行為對自己產生效力的效果意思,根據此種意思,基於委託代理權做出的代理行為效果歸屬於被代理人,這擴大了被代理人意思自治的可能性。但是,如果代理人無代理權,這意味著被代理人並無承擔代理行為後果的意思表示,因此,代理行為的後果並不能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擔。故原則上而言,應由被代理人予以決定是否承擔代理行為的後果,被代理人據此享有追認權,本條第1款即確定了這個一般規則。
但該規則在如下情形中應予以目的性限縮:第一,無權代理行為是單方法律行為。此種情形中,該代理行為原則上對於被代理人確定不發生效力,被代理人不承擔代理行為的後果,且不享有追認權,因為相對人的意思表示對單方法律行為的效力沒有影響,如果該單方法律行為對被代理人的效力完全取決於被代理人的追認,且相對人無撤銷權予以保護,可能會導致相對人過分的被動不確定。但即使在單方法律行為的情形中,仍然可能例外地由被代理人享有追認權,包括:相對人未對無權代理人所提出的代理權提出異議;相對人同意無代理權的代理行為;無權代理行為系受領意思表示的消極代理。原因是,在前兩種情形相對人自甘冒險,故其無需被特別保護;在最後一種情形中,意思表示由相對人做出,在意思表示到達前相對人有權依據本法第141條予以撤回,因此其無需其他特別保護。
第二,如果無權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構成無因管理,即無因管理行為是由管理人以被管理人名義做出的法律行為,則作為無因管理的法律後果,被管理人(被代理人)應具有追認義務,作為管理人的無權代理人可請求被代理人承擔代理行為的後果。
(二)追認的意思表示
被代理人有權通過追認承擔無權代理行為的法律後果。追認也是一種意思表示,故適用本法關於意思表示的一般規定。
追認也需要被代理人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如果被代理人是限制行為能力人,原則上需要由被代理人的法定代理人予以追認。依據本法第145條第1款的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例外地自己享有追認權,但此時不應當看他是否能夠理解追認權的行使本身,而應當看無權代理行為是否對他來說屬純獲利益或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健康相適應的行為,否則限制行為能力人的追認行為作為單方法律行為應為無效。
追認是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追認既可以向無權代理人作出,也可以向相對人作出,但是,在相對人進行催告後,如果被代理人的追認意思表示仍可向代理人作出,這可能不利於保護相對人的利益,故此時追認應認為只能向相對人作出。同時,根據本法第137條的規定,對話意思表示自相對人知道其內容時生效,非對話意思表示到達相對人時生效,且該意思表示可以根據本法第141條予以撤回。
追認意思表示,依據本法第140條的規定,可以是明示,也可以是默示。《合同法解釋二》第12條規定被代理人已經開始履行合同義務的,視為對合同的追認,這即為默示的追認意思表示,默示的意思表示還可以從被代理人請求相對人履行義務、被代理人提供擔保等行為中推斷出來。依據本法第140條第2款,被代理人單純的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符合當事人之間的交易習慣時,才可以視為追認意思表示。在代理行為被做出且相對人行使催告權後,被代理人單純的沉默按照本條第2款規定,應視為拒絕追認的意思表示。同時,代理行為作出後,《民法通則》第66條第1款第3句所規定的被代理人知道他人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課予被代理人必須表示明確拒絕追認的義務,並不合理,在此種情形中不應再予以適用。
追認意思表示也會出現效力瑕疵。如果追認因重大誤解、顯失公平做出,或者基於相對人欺詐做出,或者基於相對人或無權代理人脅迫做出,被代理人自然享有撤銷權。如果被代理人基於無權代理人欺詐而為追認時,為保護相對人利益,應適用本法第149條第三人欺詐的規定,認為只有在相對人知道或應當知道無權代理人欺詐行為的,被代理人才享有撤銷權。
被代理人可否追認代理行為的部分,可考慮區分下列情況分別處理:其一、如果無權代理行為是可以分割的,則被代理人可以追認其中的一項或數項,除非不同部分相互連接產生了價格等方面對被代理人的優惠;其二、如果無權代理行為是不可分割的,則原則上不可部分追認,除非相對人同意;其三、無論被代理人是追認全部或部分代理行為,都必須是概括的追認,而不能只追認其中的有利內容,拒絕其中的不利內容。
(三)追認期限
被代理人享有追認權,但其是否予以追認和何時追認,對相對人而言並不清楚,此種狀態的長期存在不利於相對人,使得相對人可能喪失良好的商業機會,且被代理人能夠以相對人的成本為代價進行投機。因此,本法對被代理人的追認予以期限限制。
在相對人催告時,本條規定「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相對人催告時是否有權確定一個並非一個月的其他追認期限,對此觀點不一。基於利益衡量的考慮,如果被代理人和相對人有約定或法律存在特別規定,自然約定或特別規定優先,並無理由排除雙方的意思自治;如果相對人催告時自行確定追認期限,則法定的一個月期限應為最短期限,避免損害被代理人利益。
同時,本條並未規定相對人沒有催告情形中的追認期限。如果被代理人和相對人有約定,自然約定優先;如果不存在明確約定,也不存在特別規定,未經催告時的追認期限應當自被代理人知道或應當知道無權代理行為之日起的合理期限,交由法官結合交易習慣、交易性質、標的數額等因素予以確定。
(四)追認效果
