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少兒民法典

少兒民法典

發布時間: 2022-03-26 12:11:40

⑴ 兒童民法典小口訣是什麼

兒童民法典小口訣1:

守法紀,愛生命,游戲室,不要進。

錄象廳,不涉足,更別沾,黃賭毒。

防溺水,不玩火,危險事,不能做。

交網友,不痴迷,陌生人,要遠離。

放學後,即回家,迷信事,不參加。

好與壞,要分清,小公民,人人敬

兒童民法典小口訣2:

喝酒吸煙迷游戲,不良行為莫沾染。

打架斗毆好賭博,自毀前程多悔恨。

社會如海人如流,公共秩序要遵守。

苗正木直勤修剪,長成棟梁可參天。

《民法典》中增加了對胎兒利益的保護,規定了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民法典》對於胎兒利益保護的規定,讓胎兒在法律上成為了一個「准民事主體」,胎兒能夠繼承遺產、接受贈與、受到侵害時能以胎兒自己的名義獲得法律救濟。

現實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遺腹子繼承權糾紛、胎兒在母體中受到侵害的案例,如果不賦予胎兒一定的民事權利能力,就很難維護胎兒的權益,缺少對胎兒應有的人道主義關懷。

需要注意的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也就是說,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為胎兒保留的繼承份額由原被繼承人的繼承人再分割;胎兒受到的侵害也只能由其母親以其母親「身體權」遭受侵害為由,對侵權人主張侵權損害賠償。

⑵ 民法典解答孩子紅包能否自己保管,最終結果如何

根據民法典規定,孩子們可以把過年壓歲錢紅包交給父母幫他們保管,他們要記住,只是保管它。父母不能為孩子花錢。說到過年,最開心的是孩子們,過年意味著有壓歲錢可以收,很少有孩子不喜歡過年。給孩子壓歲錢是為了有個好的開始。

如果給得少,孩子回學校跟同學聊天,容易自卑。如果你付出太多,孩子們就會炫耀,攀比,這對其他孩子是有害的。即使少兒話不忌諱,但少兒話背後卻是父母的育兒方式,這一點影響很大。你就不用打罵孩子,也不用生氣。你可以堅定而平靜地告訴你的孩子,你不合理的行為行不通,這樣算下來,可能親戚送的時候,他們沒多想。如果他們想讓孩子快樂,他們很容易就給他們600元。如果家庭條件富裕,可以給孩子600元。如果家庭經濟也很拮據,他們可以給孩子150元。親戚們不會多多少少關心的。最重要的是他們的心。你不用擔心給壓歲錢。根據你自己的經濟狀況,你只需要放鬆。這或多或少是你自己的心,最重要的是你家人的感情。當孩子收到紅包時,家長可以在適當的年齡給孩子免費控制。可以用紅包來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⑶ 民法典中關於購買兒童的量刑標准

這不是民事性質的問題,民法典中無規定。
這是刑事性質的問題,規定在《刑法》中。
《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條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強奸罪】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強行與其發生性關系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非法拘禁罪【故意傷害罪】【侮辱罪】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非法剝奪、限制其人身自由或者有傷害、侮辱等犯罪行為的,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定罪處罰。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並有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的犯罪行為的,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處罰。
【拐賣婦女、兒童罪】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又出賣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對被買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進行解救的,可以從輕處罰;按照被買婦女的意願,不阻礙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⑷ 民法典關於兒童的規定

口罩是阻斷呼吸道分泌物 傳播的有效手段

就是要你好看。

一九五五年九月下旬一天中午,我偷溜上一列從洛杉磯開出、朝聖巴巴拉(Santa Barbara)而去的貨運火車。我頭枕在行李袋上,翹著腿,注視著天上的滾滾浮雲。那是一列慢車,我計劃在聖巴巴拉的海灘睡一晚,隔天一大早再偷溜上一列開往聖路易斯-奧比斯蟹(San LuisObispo)的慢車,要不就是等到傍晚七點,溜上一列到舊金山去的直達車。

5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

7編、84章、1260條!

