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金融司法功能

金融司法功能

發布時間: 2022-03-29 04:59:43

❶ 我是學金融專業的,如果我通過了司法考試,有什麼好處

通過了司法考試的,可以去做律師,亦是初任法官、檢察官的必要條件。專
很多非法本的人參加司屬法考試,並不是因為他們有多少從事法律行業,只是因為不懂法律行業,覺得法律行業很高大上,被司法考試是天下第一考,號稱含金量高所吸引,被成功名律師的高薪所吸引。

❷ 金融市場學,金融的五大功能

簡單的說就是
1.金融市場能夠迅速有效地引導資金合理流動,提高資金配置效率。 (1)擴大了資金供求雙方接觸的機會,便利了金融交易,降低了融資成本,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 (2)金融市場為籌資人和投資人開辟了更廣闊的融資途徑。 (3)金融市場為各種期限、內容不同的金融工具互相轉換提供了必需的條件。
2.金融市場具有定價功能,金融市場價格的波動和變化是經濟活動的晴雨表。 (1)金融資產均有票面金額。 (2)企業資產的內在價值——包括企業債務的價值和股東權益的價值——是多少,只有通過金融市場交易中買賣雙方相互作用的過程才能「發現」。即必須以該企業有關的金融資產由市場交易所形成的價格作為依據來估價,而不是簡單地以會計報表的賬面數字作為依據來計算。 (3)金融市場的定價功能同樣依存於市場的完善程度和市場的效率。 (4)金融市場的定價功能有助於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的實現。
3.金融市場為金融管理部門進行金融間接調控提供了條件。 (1)金融間接調控體系必須依靠發達的金融市場傳導中央銀行的政策信號,通過金融市場的價格變化引導各微觀經濟主體的行為,實現貨幣政策調整意圖。 (2)發達的金融市場體系內部,各個子市場之間存在高度相關性。 (3)隨著各類金融資產在金融機構儲備頭寸和流動性准備比率的提高,金融機構會更加廣泛地介入金融市場運行之中,中央銀行間接調控的范圍和力度將會伴隨金融市場的發展而不斷得到加強。
4.金融市場的發展可以促進金融工具的創新。 (1)金融工具是一組預期收益和風險相結合的標准化契約。 (2)多樣化金融工具通過對經濟中的各種投資所固有的風險進行更精細的劃分,使得對風險和收益具有不同偏好的投資者能夠尋求到最符合其需要的投資。 (3)多樣化的金融工具也可以使融資者的多樣化需求得到盡可能大的滿足。 5.金融市場幫助實現風險分散和風險轉移。 (1)金融市場的發展促使居民金融資產多樣化和金融風險分散化。 (2)發展金融市場就為居民投資多樣化、金融資產多樣化和銀行風險分散化開辟了道路,為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條件。 (3)居民通過選擇多種金融資產、靈活調整剩餘貨幣的保存形式,增強了投資意識和風險意識。

