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文案
A. 誰有哈佛法律評論之經典合輯及影響美國司法程序的案例
在美國法的發展史上,《哈佛法律評論》作用之重要無容置疑,在各個領域,它都為後人留下了值得反復誦讀的經典文獻。憲法學領域又何嘗不是如此。賽爾教授的「美國憲政理論的淵源與范圍」一直是憲法學必讀的經典,即使是司法審查最積極的擁護者也迴避不了他對這項制度的謹慎質疑。威克斯勒教授的「走向憲法的中立原則」在法學論文引用率上一直排行第一,超過了霍姆斯1897年的絕世經典「法律的道路」。這對於法理學「排行老大」的中國來說,也許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翻譯《哈佛法律評論》的經典論文,對幫助中國讀者理解美國憲法的意義也是顯而易見的,我無須贅言。事實上,這正是這本文集的主要目的所在,也是選擇文獻的主要標准。畢竟,它所面向的是中國讀者,因而要為中國讀者服務,幫助中國讀者理解美國憲政的淵源、歷史和現狀。入選這本文集的文章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歷史地位不可動搖的、對美國憲法發展產生持久影響的經典名作,譬如上述兩篇以及切菲教授對言論自由的評論;另一類則是活躍在當今舞台的知名學者對美國憲法(學)發展的相當晚近的概括,其中有的雖然可能僅反映了一家之言,但人們仍然能從中了解到美國憲法在某個方面的最新概況。總的來說,對前者的標准更高一些。時光對人的記憶來說宛如大浪淘沙,不斷銷蝕著思想的影響。對於一般的論文,年代越久遠,影響力越微弱;只有真正的經典才能像一壇陳年老酒那樣,藉助時間發揮出越來越濃郁的醇香。更晚近的作品究竟屬於哪一類,要看我們的眼力和造化了。在我們現在看來,它們代表了這個階段憲法學說的里程碑,盡管以後也許會被更高的豐碑所遮蓋。
哈佛法律評論協會曾在1967年出版過一個憲法的集子,收集了當時比較有代表性的十餘篇論文。我們採用了其中四篇。其餘的盡管是某個領域的階段性總結,但似乎對今天的意義已經不那麼大了,因而必須為更新的綜合(synthesis)所替代。我們主要從Lexis-Nexis網上搜索了憲法幾個主要領域的論文,將我們認為有潛力成為經典的(畢竟這是需要時間檢驗的事情)放到現在的這本文集,構成了目前的八篇文章。
一
這幾篇文章都和司法審查有關系。美國是第一個探討這個問題的國家,其歷史至少從1803年的馬伯里訴麥迪遜開始。在這個里程碑的判例中,馬歇爾(C.J. Marshall)領導的聯邦最高法院在沒有憲法明確授權的情況下為自己建立了司法審查權。這種做法立刻引發了幾乎所有「法律人」參與的爭論,這場爭論延續至今。賽爾教授在判決90年後發表的「美國憲政理論的淵源與范圍」顯然不是第一篇質疑和界定這項權力的論文,但無疑是最有權威性和代表性的一篇。事實上,或許是因為司法審查已經成為既成事實,賽爾並不質疑這項權力的憲法依據,而是在勉強承認其存在的基礎上限制這項權力的范圍。這也是現代絕大多數懷疑者所採取的思路。畢竟,這項制度已經存在兩個世紀之久;除了某些「極端分子」之外,今天已很少有人會斷然否認司法審查的正當性。爭論的焦點一直是法官應如何並在什麼范圍內行使這項非同尋常的權力。賽爾的這篇論文系統闡述了憲法的嚴格解釋主義,並使之成為美國司法哲學的一個重要流派。雖然有些判決未必明確引用他的文章,但是從判決思路上顯然可以看到這篇論文幾乎無處不在的影子。
威克斯勒教授則多少站在另外一邊,至少看上去是如此。一開始,他先論證司法審查實際上是有條文依據的。這也和大多數人的信仰不同。大多數人都像漢德法官(J. Hand)那樣認為,司法審查是憲法沒有規定但對於維護憲法權威來說確實是必要的權力。威克斯勒卻相當令人信服地證明,雖然憲法沒有明確提到司法審查,但是從憲法規定的結構上能邏輯地讀出這項內在權力。這么說來,威氏是司法審查的積極擁護者了。其實不然,他接著筆鋒一轉,轉而主張司法審查必須依照某種「中立原則」。憲法授權法院進行司法審查,但這並不表明法院可以任意行使這項權力,隨便將自己的價值、理念和政治主張摻合到憲法文本中去;假如這樣做,法官就「越界」了,且威克斯勒舉出了美國法官在判決過程中「越界」的許多實例,包括像「校區種族隔離案」(Brown v. Board of Ecation)這樣的社會影響巨大且至今為民眾所稱頌的判例。可以不誇張地說,這是一篇迄今為止討論這個主題的最具建設性的論文,也是這個領域的難以逾越的里程碑。它一方面代表著自馬伯里決定以來的學術論辯之總結,另一方面又清晰指明了一個新的起點、新的方向、新的思路。此後,人們對司法審查和司法職能的學術探討多建立在這篇論文的基礎上,因而其引用率那麼高,也就不足為奇了。
司法審查這個潘多拉的盒子首先是由首席大法官馬歇爾打開的,因而本書如果沒有一篇關於他的文章將是不妥當的。法蘭克福特大法官的論文專門是為了紀念馬歇爾誕辰200周年而作,也是本書惟一的一篇來自司法實務界的文章。對於中國讀者來說,法蘭克福特並不是一個聽起來那麼熟悉的名字。如果說馬歇爾、霍姆斯、布萊克或道格拉斯等人都是因為標新立異而聞名,那麼法蘭克福特則是一位以嚴謹和中庸著稱的大法官,嚴格保持著一位法官所應有的中立和低調。在這個意義上,他比那些家喻戶曉的政治化人物更能代表美國法官共同體,他對同行馬歇爾的評價也因此而更為公允。盡管在美國的憲政文化之下,司法審查或許是一項遲早都要出現的憲政制度,但是說馬歇爾通過馬伯里決定改變了美國憲法的歷史,應該並不算過譽之詞。當然,馬伯里案只是一個起點;通過詮釋其後的一系列憲法判例史上的里程碑,法蘭克福特法官進一步探討了司法職能的本質,並再次對司法超越界限的可能性發出警告,而這種警告和前面兩篇論文的主旋律是相當和諧的。