本條第1款後段規定「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這意味著被代理人予以追認的,代理行為就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被代理人承擔代理行為的後果。但追認是對特定無權代理行為的事後同意,而不能將其視為授予了將來的代理權。追認具有溯及效力,溯及至代理行為實施時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合同法解釋二》第11條後段的規定即如此。但該溯及力不能侵犯到第三人利益,例如,乙無權代理甲將甲的電腦賣給丙,之後不知情的甲與丁簽訂了另一個買賣合同,但因為前一個合同價格更優,甲對此予以追認,此時追認具有溯及力即侵犯了丁的利益。
被代理人追認無權代理後,若被代理人行為超出基礎關系之限制,被代理人有權依據其與無權代理人的內部關系或侵權關系請求無權代理人賠償。
三、相對人的催告權和撤銷權
為保護被代理人的利益,被代理人享有追認權,同時為體現被代理人和相對人之間的利益平衡,保護相對人利益,本條同時規定了相對人的催告權和善意相對人的撤銷權。
(一)催告權
相對人無論善意抑或惡意,都享有催告被代理人追認的權利,旨在盡快結束不確定的狀態。在解釋上可認為如果被代理人已經向相對人表示追認或拒絕追認,或者雖然被代理人向無權代理人表示追認或拒絕追認且相對人知情的,則由於行為效力已經非常明確,旨在結束不明確狀態的催告權就不能再行使。相對人的催告屬於准法律行為中的意思通知,其效果是自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算被代理人的追認期限。
本法並未規定催告的其他效果。如果被代理人根本未作出追認或拒絕追認的意思表示,或者被代理人向無權代理人做出追認或拒絕追認但相對人不知情的,從利益衡量的合理性角度予以考慮,如前所述,在相對人進行催告後,被代理人的追認應只能向相對人作出;同時,在催告後,可認為被代理人在催告前已經對無權代理人做出的追認或拒絕追認意思表示失效,被代理人可重新對相對人作出追認或拒絕追認的意思表示。
(二)善意相對人的撤銷權
善意相對人不能決定無權代理行為是否能夠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但能夠在被代理人追認前撤銷自己的意思表示,進而使得無權代理行為對自己不能發生效力,這就是善意相對人所享有的撤銷權。撤銷權的構成要件如下:
第一,相對人曾作出意思表示。如果無權代理人做出的代理行為是單方法律行為,相對人不曾作出意思表示,自然就不享有撤銷其意思表示的權利。
第二,無權代理行為被追認前。同樣,如果撤銷的意思表示還沒有到達被代理人而被代理人的追認意思表示就到達相對人的情況下,撤銷權也不得行使。
第三,相對人為善意。問題是如何理解此處的善意相對人,有觀點認為,只有明知行為人無代理權的相對人才不享有撤銷權,但是,從本條第2款所採取的「善意相對人」文義中並不能得出如此結論,並且本條第4款規定了「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與第3款規定的「善意相對人」對應,此時本條中的善意相對人應做相同的理解。因此問題的關鍵就是如何理解本條第4款所規定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如下文所述,所謂的善意相對人是指相對人不知道且未因重大過失而不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
善意相對人的撤銷權應當以通知方式作出,這意味著撤銷權的意思表示應是明示的;撤銷權可向被代理人為之,也可向無權代理人為之;同時,與追認要求一致,撤銷權的客體應及於無權代理行為的全部,不得只撤銷不利的部分,但如果無權代理行為是可分割的,則可以就其中的一部分行使撤銷權,除非不同部分相互連接產生了價格等方面對相對人的優惠。
四、無權代理人的責任
在被代理人不承擔代理行為後果的情況下,為保護相對人的利益,相對人可請求無權代理人承擔責任,無權代理人所承擔的責任,根據本條第3、4款應區分相對人善意抑或惡意予以分別處理。
(一)相對人善意的認定標准
這涉及到與本法第172條表見代理中相對人善意的協調,表見代理和狹義無權代理的構成要件中都包括相對人善意,無權代理人賠償責任中相對人善意的確定,其實就是和表見代理中相對人善意進行比較,分析其是否應當相同以及如何不同。從價值判斷的角度看,既然表見代理是比無權代理人賠償責任更充分和更強大的保護方式,相對人要主張表見代理的難度應該更高,相對人也應承擔更高的調查義務,付出更多的調查成本。這一價值判斷結論除了反映於表見代理構成中還需要被代理人的可歸責性之外,也應反映於相對人善意的判斷標准上。據此,可以認為,在表見代理中,相對人的善意以沒有抽象輕過失為標准;無權代理人的賠償責任中,相對人的善意只要沒有重大過失即可。
這從本條和第172條所使用的不同語詞中可以看出來,本條第4款規定「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應的,善意相對人即不知道且不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而172條所規定的善意相對人是「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兩相比較,第172條所要求的善意程度顯然更高。據此,本條中善意相對人應被解釋為不知道且未因重大過失而不知道行為人無代理權,如果相對人具有抽象輕過失,雖然不能構成本法第172條的表見代理,但應能構成本條中的善意相對人。相應的,本條第4款中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應解釋為「相對人明知或因重大過失而不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
(二)善意相對人的請求權
1、選擇權