一生各階段的權利

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

(新華社受權全文播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民法典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而未成年人又因其身份的特殊性,

成為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備受關注的部分。

今天,和團團一起來看看

民法典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

守護從孕育到成年的各個階段

胎兒

「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民法典在總則編「自然人」章節中,加入新規,將一個人受保護的起始點前移到了胎兒時期。

「從事與人體基因、人體胚胎等有關的醫學和科研活動的,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不得危害人體健康,不得違背倫理道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

——這不僅為近些年熱點的基因編輯等劃出紅線,也為一個生命從最開始提供法律保障。

八周歲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用通俗的話說,八周歲以上的小孩,就可以「幫家裡打醬油了」。

十六周歲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十八周歲

「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守護未成年人最重要的權益

5點速覽民法典在維護兒童權益方面

有哪些進步——

一、《民法典·總則編》結合疫情,完善了因疫情等突發狀況下對兒童的保護。

結合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民法典對監護制度作了進一步完善,規定因發生突發事件等緊急情況,監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被監護人的生活處於無人照料狀態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護人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該條能有效避免當父母因疫情被隔離而兒童卻無人照料的情況,完善了因疫情等突發狀況下對兒童的保護。

二、《民法典·物權編》新增「居住權」規定,有利於保障兒童的居住權

物權編的一大看點就是增加了「居住權」的相關條款,目的是實現對社會弱勢的保護,比如婦女、兒童、老人。而兒童作為家庭中的未成年人,在未能獨立生活前必須依靠在父母或者其他近親屬的撫養才能健康成長,此次意定居住權(可通過協議或者遺囑方式設立居住權)的出台,給予兒童居住權有充分的協議餘地,特別在兒童父母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時候。

三、《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新增部分條款,有利於保障兒童的各項權益

「家風作為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為家庭成員樹立了無形的卻又無處不在的價值准則。優良的家風支撐著家庭的和諧與平安,塑造著家庭成員的高尚品格和良好行為。家風同樣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風正,則民風淳。」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副會長李明舜認為,以法律的形式強調樹立優良家風,宣示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和強力倡導,可以強化家庭和家庭成員的責任感和義務感,推進家庭弘揚優良家風的知行合一。而這條規定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家庭中的兒童,兒童需要在一個優良家風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努力塑造高尚品格和良好行為,有利於降低今後未年人或者孩子成年後可能違法犯罪的概率。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條將《婚姻法》修改從原本的「任何人」修改為「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進一步明確了不得危害或者歧視的主體范圍。在第二項中擴大了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應當負擔撫養費的范圍,包括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進一步保障了雖成年但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權益,比如腦癱兒、殘疾兒、因患病或意外等無法獨立生活的非婚生子女等。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明確了離婚後子女撫養問題,父母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由人民法院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同時,增加了已滿八周歲的子女自行決定跟誰的條文,尊重已滿八周歲的子女的意願,更有利於子女在其舒適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條將《婚姻法》將離婚後未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應當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更改為「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這就給將來法院裁判一方負擔子女全部撫養費提供了法律依據,現實生活中,一方婚後回歸家庭,基本上放棄了自已的職場生涯,離婚後再度回歸職場難度可想而知,收入也將會出現斷崖式下跌,若判決雙方各半負擔子女撫養費,極有可能導致子女的生活質量下降,該條規定有利於使父母離婚後的子女其生活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

四、《民法典·收養篇》新增或修改部分條款,完善兒童的收養制度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條結合我國的二胎政策,將收養人的條件從「無子女」擴大到「無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拓寬了收養人的范圍,與現行人口政策一致,有利於促進更多的孤兒被收養,回歸到正常的家庭生活中。同時,增加了無不利於被收養人健康成長的違法犯罪記錄的要求。如果收養人有違法犯罪的前科,可能會存在對被收養人不利的情況,該條對收養人條件加以限制,有利於避免此類情況發生。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二條將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四十周歲的年齡限制,從「男性收養女性」擴大到「收養異性子女」,即增加了「女性收養男性」的限制,其本質上增加了對男性未成年人的保護。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五條增加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依法進行收養評估」,有助於符合收養條件的被收養人和收養人建立合法的收養關系。

五、《民法典·人格權編》新增條款,一定程度擴大兒童的「選取姓氏權」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條規定使兒童的「姓氏權」不再局限於隨父姓或隨母姓,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專家解讀:

民法典解釋這5類問題

具體應用到現實中,

會是什麼情形?