二
如果以上三篇是專門關於司法審查的論文,本書的其它論文則是從更具體的視角探討同樣的問題。阿克曼教授的文章是要「超越」1938年的卡羅琳產品案,更准確地說是其中的一個腳注——大名鼎鼎的「第四腳注」(Footnote 4)。可別小看它只是一個腳注,它對美國憲法的影響力實在是非同小可。即使美國憲法如此簡練,你也可以不知道其中某些不那麼重要的條文,但是卻不可以不知道這個腳注;如果美國法學院的學生不知道這個腳注意味著什麼,那麼可以肯定他通不過憲法學的期末考試。為什麼?因為在這個腳注中,首席大法官斯通(C.J. Stone)闡明了法院在什麼時候可以或應該對立法加大審查力度。什麼時候?在民主和法治「失靈」的時候。斯通法官在「第四腳注」中列舉了幾種情況,其中一種是「分散和孤立的少數族群」 的利益受到法律上的歧視。我們知道,民主在程序上就意味著多數主義規則:如果民主程序正常進行,那麼社會中的多數選民將最能代表自己利益或觀點的候選人選入議會;議會代表中的多數通過法律,使之最有效地反映多數人的利益和觀點。但是如果多數人的某些利益或觀點並不那麼無辜——如果他們侵犯了少數人的基本利益,那又該如何呢?在民主和法治國家,除非你能喚起多數人的支持或同情,你是沒有希望的;譬如你和你的同類只佔這個社會的十分之一,你很可能會發現多數人壓在你頭上,對你們進行任意的歧視,而且是以神聖的「法律」的名義!在美國歷史上,種族歧視正是以法律的形式強加在黑人等有色人種身上,而這些法律都是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
在這種情況下,既然民主幫不了你的忙,你只有靠法院了,也就是希望由法院宣判這種法律違反了憲法第十四修正案對所有人的平等保護;當然,如果這個社會就是清一色的歧視,法院也不見得幫得了你,但多一個依靠總沒有壞處。斯通大法官指的就是這個意思:正是在民主和尋常的法治不能可靠地得到憲法所要求的結果時,法院應該也可以發揮其獨特的作用——應該,是因為歧視的受害者不能依靠議會或總統這類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的政治機構,因而法院在憲法面前責無旁貸;可以,是因為反正民選機構不能有效發揮其憲法職能,因而法院代行其職並無越位之嫌。注意到卡羅琳產品案宣判於1938年,正值羅斯福總統新政之後,法院的威信跌落到僅次於「蓄奴案」(Dred Scott)的最低點。事實上,最高法院在這個案例的判決中明確信奉司法節制主義,全面退出對立法和行政的司法干預。然而,「第四腳注」為司法復興埋下了伏筆:畢竟,在某些情況下,這個國家還是需要司法干預的。通過這個腳注,斯通法官界定了現代法院在民主社會中的司法職能,進一步發展了美國的政治制衡理論,並為法院日後對取消美國的政治與法律歧視發揮巨大作用做好了理論准備。種族最終被宣判為「嫌疑歸類」(suspect classification),法院將以「理論上嚴格,實際上致命」的眼光來審視涉及種族的立法:一旦涉及任何種族歧視,這部法律就面臨「死刑」了。在美國歷史上,起到這種作用的判例屈指可數,足見「第四腳注」舉足輕重的地位。
當然,「第四腳注」畢竟只是一個腳注,斯通法官不可能在此將所有問題說清楚。這也就引發了阿克曼教授的挑戰。他並不質疑「第四腳注」的出發點:司法機構可以在民主政治機構「失靈」的情況下發揮更大的作用,但他質疑腳注表述的准確性:「顯明和孤立」的少數群體是否真的在民主社會中無能為力?如果諸如種族等群體在今天並非如此,那麼司法繼續給予其特殊保護就等於「弄錯對象」了,而其他真正需要得到司法保護的群體卻受到忽視。通過逐個澄清概念誤區,阿克曼指出「第四腳注」的措辭具有誤導性:需要特殊保護的其實不是「顯明和孤立」的少數群體,而是「隱性與分散」的少數群體,譬如婦女、窮人和同性戀者——有時甚至是多數群體,因為他們的集體行動面臨著組織成本的巨大障礙。通過這篇論文,阿克曼與其說是挑戰或「超越」卡羅琳產品案,不如說是更新了「第四腳注」在現代社會的意義。
三
注意上文的全部討論有一個前提:「如果民主程序正常進行」,但這個前提顯然不是自動成立的。如果這個前提不成立又如何?我們知道,在當今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宣稱自己是「民主」的,但民主程序運行良好的國家並不多,不少國家賄選、舞弊現象相當嚴重。如果徒有紙上的規定,實際上「選」出的議員並不能代表社會上多數人的利益和立場,那麼其所制定的法律在社會效果上如何,便可想而知了。如何防止這種情況發生,保證民主程序依法進行?這又是民主本身無能為力的事情了,因為在選舉的那一刻,被選舉的那個政治機構其實已經解體了,所以根本無法保證新的人選符合憲法要求。民主過程必須得到法治的保證,否則就註定是虛假的民主;為了保證民主過程的法治化,法院又必須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事實上,這是「第四腳注」命題的延續。「第四腳注」也確實提到了這種情況:限制政治程序的立法應受到更嚴格的司法審查。如果法律禁止某個人群參與選舉過程,那麼他們肯定不能指望通過選舉和立法來保護自己的權益了。在這種情況下,法院有理由對此類立法進行更嚴格的審查;法院這么做非但不和民主原則相沖突,反而恰恰是在制度上幫助民主「運轉起來」。