❸ 我國現有金融法律體系存在哪些問題

僅供參考:
現有金融法律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法律體系的四要素立法、執法、司法、守法來看,我國現有金融法律體系均存在問題。
在金融立法上存在著五個方面的問題。
1,行政主導立法現象普遍。一是在法律制度設計之初通過授權性規則和兜底條款為行政權力的行使提供了寬泛的空間,使金融市場規制具有很強的政策性和不穩定性;二是法律規則的制定和實施有明顯的部門化傾向。在綜合經營的背景下,必然導致同類產品和業務因實施主體不同,而要適用不同規則,進而引發規則適用混亂與監管套利。同時,行政主導立法既造成行政部門公權力無序擴張和制約不足,也給政府帶來遠超過法律條文明確規定的責任。
2,法律體系不夠完備,在橫向和縱向均存在不足。從橫向看,主要表現為上位法存在空白。一方面,缺少《期貨交易法》、《金融控股公司法》、《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等基礎性法律;另一方面,現有上位法覆蓋范圍過窄,隨著金融新業態不斷涌現,這一問題日益突出。從縱向看,一是法律層次不清。《信託法》、《證券法》、《保險法》等都是混合立法,即將交易法和行業法糅合在一部法律內,且偏重行業管理,對交易活動規制相對薄弱。混合立法的益處是相對簡單,缺點是將一類金融活動歸為一個行業,容易造成監管分工不清和空白等問題,甚至演變成為監管者立法。例如,《信託法》將信託行為規范與信託業規范合一,將信託監管職責賦予中國銀監會 ,結果只有銀監會批準的信託公司才能從事信託業務,而銀行、證券、保險等機構從事的理財業務又是事實上的信託行為,監管機構不得不制訂各自的監管辦法,造成監管制度不一致。二是配套下位法欠缺。我國現有4家政策性金融機構,運行多年以後相關法律仍未出台。在保險領域只有一部《保險法》,而機動車財產賠償、保險產品費率釐定、互助保險等重要事項均缺乏配套立法。
3,法律過於寬泛和簡單,對執法機構授權過多。以《證券法》為例,在司法實踐中,約有3/4的證券案例未引用《證券法》,1/4的證券案例盡管引用《證券法》卻只引用其中7條內容,僅占證券法條款的3%。同時由於《證券法》關於虛假陳述、內幕交易的規定偏少,在司法審判環節存在很多障礙。法律適用性不夠導致執法環節只能以行政規章代替法律,放大了行政機構自由裁量權。
4,對金融機構過度保護,對投資人和消費者保護不夠。現有金融法律基本上都是以保護金融機構的穩健運行和財產為宗旨,操作中往往以金融安全和國家利益的名義否定他人的合法財產權利,以行政處罰代替民事和刑事責任,使金融機構易於推卸責任,將內部風險外部化。維護金融安全應以市場主體權利、義務平衡為前提。對金融機構過度呵護使其缺少足夠的外部壓力,難以提高內控能力和履行社會責任。
5,法律更新不及時。創新多、變動快、變化大是金融市場運行的基本特點,但我國金融法律修訂周期明顯偏長,七、八年甚至更長時間修改一次很普遍。而境外修法的頻率要高得多。例如2000年以後日本的《保險業法》修訂了6次,平均2年一次。我國香港地區《證券及期貨條例》自2003年生效以來,十年間已經作了20次修改。
在金融執法上存在著三個方面的問題。
1,執法部門依法履行監管職責的程序性規范與標准仍有欠缺。目前規范我國金融監管部門執法權力運行的規則尚不完備,沒有調查取證、行政處罰等專門的執法程序性規定,缺少對重大違法違規行為類型化的認定標准和歸責原則,認定難、執行難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2,以行政處罰代替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由於執法部門與司法機構缺少銜接,監管部門又在一定程度上負有促進行業發展職能,因此執法過程中過多採用行政處罰方式。加上行政處罰尺度彈性較大、透明度低,造成違法成本偏低,執法威懾力大打折扣,一定程度上姑息縱容了違法行為。
3,部分監管執法措施效力存疑。以證監會為例,其已經使用的監管措施共125種,但其中《證券法》明文規定的僅23種。《證券法》外的監管措施設置的合理性、程序正當性、救濟保障制度安排的效力等均存在疑問。
在金融司法上存在著兩個方面的問題。
1,案件篩選機制使大量金融爭議無法通過司法程序解決。在司法實踐中,大量金融爭議因篩選機制而未能通過司法程序解決。表現為:一是限制受理案件的法院,投資者因上市公司虛假陳述提起的侵權民事訴訟,相關司法解釋要求由上市公司所在直轄市、省會市、計劃單列市或經濟特區中級法院管轄;二是為案件當事人起訴設置額外的先決條件。例如要求人民法院受理的虛假陳述民事賠償案件,其虛假陳述行為,須經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調查並作出生效處罰決定。三是限定訴訟提起的方式。「人數不確定的代表人訴訟」是《民事訴訟法》明文規定的權利救濟方式,理論上它能以較低成本實現投資者權益保護的效果。但在金融司法實踐中幾乎得不到適用,實際上已被束之高閣。
