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處罰關系
⑴ 犯罪與刑罰的關系
犯罪和抄刑罰都是刑法的基本范疇,用以懲罰犯罪的一種強制方法、刑法是規定什麼是犯罪。廣義的刑法是指一切罪刑規范的總和,以及對犯罪處以何種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狹義的刑法一般只指刑法典。一般認為,刑罰是根據刑法的規定,犯罪是一種違反刑法規定,按照刑法規定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犯罪以刑法的規定為基礎。
⑵ 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的區別具體是什麼中間有什麼聯系嗎
1.處罰適用前提不同。行政處罰是針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作出的;而刑事處罰是針對犯罪作出的,根據刑法規定,一切危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危害無產階級專政制度,破壞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破壞社會秩序,侵犯全民所有的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2.處罰適用的依據不同。行政處罰適用的依據有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而刑事處罰適用的依據只能是法律,即刑法和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有關刑法的若干補充規定。這是因為關於刑法的規定,是國家的專屬立法權,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以及規章都無權設定刑事處罰條款。
3.處罰實施機關不同。行政處罰在我國是屬於行政管理的范疇,因此實施主體是行政機關。而刑事處罰是屬於國家的司法權范疇,因此只能由人民法院實施。
4.處罰的種類不同。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刑事處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此外還有適用於犯罪的外國人的驅逐出境。從種類上說主要有人身罰和財產罰兩類,而人身罰是刑罰的重點。行政處罰包括:警告、通報批評、罰款、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行政拘留等。從種類上說雖包括了人身罰、財產同、申誡罰和能力罰四大類,但重點絕不在人身罰,因而行政處罰所規定的人身罰較之刑事處罰要輕得多。
5.違法者主觀狀態對承擔責任的影響不同。在刑事處罰中,行為人的主觀是故意還是過失對其所承擔的刑事責任影響很大,是判斷罪與非罪、此罪和彼罪的重要因素。但在行政處罰過程中,行為人主觀上的故意和過失就顯得不那麼重要,只要主觀上有過錯,客觀上實施了行政違法行為,就可以認為是已構成了行政違法,就可以對其實施行政處罰,不必過細地研究這一違法行為是故意還是過失。
6.處罰的作用不同。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雖然對違法者都有懲戒和教育的雙重作用,但側重點不同。行政處罰是對有違反國家行政管理秩序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違法者進行的處罰,它注重的是對違法者的教育,制裁只是教育的一種方式,糾正違法行為才是行政處罰的真正目的,只要客觀上達到了這個目的,行政處罰的作用也就達到了。而刑事處罰,針對的是嚴重危害社會的刑事犯罪分子作出的,因此它更注重對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制裁犯罪分子是刑罰的主要功能,當然在制裁的過程中也包含著對違法者的教育,對於違法犯罪行為不但要給予制止和糾正,而且必須要使犯罪分子得到應有的制裁。
⑶ 論述刑事責任與犯罪、刑罰的關系
刑事責任是行為人對違反刑事法律義務的行為所引起的刑事法律後果的一種應有的承擔的標准,也是國家對實施刑事違法行為即犯罪行
⑷ 如何理解行政處罰與刑事法律責任的關系
兩者均為國家強制力處罰
做出處罰都體現國家法律的依據
刑事責任作為行政處罰的加強版
⑸ 收過刑事處罰的人會對以後的人生有什麼影響
刑事拘留過說明有過犯罪行為,但後來被免於起訴或免於處罰的,說明版雖然犯罪但沒權有受到刑事處罰,這樣就不會有影響;如果被刑事拘留後又受到刑事處罰的就會有影響。
考公務員要受影響,但是現在主要是根據你的檔案來確定你的過去的經歷,但是如果你如實的承認自己的這段經歷的話,很有可能被拒之門外。因為這是法律明確規定的禁止事項。還有就是不能從事律師職業,當然了如果查無實據的話就沒事了。
刑事責任的嚴厲性不僅體現在刑罰對犯罪人自由、財產乃至生命的限制和剝奪,還體現在附隨於刑罰而存在的前科效應。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刑事前科會對犯罪人產生多方面的法律後果,從而對前科公民復歸社會後的日常生活帶來持續性的不利影響。
拓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97年修正)
第一百條 依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在入伍、就業的時候,應當如實向有關單位報告自己曾受過刑事處罰,不得隱瞞獲刑報告。
⑹ 應受刑法處罰性與免除刑事處罰是何關系
應受刑法處罰性與免除刑事處罰是包含關系、是全部和部分的關系、一般和例外的關系。就是說,犯罪行為一般情況下應受刑法處罰,但是有些犯罪行為因存在某些法定情節而免除刑事處罰。
應受刑罰處罰性是指犯罪行為是應當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但如果某種行為只應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等法律後果,則不可能成立犯罪;只有當該行為應當受到刑罰處罰時,才能成立犯罪。
免予刑事處罰指因某些原因犯下罪行,需要刑事處罰,但因為自首或其他法定情節,導致不用接受刑事處罰。
我國刑事訴訟法確立的具有法定情形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原則,可以防止和及時糾正對不應追究刑事責任人的錯誤追究,可以節約司法資源,避免無效勞動。免於刑事處罰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根據《刑法》規定,不構成犯罪的。這是罪與非罪的界限,對於不構成犯罪的,當然不能追究刑事責任。
2. 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我國《刑法》規定對於刑事犯罪的追訴期限,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 的,經過10年;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等等。追訴時效具有法定約束力,超過追訴時 效的,不再追究刑事責任。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據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決定特赦。一經特赦,對罪犯不得再予追究。