皮德斯教授的論文涉及范圍更廣。選舉過程不僅可能受到法律限制(例如美國在大約半個世紀以前對種族的限制),而且還可能受到種種因素的扭曲,例如選區人口分布的不均衡、選區形狀的不規則以及法律對競選資金的規制等等。另外,盡管法律規定本身沒有什麼問題,實際操作過程卻可能會出現形形色色的問題,如自動識別選票的機器可能誤讀或忽略某些有效選票等高度技術性問題。200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是一個最貼切的例子。如果某個關鍵的選區在統計選票中有爭議,法院應有何作為呢?選舉是一個政治過程,但並不是法院所不能插手的「政治問題」(political question)。對於這樣的問題,法院可以說是最有資格管了:相對於其它機構(如國會——總統自己顯然是不能插手的,尤其是如果他像在2000年大選中那樣作為候選人捲入爭議的話),法院的獨立和公正受到更可靠的保障。問題是法院在處理這類問題過程中應尊重什麼限度,遵循什麼原則。如果司法審查的標准不妥當,那麼沒有什麼能保證法官比平常人更公正或客觀,所謂的司法判決也就不過是少數幾個人按照自己主觀意念的投票結果而已。(在2000年總統大選所引發的「戈爾訴布希」判決中,這種情況可能真的發生了。)皮德斯教授對這類問題有深入的研究,早先曾和他人一起主編《民主之法》(The Law of Democracy: Legal Structure of the Political Process)一書,可以說是集這個領域的各種判例與理論之大成。在最近的「民主政治的憲法化」這篇文章中,他梳理、總結和評判了最高法院近年來的判例,進一步闡述了民主通過司法而憲法化(judicial constitutionalization)這個新鮮的主題,並發展了一套鑒別司法審查正當性的標准,讀來令人耳目一新。
當然,民主依賴一系列制度保障,只有司法保障是遠遠不夠的。司法是對民主以及所有憲法權利的最直接也是最後的一道屏障,但如果沒有言論和新聞自由,沒有充分和自由的辯論與交流,沒有選民與候選人的准確信息,我們能指望這樣的「民主」能產生什麼政府呢?如果等到選舉那一天再來關心整個過程的合法性,只恐怕專制的生米要煮成熟飯了。這是為什麼言論與新聞自由對於民主如此重要,同時也是為什麼政治言論的自由是如此重要。兩者其實反映了同一個命題:言論自由之所以重要,之所以不能受到政府的隨意控制和干預,正是因為它對於民主社會發揮著一種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就是霍姆斯和布蘭代斯(J. Brandeis)法官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一系列反對意見中所闡述的偉大思想。聯邦憲法第一條規定:「國會不得剝奪言論和新聞自由。」這么簡短的一句話意味著什麼?他們將其理解為,言論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受控制的,除非言論將產生「清楚與現存的危險」(clear and present danger);法院應當嚴格審查限制言論的法律,防止其對言論自由構成過重的負擔。這一思想在切菲教授那裡獲得了系統化。在1941年的《美國的言論自由》一書中,他為「清楚與現存危險」的憲法標准提供了理論依據,並促使這一標准作為少數意見逐步為多數意見所接受。
然而,「清楚與現存的危險」標准本身就存在著至少兩種截然不同的解讀。一種解釋認為它要求法院平衡言論的種種社會後果,然後決定政府是否可以限制言論。另一種解釋則認為「平衡」路徑太主觀、太不確定、給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太大,以至於不可能為這項至關重要的自由提供有效保障;事實上,在兩次大戰之間及之後一段時期,最高法院的多數意見正是基於霍姆斯法官的「清楚與現存危險」標准,將被告發表反戰言論的自由給「平衡」掉了。因此,為了保證言論自由不受政府的控制或剝奪,法院應該採取「絕對」(categorical)保護路徑:凡是屬於憲法保護范圍內的言論,一律不受政府幹涉,就這么簡單。雖然只有少數人採取看上去極端的第二種路徑,其中亦不乏傑出者。法官中有布萊克(J. Black),學者中則有切菲的老師邁克爾約翰教授。後者將言論自由和民主自治緊密相連,系統發展了言論自由的絕對保護理論。但是「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在此收入的這篇短評中,切菲教授為自己和霍姆斯法官辯護,並責怪其師「劍走偏鋒」。這是關於言論自由兩大門派的交鋒。孰是孰非,讀者讀後自有公斷。
四
和皮德斯教授的文章一樣,普斯特教授的論文也是對聯邦最高法院最近一屆開庭期的評判和總結。《哈佛法律評論》每年都會請一位知名學者(一般是憲法學領域)寫一篇繼往開來的「前言」(Foreword),回顧和梳理過去一年的判例進展,展望新的一年的司法成就。2002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因為最高法院在這一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判決了好幾個意義重點的案例,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對州政府侵犯同性戀袖手旁觀的態度,並明確肯定了大學校園里的「糾偏行動」(affirmative action)的合憲性。「糾偏行動」有時也被稱為「反向歧視」(reverse discrimination):它是一種法律上的「歧視」,不過和一般的歧視正好相反,它「歧視」的不是少數群體或政治上的弱勢群體,而正是制定法律政策的強勢群體自己,其目的是補償少數或弱勢群體在歷史上受到的歧視和不公待遇,並促使他們早日強大起來,足以通過民主政治過程保護自己的利益。