2,審判專業性有待加強,爭端解決機制單一。金融案件數量的急劇增長和所需專業知識的日益復雜,使法院和法官不得不在迅速審結案件與確保裁判質量之間探求艱難的平衡。同時,金融爭議多元化解決機制尚不健全,無法在當事人自願的前提下有效分流爭議,減輕法院壓力。
最後,在金融守法上,美國法學家伯爾曼指出,「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將形同虛設」。我國金融守法方面的最大問題:一是金融商品銷售者有法不遵;二是金融商品消費者法律意識淡薄,知識欠缺。由於民眾普遍缺乏對投資項目合規性和風險的鑒別能力及維權能力,在相當程度上縱容了產品銷售者的過度宣傳等違規行為。一旦風險暴露,又只能用「上訪」甚至極端手段挽回損失,使金融糾紛轉變為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同時出於自我保護的需要,投資人只重短期投機而不做長期投資,影響了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如何完善我國金融法律體系
在金融立法上,首先要調整立法理念。為此,一是要保持立法目的穩定性,避免隨形勢的變化而過於頻繁地調整,降低法律及其所調整社會關系的穩定性,削弱法律的權威性;二是要保持法律保護群體的均衡性,法律法規條款設計要以保護權利為准則,避免以政治性的判斷影響公正性;三是轉變既往立法「宜粗不宜細」的理念,實現立法技術精細化,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
其次,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以調整立法程序,改進立法流程,提高立法、修法透明度為抓手,提高立法科學性、民主性。一是在提供必要立法資源和提高專業性的基礎上,更充分地發揮全國人大財經委和國務院法制辦的作用,統籌推進金融基礎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制定修改工作。二是明確立法權力邊界,從體制機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三是健全立法機關主導、社會各方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和方式,探索委託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規草案。四是健全法律法規規章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和公眾意見採納情況反饋機制,廣泛凝聚社會共識。五是加強統籌規劃,完善金融立法、修法需求匯集機制,制訂擬出台重要金融法律、法規的時間表。六是建立健全立法質量與效果後評價制度,通過立法評估、執法評估等方式,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修改完善。
第三縮短立法周期,提高立法、修法效率。一是根據經濟和金融領域需要,適度提高金融法律的修法頻率,更多運用「法律修正案」的立法方式,縮短時間間隔,適應形勢的快速變化。二是擴大重要利益相關方的意見徵求范圍。
在金融執法上,一是健全執法檢查制度,推進執法主體、職能、許可權、程序、責任規范化。制定調查取證實施辦法,細化調查取證、詢問當事人、查閱復制資料、封存文件資料等執法行為的實施程序;二是確立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基準制度,明確行政處罰自由裁量的法定情形和適用標准,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行使。三是深化以權力制衡為核心的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查審分離制度,探索建立依法行政評估制度,明確評價方法和標准。
在金融司法上,首先,增強規則條文的司法性可操作性。為此,一是通過法律修訂,逐步增加可供司法判決引用的條款,提高金融法律的司法裁判性。二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出台司法解釋,詳細定義有關犯罪行為(如什麼是非法集資、市場操縱、跨市場操縱).
其次,提高司法效率,維護金融秩序。對於金融市場強勢一方的侵權行為,要發揮司法維護金融秩序作用,賦予投資人可行的司法訴訟渠道,使之能通過司法途徑有效維護自身利益;同時,應加強融資方責任配置,逐步加大對證券犯罪的打擊力度,發揮刑罰威懾作用。為此,一是要配合司法體制改革的推進,充實司法資源,改革司法機構內部管理體制,提高司法有效化解和解決金融領域爭端的能力。二是要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人民法院依法應該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保障當事人訴權」的要求,以證券民事訴訟為突破口,取消不必要的前置程序,探索法院直接受理的有效模式。逐步減少和取消事實上存在的金融領域糾紛案件篩選機制。三是以推進金融仲裁為重點,建立訴訟之外金融爭議的多元化解決機制。