不知道且未因重大過失而不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善意相對人信賴的是無權代理人有權代理,在不能依據本法第172條構成表見代理的情形中,為保護善意相對人的此種信賴,雖然被代理人不承擔代理行為的後果,但應由無權代理人承擔代理行為的後果,如同代理行為對無權代理人發生了效力。因此,善意相對人有權選擇請求無權代理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如果善意相對人請求無權代理人履行債務,則在相對人和無權代理人之間形成法定的債之關系,無權代理人自然應負有其有權代理時被代理人所應負有的履行債務義務,但其也具有相應的權利,例如享有對相對人的瑕疵擔保責任請求權和合同所產生的抗辯權等。
如果善意相對人選擇請求無權代理人賠償,那麼賠償范圍究竟是信賴利益抑或履行利益?如果承認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無權代理人履行債務,相對應的,其就當然有權請求無權代理人承擔履行利益的賠償,代理行為中所約定的違約金、定金等約定條款也應同樣予以適用,如同代理行為對無權代理人發生了效力。
但是,對善意相對人信賴的保護不能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或者行為人有權代理人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因此履行利益的賠償應等於而不能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或行為人有權代理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這意味著如果代理人可以證明被代理人根本不能履行合同或者無財產能力時,則代理人也不需要承擔履行債務或損害賠償的責任。
2、無權代理人不知其無權代理且無過錯時
即使相對人為善意,但無權代理人也可能不知其無權代理且無過錯。此種情形較為少見,但並非沒有,例如被代理人是限制行為能力人而授權,如果授權行為最終無效導致代理人無代理權,但代理人未因過失地將被代理人誤認為完全行為能力人。此時,讓無權代理人承擔履行債務責任或履行利益的賠償責任,在利益判斷上較為失衡,但如果無權代理人不承擔任何責任,則對相對人有失公允,畢竟善意相對人較之作出無權代理行為的無權代理人而言更值得保護。基於利益平衡的考慮,此時本條第3款的前半句應進行目的性限縮,相對人不可請求無權代理人履行債務,但該款後句仍予以適用,即相對人仍有權請求賠償,但此時僅為信賴利益而非履行利益的賠償,且無論如何不得超過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或行為人有權代理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這是一種法定的風險合理分擔規則。
(三)相對人惡意
如果相對人明知或因重大過失而不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其為惡意相對人,在價值判斷上,較之善意相對人,此時對惡意相對人的保護程度應當較弱,故此時應由相對人和無權代理人按照各自的過錯分擔信賴利益的賠償責任。無權代理人承擔賠償責任後是否具有對被代理人的追償權,則依據他們的內部基礎關系或侵權關系予以解決。
有觀點認為,相對人明知行為人無權代理時,不可請求無權代理人承擔賠償責任,原因在於相對人自甘冒險,無需保護。但是,在無權代理人對無權代理的發生有過錯的前提下,無權代理的發生畢竟是因為無權代理人的原因,如果由相對人承擔全部信賴損失,未免在利益衡量上有失公允。因此,此種情形下,仍應依據本條規定,相對人和無權代理人按照各自的過錯分擔信賴利益的賠償責任。如惡意相對人請求無權代理人承擔責任,則應適用過錯相抵;如果無權代理人對其無權代理不知且無過錯,則自然無需向相對人承擔任何賠償責任。
《民法通則》第66條第4款規定「第三人知道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已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第三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該款規定偏離了規范重心,未解決代被代理人是否承擔代理行為的後果和相對人是否對無權代理人享有請求權的問題。因此,本條的適用范圍僅能是,在被代理人拒絕追認,且被代理人存在其他損失的情況下,被代理人有權在相對人和無權代理人存在共同侵權時依據共同侵權請求他們承擔連帶的侵權賠償責任,但此時已經無需在代理中作出特別規定,適用侵權規則即可。
(四)相對人對無權代理人無請求權的其他情形
如果無權代理人做出代理行為時受欺詐或脅迫,被代理人不予追認,此時無權代理人應有權撤銷代理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無權代理人是有權代理,相對人也不可請求被代理人承擔有效代理行為的後果,故此時相對人不享有本法第3款所規定的對無權代理人的請求權。
在承認無權代理人可以為限制行為能力人的前提下,如果其未得到法定代理人同意,則基於對限制行為能力人的保護優先於交易安全的價值判斷,限制行為能力人不承擔任何責任,相對人只能依據《侵權責任法》第32條請求限制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承擔責任。
如果善意相對人行使本法第2款所規定的撤銷權,有觀點認為,此時被代理人無法行使追認權,因此相對人無權請求無權代理人承擔責任。但此時似乎對相對人保護不周,因為撤銷權本來是為了保護善意第三人,目的僅在於消除不確定關系狀態,但卻因善意相對人行使撤銷權反而對善意相對人不利。此時,善意相對人要在兩難中予以選擇,要麼不行使撤銷權請求被代理人承擔責任,要麼只能行使催告權但仍要忍受一定期間的不確定這種不利益,這在利益判斷上存在問題。因此,即使善意第三人行使了撤銷權,善意第三人仍可依據本條第3款請求無權代理人承擔責任。

