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典編纂
㈠ 什麼是法典編纂
龔先生東方走來
㈡ 法律匯編和法典編纂有什麼區別
法律匯編和法典抄編纂的區別:
1、目襲標不一樣
法律匯編是按一定的標准進行排列並匯編成冊;法典編纂是制定法律的活動。
2、執行的機關不一樣
法律匯編的種類很多,有官方的和非官方的。官方的法律匯編主要是由各級法的創制機關匯編的法律;非官方的法律匯編通常是由有關國家機關、大學、研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根據工作、學習或教學科研的需要而匯編的。
法典編纂只能由有關立法機關進行。
3、法律責任不同
法律匯編不是制定法律。法典編纂現行法律規范進行審查、整理、補充、修改。
4、內容不同
法律匯編不改變法律文件的內容;法典編纂則是在原來沒有的基礎上新建一部法典。
㈢ 法律清理、法律匯編、法律編纂分別是什麼意思
規范化法律文件系統化的形式主要有三種:法律匯編、法律編纂、法律清理。
1.法律匯編
法律匯編(或法規匯編)是指將規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標准進行排列匯編成冊的一項規范性法律文件系統化的整理歸類活動。法律匯編並不改變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內容,不對法律規范進行加工,因此,法律匯編本身不屬於法的創制活動,主要是一項技術性整理和歸類活動,這是法律匯編和法典編纂的主要區別。
法律匯編的種類很多。有官方的和非官方的。官方的法律匯編主要是由各級法的創制機關匯編的法律;非官方的法律匯編通常是由有關國家機關、大學、研究機構、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根據工作、學習或教學科研的需要而匯編的。法律匯編的載體形式有自行印製的,也有正式出版的。
2.法律編纂
法律編纂是指對屬於某一類的或某一部分法的全部規范性法律文件進行整理、審查、補充、修改,或者在此基礎上編制一部新的系統化的法律的法律創制活動。如果這種法律編纂活動是以制定一部法典為目標,這種法律編纂活動就叫做法典編纂。因此,法律編纂不同於法律匯編,它並不是一項單純的技術性活動,而是一種重要的法律創制活動,並且,這項活動只能由有關國家立法機關進行。
3.法律清理
法律清理,也叫法規清理,是指有關國家立法機關或授權機關根據國家的統一安排或法律的規定,按照一定的程序,對一定時期和范圍的規范性法律文件進行審查、清理、整理等,並重新確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動。根據我國的實踐,法律清理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根據國家的統一安排而有計劃進行的法律清理活動;另一種是根據法律的規定,即當一部新法律或法規頒布以後,對凡與新法有關涉的有關法律、法規要做相應的清理工作,以確定有關法律、法規是否仍然有效、及對其進行修訂工作。
法律清理活動是國家法律、法規創制機關的專有活動,法律清理的主要目的是按照一定的清理目的和標准,重新確定被清理法規的法律效力。由此,法律清理活動可能產生三種法律效力上的結果:一是明令廢止;二是進行修訂;三是繼續有效。對於廢止的法律、法規,要通過法定程序,逐步進行公告;對於需要修訂的,責成有關法律、法規創制機關按一定要求(目的,時限等)進行修改;對於繼續有效的,一般也要明確確認其繼續有效的效力。
㈣ 法典編纂的介紹
法典編纂:是指在對某一部門法全部現行法律規范進行審查、整理、補充、修改的基礎上,制定一部系統化新法典的活動。法典編纂是一項重要的立法活動,要求立法技術高,只能由有關立法機關進行。目前,法典編纂已成為世界各國完善法律的一種重要方式
㈤ 我國民法典的編纂是如何體現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關於編纂民法典的決定,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保障人民基本權利的重大舉措。民法作用於社會經濟生活的深度和廣度為諸法之最,近現代以來,民法典編纂歷來是成文法國家法治建設的基本工程,成為有關國家立法活動中的重大事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草案)》已於2016年6月27日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初審,這標志著民法典編纂正式進入立法程序。目前我國民法典編纂工作正在順利推進,立法機關作出的關於民法典編纂工作分兩步走的工作方案,切合我國目前民法體系法律制度建設的實際狀況,也符合民法典編纂的基本規律。