4. 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我國《刑法》規定了四類案件告訴才處理:第246條規定的侮辱、誹謗案(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 的除外);第257條第1款規定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第260條第1款規定的虐待案和第270條規定的侵佔案。這幾種犯罪的追究以被害人等的告訴為必要條件,如果沒有法定人員告訴,或者告訴以後又撤訴的,不得追究刑事責任。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我國刑法實行罪責自負、反對株連的原則,加之刑事訴訟中沒有缺席審判,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追究刑事責任已經沒有意義,因此不予追究。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如果按照刑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其他生效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依據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不予追究。
⑺ 刑事責任與刑罰的區別及聯系
針對刑事責任和刑罰的區別:
第一,刑事責任是一種法律責任,是一種刑事法意義上的負擔,刑罰則是一種強制方法。
第二,刑事責任是以犯罪人承受刑法規定的懲罰或單純的否定性法律評價為內容,刑罰則是以剝奪犯罪人一定的法益為內容。
第三,刑事責任隨實施犯罪而產生,刑罰則隨法院的有罪判決生效而出現。但二者具有密切的關系它表現在:刑事責任的存在是適用刑罰的前提;刑事責任的大小決定刑罰的輕重;刑事責任主要通過刑罰而實現。
(7)刑法處罰關系擴展閱讀:
刑事責任基本概念
中國理論界對於刑事責任的界定,觀點不一。影響較大的是否定評價說,即認為,刑事責任是指犯罪人因實施犯罪行為而應當承擔的國家司法機關依照刑事法律對其犯罪行為及本人所作的否定評價和譴責。
具體表現為犯罪分子有義務接受司法機關的審訊和刑罰處罰。中國刑法規定: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行為人實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為所必須承擔的法律後果。負刑事責任意味著應受刑罰處罰。這是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道德責任的根本區別。
關於刑罰
刑罰是由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在《刑法》中確定的,由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適用並由專門機構執行的最為嚴厲的國家強制措施。根據《刑法》規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1)主刑。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主要刑罰方法,只能獨立適用,不能附加適用,對犯罪分子只能判一種主刑。主刑分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
(2)附加刑。是既可以獨立適用又可以附加適用的刑罰方法。即對同一犯罪行為既可以在主刑之後判處一個或兩個以上的附加刑,也可以獨立判處一個或兩個以上的附加刑。附加刑分為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對犯罪的外國人,也可以獨立或者附加適用驅除出境。
此外,中國刑法還規定了非刑罰的處理方法,即對犯罪分子判處刑罰以外的其他方法。包括:由於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刑事處罰外,判處賠償經濟損失;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根據情況予以訓戒或者責令其反省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
⑻ 刑罰和刑事責任的區別和關系
刑事責任與犯罪刑罰的關系:刑事責任的存在是適用刑罰的前提。刑事責任與犯罪刑罰的區別:1、刑事責任是一種理論負擔,一旦犯罪就需要承擔刑事責任,而刑罰是具體的實際的措施,犯罪後受什麼刑罰需要具體結合案情,由法院進行判決;2、刑事責任是一種沒有實際傷害力的否定評價,而刑罰會剝奪犯罪分子的法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三條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
⑼ 刑法中刑事責任和刑罰的關系。
刑事責任和刑罰的關系其實就是罪刑相適應原則,通俗的說,就是指犯多大的罪,便應當承擔多大的刑事責任,就判處輕重相當的刑罰,重罪重罰,輕罪輕罰。
一、1、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適應:犯了盜竊罪就由刑法中第264條的規定,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公私財物的行為。
2,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險性相適應:盜竊了5000元 ,按照「個人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為「數額巨大」。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判處罰金。盜竊50000元的,屬於情節特別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故意殺人的就依照故意殺人罪進行定罪,量刑按照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罰的輕重:一樣的殺人,激情殺人,即本無任何殺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將他人殺死,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以毀滅罪證為目的,焚燒屍體的,屬於情節嚴重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
不知說明白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