❷ 信賴利益的目的

利益界定的目的
信賴,就是有信任並依賴的意思。信賴,它是人們對於某人某事的主觀心理狀態的描述。由於信賴利益的主觀性,決定了它從根本上無法用客觀的尺度衡量。信賴本身並非一個嚴謹的詞語,與法律用語的嚴謹清晰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追求嚴謹的大陸法系,它並非一個嚴格的法律用語。
但是,在法律界卻長期使用著一個與信賴有密切聯系的詞語——信賴利益。作為一個外來詞語,它是日本及我國學者對英語Reliance Interest以及德語Oversensitiveness或Negatives Inter esse的直譯。它表達的是當事人之間基於某種信賴關系而引發的利益,因此,它也是要解決當事人基於信賴關系發生的利益上的沖突。但是,「信賴」這個包含太多倫理道德色彩的詞語使得在法律上為其界定成為了一件非常困難的工作。目前,雖然有很多的人在研究信賴利益,但是基本上是從損害賠償的角度入手,討論在哪些情況下有必要確認信賴利益損害,如何對受害人進行救濟,其救濟程度應該如何確定等等。但是時至今日,人們還是沒有正面討論究竟什麼是「信賴利益」,因此導致信賴利益仍然是一個似是而非、朦朦朧朧的概念。
如前所述,信賴利益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利益,立法上沒有明確的規定,學術界尚無定見。因此,從整體上給信賴利益進行明確的界定,是我們研究信賴利益的出發點。怎麼界定信賴利益,也將直接影響到它的立法目的和價值能否有效實現。人們只是從樸素的誠實信用的觀念出發來認識信賴利益,並沒有深入闡釋清楚信賴利益引發民商法體系的根本目的。所謂概念之爭,實為目的之爭。界定信賴利益,必須遵守的首要規則,乃是必須明確民商法律和法律領域引入信賴利益概念的目的,即在整個民商法體系和法學體系中間,我們構建的信賴利益及其保護理論即將起到什麼樣的作用,並且它將對什麼樣的社會關系發生作用。
信賴利益界定的諸種學說
1936年美國學者富勒在其發表的《合同損害賠償中的信賴利益》一文中,提出「基於被告之允諾的信賴,原告改變了他的處境。例如,依據土地買賣合同,買房在調查賣方的所有權上支付了費用、或者錯過了訂立其他合同的機會。我們可判給原告損害賠償以消除他因信賴被告之允諾而遭受的損害。我們的目的是要使他恢復到與允諾作出前一樣的處境。在這種場合受保護的利益可叫做信賴利益(the reliance interest)。」
自從美國學者富勒教授明確提出「信賴利益」概念之後,引發了許多學者對信賴利益概念的討論,但是對信賴利益仍沒能形成一個普遍接受的定義,形成了幾種學說:
(一)損失說。該學說認為:「信賴利益者,指當事人相信法律行為有效成立,因某種事實之發生,該法律行為(尤其是契約)不成立或無效而生之損失,又稱消極利益之損害」。大陸法系學者一般在締約過失責任的背景下探討「信賴利益」,因而多數學者贊同損失說。如台灣學者林誠二先生就認為:「信賴利益賠償者,乃法律行為外形上成立但實質上無效,當事人之一方因善意無過失信其有效所受損害之賠償也」。台灣學者曾世雄先生同樣認為:「信賴利益,又名消極利益,謂法律行為為無效或可得撤銷,相對人信賴其為有效不能撤銷,因無效、撤銷之結果所蒙受之不利益」。王利明教授也持此說:「在大陸法中,信賴利益又稱為消極利益或消極的契約利益。例如信賴表意人的意思表示有效的相對人,因表意人意思表示不真實,而撤銷意思表示所受的損害」。
信賴利益的損失說,其大體是站在「信賴利益損害賠償」的角度來研究信賴利益,其基本立場是:(1)信賴利益是一種損害;(2)這種損害發生在法律行為特別是契約行為中;(3)它只發生在法律行為失效的狀態下,並且這里的失效,多指法律行為不成立或無效而言。
損失說對信賴利益的界定,具有兩個積極意義:第一是描述了信賴利益存在的場合,劃定了信賴利益基本的輪廓;第二是在一定程度上表述了信賴利益構成的要件,為法律適用提供了參考的依據。但是損失說有其根本性的缺陷,它作為信賴利益的基本定義,不如說是給信賴利益賠償的定義。它混淆了利益與損害兩個不同概念的區別,把信賴利益本身與信賴利益賠償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混為一談,顛倒利益這個「因」與賠償這個「果」的關系,在邏輯上是有矛盾的,正如個別學者評價的那樣:「損失說」造成邏輯上的混亂、語詞上的矛盾及理論上的沖突。
(二)利益說。主張利益說的學者認為:「信賴利益是信賴合同有效成立所帶來的利益」。其以利益而非損失來定義信賴利益,雖避免了「損失說」所帶來的邏輯上的混亂與矛盾,但仍沒有揭示信賴利益的真正內涵。首先,「利益說」也將當事人的信賴限定對合同有效成立的信賴,而沒有指出是對相對方締約行為的信賴。其次,「利益說」混淆了信賴利益與期待利益的含義。期待利益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後當事人希望正常履行合同所代理的利益,是與既存利益相反的將來利益。「利益說」將信賴利益定義為合同有效成立所帶來的利益,此利益亦屬將來利益。但合同有效成立本身並不會帶來什麼利益,而是只有正常履行後方可給締約人帶來利益。在此意義上說,信賴利益與期待利益並無實質區別,只是「信賴」與「希望」的用詞不同而已。再次,「利益說」模糊了信賴利益與信賴利益損失的概念。依「利益說」,信賴利益是信賴合同有效成立所帶來的利益。由此可認為,信賴利益損失是指信賴合同有效成立所帶來的利益因合同不成立或無效而使該利益落空所帶來的損失。然而,「利益說」所主張的各種信賴利益損失並非因合同不成立或無效而造成的,如締約費用,包括郵電費用、交通費用、調查費用等等。這些費用都是為了締約而必須預先支付的交易成本,無論合同成立或生效與否均要實際支出,只是在合同有效成立後相對人正常履行合同,該支出即可以從履行利益中予以彌補。因而合同不成立或無效並不是信賴利益損失產生的原因,而是該損失無法彌補的原因。
