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主刑
㈠ 民事處罰的種類有什麼
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賠償道歉。
同時,該條第三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適用上述規定外,還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並且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拘留」。
這一規定明確了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作為承擔民事責任的補充方式。
(1)民法主刑擴展閱讀:
民事案件與刑事案件相比有本質的不同:性質不同,民事案件主要是關於民事權利、義務性質的糾紛,屬於人民內部矛盾性質,而刑事案件則是危害社會、觸犯刑律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犯罪,屬於階級矛盾性質。
適用的實體法不同,民事案件所適用的實體法是民法通則、婚姻法、海商法等,而刑事案件所適用的法律是刑法。
適用的程序法不同,審理民事案件適用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而審理刑事案件則適用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進行審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民事案件
㈡ 民法和刑法的區別與聯系
1、兩者的作用有所不同
刑法是規定什麼是犯罪,對什麼犯罪應當承擔何種刑事責任的法律。
刑法的任務是為維護國家安全,維護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打擊一切刑罰犯罪行為。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公民、法人、公民和法人之間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比如賠償和債務。它主要是解決民事糾紛,違反刑法是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2、兩者的目的不一樣
民法是一種權利法典,它告訴人們享有哪些權利。
刑法是一部規定義務、告知人們不該做什麼、後果和處罰的法律。
3、兩者的規范對象不一樣
刑法規制的對象主要是嚴重危害社會的各類行為。
而民法則主要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
聯系:
民法是調整作為民事主題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即自然人、法人、其他非法人組織只有以民事主體的面目參與社會活動而產生的社會關系,才由民法調整。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極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刑法有廣義刑法與狹義刑法之分。
廣義刑法是指一切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包括刑法典、單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責任條款。狹義刑法是指刑法典。
(2)民法主刑擴展閱讀
我國刑法作用:
主刑就是只能獨立適用,不能附加於其他刑種適用的刑罰。我國刑法規定的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就是作為主刑的補充而附加適用,但也可以獨立適用的刑罰。我國刑法規定的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此外,對於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這實際上也屬於附加刑。
我國刑罰就是通過有主有從、互相配合,有輕有重、互相銜接的設計方式,形成了嚴整的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每個刑種都有它特定的內容和作用。
刑種的多樣性,是為了適應犯罪性質和情節的多樣性,便於體現懲辦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實行區別對待的原則。所以,這些刑種是切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實際需要的。
刑罰是對犯罪分子某種利益的剝奪,如剝奪其自由,剝奪其政治權利,剝奪其財產等。所以刑罰對被判刑人必然造成痛苦,造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壓力,這是刑罰的屬性。正是這個屬性,使刑罰發揮懲罰、懲治和威懾的作用。
同時,刑罰還包含有譴責的因素,它是對犯罪分子及其行為的否定評價,是國家對於他幹了犯罪這種壞事的一種嚴厲譴責。由於刑罰譴責某種犯罪行為和實施這種行為的人,遂使人們意識到犯罪的事干不得,走犯罪的道路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所以這種譴責又是一種教育。
社會主義性質的刑罰是懲罰和教育的辯證統一。懲罰和教育都是我國刑罰的內容屬性。單純的懲罰和脫離懲罰的單純的教育都不是刑罰。
國家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的根本目的是預防犯罪,包括特殊預防和一般預防。而懲罰和教育是達到刑罰目的的手段。
特殊預防就是預防犯罪分子本人再犯罪。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的判刑,除了極少數罪行極其嚴重非殺不可的依法判處死刑外,對其他犯罪分子,主要是通過懲罰和教育,把他們改造成為去惡從善、悔罪自新、遵守法紀、自食其力的新人,化有害為無害,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我國對罪犯改造工作的實踐證明,多數犯罪分子通過懲罰和教育,是能夠認識到犯罪的危害性以及自己犯罪的社會根源和思想根源的。
