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信任
A. 新民法典,女方如何保護自己的遺產
、 預備階段:婚前
在結婚之前女性朋友可通過如下方式保護自己的財產權益。
(1)夫妻婚內財產協議書。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這種方式可以保障夫妻之間財產的獨立性。
但這種方式在適用上有一定的要求和風險。首先,夫妻婚內財產協議書必須採用書面形式,若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則視為無約定,對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財產實行共有制。其次,對產生共同債務的風險難以控制,雖說有了夫妻婚內財產協議,夫或妻婚後的個人債務應當由個人承擔,但若債權人為善意第三人且不知夫妻之間的約定,那債權人仍有權要求另一方清償債務,只是在這種情況另一方有向實際債務人追償的權利。但現實生活中具體情況還需具體分析。
婚內財產協議的主要內容一般包括以下幾點: 1、明確婚前財產的范圍及歸屬; 2、明確夫妻共同財產的歸屬及使用方法; 3、確立夫妻雙方在家庭生活中的權利、義務; 4、協議的生效、撤銷; 5、違約責任。
婚內財產協議看上去似乎缺乏一些人情味,但對夫妻雙方而言,婚後不至於因為財產發生爭執或互相隱藏,因而並不會減弱夫妻雙方的感情。
(2)夫妻忠誠協議
夫妻忠誠協議是一種以過錯方因過錯而對無過錯方承擔相應補償責任的約定,這種約定並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協議條款的履行是以一方存在協議中列明的過錯為前提,而非直接對離婚設置限制條件,因此並不違反婚姻自由原則,應屬有效。
夫妻忠誠協議對過錯方帶有一定的懲罰性,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或者說弱勢的一方願意為自己的婚姻上一個「保險」。夫妻忠誠協議的范圍很廣,可以涉及到婚前財產的轉化、婚後財產歸屬、也可以涉及到離婚後的經濟補償。如果運用的好,無疑對婚姻雙方都樹立了一個「家規」。
夫妻忠誠協議其實並不限制人的感情發展,只是限制了感情發展的時段,將《婚姻法》中的忠誠義務變成一條具有可操作性、帶有懲罰性的條文,而不再停留在道德譴責的層面。因此夫妻忠誠協議與婚姻自由原則並不沖突。
(3)婚房購買
隨著最近《婚姻法解釋三》的出台,很多女性都開始擔心自己的利益,因此漸漸流行了一句話就是「只要離婚,女方就要凈身出戶」。但我認為作為當代女性我們無需一味的害怕,認清法條。
我們現在就來解讀一下《婚姻法解釋三》中看似對女方不利的條款:「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解讀:這個條款的限制很多,首先,該不動產必須全由一方父母出資,只要我們改變一下出資方式,就可以不適用此條款。其次,產權必須登記在出資子女名下,若將兩人名字都加上則也可以規避此條款的約束。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解讀:由於我國傳統的婚嫁習俗一般都是由男方來支付購置新房首付款,婚後共同還貸,房產一人一半,而《婚姻法解釋三》的出台無疑對大多數女性是一個重重的打擊。但是,這個條款如果倒過來分析是由女方支付房屋首付款,就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就算不能做到,至少一人一半也是可行的,只要避免首付款都出自一方即可。其次,將房屋登記在兩人名下也可以規避該條款。
2、經營階段:婚中
婚姻是神聖的,夫妻之間應該坦誠相對,若每日都在算計那婚姻也不會幸福,這時候的女性只要好好經營自己的婚姻即可。這個時候妻子可以不必算計太多但至少要清楚家庭的收支情況,清楚丈夫的資金流向但不要去干涉,試著做一個「傻女人」。
