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簡述我國民法淵源

簡述我國民法淵源

發布時間: 2022-03-27 09:02:45

① 關於我國民法淵源的問題

1、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什麼是民法的淵源,或稱民法的法源,它是指民事法律規范的來源或表現形式。
因為我國是成文法國家,民法的淵源主要是指國家有關機關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的有關民事的規范性文件。
上述理念或者概念必須首先建立起來,然後我們再來理解例外的情況是指什麼?
2、在網路里的回答中,我看了一下,基本正確。
3、我理解的民法淵源有:
1、制定法;2、習慣法;3、判例;4、法理。下面我再作解釋。
4、在制定法方面:
(1)憲法中的民法規
(2)民法通則以及民事單行法
(3)國務院制定發布的民事法規
(4)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5)規章
(6)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解釋規范性文件
(7)國際條約中的民法規范:我國政府簽署並經人大批準的國際公約或雙邊協定,具有與國內法等同的法律效力,也是法律重要的淵源之一,如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 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等。
5、在習慣法方面
我國民法沒有對習慣的效力做一般性規定;但有些單行法肯定習慣效力,如合同法第125條就允許用交易習慣解釋合同的歧義條款。
6、在判例方面
主流觀點認為中國沒有判例法歷史傳統,但在事實上,《最高人民法院公報》發布的民事判決實際上對各級人民法院裁判民事案件具有普遍指導意義。
7、法理方面
我國民法沒有規定法理是民法的淵源,但是法理對解釋民法和裁決民事案件實際上起的重要作用。

你需要解決的是事實上的民法淵源與主流觀點認可的民法淵源的關系,我國的大陸法系,主流觀點不認可習慣、判例、法理等是我國民法的淵源,事實上民法通則上有尊重公序良俗的原則,從法的淵源上講,其實公序良俗也是民法的淵源。
為什麼主流觀點不認可?主要原因是判例、法理等在具體案例中的運用不具有普遍性,只是針對個案的,習慣運用必須有明確的規定時,可以作為斷案依據。
至於怎麼應付考試,你用的教材是什麼觀點,你就採用什麼觀點。如果是參加什麼全國的統考,那就採用主流觀點:習慣、判例、法理等不是我國的民法淵源,僅指成文法是我國民法的淵源。

② 簡述我國正式的法的淵源和非正式的法的淵源

正式意義上的法的淵抄源,主要指以規范性法文件形式表現出來的成文法,如立法機關或立法主體制定的憲法、法律、法規、規章和條約等。

非正式意義上的法的淵源,主要指具有法的意義的觀念和其他有關准則,如正義和公平等觀念,政策、道德和習慣等准則,還有權威性法學著作等。

(2)簡述我國民法淵源擴展閱讀

當代中國法的淵源主要以憲法為核心的各種制定法,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經濟特區的規范性文刊:特別行政區的法律法規、規章、國際條約國際慣例等。

另外國家政策也是當代我國法的非正式淵源之一。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6條規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

經制定法正式認可的習慣是法的正式淵源,否則即為法的非正式淵源。一些西方國家習慣於通過司法審判解決各種復雜的社會問題,當制定法和先例不能覆蓋所有這些問題時,法官就要以法的正式淵源形式以外的其他公認的行為准則作為審理案件的依據。如果這些准則被反復援用,便成為法的非正式的淵源形式。

③ 民法的淵源

民法的淵源,又稱民法的法源,是指民事法律規范的來源或表現形式。根據民法總則第10條的規定,我國民法的淵源是法律和習慣。

④ 民法的學理淵源是什麼我國民法的正式淵源是什麼

民法的學理淵源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制定法
2、判例
3、國際條約
4、習慣
5、法理

我國的民法淵源包括正式淵源和非正式淵源。
正式淵源:
1、憲法中的民法規范。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中關於所有權的規定、關於民事主體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規定,既是民事立法依據,也是調整民事關系的法律規范。
2、民法通則及民事單行法。民法通則規定了民事生活的共通原則和制度,在民法淵源中處於核心地位。另外還有民事單行法,重要的有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繼承法、公司法、著作權法等。其他一些綜合單行法如文物法、草原法、礦產資源法、森林法、水法中,也含有重要的民法規范。
3、國務院制定發布民事法規。這些民事法規不得與憲法和法律相抵觸。有兩類:一類是根據政府行政職能,為立法部門制定的法律配套而制定的,如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專利法實施細則;另一類是含有民事法律規范的單行行政法,如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條例。
4、地方性法規、單行條例和自治條例。其中有些屬於民事規范。但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只能在制定者管轄的行政區域內有效。
5、規章。根據立法法的規定,規章有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規章中有些是民事規范。
6、最高法院的民事司法解釋。最高法院的民事司法解釋是對法律適用的說明,對法院審判具有約束力,司法實踐中被作為法律淵源援用。
7、國際條約中的民事規范。我國政府簽署並經人大批準的國際公約或雙邊協定,具有與國內法等同的法律效力,如《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等。