譬如加州大學醫學院曾明確為非裔或西裔等少數族群保留錄取名額,這種做法當然照顧了少數族群的需要,但其顯然的後果是損害了部分白人考生的利益。如何對待這種「歧視」?最高法院相當部分的法官至今仍然認為,「反向歧視」和一般歧視沒有區別,都屬於「嫌疑歸類」,因而都適用於嚴格審查標准。斯通法官假如在世,很可能會反駁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做法,因為「反向歧視」的對象並不是「分散和孤立」的,因而並不需要特別的司法保護。不過在實際適用過程中,多數法官對糾偏行動的審查標准似乎並不那麼嚴格,一般允許大學為了校園的「多樣化」(diversity)而規定有利於少數族群的錄取政策,只是不得明確規定限額。但從1970年代中期最高法院首次接觸這個問題之後,「多樣化」是否能為糾偏行動提供憲法依據,一直是一個未決懸案。2002年,密西根大學的錄取政策又惹其社會風波,辯論雙方都通過媒體積極造勢。最高法院下達了折中判決,繼續否定限額制度等糾偏行動的合憲性,但明確肯定「多樣化」可以作為糾偏行動的憲法依據。保守派人士沒有覺得太「吃虧」,自由派人士則宣稱這是一個劃時代的「勝利」。
初看起來,這個判決似乎有點意外,因為美國最高法院現在是由保守主義者佔多數,年邁的首席大法官倫奎斯特(C.J. Rehnquist)是其代表。2000年總統大選案中5:4的判決,清晰顯示了共和黨略占優勢的法院構成。盡管在理論上人們都贊同威克斯勒教授的「中立原則」,因而法官究竟信奉什麼意識形態應該是不相關的,但是「應該」歸應該,實際上所有人都明白法官是不可能絕對中立的。尤其在涉及政治和政策立場的案例中,法官的判決必然受到其意識形態的影響。這樣一來,如何理解2002年自由派在糾偏行動和同性戀訴訟中的重大「勝利」?普斯特教授試圖從文化的角度來解釋這些看上去不好理解的判決。他認為,法官的解釋過程並不是像一般想像的那樣獨立,而是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和約束。事實上,法官的任務正是詮釋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對憲法的理解。正是通過法院的文化解釋,抽象的憲法在具體案例中獲得了實定法的權威。或許也正是通過文化對法官個人的約束,「中立原則」才成為可能。
最後,卻伯教授的論文多少代表了法學領域的「另類」。具有數理功底的他試圖用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近代物理學原理,來昭示司法過程的性質及其社會作用。不錯,法院是受社會約束的,但反過來司法活動也積極地改變甚至塑造社會。就和傳統物理學割裂了物體和觀察者之間的聯系那樣,傳統的法理學也割裂了法院作為審判者和被審判的那部分社會之間的聯系。現代量子力學揭示,觀察過程將改變被觀察的對象,盡管這種變化在宏觀是微小的。同樣的,司法判決也改變著有待判決的事實本身。法官必須理解,在「彎曲」(而不是像傳統認為的那樣筆直)的憲法空間中,他的判決將影響他對待決案件本身的認知,並將改變受判決影響的社會。法官必須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和社會「交織於一個復雜的意義網路」,意識到判決不只是一種被動的「觀察」,而是主動塑造社會的「行為」。惟有如此,司法過程才能獲得其應有的責任感。
美國憲政歷程:影響美國的25個司法大案
本書主要作者簡介
序言
前言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略論
第一章
保守的美國革命產生了長壽的聯邦憲法
第二章
美國憲政法治的捍衛者:最高法院的九尊護法神
第三章
美國憲法的英國普通法淵源
第四章
最高法院至高無上的權力是誰給的?
——馬伯里訴麥迪遜案(1803)
第五章
契約神聖原則與大學自治傳統
——達特茅斯學院訴伍德沃德案(1819)
第六章
聯邦至上原則和憲法默許的權力
——馬卡洛訴馬里蘭州案(1819)
第七章
打破地方保護主義
——吉本斯訴奧格登案(1824)
第八章
引發美國內戰的司法判決
——斯科特訴桑弗特案(1857)
第九章
總統大還是最高法院大?
——從梅里曼訴訟案到米利根訴訟案
第十章
從受害者到勝利者:華人官司對美國法律的貢獻
——益和訴霍普金斯案(1886)
第十一章
20世紀美國反托拉斯壟斷的第一槍
——北方證券公司訴美國案(1904)
第十二章
爭取勞工權益的漫漫長路
——有關勞工權益的幾個案子
第十三章
當愛國主義碰上宗教和言論自由
——有關國旗致敬和《效忠誓詞》的三個案子
第十四章
戰時的公眾自由和種族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裔美國人被拘留案
第十五章
吹響結束種族隔離制度的號角
——布朗訴托皮卡教育管理委員會案(1954)
第十六章
校園祈禱與「分離之牆」
——恩格爾訴瓦伊塔爾案(1962)
第十七章
「政治棘叢」中的平等選舉權
——貝克訴卡爾案(1962)
第十八章
公正審判與對窮人的司法援助
——吉迪恩訴溫賴特案(1963)
第十九章
對新聞自由的挑戰:誹謗還是輿論監督
——《紐約時報》公司訴薩利文案(1964)
第二十章
不厭其煩的告誡與刑事被告的權利
——米蘭達訴亞利桑那州案(1966)
第二十一章
選擇權與生命權的漫長較量
——羅訴韋德案(1973)
第二十二章
「帝王總統」的自我彈劾
——美國訴尼克松案(1974)
第二十三章
如今在美國究竟誰歧視誰?