但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女性在婚姻生活中都對對方有一種依賴和信任,這種長期的依賴和信任會使她們養成習慣,甚至是麻木。她們很少意識到應該從法律上保護自己的權益,也就是她們對婚姻太有信心,覺得不會有什麼變故。事實上,目前這個年代,婚姻是很脆弱的。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護自己的財產權益,注意家裡收入和支出情況,保存有關財產信息。
(1) 清楚家庭共有的財產及資金流向,保存有關財產信息(律師介入)。
夫妻共同財產包括1、工資、獎金;2、生產、經營收益;3、知識產權的收益;4、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遺贈或贈與合同中明確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除外;5、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在很多傳統的家庭中,女性往往在婚姻關系中一般都將重心放在家庭,對丈夫在外拼搏的事過問不多,當面臨婚姻破裂時手無縛雞之力,連家庭財產多少也搞不清楚,最終導致了個人悲劇。
女性應切實了解家庭共有財產有多少,並清楚資金流向。如丈夫名下有公司的,女性應知道公司資產、股權、債權債務有多少,並了解資金流向及合作單位,做到清楚財產價值、走向、趨勢。了解家庭的共有財產及資金流向的好處在於它可以防患於未然,不至於在發生婚變時對方惡意偷偷轉移財產或離婚後執行不能。
一旦發現資金流向不對,或者財產出現異常,如被設定抵押或莫名轉移等,應提高警惕,必要時立即採取保全措施。
B. 求《瑞士民法典》全文 或者下載地址 或者在那本書里能找到
目前我找到瑞士民法典部分英文版http://www.admin.ch/ch/e/rs/2/210.en.pdf
和瑞士民法典(德文):http://wenku..com/view/36081a60783e0912a2162a20.html
你找到相關信專息也請發屬給我。
C. 民法典第463到508哪幾條是完全型法條
摘要 從《民法典》的第463條到第988條,共526個條文都是屬於《民法典》合同編的條文。但從法律適用的角度去觀察的話,《民法典》中實質上屬於調整合同關系的法律規則,不限於這526個條文。如《民法典》第508條的規定:「本編對合同的效力沒有規定的,適用本法第一編第六章的有關規定。」即關於合同的效力認定,如果合同編第三章沒有規定的,適用《民法典》總則編第六章關於民事法律行為效力的基本規定和有關附條件、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規定,它們與調整合同關系直接關聯。
D. 民法典有哪些可以使債權轉讓生效的條件
轉讓須有有效的合同存在。債權的有效存在是的根本前提。以無效的債權轉讓他人,或者以已經消滅的債權轉讓他人,就是轉讓的標的不能。這種規定的意義在於防止國家、集體的利益受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七十九條有四種合同權利不得轉讓。一類是依債權性質不得轉讓的,包括基於個人信任關系而發生的債權、以特定身份關系為繼承的債權;二類是屬於從權利的債權,從權利依主權利的移轉而移轉,若將從權利和主權利分類而單獨轉讓,則為性質上所不允許;三類是依合同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的債權;四類是依法律規定不得轉讓的債權。由於債權自身的特殊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八十條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八十七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轉讓權利或者轉移義務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E. 民法典實施後離婚協議寫明的房產歸孩子所有,男方再婚加現任名字,她有權分割嗎
