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判斷

民法判斷

發布時間: 2022-03-28 18:05:19

❶ 判斷題民法

2對。肯定是,俺剛學的,不信看民法通則的時效一章

3錯。肯定是,只要沒有終止,就有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要是都沒有,還怎麼清算,法人清算期間只是停止了所有經營業務,並未完全終止。

4對。若公告後,過了公告期限仍然無人認領,就可以。例如海關把走私的貨物拍賣,買家就是善意取得人。

5對。這是當然的,無因管理是指在沒有基於原所有人意思的情況下看管原所有人的財、物。例如你撿到一隻走失的山羊,把它帶回家喂養。如果物主來認領,你可以以無因管理為由,要求他給付你照管山羊期間的照管費用。
無因管理與契約、不當得利、侵權行為一樣,可以形成債權債務關系。

❷ 判斷民法

民事權利貫穿整個人生
行為就不一定了

先有權利,後有行為.可以同時產生

❸ 民法和民法通則有什麼區別

民法是總的概念,沒有這一部具體的法律,它包括:民法總則,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侵權責任法,婚姻法,繼承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

《民法通則》是一部具體的法律。

拓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是中國對民事活動中一些共同性問題所作的法律規定,是民法體系中的一般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修訂通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條。

❹ 民法包括哪些

民法包括:民法總則,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侵權責任法,婚姻法,繼承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

民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是中國對民事活動中一些共同性問題所作的法律規定,是民法體系中的一般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修訂通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條。

民法通則制定於1986年(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條。

(4)民法判斷擴展閱讀:

民法典是指在採取成文法的國家用來規范平等主體之間的私法關系的法典。民法典是以抽象的規則規范各種法律行為和身份行為。一些民法典將習慣法作為補充規范,此外,大多數私法的規定彌補了當事人之間各種法律法規缺乏自主性。

2018年8月27日,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的《民法典物權匯編》草案明確了居住權:居住權人有依法佔有、使用他人房屋的權利。對合同進行登記,以滿足其穩定生活的需要。據報道,居留權的規定是為了承認和保護民事主體對住房保障的靈活安排,滿足特定群體的住房需求,也有利於為公共租賃住房提供法律保護等。

❺ 民法的特徵有哪些

一、法學理論上的體系

(一)小民法

民法總則、物權法、債權(合同、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侵權行為)、親屬(婚姻、繼承)。

(二)大民法

小民法+知識產權法(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

如果算上商法部分,還有公司法、海商法等等。

二、立法體系

總則:民法通則

物權:物權法

債權:合同法、侵權責任法

親屬:婚姻法、繼承法

知產: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

其他:公司法、合夥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海商法、擔保法,等等。

❻ 民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合同的基本原則主要是:一、平等原則: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專等,一方不得將自己屬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二、自願原則: 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三、公平原則: 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四、誠實信用原則: 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五、權利濫用禁止和公序良俗原則: 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❼ 民法總則判斷民事法律行為有效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❽ 民法中的區分原則是怎樣

在民法學中稱為物權變動與其基礎關系或者說原因關系的區分原則。區分合同效力和登記的效力為我國民法學界普遍贊同,有的學者提出,區分原則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實際意義:

第一,有利於保護買受人依據合同所享有的佔有權。在不動產買賣合同成立以後,即使投有辦理不動產權利移轉的登記手續,但是,因為合同已經生效,所以依據有效合同而交付之後,買受人因此享有的佔有權仍然受到保護。即使買受人不享有物權,但是可以享有合法的佔有權,針對第三人的侵害不動產的行為,可以提起佔有之訴。

第二,有利於確立違約責任。如果一方在合同成立之後沒有辦理登記,或者拒絕履行登記義務,由於合同已經成立並生效,此種拒不履行登記的行為構成違約,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假如未辦理登記導致合同無效,非違約方將無法要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

第三,有利於保護無過錯一方當事人。當事人之間買賣房屋未經登記的情況錯綜復雜,如果以登記為合同生效要件,則在因出賣人的原因而未辦理登記手續的情況下,在房屋價格上漲之後,出賣人有可能以未辦理登記將導致合同無效為理由,要求確認合同無效並返還房屋,這有可能鼓勵一些不法行為人規避法律,甚至利用房屋買賣欺詐他人,而損害的卻是善意的買受人的利益。特別是在房屋已經交付使用,買受人對房屋已進行了重大修繕的情況下,如果因未登記而確認合同無效並返還房屋,這確實會妨礙現有的財產秩序。如果嚴格的區分合同效力和登記效力,則可以防止此種現象的發生。

學者一般認為,區分兩種效力不但是科學的,符合物權為排他權而債權為請求權的基本法理,而且被民法實踐證明對分清物權法和債權法的不同作用范圍,區分當事人的不同法律責任,保障原因合同當事人的合法利益也是非常必要和行之有效的原則。曾有一段時期,我國的司法實踐以及一些立法,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認識。目前,無論是民法學界,還是法律規定和司法實踐,對於區分合同效力和登記效力,在認識上已經基本一致。《合同法》第44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合同法還規定了導致合同無效的各種情形.在這些情形中,並沒有不動產物權未依法登記的規定。雖然擔保法有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的規定,但本法在擔保物權編抵押權一章,改變這一規定,即不動產抵押登記,只產生抵押權生效的效力。司法實踐也明確了區分合同效力與登記效力的原則,如最高人民法院1995年《關於審理房地產管理施行前房地產開發經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規定,「轉讓合同簽訂後,雙方當事人應按合同約定和法律規定,到有關主管部門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一方拖延不辦,並以未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應責令當事人依法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明確指出,不動產登記並不是買賣合同的生效要件,而是其履行行為的組成部分。同時還規定,「土地使用者與他人簽訂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後,未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之前,又另與他人就同一土地使用權簽訂轉讓合同,並依法辦理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的,土地使用權應由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的受讓方取得。轉讓方給前一合同的受讓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轉讓方(即出讓人)因其過錯使得買受人不能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要承擔違約責任。顯然,土地使用權未辦理轉讓登記並不影響合同的約束力。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依照《合同法》第44條第2款的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手續,或者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才生效,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當事人仍未辦理批准手續的,或者仍未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未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登記手續,但未規定登記後生效的,當事人未辦理髓記手續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合同標的物所有權及其他物權不能轉移。

❾ 民事法律行為的判斷標准

民事法律行為的判斷標准:
1.法律行為主體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民事權利能力是法律確認的自然人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
2.行為人意思表示真實
3.行為內容合法
4.行為形式合法

熱點內容
小飯店收銀員規章 發布:2024-11-18 11:31:27 瀏覽:476
法官與劊子手百度雲 發布:2024-11-18 10:37:55 瀏覽:317
購房協議有法律效力嗎定金 發布:2024-11-18 09:46:39 瀏覽:545
中級會計師經濟法目錄6 發布:2024-11-17 22:37:33 瀏覽:943
農村分單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7 22:04:46 瀏覽:941
交大經濟法第四次作業 發布:2024-11-17 21:12:11 瀏覽:748
實體法學派 發布:2024-11-17 20:45:53 瀏覽:462
安徽律師培訓 發布:2024-11-17 18:53:19 瀏覽:779
鞍山法院在哪裡 發布:2024-11-17 17:58:50 瀏覽:25
國際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4-11-17 17:41:28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