一般預防就是通過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警戒社會上那些不穩定分子,即有可能犯罪的分子,防止他們以身試法,走上犯罪的道路。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殺一儆百」、「以儆效尤」的意思。
為什麼人民法院有時選擇典型案件,大張旗鼓地公開宣判呢為什麼宣判罪犯死刑立即執行要出布告呢主要就是為了警戒和震懾少數不穩定分子,以達到一般預防的目的。
通過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也可以使廣大人民群眾增強法制觀念,提高警惕性和同犯罪作斗爭的積極性。司法機關只有充分地、廣泛地依靠群眾,同他們一道展開對犯罪的斗爭,才能夠達到有效地預防犯罪的目的。
刑事責任與其他法律責任的區別是:
第一,基礎不同。被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只能是犯罪行為,其社會危害性比被追究其他法律責任的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大。也就是說,刑事責任只能由實施犯罪的人承擔,而不能由任何其他人承擔。罪責自負、反對株連是我國刑法的一項重要的原則。
這個原則要求,只有參與實施犯罪的人,才能成為刑事責任的主體,其他沒有參與實施犯罪的人,不論他與犯罪人的關系如何,都不能令他負擔刑事責任。
第二,程序不同。行為人是否承擔刑事責任,只能由國家司法機關按照刑事訴訟程序來決定。其他法律責任,則不是通過刑事訴訟程序決定的。確定是否承擔刑事責任,主要是國家審判機關的任務,但這不是絕對的。
在某些情況下,公安機關、檢察機關也可以解決刑事責任問題。例如,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的規定,當出現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情況,或者發生犯罪嫌疑人死亡的情況,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就應當作出不追究刑事責任或不起訴的決定。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定,對於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犯罪嫌疑人,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第三,後果不同。對負刑事責任的人往往隨之而來的是給予刑罰處罰,這是最嚴厲的國家制裁方法。它不僅可以剝奪被判刑人的財產,還可以剝奪其人身自由、政治權利,甚至可以剝奪其生命。其他法律責任都不會引起刑罰處罰這種嚴厲的法律後果。
㈢ 憲法與刑法、民法的區別
三者的區別十分明顯,其調整范圍和位階是不同的。
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集中反映各種政治力量的實際對比關系,確認革命勝利成果和現實的民主政治,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是中國對民事活動中一些共同性問題所作的法律規定,是民法體系中的一般法。
㈣ 民事和刑事的區別是什麼
1、適用法律不同:民事訴訟對應適用的是民法,刑事訴訟對應的是刑法,所引用的法律條例不同,對應的懲罰等也不同,一般情況下,民事案件的懲罰遠遠低於刑事案件懲罰;
2、側重點不同:刑事責任,是違反刑事法律規范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有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民事責任,它是平等主體之間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簡單說,也就是民事責任重在補償性,而刑事責任重在懲罰性。民事責任的前提是有損害發生,而刑事責任不論傷害與否,均承擔懲罰性責任。
3、對待態度不同:一般情況下,民事案件遵從不告不理的原則,也就是只有提起訴訟才會受理並處理;刑事案件則是國家機關主動介入,此時也就無視是否還有附帶民事訴訟,將會按照法律流程走完偵查、訴訟、裁判等流程。簡單說,民事原、被告可以私下諒解,撤銷訴訟,而刑事案件,無論原本的原、被告是否私下已經諒解,國家機關將會繼續追究其責任。
4、處理方式不同:民事涉及的是包含婚姻、合同、繼承等大多涉及到經濟領域的內容,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刑事涉及多的是罪犯審判這一類事情,主要有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等,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等。
㈤ 民法典的意義是什麼與刑法的區別在哪裡
1、兩者的作用有所不同
刑法是規定什麼是犯罪,對什麼犯罪應當承擔何種刑事責任的法律。
刑法的任務是為維護國家安全,維護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打擊一切刑罰犯罪行為。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公民、法人、公民和法人之間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比如賠償和債務。它主要是解決民事糾紛,違反刑法是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2、兩者的目的不一樣
民法是一種權利法典,它告訴人們享有哪些權利。
刑法是一部規定義務、告知人們不該做什麼、後果和處罰的法律。
3、兩者的規范對象不一樣
刑法規制的對象主要是嚴重危害社會的各類行為。