協議要做公證才行,最好的做法是直接過戶到孩子名下或在前夫結婚前做房產公證
F. 聽說民法典出台了,關於遺囑繼承方面有哪些變化誰能給具體說說萬分感謝!
民法典出台了,但實施需要等待明年實施,另外,你所說的問題內容比較寬泛,一兩句話講不清楚,具體咨詢當地專業律師了。
G. 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如何維護好民法典論文題目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不斷加強和改進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首要問題。網路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適應現代科技發展的需要,具有不同於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顯著特點,是計算機網路技術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結合。充分利用網路媒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課題。
一、大學生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點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象的新特點
當前,九零後大學生已經成為高校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對象,他們的特點表現為追求新奇刺激,思想開放,個性鮮明,行為獨立,富有創造力。同七零、八零年代的大學生相比,他們在教育活動中主動性多於被動性,在網路媒體下主動地接納信息,選擇信息,發布信息,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特點
在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與學生往往是對立的,思想教育者是高高在上的思想權威,其主要職責是進行思想理論灌輸。而在網路思想政治教育中,網路思想教育主體是網路傳播中的把關人,他們製造、傳播、監控網路信息,兼具信息傳播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身份,他們具有高新技術和廣博的知識以及良好的品質,但不一定是思想權威。他們不具有特定的身份,甚至可以不被稱為教育者,不進行說服,而提供選擇和引導。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新特點
網路時代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來了更為廣闊的天地。網路思想政治教育摒棄了傳統「說教式」、「灌輸式」的方法,藉助多媒體的優勢向大學生提供正面的、積極的信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態逐漸立體化、動態化,教育形式也隨之變得更為豐富和全面。如網上講座、BBS論壇、網路博客,紅色網站等等,這些都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個有利的平台,這是傳統的思政教育模式無法比擬的。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加生動形象、具體直觀地表達教育者的教育訴求。同時,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過網路媒介充分了解和掌握自由發表言論的大學生思想動態,並給予正確的引導,把握他們的政治方向,使思想教育更富針對性、及時性。
二、加強大學生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宏觀指導建議
面臨大學生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點,我們應當積極利用網路時代下新媒體、新技術去開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領域,強化網路馬列主義教育陣地的建設。對照新時期網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點,高校應從以下幾方面不斷加強。
(一)加強對大學生的自我教育
大學生是高校受教育的主體,受年齡特點和個性特點的影響,一味嚴格管控和說服教育容易使其產生逆反心理,與教育者的初衷背道而馳。因此,教育者充分信任大學生,給予其相對充分的自主性,重視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自律意識,尊重大學生張揚個性,並給大學生提供張揚個性、發揮個人特長的舞台,充分發揮大學生自主創新作用。
(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
