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民法律意識調查報告
⑴ 如何增強公民的法治意識研究報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全社會范圍內開展了普及法律常識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與過去相比,我國公民的法律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群眾掌握了一些法律知識,對如何依法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等有關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開始有了依法辦事、依法治理的覺悟,人們的法制觀念初步形成。但是,這些成績與現代法治國家的要求仍有相當的差距,公民的法律意識仍然處在較低水平。因此,如何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仍是一個具有時代意義的課題。
一、我國現階段公民意識欠缺的原因
公民意識在建構法治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國公民的公民意識還不是很強,還存在一些影響公民意識形成的消極因素,究其根源主要有:
(一)臣民意識的影響。從歷史上看,古代中國的基本政體形態是君主專制,維護皇帝的權力、地位和尊嚴,樹立皇帝至高無上的獨尊地位,乃是中國古代社會一切法律制度的出發點。而且法律的至高無上性也被皇權的絕對神聖所代替,皇帝一言可以立法,一言也可以廢法,使古代中國形成了系統嚴密的官僚體制,這種封建專制制度培育出的是適應封建政治文化發展的臣民意識。近代以來,中國曾經有過幾次思想啟蒙運動,但由於各種原因,大都是曇花一現。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群眾翻身做了主人,然而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運動造成了嚴重的後果。特別是在思想文化方面,人權觀念、自由與平等、個性解放等現代價值觀念統統被視為資產階級的東西而拋棄,而許多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的封建主義的東西,其中就包括臣民意識卻一直存在了下來。改革開放後,人們的思想得到了較大的解放,但由於缺乏系統的公民教育和法制教育,家長制、特權思想、臣民意識在一部分人的大腦中仍然根深蒂固。
(二)權利意識的淡薄。權利意識是公民意識的核心,但在古代中國,民眾的權利意識極其淡薄。這主要是由於:1.客觀上由於自然經濟、宗法家族和集權專制三位一體的社會存在形式,導致商品經濟的發展舉步維艱。與之相聯系的權利、自由、平等等觀念無法正常發育與成長。這是傳統社會民眾缺乏權利意識的客觀原因。2.主觀上由於儒家思想一向推崇重義輕利。受其影響,時至今日部分公民依然羞於言利,當他們的權利受到侵害時,居然會因打官司有貪利嫌而不願用法律來維護自身權益。這就不是現代公民應有的意識和行為。
(三)公民教育的滯後。市場經濟的發展證明,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現代化的市場經濟實踐要求有現代法治觀念和倫理精神的支撐,需要有與之相應的思想教育理念和運作體系。然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還是沿用計劃經濟時代的那一套教育模式,而沒有及時轉變思路。轉變到提高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公民的法治意識和道德水平上來。這也是導致公民意識缺失的重要原因。
(四)社會轉型期制度的不完善。當前我國正處於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進程中,在制度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績,但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這主要表現為:1.存在著制度空場和制度沖突。所謂制度空場,就是制度的供給滯後、不到位,人們有了新的活動卻無相應的活動規則。所謂制度沖突,就是不同制度之間存在著矛盾沖突。比如在法律、法規方面,有些人鑽法律的空子,干著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利益的勾當。2.現存制度的效率不高或無效。制度的效率是指制度對人們行為的約束作用的大小。如果制度對人們行為沒有約束力,則是無效。如制度對公款吃喝、公款消費等行為的規定,基本上是無效的。如果制度對人們行為有一定約束力,但沒有達到制定製度時的預期效果,則是效率不高。如制度對假冒偽劣、偷稅漏稅等行為的規定。現階段,社會制度失效或效率不高的現象大量存在,甚至出現了諸如打假者被打、索賠者索不到賠、納稅人競爭不過高逃稅等現象。制度的不完善影響了國家社會的正常運轉,對公民意識的形成起著抑製作用。
二、提高法律意識的途徑及方法