——加州大學董事會訴巴基案(1978)
第二十四章
星條旗保護焚燒它的人
——得克薩斯州訴約翰遜案(1989)
第二十五章
新聞自由與公正審判的兩難抉擇
——羅德尼?金訴洛杉磯市警察局案(1992)
第二十六章
程序公正與「世紀審判」
——橄欖球明星辛普森涉嫌殺人案(1995)
第二十七章
總統難產引發的司法大戰
——布希訴戈爾案(2000)
第二十八章
美國政府為何總跟微軟過不去?
B. 現在當文案的人多嗎文案師又是什麼呢
文案是什麼?
文案,原指放書的桌子,後來指在桌子上寫字的人。現在指的是公司或企業中從事文字工作的職位,就是以文字來表現已經制定的創意策略。文案它不同於設計師用畫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現手法,它是一個與廣告創意先後相繼的表現的過程、發展的過程、深化的過程, 多存在於廣告公司,企業宣傳,新聞策劃等。
首先你需要弄明白一個關鍵信息:文案成長需要什麼?
1. 經驗,這個是必然的,以我個人為例,我寫過地產、汽車品牌、展會、快銷、奢侈品等多個品類的產品/項目文案、全案等等,通過不同的需求來提高商業文案的經驗;
2. 崗位能力,如果是經驗是積累之後的收獲,那麼文案系統的學習技能就是這一切的基礎,文案大咖首先他們在基礎部分&技巧能力上都是十分清楚的
比如我拿到一個資料,我會分析目標優勢、考量受眾劃分、分析渠道和展示形式,定位精準用戶並且合理安排對應的賣點、然後在根據需求來細節編寫;
那麼第二個關鍵信息:文案成長需要多長時間?
九年的職場生涯,文案策劃做了5年,企劃到現在做了4年,但是文案學習不需要那麼久
我前面說了經驗的部分,文案的基礎要點,進階技巧,新媒體平台的技巧,軟文的技巧等等,我總結過大概66個技術點,當然未來會更多更細化;
但是現階段,66個技巧,基礎+進階,如果自學,以一個知識點+練習為例子,僅僅需要200天左右,事實上我也帶了一批新人一路走來還算順利。
最後關鍵信息:想做文案大咖需要付出什麼?
1. 態度:昨天有個新人問我能不能把課程一次性發給他,不做練習,我說抱歉,穩扎穩打是必須的,基礎都沒做好就想一步登天是不可能,200天不到一年都堅持不了,想直接高薪的人做不好文案;
2. 精力:以我操作的內容為例,一次練習可能需要1-2小時來參與,所以除了學文案外,同樣需要時間來練習,來看教程視頻等等
3. 目標、錢:設定一個目標,而且很多文案人後期會升職做其他的崗位,那麼需要的能力就不僅僅是文案了,而錢換言之所有免費的內容不一定不好,但自製力也是學習的最大敵人
總之,文案一定不要急,這個崗位需要比較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求學的心態和堅定的目標。
C. 17年法學畢業,去知識產權公司做文案律師好還是電話銷售好呢想快點兒掙錢。文案律師工資偏低。
有沒有考出證來,高中學習成績好不好,如果都具備的話,可以試試考法檢的公務員,要求司法資格證,考試內容與高中知識相關性很大。
如果沒有的話,可以試著考個位置稍偏遠,待遇稍差點的崗位,旱澇保收,但工作強度可能很大。
如果想繼續考證,可以去公司乾乾法務,邊干邊考,經驗積累差不多來干律師,但頭幾年很辛苦,正常7年左右能達到平均收入水平。
電話銷售不了解,來錢應該快點,這個選擇也不錯,不過肯定不長久,前途也不大。
D. 黑龍江哈爾濱姜國文案簡介
黑龍江哈爾濱姜國文長期擔任哈爾濱市紀委書記,執紀違紀,肆意將黨和人民賦予的監督執紀權當作拉攏關系、加官晉爵、納賄斂財的工具,縱貪護貪、濫權妄為。
姜國文被指「毫無信仰、政治投機」「當面是人、背後是鬼」「蠅營狗苟、織網自縛」「濫權妄為、執紀違紀」「破明規矩、行潛規則」以及「從黑龍江省外貿廳人事處副處長到哈爾濱市紀委書記、政協主席,帶病提拔、邊腐邊升,一步步走向墮落的深淵。」
(4)司法文案擴展閱讀:
杜絕姜國文類似案件嗎,要求公職人員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政治觀對照自己、改造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切實把「兩個維護」的要求落實到紀律建設、監督執紀、政治巡察、責任追究各個環節。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化系統學習、常態學習、深度學習,真正學出覺悟、學出信仰、學出擔當,不斷提高理論思維、戰略思維和精準落實水平。
E. 長史文案主薄法曹這些官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法曹相當於現在的法官、檢察官和律師;主簿相當於現在的領導秘書;文案相當於現在的辦公室文員;長史相當於現在的秘書長,詳情如下:
1、法曹
古代司法機關或司法官員的稱謂。《新唐書·百官志》:「法曹,司法參軍事,掌鞫獄麗法,督盜賊,知贓賄沒入。」
2、主簿
各級主官屬下掌管文書的佐吏。魏、晉以前主簿官職廣泛存在於各級官署中;隋、唐以後,主簿是部分官署與地方政府的事務官,重要性減少。
3、文案
本意是指放書的桌子,後來指在桌子上寫字的人。現在指的是公司或企業中從事文字工作的職位,就是以文字來表現已經制定的創意策略。文案是一個與廣告創意先後相繼呈現的表現過程、發展過程與深化過程,多存在於廣告公司,企業宣傳與新聞策劃工作等。
4、長史