(三)處境變更說。富勒教授在論述信賴利益時認為:「基於對被告之允諾的信賴,原告改變了他的處境。例如,依據土地買賣合同,買方在調查賣方的所有權上支付了費用,或者錯過了訂立其它合同的機會。我們可以判給原告損害賠償以消除他因信賴被告之允諾而遭受的損害。我們的目的是要使他恢復到與允諾作出前一樣的處境。在這種場合受保護的利益可叫作信賴利益(the reliance interest)」。(D日本學者內田貴教授持相同觀點:「所謂信賴利益是指原告信賴被告的約定使自己產生自我狀態的變更。對此狀態的保護意味著將原告復原到契約締結前的狀態」。處境變更說立足於英美法系固有的法律分類方法,強調的是信賴利益損害的概念,其缺陷也在於此。
(四)代價說。所謂的代價說則認為,信賴利益是指在當事人合理信賴法律行為(尤其是契約)有效成立而付出必要的代價中所蘊含的利益,又稱消極利益和信任利益。該說指出,信賴利益首先是指一種利益、它必須是基於合理的信賴而產生、它蘊涵於因合理信賴而付出的必要代價中。代價說強調了信賴利益的利益屬性和信賴利益發生的特殊場合,即只有在信賴合同有效成立的場合下才有信賴利益的發生,這是值得贊成的。但是,它認為信賴利益是當事人因合理信賴而付出的必要代價,這種代價,指的是當事人的財產上的某種不利益,換種說法便是財產的減少或者獲得財產收益機會的喪失。因此,代價說其實是損失說的一種翻版。
(五)信賴利益否定說。賀衛民指出,如果認為信賴利益是將來利益則與期待利益無甚區別;如果認為信賴利益是既存利益,則因沒有損失而處於維持現狀的狀態。所以也談不上利益。因此,只有信賴損害的說法而不存在信賴利益。因為信賴損害是一方受害而對方不受益。同時,他進一步指出,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都不存在信賴利益的概念,英美法有的只是「信賴損害賠償理論」,在大陸法系也指的是信賴利益的損害而引發的一種利害關系,「信賴利益的損失」是一個完整的概念,不能拆分為信賴利益和損害兩部分。由此得出信賴利益的術語應當摒棄的結論。
在其觀點中,可以發現其缺陷:
第一,他認為英美法中並不存在單獨的信賴利益概念,這是因為他過分的機械地理解信賴利益損害賠償的概念了。即使英語「reliance interest」是用來表達一個完整的信賴利益損害單一概念,也不能否認德國法上的的確存在的以「信賴利益」為最小詞義單元的名詞。另外,我國法律用語多引自日本,而日本民法理論和實踐上,又實實在在存在著信賴利益的說法。因此,單從文字學上討論所謂信賴利益是否存在,太過於武斷了。
第二,維持現狀就沒有利益可言的說法沒有根據。 在通常意義上講,利益就是好處。從法律的角度上講,就是當事人所享有的財產或者是人身上的好處。這些好處是當事人已經獲得的,稱之為既存利益,或是當事人將來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獲得的,稱為將來利益。當事人是否享有某種利益,享有何種利益,本身就是對當事人處於某種法律狀態的描述,即使當事人既未從其他地方得到好處,也未喪失本已有之的好處,單單這個好處的維持現象就可以說是一種狀態。
第三,利益與損害的相互關系不明。沒有損失就不等於利益不存在,利益是客觀存在的,法律的目的就是要保護當事人的正當利益,損失是當事人利益遭到侵害的狀態,法律要預防和制止這種損害現象的發生,才有法律責任的設立。所以,利益是損害的前提,沒有利益就談不上損害,持信賴利益否定論者恰恰是本末倒置,顛倒了利益與損害的邏輯關系。
雖然信賴利益否定輪有很多的缺陷,但是它同樣有很多值得汲取的有益成分。例如,它主張法律保護的是合理的信賴關系、信賴利益是一種利害關系、關於信賴利益的看法大陸法系與英法法系有所不同以及英美法系國家尚存在信賴與信賴利益的區分等。
在上述各種學說盡管各有不同,但是我們可以了解到,對於信賴利益,他們在總體上的認識是一致的:
第一,信賴利益是一種消極性的利益。信賴利益本身並不表現為某種當事人積極追求的可得利益,尤其不表現為因合同交易的成功而可以給當事人當來的預期的財產收益,而僅僅是在締約合同的過程中當事人因對方的某些不正當行為而受到損害的利益,這些受到損害的利益主要表現為財產上的損害,但也並不完全排斥在一定情況下,將喪失的交易機會這樣無法客觀衡量的與財產利益相關的損失也計算在內。因為受到損害而引發的財產利益上的負增長,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消極財產利益。
第二,信賴利益是人們在交易過程中內心道德情感即信用觀念的法律外化。信賴利益,這種利益的得失變化與信任、依賴有著緊密的相關性,所以,信賴利益摻雜著樸素的道德價值因素,這是我們理解信賴利益時不得不考慮的一個方面。