中共中央16號文件指出,要「加強網路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形成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牢牢把握網路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權」。建設高水平的網路思想政治教育隊伍,關繫到教育方向的把握是否正確,教育內容的落實是否到位。高校應採取有效措施,倡導思政理論課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展開教學,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務;倡導輔導員隊伍利用網路媒體開展日常教育和思想教育,著力建設一支政治立場堅定、理論功底扎實、網路技術熟練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使這支隊伍既能熟練地應用新媒體新技術手段,又能准確鑒別網路信息良莠,並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創新利用網路創新性地開展工作。
(三)轉變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新時期大學生網路思想政治教育應充分利用網路媒體信息傳輸功能的優勢,引導為主,監督為輔。高校要弘揚時代主旋律,堅持以科學的政治理論武裝學生,以正確的網路輿論引導學生,以健康的網路文化鼓舞學生,提升大學生思想素質和道德水平,營造健康向上的網路輿論環境,依託網路媒體佔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的制高點。高校應依託網路媒體,開展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於一體,大學生喜聞樂見的網上校園文化活動,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幫助大學生遠離網路垃圾,樹立正確的網路觀。
三、加強大學生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微觀實施策略
(一)加強工作領導
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當引起高校相關負責部門的切實重視,在政策制定上有所體現,並重點貫徹實行。高校應當實時關注大學生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當前形勢和最新進展,並以此為依據調整工作部署;高校應重點關注網路輿情的最新動態,並建立合理的分析與反饋機制,明確責任到個人,切實推動網路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應重點落實建設大學生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障機制,發現實際工作中的難點,並採取措施及時解決。高校學生工作部以及各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應該定期召開工作研討交流會,從網路思政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入手,就工作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展開針對性調研,創新工作形式,開拓工作思路,結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總結出針對性強、切實有效的應對方案。
(二)加大校園網站及學生論壇的建設力度
高校學生工作部在推動大學生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應重點關注校園主頁、相關新聞網站及學生論壇建設,結合各高校校園文化特色積極推動互動交流平台建設,並以教育、服務和管理作為學生工作立足點。校園校園主頁、相關新聞網站的建設要明確政治方向,體現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主旋律,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校園社區傳播正能量的重要媒介。除此之外,應當加強校園網站的服務性功能建設,設立學生入學生活指南、勤工助學途徑、職業生涯規劃、就業咨詢與指導等專欄,利用網路教育平台加強輔導員老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為廣大學生解答疑難問題、引導學生走出生活和學習中的迷惘,逐步提高學生對校園網站的關注度,從而相應減少學生瀏覽校外娛樂新聞及交友網站的時間。此外,應加強學生工作部、學院學工辦以及一線輔導員的官方博客和微博建設,並實時更新校園動態和個人工作心得,通過分享個人經驗引導學生以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投入到生活和學習中,加強對學生的心靈引導。
(三)強化對校園網路輿情動態的管理和引導
大學生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網路輿情動態的掌握和反饋作為工作中的重點環節。建立網路輿情動態監管工作團隊,對學院及班級工作QQ群、校園貼吧、學生論壇、學工部及學院學工辦官方微博等網路平台,實時掌握校園網路輿情導向,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及時識別和處理不良信息,將其中妨害校園安全穩定的不良敏感信息和重大惡劣突發事件及時向學校學生工作部、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保衛處等部門進行報告,防止不良信息對學生群體造成大面積負面影響。