非正式淵源:
1、習慣。習慣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交易中形成的經常性做法。許多國家民法典中都有「本法無規定者從習慣」的規定。我國民法沒有對習慣的效力做一般性規定,但並不能因此否定其法源地位。無論制定法是否認可習慣為法源,習慣為法源的事實都存在。因為任何制定法都不可能窮盡一切可能,當制定法有疏漏時,法官的選擇之一就是尋找習慣,習慣就成為事實上的法源。
2、判例。由於立法本身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活動,不可能一墩而就,包攬無余,最高法院可以通過判例的形式不斷促進立法的完善,用判例來指導全國的審判工作。成文法條太抽象,容易造成司法適用上的不統一,最高法院核准並頒布一些典型案例,法官通過類比樣板,援引其規則,創造性地適用法律。目前的司法實踐中也非常注意運用判例,實際上對下級法院的效力不是借鑒,而是必須遵循。

⑤ 簡述民法的淵源

法的淵源,是指法的表現形式。民法的淵源有兩種體制,一元體制和多元體制。前者僅承認制定法為民法的唯一淵源。後者在確認制定法為民法的直接淵源的同時,也承認習慣和法理為間接淵源。
我國《民法通則》既未規定製定法為民法的唯一淵源,也未將習慣與法理采為民法的間接淵源。但是習慣和法理對民事審判實踐發揮著重要作用,實際上成了補充我國成文民法之漏洞的淵源。
一、民法的直接淵源——制定法
制定法是指享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依法定程序制定的、以法律條文形式加以編篡的成文性法律規范。
1、法律
法律是指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以法命名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立法文件。包含有民法規范的法律主要有以下幾種:
(1)憲法
憲法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根本大法。其中關於各種基本社會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的規定,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民法規范。
(2)民事基本法
在大陸法系國家,民法規范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民法典。我國現在還沒有制定民法典,發揮民事基本法作用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3)民事單行法
民事單行法,是針對某特定類型的民事關系的法律調整而特別制定的法律。目前,我國形成了一個由《民法通則》統率各單行民事法律的體系。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
(4)綜合性單行法
綜合性單行法,是針對特定權利主體、權利客體或特殊問題而制定的既有民法規范又有行政法規范甚至刑法規范的法律,如《森林法》、《草原法》、《土地管理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
2、准法律
准法律是指由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國家地方機關制定的,以條例、辦法、細則等名目出現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主要有:
(1)國務院及其各部委制定的法規、規章
(2)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導性文件
(3)地方性法規
二、民法的間接淵源:習慣與法理
1、習慣
習慣是民法的最初形式。習慣是是對制定法的補充和完善,因而是制定法進步的動力。
我國司法實踐有採納習慣作為制定法之補充的做法。但是,在當代中國語境下,「民間習慣」代表與現代化理念格格不入的觀念。蘇力教授認為:「制定法是輕視習慣的,且民商法更極少強調要遵從習慣」。
法規鏈接:《民法通則》第6條: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
以案說法:
1、從「禁放令」到「限放令」;
2、訂婚對雙方是否具有約束力;
2、法理
法理的存在形式有兩種,一是學者的學說,二是法官的判例。在我國,專家學者的學說直接地影響著法院的審判活動。至於判例,最高審判機關所公布、出版的典型案例也直接地影響著各級地方法院對有關案件的處理。

⑥ 簡述我國憲法的淵源

我國憲法的淵源主要包括成文憲法典,憲法性法律,憲法慣例,憲法解釋,國際條約等。
憲法淵源指憲法規范的形式載體和決定憲法規范內容的依據,一般分為憲法的形式淵源和實質淵源兩個方面,憲法的形式淵源是指憲法的表現形式,憲法的實質淵源是指決定形式憲法的形式和內容的憲法原則。
憲法淵源是指一個國家中憲法規范所賴以存在的法律形式。
憲法性法律一般是指有關調整憲法內部關系內容的法律。在成文憲法國家是調整憲法關系內容的法律,在不成文憲法國家的效力等同於憲法。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以憲法為統帥,以法律為主幹,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范在內,其中的憲法相關法類似於此處所指的憲法性法律。
憲法慣例是指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並被反復利用的,為國家機關,政黨及人民所普遍接受的而實際上與法律具有同等效力的習慣或傳統,憲法慣例的作用基礎或者約束力主要是政治道德,是我國的憲法淵源。
憲法判例是指法院在憲法爭議案中作出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判決,我國法院系統內部不存在遵循先例的原則,最高人民法院或者上級人民法院的判例不能成為下級人民法院判決的依據而形成判例,因此,憲法判例不是我國憲法的淵源。
國際慣例是國際法主體之間就某一件事項中各自的權利義務所締結的書面協議。通常情況下,我國是將國際條約中所承擔的義務轉化為國內立法而予以適用,但國際法約的適用仍屬於法律適用的范疇,因此,國際條約並不屬於我國憲法的淵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⑦ 根據民法的效力來源不同,我國民法的淵源主要有哪些