第三,信賴利益有著很強的保護交易安全的功能。在各種關於信賴利益的描述中,我們看到,發生需要保護信賴利益的場合,軍事在交易的過程中,車與靜態的財產關系,尚未見有提出需要保護信賴利益的問題。因此,信賴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對於交易安全、流轉關系穩定的保障機制。
第四,信賴利益以有效合同關系不存在為前提。大多數學者認為,信賴利益與履行利益以及期待利益是有區別的。在合同有效成立的情況下,信賴利益會被履行利益或者期待利益覆蓋因而無需單獨提出,但是在合同關系無效、不成立或者被撤銷以及解除等場合,即在當事人之間沒有嚴格意義的有效合同關系束縛的情況下,才有信賴利益之說。
信賴利益概念的界定
對信賴利益的界定應以其特性進行。通過對信賴利益的綜合分析,信賴利益具有以下的特性:
一是信賴利益的交易性。
信賴利益的承認與保護,目的在於維護交易的安全,保護交易活動正常有序的進行,所以實質性的交易活動是信賴利益得以發生的基本事實依據,沒有交易的行為,也就不存在信賴利益保護的必要,交易性是信賴利益的重要屬性。
二是信賴利益發生的階段性。
信賴利益具有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如果不加以限制則必將泛濫而逐漸失去其效用,除在性質上加以限定外,時間上的嚴格限定也必不可少。在合同有效成立的情況下,信賴利益會被履行利益或者期待利益覆蓋因而無需單獨提出,但是在合同關系無效、不成立或者被撤銷以及解除等場合,即在當事人之間沒有嚴格意義的有效合同關系束縛的情況下,才有信賴利益之說。所以我們界定信賴利益,就要嚴格的遵循合同外利益的時間限制。具體而言,信賴利益發生於:
第一,為達成交易關系而發生接觸時。主要指當事人為吸引相關人員向自己發出實質性要約的要約邀請階段。
第二,為達成交易關系而磋商之際。即指雙方發出邀約、反邀約和為達成最後的合意而談判與協商的過程。
第三,合同簽訂開始至完成之時。指雙方當事人已經就合同的主要內容完成談判與磋商,承諾和進入簽訂文件和確認雙方的合意的階段。特別表現為隔地非對話式要約與承諾的情形。
第四,雙方達成合意合同成立至被法律評價為有效的階段。合同的成立與有效大致上可以認為是同時完成,但是不可因此而混淆成立與有效這兩個系屬於不同范疇的概念,很多情況下它們的發生會存在一個時間差,這段時間差上當事人之間的關系,並不受合同效力的約束,所以仍屬於合同外的關系。
第五,合同被撤銷之時。對於可撤銷的合同雖然已經成立,但是由於存在意思表示上的瑕疵,或者有其他法律規定的情況發生,使得一方當事人獲得對該合同的撤銷權,,撤銷權人行使撤銷權而撤銷已經存在的合同,當事人已經不存在合同關系的情況下發生的基於信賴的利益狀態。
第六,合同被確認無效之時。合同被確認無效,當事人進入無合同的特殊對待關系狀態。合同無效,包括效力待定合同被確認為無效,也包括因不具備合同有效要件徑直認定的合同無效。在進入無合同的特殊對待狀態之後,都存在著一種以信賴為紐帶的信賴關系,由信賴關系影響的當事人的固有利益,也就是信賴利益。
第七,合同被解除之時。合同因為約定或者法定事由的出現,使得有效合同關系的一方當事人獲得解除權,該合同有可能因為解除權人行使解除權而不再繼續存在。在合同解除之後,雙方本有的合同紐帶不復存在,在此後發生的利益糾葛清算中,信賴利益的確保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第八,合同關系正常終結後的後合同階段。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合同履行完畢之後,雙方的債權債務關系消滅,理論上雙方將恢復到訂約之前的狀態,不再有特殊的對待關系,只受一般保護性關系的約束。但是很多時候由於此前的交易,雙方當事人在一個相當長的後續時間里無法恢復到訂立合同之前的狀態,還會發生某種特殊的聯系,雙方之間還需負擔一定的義務,相互享有某些請求權,即後合同關系。後合同關系同樣符合前述雙方沒有合同關系的特徵,因而也有信賴利益的產生與保護問題。
三是信賴利益的外部性。
由於信賴利益發生於合同關系尚未被法律作出有效的評價之前,或者是合同關系結束之後,因此也就引發其合同關系的外部性特點。
四是信賴利益的法定性。
首先,信賴利益發生的根據,並非如合同上的履行利益或者期待利益,由當事人之間依據意思自由的原則約定產生,而是由法律直接加以明確規定,在發生根據上具有法定性;其次,信賴利益認定的標准也由法律強制規定,不以當事人的意志而轉移;再次,信賴利益損害的救濟方法、賠償的數額均由法律規定,當事人並無約定或者變更相關法律規定的權利。
五是信賴利益的固有性和成本性。
固有性,是指信賴利益是當事人既有利益的有機組成部分,而非通過某一行為預期可以獲得的利益,也就是說,信賴利益僅是當事人因對對方信賴而發生的自己原有利益上的一部分被特定化了的結果。
成本性是指,信賴利益是當事人在商品交易過程中所應付出的必要成本。這種成本,既指有形的物質的支出,也包括無形的與其他民事主體締結契約的機會的喪失等。
六是信賴利益兼具人身和財產的雙重屬性。
當事人從事一項交易的締結或磋商,或因一項交易正常的和不正常的終結而需要善後的過程中,當事人在合同之外對於對方的言行外觀投入了信任,並且依據這一信任產生依賴感,那麼對這一依賴感的違背,將會產生受害人精神上的損害,所以,在信賴利益之中必然包含著某種程度的人身性質的利益。