能解決哪些問題?

來看看法律專家的解讀5種情況——

0

1

涉及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的條文要點:孩子八歲就可以在某些事項中為自己做主的能力了,不要忽視孩子的權利;十八歲就是獨立的民事主體,不能強制干涉孩子的權利。

⑸ 民法典對於拐賣兒童的怎麼判刑

對於拐賣兒童判刑處罰,要看具體案情,法院量刑會綜合考慮犯罪動機、主觀惡性、社會危害性、是否累犯、有無自首、立功等從輕減輕情節,以及當事人的認罪態度等因素確定。根據《刑法》的規定,犯拐賣兒童罪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一)拐賣兒童集團的首要分子;(二)拐賣兒童3人以上的;(三)以出賣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麻醉方法綁架兒童的;(四)以出賣為目的,偷盜幼兒的;(五)造成被拐賣的兒童或者其親屬重傷、死亡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六)將兒童賣往境外的。
哪些行為屬於拐賣兒童
根據我國《刑法》第240條的規定,拐賣兒童罪是指以出賣為目的,拐騙、綁架、收買、販賣、接送、中轉兒童的行為。其中,「兒童」一般指14周歲以下的人。拐騙是指行為人以欺騙、利誘等手段,使兒童處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並脫離其家庭或監護人;綁架是指行為人以暴力、脅迫或麻醉等方法,將兒童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使其脫離其家庭或監護人;收買指在出賣之前支付錢物,購買兒童,收買既可以是向其他人販子收買,也可以是向被害人的親屬收買;販賣是指將已控制在手中的兒童轉賣給他人;接送是指在拐賣兒童過程中,負責藏匿、看管、轉換車船等中間轉運。只要實施了前述一種行為,即以拐賣兒童罪論處。

⑹ 民法典第幾條是拐賣兒童的

第二百四十條 拐賣婦女、兒童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一)拐賣婦女、兒童集團的首要分子;
(二)拐賣婦女、兒童三人以上的;
(三)姦淫被拐賣的婦女的;
(四)誘騙、強迫被拐賣的婦女賣淫或者將被拐賣的婦女賣給他人迫使其賣淫的;
(五)以出賣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麻醉方法綁架婦女、兒童的;
(六)以出賣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
(七)造成被拐賣的婦女、兒童或者其親屬重傷、死亡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八)將婦女、兒童賣往境外的。
拐賣婦女、兒童是指以出賣為目的,有拐騙、綁架、收買、販賣、接送、中轉婦女、兒童的行為之一的。
第二百四十一條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強行與其發生性關系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非法剝奪、限制其人身自由或者有傷害、侮辱等犯罪行為的,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定罪處罰。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並有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的犯罪行為的,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處罰。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又出賣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按照被買婦女的意願,不阻礙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對被買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進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百四十二條 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解救被收買的婦女、兒童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聚眾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解救被收買的婦女、兒童的首要分子,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他參與者使用暴力、威脅方法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民法典草案說明,本次民法典草案中對收養共有4條最新規定,其中,被收養人的范圍由原來的僅限於14周歲擴大為符合條件的未成年人均可被收養。

為何要擴大被收養人年齡范圍,這一變化將帶來怎樣的影響?對此,太琨創始合夥人、太琨律(成都)所主任朱界平律師認為,將14周歲到18周歲的未成年人納入收養對象,或將減少兒童拐賣和非法送養現象,也更能體現收養的制度價值,實現「幼有所養」。

應平等對待亟需被收養的未成年人

實現「幼有所養」

根據現行《收養法》,被收養人年齡限制在14周歲以下,這就意味著對14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無法被合法收養。而在這一部分人群中,有部分群體是亟待被收養的。其中,就包括被解救的拐賣兒童。