長史最早設於秦代,當時丞相和將軍幕府皆設有長史官,相當於秘書長或幕僚長,將軍下的長史亦可領軍作戰,稱作將兵長史,(著名的班超即是將兵長史),除此之外,邊地的郡亦設長史,為太守的佐官。
(5)司法文案擴展閱讀
部分古代官職和現在的對比:
1、太守戰國稱郡守,漢改太守,為一郡的行政最高長官。秦分三十六郡,比縣大。相當於現在的省轄市市長。
2、刺史漢武帝分全國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軍政大權。相當於省(市)長兼省(市)軍(分)區司令員。
3、京兆尹西漢京畿地方行政長官,京兆特指現,京兆尹相當於首都市長。
4、太尉秦至宋均有設置,為全國軍政首腦。相當於國防部部長。
5、廷尉執掌法律、主審要案的大臣。相對最高法院院長。
6、吏部尚書掌管全國文武官吏考核賞罰。相當於組織部部長。
7、光祿大夫皇帝身邊顧問之臣。相當於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
8、中書令掌管皇帝命令發布。相當於「兩辦」秘書長。
9、尚書令參議大政,綜觀政務,百官之長。相當於總理。
F. 廣州司法送達網發簡訊是真的嗎
這好像不是真的,一般司法送達是中國郵政快遞送達,但須憑身份證和本人簽收才行,若他人代收,則須憑代領人的身份證及司法送達人的身份證簽收才行。簡訊則是通知准備簽收
G. 對於縱容商家使用絕對性文案誤導消費者作為消費者維權困難,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對於商家虛假廣告宣傳訓導消費者的違法行為,可以向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投訴,也可以向新聞媒體反映,甚至網上曝光。
H. 廣東司法警官職業學校招生要什麼條件
可以先從自己的興趣愛好來考慮.
1.學了技術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今後你的工作類別,如果你有一門技術,那就往度擅長的哪方面去發展,這樣上手快,相對應的工資也會好一點點。
2.首先,考慮好自己的愛好,喜歡做什麼類型的工作,那份工作需要什麼技能,然後去學習,去培養。
3.考慮今後幾年或者5年的發展趨勢,往熱門行業或者新行業去試探,熱門行業和新行業在未來幾年都會有人才短缺的現象。
4.實地考察,對學校的實訓設備,實訓情況,教學內容,校園環境各方面答做一個詳細的了解後再進行選擇。
相關專業介紹:
1.汽車運用與新能源工程師專業
培養方向:汽車服務企業的管理人才、維修人才、專項服務人才、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的人才。
2.汽車運用與智能網聯專業
培養方向:培養新能源技術服務企業、非汽車類知名企業所需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技術相關崗位人才。
3.汽車裝配與維修專業
培養方向:面向汽車行業,培養具有汽車專業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同時具備較強的汽車裝配、汽車維修、車身焊接、汽車塗裝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4.商務會計專業
培養方向:培養各類企業所需的出納、會計、審計、財務主管、財務總監等專業人才。
5.新媒體製作與傳播專業
培養方向:培養各類企業所需的全媒體運營師、新媒體運營、文案策劃、新媒體編輯、網路推廣專員、直播網紅等專業人才。
6.軌道交通運輸與管理專業
培養方向:培養從事高鐵乘務與管理工作、動車乘務與管理工作、軌道交通行車調度員等崗位的專業人員。
I. 求一些主角為法醫的小說,類型隨意,最好不好言情的,如果有文案或者說明就更好了
夜傾塵(女強): 風輕塵,一個如風般肆意的女子,白天,一身白衣,是人稱「判官」的司法法醫,當黑夜來臨,卻是令警界聞之頭疼的「鬼手」。
她,把解剖當成一門藝術,清純的外表下掩藏著嗜血的光芒,解剖屍體,那不過是她為了更好的掌握人體構造的實驗品。
她,把偷竊當作一場游戲,黑暗不過是她游戲中的幕布,而對手不過是她拿來了解『藝術』的玩偶,在其中演繹著一場又一場的死亡芭蕾。
當她還在享受著游戲所帶來的樂趣時,手中的『戰利品』卻發出耀眼的光芒,帶著她墜入黑暗,命運的齒輪已開始轉動,是劫?是緣?還是命定…
再次醒來,卻發現來到了一個名為星辰大陸的地方,自己,卻成了眾人口中『啞女』,是本就如此,還是別有隱情?一個又一個的迷局,接踵而來的陰謀,卻因她的到來,變得更加的撲朔迷離…
她狠絕:「我命由我不由天,不管對手是多麼的強大,不管是誰,我風輕塵遇神殺神,遇仙斬仙,妖魔一邊站著去,若擋,殺無赦。」
她狂妄:大筆一揮,一氣呵成的寫下心中所想,「老天順我老天昌,老天逆我叫它亡。」橫批四字:「唯我獨尊」
她灑脫:這條命,我風輕塵從來就不在乎,但是,想要我命的人,就得先把命留下。
她隨性:我風輕塵相護之人,豈是想殺便殺,即使是拼盡所有,賠上性命,與全天下為敵,我也在所不惜!
她重義:我風輕塵要的從來就不多,只要你們不離,那麼我便不棄。
她是人,卻有著妖的邪魅,做著魔才會做的事情,殺戮無數,遊走在黑暗與光明之間,視理法於無物,狂妄自信,霸絕天下的女子......