在金融守法上,提升全社會的守法意識,要通過多層次、多渠道、多領域加以推進。一是要加強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在金融機構櫃台、中小學、社區等通過投放宣傳冊、舉辦專題宣傳活動等方式,提升居民對金融商品和金融風險的認識;二是要進一步強化金融業行業協會和各種專業性商會的自律機制,在行業內建立起金融機構和類金融機構的行為規范,並及時通報相關信息;三是要加大對金融案件審判過程和結果的透明度,強化警示和震懾作用;四是要進一步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特別要建立金融糾紛相關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機制。
近期需要調整的重點領域
首先,調整金融監管體系的法律基礎。目前中國金融監管體系存在的突出問題,集中表現在監管機構協調性差,金融監管權力和職責分配不明確,特別是以機構的類型確定監管的對象的金融監管模式已不適應金融發展的需要。同時在監管主體涉及多個政府權力機構時,容易出現「有利爭著管,無利沒人管」的局面,形成監管機構的互相推諉、監管競爭與監管真空、同一機構多個監管標准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金融監管成本,降低了金融監管的效率。上述問題的核心在於,各個監管機構分而治之的監管模式與金融市場的統一性之間出現了矛盾。對此,需要結合國內外經驗教訓,加快對現有金融監管法律制度的調整。即便在不對監管組織架構進行重大調整的情況下,把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業務相結合的制度、政策措施納入法律軌道仍是當務之急。
其次,調整信託相關法律關系。由於信託制度不健全,資產證券化在我國的發展並不順利,理財市場則面臨巨大的法律風險。在下一步改革過程中,一是要研究修訂和完善作為上位法的《信託法》,明確信託的定義和范疇,細化對信託活動的規范,強化重要事項的監管要求並具體規定操作規程;二是努力通過各類相關下位法律法規的整合(包括資產證券化相關法規和理財產品相關法規)、統一監管目標,協調監管標准,規范監管機構的行為。
第三,建立金融衍生品市場法律框架。近年來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迅速,但金融立法遠沒有跟上。一是立法層次低,除《證券法》和行政法規《期貨交易管理條例》外,其餘都是行政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二是行政規章多由各監管部門單獨制定,不僅分散凌亂影響執法效率,在執行過程中也容易導致部門之間的沖突;三是法律責任欠缺。《金融機構衍生品交易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僅有三條罰則,威懾力有限,金融機構違規成本很低、懲罰力度不夠;四是《證券法》對場外衍生產品的具體管理並沒有實質性的條款規定,未能形成系統的場外市場監管法律規范體系,與其他法律制度如《破產法》、《物權法》、《擔保法》等也不相容。為此要盡快制定《期貨法》,明確期貨交易涉及的基本民事法律關系。以修訂《證券法》為契機,擴大「證券」及「衍生品」的范疇,將公募、私募的股票、債券及其他有證券屬性的金融產品、業務、服務創新均納入證券法調整范圍,確立場外市場的定位與監管框架。
第四,構建統一的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律制度。現有法律法規中對金融消費者保護方面的內容幾乎都是原則性的概括,操作性很弱。相關制度中普遍存在責任不明確、監管法規之間缺乏配套和銜接、違法違規懲處多為罰款而很少追究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等問題。在執法授權方面,既存在對行政監管機構授權過度問題,也存在授權不足問題,例如證監會在對上市公司進行調查時,往往會遇到阻力。為此,建議國務院法制辦牽頭制定統一的金融消費者保護行政法規,未來應根據實施效果,適時上升為人大立法。
第五,完善金融安全網。盡快出台《存款保險條例》,明確我國存款保險制度的基本功能和組織模式。盡快出台銀行業金融機構市場退出制度,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金融機構破產法律體系,規范市場退出程序。
第六,規范非正規金融活動。制定《非存款放貸人條例》,將包括P2P等網路信貸平台在內的非金融機構放款人、民間借貸納入放貸主體范疇,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多層次、多元化信貸市場體系,發揮民間借貸對正規金融的補充作用,合理引導民間融資活動健康發展。