在許多國家民法中一般把習慣作為敏法的淵源,在我國,習慣作為民版法的淵源受到許可權制,只有經過國家認可的習慣,才具有民法院遠的意義。我國習慣法作為民法的淵源主要集中在少數民族地區和商業地區。
判例在我國現行法律中無明文規定作為民法淵源,判例並不是我國現在法律的淵源也並無約束力。
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因為法律既不完善,也曾把馬克思主義的法學理論作為民法的淵源,而在中國現行的法律中並未把法理作為法律的淵源之一,但這並不說名法理在我國並無影響,一般認為,法律的原理解釋、法學著作、法學院里對法官裁判案件實際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所以。。。大概AC吧?。。。。

⑧ 在我國民法的淵源包括哪幾類什麼是民法的基本原則其作用是什麼

民法的淵源,又稱民法的法源,是指民事法律規范的來源或表現形式。根據民法總則第10條的規定,我國民法的淵源是法律和習慣。
主要包括:1法律。法律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包括:①憲法②民事基本法③民事單行法和其他法律中的民法規范。2法規。法規包括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3規章。規章是指國務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為貫徹法律、法規,在其許可權范圍內制定的規范性文件。4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就法律適用中的問題作出解釋。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包括關於貫徹執行法律的意見、適用法律的解答、就某案件如何適用法律的批復等,也是民法的重要淵源。5國家政策和習慣。

民法上的基本原則是指具有普遍法律約束力的一般原則,也包括即使在法律文本中沒有寫明亦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法的一般原則。民法基本原則與普通法律條文同樣可直接適用。
根據《民法典》,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平等原則、意思自治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以及綠色原則。

⑨ 簡述我國法的淵源

一) 憲法 (243)

在中國,全國人大監督憲法的實施,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並監督憲法的實施,對違反憲法的行為予以追究。

(二) 法律 (208)

法律狹義上講,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我們這里僅用狹義。在當代中國法的淵源中,法律的地位和效力僅次於憲法。分為兩大類:一類為基本法律,即由全國人大制定和修改的刑事、民事、國家機構和其他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另一類為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即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和修改的規范性文件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也有權對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在不同該法律基本原則相抵觸的條件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作出的具有規范性的決議、決定、規定、辦法等,也屬於「法律」類法的淵源。

(三) 行政法規 (185)

行政法規是指作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的國務院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效力僅次於憲法和法律。

(四) 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法規、經濟特區的規范性文件 (272)

地方性法規是一定的地方國家權力機關,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依法制定的在本行政區域內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根擔憲法和1986年修改後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立法法》的規定,盛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級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委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但應報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批准之後才生效。自治條例是一種綜合性法規,內容比較廣泛。單行條例是有關某一方面事務的規范性文件,一般採用「條例」、「規定」、「變通規定」、「變通辦法」等名稱。民族自治法規只在本自治區域有效。
經濟特區是指我國在改革開放中為發展對外經濟貿易,特別是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而實行某些特殊政策的地區。經濟特區的這些規范性文件,是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授權制定的,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不同於一般的法規、規章。

(五) 規章 (158)

規章是行政性法律規範文件,從其制定機關而言可分為:一是部門規章。規定的事項應當屬於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另一種是地方政府規章。盛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盛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和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六) 特別行政區的法律 (151)

特別行政法依法享有高度的自治權,除外交、國防事務屬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特別行政區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現行的法律基本不變,現行的社會、經濟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

(七) 國際條約、國際慣例 (191)

國際條約是指我國作為國際法主體同外國締結的雙邊、多邊協議和其他具有條約、協定性質的文件。國際慣例是指以國際法院等各種國際裁決機構的判例所體現或確認的國際法規則和國際交往中形成的共同遵守的不成文的習慣。國際慣例是國際條約的補充。
政策也是當代中國法的淵源之一。政策是國家或政黨為完成一定時期任務而規定的活動准則。
此外,在法學上一般也認為,習慣應視為我國法的非正式淵源。在當代中國,不採用判例法制度,判例不具有拘束力,不是法的正式淵源之一。但我國應當重視判例的作用。

熱點內容
路鋼律師 發布:2025-01-23 11:32:00 瀏覽:489
上市公司並購有哪些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3 11:09:55 瀏覽:539
人民法院的立案條件 發布:2025-01-23 10:55:41 瀏覽:504
法院不支持20 發布:2025-01-23 10:40:01 瀏覽:161
法院招財務 發布:2025-01-23 10:05:18 瀏覽:808
荊州法官助理 發布:2025-01-23 10:00:17 瀏覽:152
寵物進酒店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3 10:00:14 瀏覽:454
玉樹州法院升 發布:2025-01-23 09:45:37 瀏覽:513
通遼律師在線咨詢免費熱線 發布:2025-01-23 09:25:08 瀏覽:472
新勞動合同法同工同酬 發布:2025-01-23 09:20:33 瀏覽: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