❸ 民法中的「善意相對人的信賴利益」是什麼意思

您好:

1、首先要了解下什麼是「善意相對人」:「善意相對人」主要指的是合同的相對人或其他民事法律關系中的第三人,因自身沒有過錯也不可歸責於己的行為,取得一定的財產或利益。
簡單的說就是:合同或者其他法律行為中「沒有過錯的一方」。

2、其次「信賴利益」是指:是指一方基於對另一方將與其訂約的合理信賴所產生的利益。

3、所以,「善意相對人的信賴利益」可以簡化為:合同或者其他法律行為中「沒有過錯的一方」基於對另一方將與其訂約的合理信賴所產生的利益。

4、比如A與B訂立買賣合同,A把本屬於C的一件物品賣給B,但B並不知道A不是物品的所有權人(這里的B就是「善意相對人」,而其「基於對B的合理信賴而可以取得本屬於C的物品」即是「信賴利益」。
這里主要涉及到「善意取得制度」:動產佔有人以動產所有權的移轉或其他物權的設定為目的,移轉佔有於善意第三人時,即使動產佔有人無處分動產的權利,善意受讓人仍可取得動產所有權或其他物權的制度。

另外保護「善意相對人的信賴利益」制度的存在,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市場交易!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❹ 合同簽訂時信賴利益的保護原則是怎樣的

合同簽訂時信賴利益的保護原則,是指在合同談判過程中,是締約一方對對方有效意思表示的信賴,對信賴利益的賠償應當恢復到假如沒有信賴對方時的狀態。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條,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後,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❺ 合同法締約過失責任中信賴利益的范圍

(二)締約中信賴利益損害賠償責任的范圍
第一,賠償范圍應以信賴利益確定。既然是信賴利益的損害賠償,就只能以信賴利益來衡量,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至於締約上過失賠償責任中,有人認為應以履行利益作為確定損害賠償責任的標准,筆者認為是值得商榷的。前文已經提及,締約上過失的賠償責任實質上是信賴利益的損害賠償責任,而非履行利益之賠償。以履行利益來確定賠償標准,不符合這一制度理論基礎上的基本要求,也同其所對應的法律基礎背道而馳。而從實際情況來看,發生締約上過失賠償的時候,許多合同都尚未成立,已成立的也有不少尚未履行,有的甚至連成就的條件也沒有具備,在這種情況下,以履行利益作為損害賠償標准,顯然是不合理的,也常常會導致對於信賴利益受損害的一方當事人而言不公平的結果。
第二,賠償的具體數額應由受害人的實際利益損失確定。關於這一點,我國《民法通則》雖未明確規定,但從我國民法對損害賠償責任的一貫態度及信賴利益的基本內涵分析可以得出此結論。具體而言,賠償的具體數額一般應當包括以下幾項:一是締約人支付的締約費用;二是締約人所遭受的人身、財產利益的直接經濟損失;三是工資或其他勞動收入的損失,這主要是指受害人正在從事或即將從事某項工作所能給他帶來的勞動收入;四是法定孳息和自然孳息的損失;五是利潤損失即經營主體在其現有的條件下從事正常經營所能獲得的利潤。
第三,賠償的總額一般不應超過履行利益。對此,我國《民法通則》沒有規定,在理論中也存在較大的爭議。許多人認為賠償的數額應根據受害方所受的實際損失來確定,少則少賠,多則多賠,並不應以履行利益為上限,以保證其所受損失能獲得充分的賠償。對於這種觀點,筆者亦認為值得商榷。依照實際賠償的原則,固然應當以實際損失額來確定賠償數額。但是,一方面,在現代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社會里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締約人締結合同的目的在於獲取合同生效後的履行利益,這種履行利益實際上也是締約人所預期獲取的最高利益。一般而言,締約人的信賴利益不能高於其履行利益,否則,就必然違背經濟學上「成本低於收益」的一般原理,也勢必抹煞締約人從事商品交易的最初目的。另一方面,法律在保護信賴利益受損方的同時,也應該同樣保護締約過錯方的合法利益,二者是對立統一的關系,不能一概以犧牲後者合法權益為代價換取前者信賴利益的全額賠償。我們承認締約一方的信賴利益,也必然應該承認另一方的信賴利益。而另一方的信賴利益就在於,對其相對方的信賴利益保護應限定在其所能合理預見的范圍之內;這種合理預見的范圍,除人身保護的情形外,一般都不能超過其所能預見的履行利益。因此,筆者認為,除人身損害賠償外,信賴利益損害的賠償均不能高於相應的履行利益。
第四,締約人已經得知相對方存在締約過失,仍然不採取必要的積極措施和消極措施以避免其信賴利益受到損害,或者致使損害擴大的,則不得就該部分損失請求賠償。這里存在一個不真正義務的問題。{29}從學理上說,所謂不真正的義務是指權利人負有對自己利益維護照顧的義務,違反此種義務,僅使權利人遭受權利受損和喪失的不利後果,而不發生損害賠償問題,因為不真正義務雖由相對方的締約過失所致,但本質上屬於權利人對於自己權利或事務的疏忽,因而由此導致的結果不可歸責於相對方。另外,雙方均存在締約過失以致互相產生信賴利益損害的,應該根據各自享有的信賴利益及受損害程度來確定各自應獲得的損害賠償額,再分別根據各自的過錯程度來確定應承擔的相應責任。

❻ 什麼是民法上的信賴利益

民法上的信賴利益是指一方基於對另一方將與其訂約的合理信賴所產生的利益。
信賴利益一詞源於大陸法的損害賠償制度和英美法上的違約救濟制度。如果是買賣合同,被欺詐方的信賴利益是基於對對方合理的信賴而對履行合同做的必要准備而支持的費用,信賴利益的賠償原則就是使善意的被欺詐方的地位恢復到訂約之前。履行利益則是在合同如期履行後當事人所獲得的全部利益。國外的立法一般是信賴利益以不超過履行利益為原則。當事人履行合同義務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履行利益,如果信賴利益超出履行利益,實際上就超出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的預期,就是不合理的。
傳統民法對信賴利益有所保護,主要體現在善意取得制度上。近現代民法對信賴利益有了越來越多的保護。締約過失責任,先合同義務和後合同義務都是信賴利益保護的產物。
信賴利益保護還被視為公法的一項基本原則,行政機關做出行政行為,如果該行為無效或被撤銷,相對人基於對行政行為信賴的利益損失應得到補償,但相對人造成的無效或撤銷除外。
所謂信賴利益損失,指一方實施某種行為(如訂約建議)後,另一方對此產生信賴(如相信對方可能與自己立約),並為此發生了費用,後因前者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導致合同未成立或者無效,該費用未得到補償而受到的損失。

❼ 什麼是民法上的履行利益

是合同法的內容.
合同法保護債權人的期待利益,履行利益和信賴利益.履行利益簡單地說,說是債權人從合同的債務人正常履行合同時得到的利益.