❹ 金融機構的基本功能是什麼

(一)充當信用中介,促進資金融通融通資金功能是指金融機構充當專業的資金融通媒介,促進各種社會閑置資金向生產性資金轉化。

資金融通功能是所有金融機構具備的基本功能,各種金融機構通常採用發行金融工具的方式融通資金。

不同的金融機構發行不同的融資工具,使其融資方式不同,如銀行作為債務人發行存款類金融工具,通過吸收儲蓄取得閑置貨幣資金,然後作為債權人向資金需求者發放貸款;保險類金融機構吸收保費,除支付必要的理賠和必要的准備外,大部分資金投資於資本市場購買有價證券和各種基金;基金類金融機構作為受託者,接受投資者委託資金,並將其投向資本市場。

金融機構在全社會范圍內,將閑散貨幣資金轉換為生產過程的職能資本,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

(二)充當支付中介,便利支付結算支付結算是指單位、個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使用票據(包括支票、本票、匯票)、銀行卡和匯兌、托收承付、委託收款等結算方式進行貨幣給付及其資金清算的行為,其主要功能是完成資金從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當事人的轉移。

《支付結算辦法》第六條規定:「銀行是支付結算和資金清算的中介機構。

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和其他單位不得作為中介機構經營支付結算業務。

但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三)降低交易成本假設在一個沒有金融機構的經濟中,某企業有一個前景很好的項目,但是由於沒有足夠的自有資金進行投資,需要向外界的資金盈餘者尋求資金,這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搜索成本。

同樣,在沒有金融機構做中介的市場中,資金盈餘者為了把資金借貸出去獲取投資收益,也需要花費大量成本去找到資金短缺者。

而在金融機構存在的金融市場中,資金短缺者和資金盈餘者都不用漫無目的地去尋找對方。

資金盈餘者將資金以儲蓄的形式存放於金融機構中,並獲取一定收益,資金短缺者也可以直接到金融機構取得資金。

這樣就減少了相互尋找的交易費用,提高了經濟效率。

(四)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信息不對稱是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各類人員對有關信息的了解是有差異的:掌握信息比較充分的人員,往往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貧乏的人員,則處於不利的地位。

金融機構可以改善信息不對稱正是由於其具有強大的信息收集、信息篩選和信息分析優勢,可以選擇合適的借款人和投資項目,對所投資的項目進行專業化的監控,有利於投融資活動的正常進行。

(五)轉移和管理金融風險在傳統的金融活動中,金融機構被視為資金融通的組織和機構;但是隨著現代金融市場的發展,現代金融理論則強調金融機構是生產金融產品、提供金融服務、幫助客戶分擔風險的同時能夠有效管理自身風險並獲利的機構。

金融機構轉移和管理風險的功能是指金融機構通過各種業務、技術和管理,分散、轉移、控制或減輕金融、經濟和社會活動中的各種風險。

金融機構轉移與管理風險功能,主要體現在其充當融資中介的過程中,為投資者分散風險並提供風險管理服務;此外,保險和社會保障機制對經濟與社會生活中各種風險進行的補償、防範或管理,也體現了這一功能。

❺ 金融法學是干什麼的

這個專業是我們學校新開的哦``我去年考進去的還沒有```我們現在所有的法學之前內的基礎學科都貌似差容不多``就是法理\憲法\民法\刑法,你們應該也差不多吧``
法學(金融法方向)(本科)Financial Law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需要,基本掌握法學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初步掌握金融、投資、貿易、管理等基本知識,富有創新性和創新能力,具備國際視野,能有效服務於法律、金融和管理領域的高素質法律專業的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本方向的學生由上海政法學院與上海金融學院聯合培養。

專業主要課程:法理學、中國憲法、中國法制史、刑法、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經濟法商法、知識產權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銀行法、證券法、保險法、信託法、金融學、國際金融、會計學、國際貿易實務、投資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軍事技能、公益勞動、社會調查、法律服務、專業見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