★★★【腹黑版】 ★★★
五歲時:
一隻小手托著小腦袋,另一隻小手拿著修羅刀,在它眼前晃來晃去,眼底一絲精光閃過,嘴角揚起一絲可疑的幅度,看向趴在桌上五花大綁瑟瑟發抖的某隻類似兔子的動物:
「說吧,選擇『剝皮』呢?還是「肢解」? 放心,要對我的技術有信心。」
某獸無語淚奔,這有區別嗎?狠了狠心,不怕死的問道:「還有沒有第三種選擇?」
紅唇輕吐「有」
某獸一聽,狂喜,毫不猶豫的說道:「我選第三種」卻忽略了那小小人兒眼底的戲虐。
「那就是……」
十歲時:
纖細的身形立在風中,白衣翩翩,墨發飛揚,似星辰般的雙眸,如水晶般精緻的面容,恰櫻花瓣般粉嫩的嘴唇,若有似無的微笑里,似一朵如雪的白蓮,可是在某人的眼中,卻成了惡魔的象徵。
「臣服亦或是死亡?而你沒得選擇,如果選擇死亡,我會讓你生不如死。」風輕塵看著面前那身形龐大的黃金巨龍,狂妄的說道。
看著自己那千瘡百孔的身體,還不時隨著自己的輕移而滲出金色的液體,最終低下那高昂的頭……
「聽說你們龍都喜歡收藏寶貝……」
結果某龍不僅自己失去了自由,連自己的老窩都被洗劫一空了,早知道,早知道就不……
★★★【深情版】★★★
【白澤:
他就如同一株開在雪山之巔的冰蓮,袍服雪白,不染纖塵,唇邊總是泛著一絲溫暖的笑意,在那雙琉璃般的瞳眸中看到的從來都只是一人,心裡藏著的也唯有一人,愛得刻骨。
「就算忘記所有,迷失自己,我也絕不會忘記一個叫風輕塵的女子。」
【葉孤鴻:
他似雪山上的冰雪,萬年不化,冷心冷情的他卻偏偏碰上了她,一個他看不透也猜不透的女子,是天使?是惡魔?這樣的她卻意外的撩撥了他平靜的心湖,霸佔了他所有的感官。
「我從來不知道,在這一生中,還會像現在這樣,站在這里,等著一位女子。」
【北堂聆風:
他是一塊溫潤的美玉,如墨蓮般的出塵,似水般溫柔的男子,一襲白衣,三千青絲只用一根玉簪斜插著,翩翩君子,不知多少女子為之瘋狂,可是眼裡去始終只容得下一人,愛的卑微。
「為了你,我願意顛覆這個世界,只希望你能讓我站在你的身邊,看著你。」
【蒼:
他是一抹天空的顏色,有著萬獸之王都要為之臣服的氣息,青衣墨發,冰藍的雙眸專注著眼前的女子,一字一頓的說道:「你,風 輕 塵 ,我 不 會 放 手」深情而又霸道的執起心愛之人的手,緊緊的握住,似一種宣誓,也是一種承諾。
【冥:
他是死神的化身,靈魂的終結,是與『她』相伴而生的男子,有著令天下為之傾絕的容顏,一雙暗紅色的眸子中盛裝著怎樣的執著和濃情,歷經千年的等待,等來的卻是......
「風輕塵,我只是放開你的手,但是,你的人,總有一天,我要你心甘情願的牽起我的手,永生永世陪我走下去,直到這宇宙的終結。」
......
他、他、還有他,她的出現,讓一個個男子為之瘋狂,傾盡所有。(本文雙結局 )......
------------------------------ 【我是如風華麗的分割線】--------------------------------
他的等待:「不管何時,不論何地,只要你回頭,就一定能看到一個我,默默守候」。
他的決定:「她所要的,傾盡所有,讓她得到,她不要的,傾盡所有,使之遠離。」
他的誓言:「不管你是誰,我只知道,站在我面前的就是我將用盡生命去愛的女子,神擋殺神,魔擋弒魔。」
他的痴心:「我願用盡三世煙火,只願換取你的一世迷離。我願舍棄所有,只願換取你的嫣然一笑。」
他的怨念:「為何我用盡全力想要忘記,卻偏偏記起,為何我拼盡所有想要舍棄,卻無法忘懷......」
.......
只有你,風輕塵,尋遍天下亦無雙!