代表人物,風行時間不知道,這個不是一個獨立的理論吧.

❽ 勞動合同締約過失責任的信賴利益是什麼賠償原則是什麼

首先,勞動合同是合同。盡管現在普遍的觀點認為勞動法屬於社會法的范疇,但勞動合同作為僱傭雙方確定勞動關系中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文件,是建立在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平等協商、交換意思表示、達成協議的基礎上,即建立在要約和承諾的基礎上的。所以,勞動合同不可能擺脫債權法上合同的本質屬性。而且,從勞動合同的內容來說,除勞動法第19條規定的7項法定條款,其他條款當事人可以協議約定,只要此約定不違反法律規定,即為有效。
其次,勞動合同是債的合同的異化。勞動合同一經簽訂,雙方當事人之間的關系就發生了質的轉化。由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轉化為隸屬關系、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這也就決定了勞動合同與民法上崇尚契約自由、意思自治的合同是不一樣的。勞動法的任務一方面要實現權利義務的創設自由,另一方面又要矯正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的不平等。其矯正手段就是國家通過創設法律規范來對個別意志進行限制。在勞動關系的調整模式中體現為法定權利義務對約定權利義務的限定。而這種法定權利義務應該視為法律賦予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默視責任」。而締約過失本身即基於合同當事人違反默視責任條款義務而創設法定強制責任,所以在勞動法是社會法的范疇內,仍然可以從理論上推定作為民法歸責的締約過失的可適用性。
但勞動合同畢竟不同於民事合同,不能將《合同法》中關於締約過失責任的相關規定照搬過來,勞動合同締約過失責任有其特殊性。
首先,民事合同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雙方地位平等,互負締約過失責任。而勞動合同屬於社會法的范疇。雙方當事人是表面平等而實質上是不平等的。勞動法作為矯正這種不平等的社會法律規范,賦予勞動者享有較多的權利承擔較少的義務,相反,用人單位承擔較多的義務,享有相對少的權利。從而達到保護弱者,實現社會利益的目的。(6)因此,在締約過失責任的構建上也應該體現這一精神,對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應該適用不同的規定。
其次,締約過失責任是在合同訂立過程中產生的,但一般的勞動合同都規定有試用期。《勞動法》第21條規定:「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該法第25條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第32條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內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可見,在試用期內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可以不受誠實信用原則的約束。然而,勞動締約過失責任設立的價值是使誠實信用原則從履行合同階段延伸到合同訂立階段,如果在試用期內當事人可以不受誠實信用原則的約束,必然使勞動締約過失責任的設立成為空中樓閣。因此,勞動締約過失責任如何協調試用期這一特殊階段也是其特殊性之一。

❾ 民法的效力中,有一條規則是「法律不溯及既往」是什麼意思能不能舉個例子謝謝

法律不溯及既往是一條法律原則.
我國國家立法法已經作出了明確規定,法不內溯及既往容原則,是我國立法法已經明確的問題,就是除了法律有特別規定外,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不溯及既往,就是說一個法律對於其生效以前發生的事沒有法律效力。
「法不溯及既往」有以下兩層意思,一是立法上不溯及既往,即立法機關(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等)原則上不得制訂具有溯及力的法律規范;二是適用上不溯及既往,即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不得擅自將法律規范溯及適用。
「法不溯及既往」,要求國家應充分保障公民的信賴利益,也就是要求國家不得對已完結的事實重新作出對公民不利的法律評價,這是對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的約束,具有憲法原則的性質。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❿ 行政法上的信賴保護原則與民法上的誠實信用原則之比較

行政法上抄的信賴保護原則是指政府對自己做出的行為或承諾應守信用,不得隨意變更,不得反復無常。民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要求處於法律上的特殊聯系的民事主體應忠誠、守信,做到謹慎維護對方的利益、滿足對方的正當期待、給對方提供必要真實信息等。兩者的共同點是①都要求忠誠、守信,不反復無常②滿足和保護信賴利益是二者的集中體現③誠實信用是信賴保護的基礎不同點:①法律性質不同,前者在公法領域,而後者為私法規范;②調整主體關系不同,前者當事人間地位不等,後者在平等主體間起作用

熱點內容
工作的條例 發布:2025-01-28 00:42:40 瀏覽:45
行政法中利害關系人 發布:2025-01-28 00:42:38 瀏覽:767
中級經濟法一周能過嗎 發布:2025-01-28 00:29:23 瀏覽:270
總經銷商與分銷商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8 00:20:57 瀏覽:657
法律碩士會有補助嗎 發布:2025-01-27 23:48:49 瀏覽:631
襄陽法官受賄 發布:2025-01-27 23:39:11 瀏覽:971
四川農業經濟法 發布:2025-01-27 23:18:01 瀏覽:574
2015年中級經濟法教材 發布:2025-01-27 22:11:51 瀏覽:206
增加法律條例 發布:2025-01-27 21:51:34 瀏覽:321
交通損害賠償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27 21:49:42 瀏覽: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