就業前景:律師公證機關、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金融機構。

❻ 簡要敘述金融的六大功能

1,聚斂功能,2.融通功能,3.交易支付功能,4.配置功能,5.調節功能 ,6.反映功能

金融市場是指資金供應者和資金需求者雙方通過信用工具進行交易而融通資金的市場,廣而言之,是實現貨幣借貸和資金融通、辦理各種票據和有價證券交易活動的市場。
金融市場具有資本積累、資源配置、經濟調節和經濟反映等主要功能。
1.資本積累
金融市場的積累功能是指金融市場引導眾多分散的小額資金匯聚成可以投入社會再生產的資金集合的功能。在這里,金融市場起著資金「蓄水池」的作用,可以調劑餘缺、裨補缺漏。金融市場之所以具有資金的積聚功能一是由於金融市場創造了金融資產的流動性;二是由於金融市場上多樣化的融資工具為資金供應者的資金尋求合適的投資手段找到了出路。
2.資源配置
金融市場的配置功能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資源的配置,二是財富的再分配,三是風險的再分配。
在經濟的運行過程中,擁有多餘資產的盈餘部門並不一定是最有能力和機會作最有利投資的部門,現有的資產在這些盈餘部門得不到有效的利用,金融市場通過將資源從低效率利用的部門轉移到高效率的部門,從而使一個社會的經濟資源能最有效地配置在效率最高或效用最大的用途上,實現稀缺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在金融市場巾,證券價格的波動,實際上反映著證券背後所反映出的信息來判斷整體經濟運行情況以及相關企業、行業的發展前景。從而決定其資金和其他資金資源的投向。一般地說,資金總是流向最有發展潛力,能夠為投資者帶來最大利益的部門和企業,這樣,通過金融市場的作用,有限的資源就能夠得到合理的利用。
財富是各經濟單位持有的全部資產的總價值。政府、企業及個人通過持有金融資產的方式來持有的財富,在金融市場上的金融資產價格發生波動時,其財富的持有數量也會發生變化,一部分人的財富量隨金融資產價格的升高而增加了其財富的擁有量,而另一部分人則由於其持有的金融資產價格下跌,所擁有的財富量也相應減少。這樣,社會財富就通過金融市場價格的波動實現了財富的再分配。
金融市場同時也是風險再分配的場所。在現代經濟活動中,風險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而不同的主體對風險的厭惡程度是不同的。利用各種金融工具,厭惡金融風險的人可以把風險轉嫁給厭惡風險程度較低的人,從而實現風險的再分配。
3.調節經濟
調節功能是指金融市場對宏觀經濟的調節作用。金融市場一邊連著儲蓄者,另一邊連著投資者,金融市場的運行機制通過對儲蓄者和投資者的影響而發揮著調節宏觀經濟的作用。
金融市場的直接調節作用。在金融市場大量的直接融資活動中,投資者為了自身利益,一般會謹慎、科學地選擇投資的國家、地區、行業、企業、項目及產品。只有符合市場需要,效益高的投資對象,才能獲得投資者的青睞。而且,投資對象在獲得資本後,只有保持較高的經濟交易和較好的發展勢頭,才能繼續生存並進一步擴張。否則,它的證券價格就會下跌,繼續在金融市場上籌資就會面臨困難,發展就會受到後續資本供應的抑制。這實際上是金融市場通過其特有的引導資本形成及合理配置的機制首先對微觀經濟部門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宏觀經濟活動的一種有效的自發調節機制。
金融市場的存在及發展,為政府實施對宏觀經濟活動的間接調控創造了條件。貨幣政策屬於調節宏觀經濟活動的重要宏觀經濟政策,其具體的調控工具有存款准備金政策、再貼現政策、公開市場操作等,這些政策的實施都以金融市場的存在、金融部門及企業成為金融市場的主體為前提。金融市場既提供貨幣政策操作的場所,也提供實施貨幣政策的決策信息。首先,因為金融市場的波動是對有關宏微觀經濟信息的反映,所以,政府有關部門可以通過收集及分析金融市場的運行情況來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其次,中央銀行在實施貨幣政策時,通過金融市場可以調節貨幣供應量、傳遞政策信息,最終影響到各經濟主體的經濟活動,從而達到調節整個宏觀經濟運行的目的。此外,財政政策的實施也越來越離不開金融市場,政府通過國債的發行及運用等方式對各經濟主體的行為加以引導和調節,並提供中央銀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的手段,也對宏觀經濟活動產生著巨大的影響。
4.反映經濟
金融市場歷來被稱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和「氣象台」,是公認的國民經濟信號系統。這實際上就是金融市場反映功能的寫照。
金融市場的反映功能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由於證券買賣大部分都在證券交易所進行,人們可以隨時通過這個有形的市場了解到各種上市證券的交易行情,並據以判斷投資機會。證券價格的漲跌在一個有效市場中實際上是反映著其背後企業的經營管理情況及發展前景。此外,一個有組織的市場,一般也要求上市證券的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公布其經營信息和財務報表,這也有助於人們了解及推斷上市公司及相關企業、行業的發展前景。所以,金融市場首先是反映微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指示器。
(2)金融市場交易直接和間接地反映國家貨幣供應量的變動。貨幣的緊縮和放鬆均是通過金融市場進行的,貨幣政策實施時,金融市場會出現波動表示出緊縮和放鬆的程度。因此,金融市場所反饋的宏觀經濟運行方面的信息,有利於政府部門及時制定和調整宏觀經濟政策。
(3)由於證券交易的需要,金融市場有大量專門人員長期從事商情研究和分析,並且他們每日與各類工商業直接接觸,能了解企業的發展動態。
(4)金融市場有著廣泛而及時的收集和傳播信息的通訊網路,整個世界金融市場已聯成一體,四通八達,從而使人們可以及時了解世界經濟發展變化的情況。