(5)商法典編纂擴展閱讀:
在新中國民法典起草制定過程中,奠定我國現行民法體系基礎的是第三次民法典起草工作。這一次立法雖然最終沒有完成民法典的起草,但制定出了民法通則、經濟合同法、繼承法等重要民事法律。立法機關此後的很多商事立法、知識產權立法也都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的。
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剛剛開始,社會生活尚處在變動之中,不具備制定一部體系完整的民法典的現實條件。因此,立法機關在民事立法方面採取了「宜粗不宜細」、「改批發為零售」的立法方針,即首先制定一批社會生活亟需的民事單行法,待時機成熟,再考慮制定民法典。
㈥ 法典編纂的條件
(1)在編纂法典前,要有一定數量的、同類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存在,並且這些法律文件中的一些或部分已不能適應社會情勢與需要。
(2)社會關系的發展需要用統一的法典對每個權利主體的行為進行規范和調節。
(3)立法者具有法典編纂所需的基本立法技術。
(4)要有法典編纂的法定職權或授權,且應有較為完善的不同於立法程序的法典編纂程序。
㈦ 什麼是法的編纂
法律編纂又稱法典編纂,是指對屬於某一法律部門的全部現行規范性法律文件進行內部的加工整理而使之成為一部系統化的新法典的活動。它是國家的一項重要的立法活動。
㈧ 簡述中國古代法典總則沿革的歷史
1、中國古代法典化的過程,餚其自身的發展規律。中國奴隸制的夏、商、周三代積累了豐富的刑事立法經驗,開始醞釀制定法。例如,規定了三國三典的刑事政策(刑新國用輕典、刑平國用中典、刑亂國用重典),規定了疑罪從贖、疑罪從赦等刑罰適用原則。同時,開始制定《禹刑》、《湯刑》、《九刑》、《呂刑》等,並初步區分獄、訟之間的關系(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之間的關系),形成法典化的淵源。但由於統治階級奉行「刑不可知」、「威不可測」的法律秘密主義觀念,所以阻礙了成文法公布的進程。與奴隸制夏、商、周三代刑事立法相適應,當時也形成了自己的司法體制,在中央,即天子以下,設立了中央司法機構,有大理(夏),也有大司寇(商、周);在地方,有諸侯國家,還有鄉、州兩級地方司法機構。
2、中國古代社會的法典化運動,淵源於夏、商、周三代,初創於戰國秦漢,完善於隋唐,變化於明清。由於當時社會條件所限,特別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和一家一戶的個體生產方式的影響,使得當時的法典只能是諸法合體、諸法並存,而不可能產生獨立的部門法,但盡管如此,人們仍然可以從法典化的運動中看出它自身發展的規律。從法典的體例來看,由雜亂無章到體系化,由繁雜到簡明,由總則置於篇尾到總則調整到篇首,顯示了立法技術的提高與司法經驗的豐富和積累,從法典的內容來看,由單純的刑律的調整,發展到判例與刑律共同調整,採取多種手段調整社會內容和社會關系,反映出法典化伴隨社會生活的變化而日益完善的過程。此外,從司法制度的角度來看,中央司法機關由單一機構執行法律,到多個機構相互制約、相互配合,共同執行法律;地方司法機關由長官行使司法權,到長官掌握批准權和上報權,具體案件由司法參軍或法曹參軍審訊,反映了司法機構為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在執法過程當中不斷地調整變化的歷史發展過程
㈨ 法律編纂的內容
法律編纂包括三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刪除原有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中已經過時的或不適合的部分;第二,消除互相重疊和矛盾的部分;第三,增加新的條款和規范,填補法律空白。
法律編纂作為一種立法活動,實際上是把調整一定范圍社會關系的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成一個統一和協調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