根據現行規定,得到解救的被拐賣兒童,能找到親生父母的,公安機關會將其送回;如果實在找不到,則送到當地的福利院收養;對於符合收養政策的,可以讓其他家庭收養,確保他們有一個比較好的成長環境。

與福利院中被遺棄兒童大多患有中重殘疾不同,被拐賣兒童身體健康,更容易被收養。然而,「14周歲以下」的限制,將很多可能被收養的未成年人拒之門外。

朱界平認為,由於家庭變故等原因而缺乏生活來源的14周歲至18周歲的未成年人,也是需要被收養的人群。「雖然《收養法》第七條規定符合條件者可以『收養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且不受『被收養人不滿14周歲』的限制。但不受限的對象也只是收養人的『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非『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的14周歲以上未成年人仍然被排除在被收養人范圍之外。」他解釋。

朱屆平認為,將收養條件放寬至未成年人,有利於實現收養制度的制度價值,實現「幼有所養」。

擴大收養范圍或將減少非法送養

利於降低青少年犯罪率

「此次民法典草案對於被收養人年齡的修改,從立法目的上首先能夠一定程度上減少兒童拐賣和非法送養的不法現象。」朱界平說。此前收養限於14歲以下未成年人,收養條件過於嚴苛,在一定程度上使兒童拐賣和非法送養存在發展空間。

將收養條件放寬至未成年人,更多有收養需求的家庭可以通過合法途徑收養未成年人,而無需通過收買被拐賣未成年人等非法途徑達成收養目的。

除此之外,將收養條件放寬至未成年人,有利於降低未成年人的犯罪率。「14至18周歲的未成年人,往往處於叛逆期,其心智尚不成熟,極易受到外界影響,可能因此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他說。民法典草案中規定收養時需征詢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的意見,這就是國家致力於實現未成年人收養雙向選擇的直接表現,有利於實現和諧小家構建和青少年犯罪率的降低。

最後,無論是《民法通則》、《民法總則》還是到現在的《民法典(草案)》,我國都以年滿18周歲作為成年人的基本認定標准,而《收養法》中對於被收養人的年齡卻規定為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這樣的立法安排造成14周歲至18周歲的未成年人排除在被收養的范疇外,與我國收養制度的有利於未成年人成長的初衷是相違背的,同時也不利於《收養法》與我國其他部門法相銜接。

⑺ 兒童法律法規

法律分析:與中國兒童有關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四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第四十九條 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禁止破壞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條 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項權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民族、種族、性別、戶籍、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狀況、身心健康狀況等受到歧視。

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某甲只有6歲,他 不具有民事法律關系 主體資格

民法典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所以6歲以上不滿8歲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超過十八周歲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制定法理

界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主要標準是年齡和精神狀況,因為一個人的年齡與他的智力發育程度和精神發育是否健全有直接聯系。一般來說,各個國家的未成年人的發育成熟年齡上基本相同,未必有什麼差距,但是各個國家的民法仍然按不同的年齡來劃分成年人與未成年人。

這是跟各國的歷史傳統、宗教信仰、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相聯系的。就限制行為能力人的年齡而言,大多數國家界定為18周歲以下,也有的國家規定為20或21周歲以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⑼ 民法典規定遺囑指定繼承人可以是兒童嗎

根據我國民法典規定,老人可以立下遺囑,將自己的遺產指定由一人來繼承。所以指定一個孩子繼承遺產合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條 【遺囑處分個人財產】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

熱點內容
吵架講的話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4-11-18 22:37:13 瀏覽:795
西安高新區法院 發布:2024-11-18 21:56:50 瀏覽:182
法學邏輯起點 發布:2024-11-18 21:46:49 瀏覽:11
最高法下發的通知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8 21:34:38 瀏覽:538
寄ems不帶回執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8 21:17:25 瀏覽:979
2016勸酒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18 21:15:59 瀏覽:907
昂承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11-18 20:17:30 瀏覽:292
民事訴訟法基本價值目標 發布:2024-11-18 19:42:45 瀏覽:419
婚姻法家庭關系 發布:2024-11-18 19:21:52 瀏覽:692
自治條例制定機關 發布:2024-11-18 18:52:53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