培養和提高我國公民社會主義法律意識,是時代的呼喚和歷史的責任,也是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認為主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必須創造適宜於社會主義法律意識形成和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所謂外部環境,主要是經濟環境、政治環境和文化環境。經濟環境方面要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因為現代法律意識是商品經濟充分發展的產物。政治環境方面要大力推進政治體制民主體、政治活動程序和政治觀念的科學化。因為法制是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法律意識是在民主意識的基礎上產生的。文化環境方面要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為精神文明組成部分的法律意識必然要受到精神文明整體發展水平的制約,公民法律意識的完善和提高也有賴於整個社會精神文明的完善和發展。所謂內部環境,主要是指法制自身狀況。包括兩方面,
一是建立和制定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理論和方針;二是努力形成知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
(二)深入持久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社會主義法是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意識的體現。其創制和實施都有賴於廣大人民群眾的自覺參與。但是,廣大人民群眾法律知識的掌握、法制觀念的增強、正確法律觀點的確立,都需要通過廣泛的宣傳教育來完成。從1985年開始,經過幾次普及法律常識的活動,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效,這對進一步提高公民法律意識將起到重要作用。
(三)堅定不移地實行依法治國、嚴格執法。認識來源於實踐。社會上日常的法制實踐活動對公民法律意識的形成和提高具有巨大的、現實的影響作用。如果國家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都能嚴格地依法行政,依法辦案,就能真正顯示出社會主義法制的權威和力量。顯示出法制的嚴肅性和強制性,使廣大人民群眾自覺遵守,並得到他們的信任。經過長期的重復實踐,就會形成固定的習慣和觀念,不斷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
(四)重視法學教育,開展法學研究。社會主義法律意識發達與否,與法學教育、法學研究是否繁榮有直接的關系。法學教育是培養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徑,而法律人才又是宣傳、傳播、深化法律意識的使者,法學研究是培養健全的法律意識的重要條件。社會在不斷發展,法律也需要發展,人們在運用法律來改造社會的過程中,仍有許多未知的領域。在法律實踐中,一些新經驗、新思想也需要及時總結、推廣,這些都離不開法學研究。而研究的成果,又通過法學教育使一部分人先行接受,然後又通過這些受教育者用各種方式向社會傳播、推廣並付諸實踐,從而推動整個社會法律意識的不斷更新和提高。
(五)充分利用大眾傳播媒介。利用大眾傳播媒介進行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識是一種涉及面最廣、運用最多、影響最大的途徑。所謂大眾傳播就是通過某種媒介(如廣播、電視、報刊等)向眾多對象傳遞思想和觀點的過程。大眾傳播具有信息來源的普遍性、強烈的時效性和敏感性、廣泛的普及性以及公眾教育機能等特徵。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眾傳播工具的普及率已大大提高。只要充分利用大眾傳播媒介,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就能產生迅速廣泛的影響,同時極容易在社會上形成一種強大的輿論和氛圍,使社會主義法律意識深入人心。
(六)強化或樹立具體的法律觀念。1.權利觀念。樹立公民的權利觀念,是對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義務本質」反思的結果,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建立民主政治和法治社會的需要。強化權利觀念,可以使廣大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原則得以真正體現,在廣泛的經濟、社會活動中充分地適用權利,發揮其創造性,同時尊重維護他人的權利。樹立正確的權利觀,應當包括對權利概念、性質、來源的正確認識;行使權利的自主意識和自覺性;權利行使時的求實態度與自律觀念;建立和完善權利行使機制的使命感和創造精神等。這種權利觀首先是公民的,與以往只重視國家權力(利)是不同的,它是人民作為國家的主人在法律上的具體表現。2.契約觀念。商品經濟的交換活動是通過契約的形式連接起來的。而契約具有平等、自主、自願、互利、互相制約等特點。樹立契約觀念能夠減少交換過程中的不確定、不安全因素。