H. 濟南首例適用民法典撤銷婚姻案生效,這個按鍵是怎麼回事
歷下區法院撤銷一樁婚姻案了,這個也是濟南市首次採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布撤銷的婚姻案件。外界對於這個案件也是十分的關注,如今宣判結果已經正式生效,未來如果再出現這種類似情況的話,有很強借鑒意義。
以往如果這種事情的話,只能是判決兩個人離婚,沒辦法撤銷婚姻。《民法典》對於撤銷婚姻,做出一些規定。現在將重大疾病的隱瞞作為撤銷婚姻的情形之一,並且規定傳染病作為其中情節之一。牽扯到傳染病有很多,像艾滋病,淋病,梅毒,麻風病以及醫學上認為影響結婚和生育的其他傳染病。
男方患病符合上述撤銷婚姻情節之一,對於甄女士來講,肯定無法容忍。賈先生並沒有告知其真實情況,符合撤銷婚姻構成要件。否則對於甄女士來講,真的是太不公平。婚姻需要雙方信任,並不是單方面欺騙,結婚之前最好把真實情況告知給對方。
I. 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應該如何學好民法典踐行法治理念
大學生可以通過學習法律知識、掌握法律方法、參與法律實踐等途徑,在日常生活中逐漸養成從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解決法律問題的思維習慣。
大學生應該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社會主義法律權威的樹立,既有賴於國家的努力,也有賴於公民個人的努力,大學生應當通過各種方式努力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
努力樹立法律信仰,一個人只有從內心深處真正認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會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大學生應當通過認真學習法律知識,深入理解法律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作用,積極宣傳法律知識,從而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重和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的良好風尚。
(9)民法典信任擴展閱讀:
《民法典》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和意願。因為它完全來自於人民的生活和實踐,無論是在生活中遇到高空拋物、還是在消費中遇到的「套路貸」「校園貸」「高利貸」等等。《民法典》都一一給了解答,豐富地展示了與人民相關的點點滴滴。
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是具有生命力的,它堅持問題導向。而問題的提出和解決,自然是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民法典》更好的體現人民的需求、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意志,能夠真正用來解決和調解現實生活中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回應社會關切。
J. 瑞士民法典的內容
內容豐富
瑞士民法典包含的內容之豐富,遠超過了法國德國的民法典與商法典之和。
瑞士民法典以5編2000餘條的容量,除包含了德國民法典與德國商法典規定的事項外,還包含有德國一些單行法所規定的事項,例如法國的《有限責任公司法》、《股份法》、《票據法》、《區分所有權法》、《不動產登記法》等。除此之外,瑞士民法典還包含有關於勞動法的內容(集體勞動合同)、關於戶籍法的內容(身份登記)、關於合作社的規定、關於債券的規定等。如此豐富的內容,為其他國家的一個法典內所少有的。
瑞士民法典除了普通的實體法規定外,在許多地方規定了舉證責任和訴訟程序。瑞士民法典沒有集中規定時效,而將時效分散規定在有關事項之後。各種登記制度也分別規定在有關事項之後。這樣的規定方法在適用時較為方便。
瑞士民法典關於法人的規定比較寬松。以政治、宗教、學術、藝術、慈善、社交為目的的及其他非經濟性的社團,自表示成立意思的章程作成時,即取得法人資格(第60條第1款)。
瑞士債務法的內容極為豐富,例如勞動契約中,分別規定了個人勞動契約、集體勞動契約.標准勞動契約、學徒契約、推銷員勞動契約、家務勞動契約。
最具特色的是有價證券部分,其中集中了其他國家在民法、商法和一些單行法里規定的各種有價證券,真是一個比較完全的「有價證券法」,在其他國家還少有其例。特別是在這部分的開頭,給有價證券規定了定義,即「有價證券是與權利相結合的一種證券,離開證券即不能主張該權利,也不能將之移轉於他人」。這個定義在其他國家還沒有,現在已成為大陸法國家法律中有價證券的典型定義。
總之,瑞士民法典的條文數少於德國民法典,而其內容,即所規定的范圍、事項遠遠超過了其他民商分立國家的民商法典。這是值得注意的一個特點。
條文簡單