情傾殺手之死亡邊緣(耽美):殺手千凌在執行任務時闖入了一戶住宅,好不容易躲過敵人的千凌沒有想到戶主竟然是一名法醫,面對自己的槍毫無恐懼之意,還將他麻翻綁在解剖床上。最後殺手愛上法醫,但法醫由於小時候的經歷而精神紊亂外加暴力,可憐的殺手的血雨腥風生活從此更加腥風血雨了……
J. 司法權的重要性
其一,司法是法律生命之所系。法律是在運動中實現自身價值的,只有在司法中法律才能成為法律,否則,法律只不過是一張紙或一個死的規則,它只具有文化意義而沒有規范意義。因此,可以說沒有司法就沒有法律。同時,無論是制定法還是習慣法,在不同的司法制度與不同的法官手裡其結果會有很大的差異。司法制度的優劣對法律的可預測性影響極大。而法律的根本作用就在於它的可預測性,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一個可以預測結果的規范。就這一點來說,司法也是法律的生命之所系,有什麼樣的司法就有什麼樣的法律。所謂法治,要言之,就是規則主治,雖然規范的確定性是有限的,但是,追求法律的確定性是法治社會首要的道德義務。這一道德義務將司法推向了前台。
第二,司法是權力正常運作的保障。任何社會的正常運作都離不開權力的有效運作和權力濫用的防止,這兩方面都離不開司法的介入。具體來說可以分成三方面來說。一是權力對社會的管理與服務最終都離不開司法。現代社會權力對社會的推進與改造主要通過立法的形式來實現。而立法的目的只有通過司法才能正確貫徹。現代行政權擔負對社會的管理和服務雙重功能,這兩大功能和實現本身離不開司法。二是不同權力間的許可權糾紛離不開司法的裁決,當立法權與行政權存在不協調時,需要司法權來評判。當不同層級的立法權之間、不同層級的行政權之間產生不協調時,同樣要司法權來評判。三是對權力濫用的控制離不開司法。例如,立法權是否符合憲法、是否符合一般價值要有司法裁決,行政行為是否符合法律也離不開司法的裁決。形形色色的權力腐敗更離不開司法權的最終裁判。正是司法的介入將不同權力的沖突由實力的較量轉化為說理,轉化為法律問題,以保障權力的正常運作,防止權力的暴力化傾向以及不同權力間的暴力沖突。
第三,司法之所以重要還在於司法是權利保障和社會公正的最後防線。權利的有無最終得由司法來確認,相互沖突的權利主張要通過司法來裁決,受到損害的權利需要司法來給予救濟。這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司法是人權的保障。現代社會,司法還是社會公正的最後一條防線,司法失真將使社會失去起碼的公正,使人民失去對政府的信任與信心。所以,司法是一個社會得以正常運作的基本保障。1962年美國黑人的造反運動就是因為當時阿拉巴馬州的瓊斯法官在蘇利文案的審理中奉行種族主義政策,黑人看到通過司法實現正義無望才走上街頭的。
權力的來源有不同的依據,在現代社會,權力的終極來源是人民,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是現代社會的基本假設。但是,人民只是政治和法律上虛擬的,除了「全民公決」這一很少使用的權力行使方式以外,人民是無法行使權力的。人民必須通過法律將權力授予不同的人和組織。因此,權力就有一個規范依據的位階問題。有些權力是一般規范賦予的,有些權力是議會法律賦予的,最重要的權力則有憲法賦予。司法權是最重要的權力,所以,司法權是屬於憲法規定的權力。之所以這樣說的理由有:一是立憲史上的理由。三權分立是現代憲政的基本原則,憲法的基本內容就是規定三權,其中包括司法權。在各國立法史上,司法權與立法權和行政權之間的關系均有憲法規定,司法權的獨立與權威、司法權的設置等等也都由憲法規定。在此前提下,有關司法的次一級的問題才有議會法律加以規定,關於司法機關的內部程序性的規定也要經過議會授權方可有最高司法機關來規定。這一切規定都必須遵守法律位階原則,任何規范都不得違反憲法。至於行政機關,那是無論如何都無權對司法權說三道四的。二是司法權與訴權的的特殊關系——司法權是實現訴權的基本條件,沒有司法權的正當行使,訴權就會落空。而訴權則是公民最基本的憲法權利,沒有訴權則公民的一切權利都將流於空談。所以,訴權是先於政府而存在的,是高於政府的,他應當由憲法規定,實現訴權的司法權也理應由憲法規定。
現代意義的司法一詞是指審判或裁判,這是基於三權分立的憲法理念而對權力所作的劃分。這一劃分是以權力行使與規范間的關系而做出的,是一種形式上的劃分,具有普遍意義。依據這一理念,創造規則的權力是立法權,執行規則的權力是行政權,而依據規則做出裁決的權力則為司法權。因此,司法權是相對於制定規則的立法權和執行規則的行政權而言的。對國家權力作這樣的劃分源自西方。早在柏拉圖和亞里土多德的混合政體理論中就有三權分立的思想,經過洛克和孟德斯鳩的闡述,它成為憲法的基本原則。我國則在清末變法引進西律文化時才有司法權一說。在民國時,才真正確立了現代的司法觀。在民國體制下,國民大會代表主權,在他之下設立立法、行政、司法、、監察五院行使治權。司法院的職能是審判。在作為行政機構的行政院內再設一司法行政部,是為主管與司法有關的行政事務的機關。1949年以後,實行形式上的立法、行政、審判(司法)三權分立,但是另設一司法部,司法的含義又顯得模糊起來。但是嚴格說來,司法部名實不符,因為它不管「司法」,而是主管與司法有關的行政事務。它設在行政系列本身就表明他不是「司法」的,而是「行政」的。行政權而以司法名之使得外國人不明就裡,也表明我們的司法觀念中有嚴重的行政意蘊。
司法權的裁判性質說明它的行為是說理而不是行動。以往將司法權定位為「刀把子」起碼是對司法權行為特徵認知的錯誤。「刀把子」和行為特徵是行動而不是講理。刀把於理論把司法權定位於工具是欠妥當的。因為「刀把子」論將司法認定為某一主體達到自身目的的暴力,這與司法權的裁判中立不符。司法權作為裁判權是在兩造間裁決的權力,它本身不能為兩造中的任何一造所用,不應當成為兩造中任何一造的工具,它應當是兩造的「公具」,而不應成為任何一造的「私器」。
就裁判權意義上的司法權而言,我國與西方一樣存在。但是,依孫萬勝博士的考察路徑和語境分析,我國司法權的運行更多地體現國家本位型,而非程序本位型,也沒有達到目的本位型。故可以說,我國法院的威權色彩較為濃厚。以《刑事訴訟法》為例,「審判」一詞出現的次數不低於數十次,與審判長、審判人員、審判組織、審判監督程序等復合起來的次數,超過百次;相反,「裁判」一詞,僅出現於第204條當中,以列舉的形式說明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的情形之一,是「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在這里,「枉法裁判」是一個固定法律術語,若非如此,在刑事訴訟法中可能就難覓「裁判」一詞的蹤跡。審判一詞暗含法院的權威性,因為權威而使法院的地位多少都凌駕於當事人之上,再加上古代父母官傳統的影響,就使得我國裁判權的中立性就會顯得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