其法律含義在於通過明確契約雙方的權利義務,使人們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所擔任的法律角色,從而有效地選擇自己的行為。契約觀念的普遍化,是指這種觀念延伸到更廣泛的政治社會領域,使整個社會活動既充滿活力,又有必要的約束,從而達到一種和諧的有序狀態。3.正確的訴訟觀念。程序法是對實體法的保護手段。訴訟是適用法律的必要方式,是解決矛盾和糾紛的正當途徑。由於傳統法律文化的影響,人們群眾對訴訟抱有一種深深的偏見。不管有理與否,都認為是很不光彩的事情。並往往把訴訟與受懲罰聯系在一起。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人們不是通過正當的法律程序解決各種社會矛盾和糾紛,而是尋求法律以外的方式,這樣就不能運用法律對其權利和利益進行有力保護。社會秩序是一種法律秩序,社會矛盾和糾紛如果只通過非正當途徑解決,往往造成對正常法律秩序的破壞。因此,樹立正確的訴訟觀念,既是維護個人權益的需要,也是維護正常社會秩序的需要。
三、結語
人們的法律意識狀態是受其物質生活條件和其他社會意識制約和影響的。社會生活的變化必然引起法律意識的變化。當前,我國正處在一個大變革時代,人們的法律意識尤其顯得復雜。因此,從實踐需要出發,深入到社會生活中,調查、了解、把握不同階層、不同群體和個體法律意識的狀況,分析、總結帶有規律性的東西,提出各種有益的看法、主張,對於培養和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推進現階段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⑵ 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社會調查報告
你經常參加關於法律方面的活動嗎? A、經常 B、有時你經常看法律方面的雜志嗎? A、經常 B、不是你的權益受害時,你會選擇法律手段解決么? A、會 B、不會關於律師法,你覺得你了解的多嗎? A、多 B、一般 C、少當你參加相關勤工儉學時,你有意向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嗎? A、有 B、沒有你是否認為法律是萬能 ? A、是 B、不是你能說出5種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權益嗎? A、能 B、不能我國效力最高的法律是 A 憲法 B 刑法 C 民法你認為法律在現實生活中的用處? A、非常有用 B、一般 C、基本沒用 D、法律不如權力有用某甲殺人畏罪自殺,其家屬是否要負賠償責任 。 A 要 B 不要 C 不知道你最想了解哪部法律? A 憲法 B 民法 C 勞動法 D 刑法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 A 要 B 不要 C 不知道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是我國的公民么 ? A 是 B 不是 C 不知道下面不包括人身自由權的是 A 通信自由 B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C 自由言認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識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A、電視上 B、報紙上 C、學校的課本上 D、家庭的影響 E、其他當你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你首先想到的是? A、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B、用武力解決 C、通過關系解決. D、感覺很委屈但是認為也是沒辦法的事 E、根本沒有在意過你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識嗎? A、希望 B、不希望對於學校不允許到達法定年齡的同學結婚的做法,你的觀點是? A:贊同 B:不贊同因為沒有過四級而不發放學位證,你認為這種做法是否合法? A:合法 B:不合法 新聞來源:調查圈問卷地址: http://www.diaochaquan.cn/08/front/showSv.jsp?SVC=B5B15826705C293E
⑶ 公民法律意識調查問卷
為進一步增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促進大學生學法,知法,懂法,用法,特舉行本次問卷調查活動。本次調查不記姓名,您所回答的內容會為您保密。請認真,如實填寫,在您認為正確的選項下畫勾。
1.假如您在公交車上遇到騷擾時,您會如何去做( )?
A 出聲制止,維護自己的權益 B用適當的方法讓他得到懲罰 C瞪他一眼,然後換個地方或下車默默離開 D 不敢出聲。
2.您生活中的法律知識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 (可多選)
A 電視上 B報紙上 C學校的課本上 D 家庭的影響 E 其他
3.甲乙是很親密的好友,甲因買車向已借款三萬元,說三年後歸還,您認為乙是否應該要求甲寫一份欠條( )
A 應該 B 不應該 C 無所謂 D 不知道
4.您知道全國法制宣傳日是哪一天嗎?