❼ 學金融的 考司法有什麼用

學金融的如果想要做一級的話,考司法考試是很有用的。因為在做一級的時候,尤其是股票的一級IPO等,會有很多合同還有法律上的問題需要考慮和規避,這也是為什麼學金融的考了司法考試會非常吃香的原因。

❽ 金融的功能和作用

金融主要有如下六個功能:

1、清算和支付功能,即金融體系提供了便利商品、勞務和資產交易的清算支付手段;

2、融通資金和股權細化功能,即金融體系通過提供各種機制,匯聚資金並導向大規模的無法分割的投資項目;

3、為在時空上實現經濟資源轉移提供渠道,即金融體系提供了促使經濟資源跨時間、地域和產業轉移的方法和機制;

4、風險管理功能,即金融體系提供了應付不測和控制風險的手段及途徑;

5、信息提供功能,即金融體系通過提供價格信號,幫助協調不同經濟部門的非集中化決策;

6、解決激勵問題,即金融體系解決了在金融交易雙方擁有不對稱信息及委託代理行為中的激勵問題。

金融主要有如下三個作用:

1、金融在現代經濟中的核心地位是由其特殊的性質和功能決定的。現代經濟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發達的貨幣信貸經濟或金融經濟。其運行表現為價值流動導致物質流動,貨幣資本流動導致物質資源流動。

2、金融是現代經濟中調節宏觀經濟的重要杠桿。現代經濟是以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經濟。其顯著特點之一是間接宏觀調控。金融在國家宏觀調控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3、在現代經濟生活中,貨幣資金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和財富,已成為溝通整個社會經濟生活的命脈和媒介。幾乎所有的現代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貨幣和資本的流動。

(8)金融司法功能擴展閱讀

金融的本質:

金融的本質是價值循環。金融產品種類繁多,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金融學涉及廣泛的學術領域,包括會計、金融、投資、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

金融是一種交易活動。金融交易本身並不創造價值。我們為什麼在金融交易中賺錢?陳志武先生認為,金融交易是實現未來收益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說,明天的錢會在今天花掉。

簡單地說,金融交易的頻率是反映一個地區、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經濟繁榮程度的重要指標。傳統金融的概念是研究貨幣資金流通的課題。現代金融的本質是商業活動的資本化。


熱點內容
初中籃球競賽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3 02:12:16 瀏覽:258
南通十大律師 發布:2025-01-23 01:41:49 瀏覽:609
法官宋魚水的故事 發布:2025-01-23 01:41:39 瀏覽:424
法院員額人大 發布:2025-01-23 01:17:52 瀏覽:600
法院怎樣找到被執行人 發布:2025-01-23 00:40:09 瀏覽:227
小悅悅事件社會道德 發布:2025-01-23 00:27:10 瀏覽:869
一站式供應鏈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00:15:38 瀏覽:348
多元司法救助 發布:2025-01-23 00:08:40 瀏覽:519
寧夏司法胡 發布:2025-01-23 00:06:05 瀏覽:168
北京通州區國家法官學院 發布:2025-01-22 23:24:10 瀏覽: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