而民法則主要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
聯系:
民法是調整作為民事主題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即自然人、法人、其他非法人組織只有以民事主體的面目參與社會活動而產生的社會關系,才由民法調整。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極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刑法有廣義刑法與狹義刑法之分。
廣義刑法是指一切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包括刑法典、單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責任條款。狹義刑法是指刑法典。
(5)民法主刑擴展閱讀
我國刑法作用:
主刑就是只能獨立適用,不能附加於其他刑種適用的刑罰。我國刑法規定的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就是作為主刑的補充而附加適用,但也可以獨立適用的刑罰。我國刑法規定的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此外,對於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這實際上也屬於附加刑。
我國刑罰就是通過有主有從、互相配合,有輕有重、互相銜接的設計方式,形成了嚴整的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每個刑種都有它特定的內容和作用。
刑種的多樣性,是為了適應犯罪性質和情節的多樣性,便於體現懲辦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實行區別對待的原則。所以,這些刑種是切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實際需要的。
刑罰是對犯罪分子某種利益的剝奪,如剝奪其自由,剝奪其政治權利,剝奪其財產等。所以刑罰對被判刑人必然造成痛苦,造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壓力,這是刑罰的屬性。正是這個屬性,使刑罰發揮懲罰、懲治和威懾的作用。
同時,刑罰還包含有譴責的因素,它是對犯罪分子及其行為的否定評價,是國家對於他幹了犯罪這種壞事的一種嚴厲譴責。由於刑罰譴責某種犯罪行為和實施這種行為的人,遂使人們意識到犯罪的事干不得,走犯罪的道路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所以這種譴責又是一種教育。
社會主義性質的刑罰是懲罰和教育的辯證統一。懲罰和教育都是我國刑罰的內容屬性。單純的懲罰和脫離懲罰的單純的教育都不是刑罰。
國家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的根本目的是預防犯罪,包括特殊預防和一般預防。而懲罰和教育是達到刑罰目的的手段。
特殊預防就是預防犯罪分子本人再犯罪。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的判刑,除了極少數罪行極其嚴重非殺不可的依法判處死刑外,對其他犯罪分子,主要是通過懲罰和教育,把他們改造成為去惡從善、悔罪自新、遵守法紀、自食其力的新人,化有害為無害,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我國對罪犯改造工作的實踐證明,多數犯罪分子通過懲罰和教育,是能夠認識到犯罪的危害性以及自己犯罪的社會根源和思想根源的。
一般預防就是通過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警戒社會上那些不穩定分子,即有可能犯罪的分子,防止他們以身試法,走上犯罪的道路。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殺一儆百」、「以儆效尤」的意思。
為什麼人民法院有時選擇典型案件,大張旗鼓地公開宣判呢為什麼宣判罪犯死刑立即執行要出布告呢主要就是為了警戒和震懾少數不穩定分子,以達到一般預防的目的。
通過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也可以使廣大人民群眾增強法制觀念,提高警惕性和同犯罪作斗爭的積極性。司法機關只有充分地、廣泛地依靠群眾,同他們一道展開對犯罪的斗爭,才能夠達到有效地預防犯罪的目的。
刑事責任與其他法律責任的區別是:
第一,基礎不同。被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只能是犯罪行為,其社會危害性比被追究其他法律責任的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大。也就是說,刑事責任只能由實施犯罪的人承擔,而不能由任何其他人承擔。罪責自負、反對株連是我國刑法的一項重要的原則。
這個原則要求,只有參與實施犯罪的人,才能成為刑事責任的主體,其他沒有參與實施犯罪的人,不論他與犯罪人的關系如何,都不能令他負擔刑事責任。
第二,程序不同。行為人是否承擔刑事責任,只能由國家司法機關按照刑事訴訟程序來決定。其他法律責任,則不是通過刑事訴訟程序決定的。確定是否承擔刑事責任,主要是國家審判機關的任務,但這不是絕對的。
在某些情況下,公安機關、檢察機關也可以解決刑事責任問題。例如,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的規定,當出現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情況,或者發生犯罪嫌疑人死亡的情況,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就應當作出不追究刑事責任或不起訴的決定。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定,對於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犯罪嫌疑人,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第三,後果不同。對負刑事責任的人往往隨之而來的是給予刑罰處罰,這是最嚴厲的國家制裁方法。它不僅可以剝奪被判刑人的財產,還可以剝奪其人身自由、政治權利,甚至可以剝奪其生命。其他法律責任都不會引起刑罰處罰這種嚴厲的法律後果。
