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中的主體客體

民法中的主體客體

發布時間: 2022-03-24 14:48:29

民法中,民事法律關系客體是什麼意思舉例說明

民事法律關系客體的意思是民事主體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民事法律關系客體依利益的表現形式,可分為以下四類:

1、物

物在民法中具有重要意義,大多數民事法律關系與物有密切聯系,有的以物為客體,如所有權、擔保物權等,有的雖以行為為客體,但仍以物為利益體現,如交付物的買賣合同。

2、行為

行為主要作為債這一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因為債權是請求權,債權人只能就自己的利益請求債務人為給付,如交付物、完成工作,而不能對債務人的物或其他財產直接加以支配。

3、智力成果

智力成果作為人腦力勞動創造的精神財富,是知識產權的客體,包括文學、藝術、科技作品、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以及商標等。

4、人身利益

人身利益包括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譽、尊嚴、榮譽、身份等等,雖然與主體人身不能分離,但並非主體本身,而只作為能夠滿足主體人身需求的客觀事物,因此它是人身權關系的客體。

(1)民法中的主體客體擴展閱讀

民事法律關系客體的關系明細

對於民事法律關系客體來說,其中關系的相關分類如下:

1、按照是否直接具有財產利益的內容,民事法律關系可分為財產法律關系和人身法律關系。

①財產法律關系直接與財產有關,具有財產內容;

②人身法律關系與主體不可分離,不直接具有財產內容。

2、根據義務主體的范圍,民事法律關系可分為絕對法律關系和相對法律關系。

①絕對法律關系義務主體不特定,權利人以外的一切人均為義務人;

②相對法律關系義務主體為特定人。

3、根據內容的復雜程度,民事法律關系可分為單一民事法律關系和復合民事法律關系。

①單一民事法律關系只有一組對應的權利義務;

②復合民事法律關系有兩組以上對應的權利義務。

4、根據形成和實現的特點,民事法律關系可分為權利性民事法律關系和保護性民事法律關系。

①權利性民事法律關系由民事主體依其合法行為而形成,能夠正常實現;

②保護性民事法律關系因不法行為而發生。

② 民法中客體、標的、對象三個概念之間區別

呵呵但願遲到的答復還有點作用。首先民法中的對象是指調整對象,即版平等主體之間權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民法中的客體是民事法律關系構成部分主體、客體、內容的部分之一,包括有體物、人身利益、智力成果、法律規定的權利等。民法中的標的,確切的說,民法沒有規定標的,其實民事訴訟法的范疇,在民法中落實為客體具體指向的對象,如買賣中的鋼筆。

③ 民事主體和民事客體各是什麼意思

一、民事主體(民事法律關系主體)

1、是指根據法律規定,能夠參與民事法律關系,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當事人。

2、能夠充當民事法律關系主體的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作為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必須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舉個例子:買賣關系中,出賣人與買受人就是二個平等的民事主體。

二、民事客體(民事法律關系客體)

1、指的是作為法律關系內容的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也就是民事權利的客體,又稱為民事權利的標的。

2、客體,可分為物、行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四類。

(1)物。大多數民事法律關系與物有密切聯系,有的以物為客體,如所有權、擔保物權等,有的雖以行為為客體,但仍以物為利益體現,如交付物的買賣合同。

(2)行為。作為客體的行為特指能滿足債權人利益的行為,通常也稱給付。比如我交了學費,你老師就要給我上課,這個上課,就是行為,就是給付。

(3)智力成果。知識產權保護的不是智力成果的載體,而是載體上的信息。比如一本書,保護的是書的內容,而不是書本身。

(4)人身利益,人身利益包括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譽、尊嚴、榮譽、身份等等。比如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本人肖像用於營利活動等

(5)其他客體:可以是某項權利,例如土地使用權,雙方可以簽訂轉讓的協議,這里的客體就是土地使用權。

也可以是某些非物質利益,就自然人而言,非物質利益包括生命、健康、自由、名譽、個人秘密、榮譽等,這些非物質利益使其成為生命權、健康權、自由權、名譽權、隱私權、榮譽權的客體。就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而言,非物質利益包括名稱、名譽(或商業信譽)等,這些非物質利益使其成為名稱權、商譽權的客體。非物質利益作為民事法律關系客體的特點是其不可轉讓性和不可轉移性,除非法律有明確的例外規定。

④ 主體和客體是什麼意思

主體指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承擔者;客體指主體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對象,即同認識主體相對立的外部世界。