瑞士民法典條文數較少而內容含量多,因而就必然要把條文寫得比較簡單,這就是茨威格特和克茨所說的,瑞士民法典的「條文規定得有意識地不完備」,也就是「有意地不求條款的完備」。這種情況特別表現在前面4編。他們比較了瑞士民法典前4編與德國民法典在同一事項上所用的條文數,例如關於收養,瑞士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分別有18條和32條;關於夫妻財產制,有74條和145條;繼承法有192條和464條。他們得的結論是:「瑞士民法典總共(包括債務法的前兩部分,相當德國民法典的債編)約用1600條規定了德國民法典用2385條所規定的事項,而後者的條文一般地還要長些。」[5]
瑞士民法典的這一特點與德國民法典恰巧成為兩個正相反對的典型。前者「有意地不求條款的完備」,而後者有力求包羅萬象,力求完備無遺。這兩種典型的後面存在著兩種立法思想,存在著兩種國情。德國民法典是有名的「法學家的法典」,立法者刻意要把一切問題予以解決,不給法官以裁量權。瑞士民法典是「大眾化的法典」,要讓那些由人民選舉出來的、非法學家的法官讀得懂、會運用。德國民法典要用全帝國(德意志帝國)的法律去統一、去扼制地方的舊法和習慣,達到「定於一尊」的目的。瑞士民法典則要盡量保留和尊重各州的舊法和習慣,只要求「基本一致」。這里表現出一個中央集權的帝國的尊嚴(這種情形到希特勒的第三帝國發展到極點)與一個強調地方分權和尊重地方傳統的聯邦的不同氣勢。
「補充」、「充實」
法典既然簡單,就必然要賦予法官以「補充」、「充實」的權力。這是瑞士民法典的另一個特點。
這一點表現在法典的第1條。這是一個很有名的條文,包括3款:「⑴凡本法在文字上或解釋上有相應規定的任何法律問題,一律適用本法。⑵如本法沒有可以適用的規定,法官應依據習慣法,無習慣法時,應依據他作為立法者所制定的規則裁判之。⑶於此情形,法官應遵循公認的學理與慣例。」
這里最引入注意的是第2款里的「他作為立法者所制定的規則」。
在民事案件的審判中,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是在法律不夠用時,法官應如何判案。民事案件是千變萬化的,不像刑事案件那樣只限於刑法中明文規定的那些種類。法律要把民事案件規定得沒有遺漏是不可能的。但是對民事案件,法官又不能不辦。法國民法典第4條明文禁止「法官借口沒有法律或法律不明確不完備而拒絕裁判」,同時又把規定「法官對於其審理的案件,不得用確立一般規則的方式進行裁判」(第5條),但是法官究應怎樣辦,法國民法典未予解決。德國民法典第一草案第1條曾經規定:「法律無規定之事項,准用關於類似事項之規定。無類似事項之規定時,適用由法規精神所得之原則。」但以後德國民法典對此仍不作規定。可見這個問題在那個時代不是很好解決的。瑞士民法典直接規定法官可以「作為立法者」而制定規則並據以裁判。這確是一個異平尋常的規定。這個規定不僅在它以前和它當時是沒有的,就在它以後也沒有,真可謂是「空前絕後」的。
茨威格特和克茨一方面說,瑞士民法典的「這一規定基本上沒有包含任何新意,」但終究不得不承認,這一條仍然是「令人驚異而贊賞的」,因為它「在清晰瞭然的位置,並以鮮明出色的語言形式表述了這種思想。」[6]把瑞士民法典的這一條規定的價值僅僅歸結於其位置和語言,這種評論顯然是不公正的,也不是實事求是的。因為這確實是一個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表示對本國法官的信任。瑞士的法官是民選的,他們和議會的議員一樣直接來自人民,讓他們「作為立法者」也未尚不可。這樣也不怕「混淆立法司法」的責備了。
慎重
其實,瑞士民法典還是很慎重的。這一條里的第3款就是對法官在「作為立法者」時應如何行事的指示。法官應該「遵循公認的學理與慣例」,而不能任性胡為。
在瑞士民法典以後,很少有採用這一條的。這說明別的國家不具備瑞士所具有的條件,並不是這一條有什麼不妥,因為從瑞士近百年的情形看來,這一條規定似乎也沒有發生什麼流弊。
誠實與信用地位
瑞士民法典較之德國民法典在更高的程度上運用了一般條款。這就是它把誠實與信用原則提高到整個民法的最高原則的地位。
當然這也是它用來供法官補充和充實法律具體規定的一種手段。但意義不僅在此。誠實與信用原則在德國民法典里的適用局限於債法的范圍。瑞士民法典突破了這一局限,在第2條第1款規定:「任何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均應依誠實信用為之」。這種規定不僅不再限於債法范圍中適用,而且也不僅規范義務人的行為,並要規范權利人的行為。這樣使誠信原則真正成為全部民法的最高原則。40年後(1947年),日本把這一規定移植到日本民法的第1條中。
瑞士民法的這一規定,以後日益得到人們的重視,展現出它的理論意義和在實踐中的價值。論者認為這是對19世紀個人主義民法的糾正,民法走向社會本位的標志。事實上,德國雖沒有修改它的民法中的規定,但它的判例和學說也擴大了誠信原則的適用范圍。
傳統立法與制度
瑞士民法典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地方的傳統立法與制度.
瑞士也是個聯邦,不過各州有分權的傳統,而各州的制度上的差異也不易統一,所以瑞士民法典很尊重州法的地位,將許多問題交給州法去處理,也保留了某些固有的傳統。瑞士民法典在許多條文中,特別在有關物權和監護繼承方面,把許多權力交給州、甚至交給更下級的地方。例如在繼承的特留分上,就允許各州自行規定而不要求一致(第472條),在所有權的范圍方面,先許按照「地方通常習慣」或「地方通常見解」決定何為物的組成部分或者何為從物,而不要求有一致的標准(第642、644條)。在相鄰權(相鄰關系)方面,更是多處准許州法自行作出規定(第702、703、705、709條)。
從瑞士民法典對地方法制的態度,可以看出,在一個地方傳統習慣甚至連語言都各不相同的國家裡,「統一」和「分歧」是如何得到協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