㈥ 民法規定的處罰種類分別是什麼刑法規定的處罰種類分別是什麼行政法規定的處罰種類分別是什麼治安管
刑法的主刑有管抄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
行政處罰的種類:警告、罰款、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暫扣(吊銷)許可證照、責令停產停業、行政拘留、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警告、罰款、行政拘留、吊銷公安機關發放的許可證。
民法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賠償損失;
(八)支付違約金;
(九)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賠禮道歉。
㈦ 我國的法律是怎麼分的民法,刑法,還有什麼啊有什麼區別啊
當代中國法律體系是在憲法的統領下,由三個結構要素(公法、私法和社會法)構成,並劃分為若干個法律部門,主要包括政治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親屬法、經濟法、社會保障法、環境與資源法等。
(一)政治法
現代政治是民主政治,民主政治是法治政治。隨著政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政治法應運而生。所謂政治法是指調整政治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包括組織法、選舉法、中央與地方關系法、立法決策法、監督法、國籍法和公民基本權利法、軍事法。
(二)行政法
行政法是調整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包括行政法總則、行政主體法、行政程序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以及專門行政法。由於行政法調整對象極為廣泛,所以很難形成系統單一的行政法典。前述除專門行政法外均為一般行政法。專門行政法是指規定各專門行政職能部門管理活動的法律和法規。國外一般也只有行政程序法、行政訴訟法、行政主體法和專門行政法。
(三)刑法
刑法是關於犯罪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包括刑事實體法與刑事程序法。
(四)民法
民法是調整作為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以及公民與法人之間的財產與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包括民事實體法與民事程序法。其中民事實體法包括:民法總則、物權法、合同法、債法等等。
(五)商法
商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包括一般商事法、破產法、海商法、商標法、公司法、票據法、保險法、支票法等。民法與商法關系十分密切,民法的許多概念、規則、原則和原理也適用於商法。
(六)親屬法
親屬法是調整婚姻、家庭、親屬等方面財產與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包括:婚姻法、繼承法以及其他親屬關系的法律。
(七)經濟法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宏觀經濟調控活動中形成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關於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歷來有爭議。在我國計劃經濟體制下,經濟法被作為經濟行政管理法,把計劃法作為經濟法的龍頭。事實上經濟法是與市場經濟、與宏觀調控密切相關的,沒有市場經濟宏觀調控,就不存在真正的經濟法。
(八)社會保障法
社會保障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主要包括:勞動關系法、勞動保障法、社會福利法、工會法等等。
(九)環境與資源法
環境與資源法是關於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即環境保護法和自然資源保護法。環境保護法是保護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自然資源保護法是指對各種自然資源的規劃、合理開發、利用、治理和保護等方面的法律。
㈧ 憲法 民法 刑法有什麼區別
可以從它們的內容和法律責任上來區分
內容上:
憲法是國家根本法,是一切法律制定的依據,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規定著國家最基本的問題和最基本的原則。
刑法是懲罰犯罪的法律,違法行為必須達到法律規定的情節才是犯罪,才適用刑法。
民法是調整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的民事關系的法律,即民事糾紛等,涉及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方面。
法律責任上:
憲法在我國現實的司法實踐中很少會用,甚至沒用。因為我國還沒設立憲法法庭,只有民事、刑事等法庭。
違反刑法要付刑事責任,包括主刑:拘役、管制、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
違反民法要承擔民事責任,包括返回財產、停止侵害行為、恢復原狀、賠禮道歉、恢復名譽、支付違約金或損失賠償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