主體和客體是認識論的一對基本范疇,主體指認識者,即在社會實踐中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人。人生活在各種社會關系中,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都是在一定社會關系中進行。

人作為認識主體,既可以個體面貌出現,也可以群體一員面貌出現,還可以人類整體一員面貌出現,因此,主體的存在形式可區分為個人主體、群體主體和人類整體主體,個人主體是認識主體的基礎和細胞,任何認識活動總是通過每個個人的認識活動去實現的。

(4)民法中的主體客體擴展閱讀:

主體的基本特徵是能動性和創造性。客體指被認識者,是與主體相對應的客觀事物、外部世界,是主體認識和改造的一切對象。

原則上說,一切客觀存在的事物都可以成為人類認識和改造的對象。但在一定歷史條件下,作為人們認識和改造的對象,只能是物質世界的一部分,即只有進入人的認識和實踐活動范圍,同主體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的那部分事物,才是現實的客體和對象。

客體主要包括自然客體和社會客體,人既是主體,又是客體,客體的基本屬性是客觀性和對象性。

⑤ 關於民法所有權的客體

所有權的客體僅限於有體物、特定物和獨立物

所有權的客體僅限於財專物,而且該財物必屬須是有體物、特定物和獨立物。智力成果不是所有權的客體。另外,有價證券所代表的權利在實質上是所有權,但卻不能說有價證券是所有權的客體。

⑥ 什麼是主體,什麼是客體

主體與客體認識論的一對基本范疇。主體是實踐活
動和認識活動的承擔者;客體是主體實踐活動和認
識活動指向的對象。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作為主體的人
是有生命力和自然力的物質實體。但是,人不僅僅是自然
存在物,它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一切活
動都是社會性的活動。人的主體地位的實踐能力和認識
能力,是在社會中形成的,這種能力的發揮也離不開社會
提供的物質手段和精神手段。意識性是人之所以具有能
動性的重要根據。主體的意識包括關於對象的意識和主
體的自我意識。人不僅能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求能動地
反映世界,而且通過實踐活動積極地改造世界,以滿足人
類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主體的形式可以分為:個人主體;
集團主體;社會主體。客體是客觀的現實存在物。客體是
同主體活動有功能聯系和被具體指向的東西。因此,客體
是被歷史地規定著的,沒有進入主體對象性活動領域的
客觀存在事物,是不具備客體的規定性的。客體可以分為
自然客體、社會客體和以物質形式、物質載體表現出來的
精神客體,如錄音磁帶、電影拷貝、文化書籍、電子計算機
存貯系統等。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問題是認識論的基本問
題。主體和客體是對立統一的關系。主體和客體之間始終
存在著矛盾,客體不會自動滿足主體的內在需求。主體和
客體又是統一的。離開客體,無所謂主體,離開主體,也無
所謂客體。主體的知識水平、技術手段制約著對客體認識
和改造的深度和廣度。而客體也會促進人的體力和智力
的提高。主體的活動不能擺脫客體的規律及其條件的制
約。主體的能動性在於認識客體,並把它們置於自己的控
制之下。主體和客體不僅相互聯系、相互制約,而且在一
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主體和客體的關系主要有實踐關系、
認識關系和價值關系三個基本層次。實踐關系是主體改
造客體以及客體被改造的關系。這是主客體關系的最基
本方面。在實踐關系中,主體基於對客體的一定認識和自
身的需要,提出實踐目的,運用工具和手段實現對客體的
改造,取得一定的物質成果,把自己的目的、能力和力量
對象化。同時,客體也迫使主體的改造活動遵循它的規律
性,主體的實踐目的、實踐方式和實踐結果都要受到客體
的制約。認識關系是主客體之間的反映和被反映關系。認
識就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客體的信息作用於主體,
使主體的觀念獲得客觀內容;同時,主體根據需要對客體
信息進行選擇和加工,形成了客體的主觀映象,在觀念上
把握和反映客體。價值關系是主體對客體的需要同客體
滿足需要之間的關系。外部世界作為人生存和發展的條
件,具有滿足人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屬性。主體索取
能滿足自己需要的事物作為客體,並通過活動改變客體,
實現自己的目的,滿足自己的需要。主客體之間的這三層
基本關系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實踐關系是主客體關
系最基本的層次,認識關系可以指導實踐活動,價值是人
的實踐、認識活動的內在尺度、目的和動力,價值關系是
主客體關系的最高層次。

⑦ 這個民事法律行為的主體,客體,內容分別是什麼

1、民事法律關系首先是一種人和人的關系,所以呢,比方說人和物、人和自然也能發生關系,但這不在民事法律關系調整之列。而人與人之間的法律關系,民法上就是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除此之外,再無他物。

2、法律關系的客體就是民事法律關系權利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實際上是一種媒介,將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聯系起來。

民事法律關系,上面說了,就是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其客體就是物、行為、智力成果,就這三個,而人身關系就是身份權,如繼承,婚姻,這些,和人格權,如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人身自由權、隱私權、名譽權、榮譽權、名稱權、姓名權、肖像權、等等等等,除此之外,就沒有了。

3、上面你說的是侵害了其健康權,我認為是對的,健康權就是本題中權利義務關系共同指向的對象。也就是客體。

4、法律事實就是侵權事實。

5.內容就是侵權之債,甲要賠償,乙有權要去賠償。

(7)民法中的主體客體擴展閱讀:

民事法律行為特徵:

1、私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是由自然人、法人等私主體作出的行為,與政府機關行使國家權力作出的國家行為、法院依審判權作出的裁判行為相區別。民事法律行為是由自然人、法人依意思作出的變動民事關系的行為,而不是利用公權力作出的行為。

2、合法行為

所謂合法,就是說它所追求的效果「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這說明自由是有邊界的,任何人的行為不得以損害他人的權利或破壞公共秩序為代價。這也是法律行為與違法行為的區別。

3、表示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的核心,是意思表示。所謂意思表示,是當事人想要實現一定效果的內心意思對外表示。任何民事法律行為都必須具備意思表示這一要素,不具備意思表示,就不稱其為民事法律行為。

4、意思決定效果的行為

民法的基本理念是意思自治,它主張人們在民事生活中自己做主,自己負責。只要意思表示中所要實現的效果是合法的,法律就聽任其依照內容發生法律效果,設定權利,負擔義務,或使權利義務變更、終止。

⑧ 舉例說明什麼是民事主體,客體,內容

不同的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和內容不一樣,象你的這個案件屬於民事法律關系。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享受權利或承擔義務的人,客體是指權利義務指向的對象。內容是應承擔的義務和享有的權利。這里,主體是甲和乙,客體是撞傷的這個行為,內容是侵犯了乙的人身權。

⑨ 法律中的主體、客體和內容怎麼理解

法律關系的主體和客體具體如下:

法律關系主體是指法律關系的參加者,即在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或承擔義務的人,法律上所稱的「人「主要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是指有生命並具有法律人格的個人,包括公民、外國人和無國籍的人。法人是與自然人相對稱的概念,指具有法律人格,能夠以自己的名義獨立享有權利或承擔義務的組織。

法律關系客體是指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又稱權利客體、義務客體或權利客體。它是將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權利與義務聯系在一起的中介,沒有法律關系的客體作為中介,就不可能形成法律關系。因此,客體是構成任何法律關系都必須具備的一個要素。

成為法律關系客體應滿足下述三個條件:(1)必須是一種資源,能夠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因而被認為具有價值。(2)必須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因而不能被需要它的人毫無代價地佔有利用。(3)必須具有可控制性,因而可以被需要它的人為一定目的而加佔有和利用。

⑩ 如何區分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內容,請舉例說明

法律關系的主體;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
客體:是物,行為,權利,智力成果
內容:是權利義務關系
舉例:我和你簽訂一個合同我把手錶賣給你,價錢500元。
主體:我和你
客體:手錶
內容;我把手錶交給你的義務,收500元的權利。你支付500元的義務以及獲得手錶的權利。

熱點內容
兩人私下簽的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9 04:33:23 瀏覽:592
帶著道德經穿越的小說 發布:2024-11-19 04:30:25 瀏覽:344
勞動法不與員工續簽合同的規定 發布:2024-11-19 04:25:26 瀏覽:859
重慶法律咨詢顧問工資 發布:2024-11-19 04:00:48 瀏覽:615
南通大學法律碩士 發布:2024-11-19 03:35:22 瀏覽:887
法學新生導論 發布:2024-11-19 03:22:01 瀏覽:37
規章制度執行管控 發布:2024-11-19 02:34:02 瀏覽:443
公司科室章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9 02:12:19 瀏覽:691
三河法院院長 發布:2024-11-19 02:10:47 瀏覽:798
經濟法選修考試題答案 發布:2024-11-19 02:08:03 瀏覽: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