A 3月15日 B 11月1日 C 12月1日 D 12月4日
5.在我國最高的立法機構是( )
A 國務院 B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C 人民政協 D最高人民法院
6.您知道我國現在使用的憲法是哪一年制定的嗎( )?
A 1980 B 1981 C 1982 D 1983
7.我國在2005年制定了一步與台灣問題有關的法律,您知道是哪一部嗎( )?
A 國旗法 B 領土完整法 C 反分裂國家法 D 告台灣同胞書
8.酒後鬧事未造成嚴重後果的,可按( )進行處罰?
A 《刑法》 B 《民法》 C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9.你認為你在生活中平均每學期遇到法律問題的頻率為:( )
A、20次以上 B、10次---20次C、5次----10次D、5次以下E、0次
10.在新聞中,我們經常聽到「法人」這一名詞,下列是法人的是( )¬¬ (可多選)
A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B 海爾總裁張瑞敏 C 中國移動公司 D 青島科技大學校長高青
11.在那一年,我國把「鄧小平理論」寫進了憲法
A 1992 B1997 C 1999 D 2001
12.下列不屬於經濟法法律的是( )
A 公司法 B 反不正當競爭法 C 產品質量法 D 合同法
13.對當前眾說紛紜的司法腐敗問題,您的觀點是( )
A 「司法腐敗」主要是發官品質太壞 B 司法不獨立早造成的 C 法官素質低 D司法壓力太大
14.您希望法律基礎課要如何上?( )
A盡可能介紹能解決社會生活的法律法規 B從案例中說明相關法律理論,類似於《今日說法》 C按照教材的內容和順序進行教學 D最好取消這門課,與日常學習生活無關
15.因為沒有過四級而不發放學位證,您認為這種做法是否合法?
⑷ 調查報告題目如何確定
下個多開G,開倆台機子 一個機子掛8個號 ,買個51 一把可以刷600-700個爆頭
⑸ 法律意識調查報告相關的內容資料誰有
http://..com/question/30919622.html
⑹ 你好,求一篇關於農民法律意識的社會實踐報告,2000字,能幫幫我嗎謝謝了,後天·就要交了
關於農民宣傳法律意識的實踐報告
摘要:對於生活在農村的公民來說法律似乎遙不可及,更不用說用法律來保護自己,一般是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問題,那就是用武力的方法解決問題。對於一座城市而言,依法治市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的法律素質,而且必須大力增強農民的法律意識,為依法治市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增強農民法律意識的目標取向。
關鍵詞:農村普法 增強法律意識 關注民生
一, 增強農民法律意識的總體目標和基本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人人懂法。通過普及性宣傳和針對性教育,讓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都熟悉掌握憲法、基本法律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知識的主要內容,了解法律所賦予自己在社會生活中所享受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
2自覺守法。一切社會組織、團體及其成員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進行活動。所有公民必須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
3善於用法。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個公民在履行自己義務的同時,應當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權益。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保持冷靜的頭腦,通過法律途徑,消除侵害;在他人合法權益特別是人身財產安全受到侵害時,敢於挺身而出,見義勇為。公民在用法過程中,還應當學會運用法律行使監督權,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當好名副其實的國家主人,成為「依法治國」、「依法治市」的主體。 4嚴格執法。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增強農民法律意識的實際教育過程。一方面要求所有行政執法和司法機關必須嚴格執法、秉公辦案,嚴格依照法律規定處理各類事務、各種案件。另一方面,行政和司法機關必須盡職盡責,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對社會上發生的一切違法犯罪行為,依法追究,依法制裁,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充分維護法律的嚴肅性,教育引導公民自覺主動地增強法律意識。
二,增強農民法律意識的具體途徑
1、營造濃烈的法律輿論氛圍。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等大眾傳媒的宣傳導向作用,圍繞一個時期的普法重點和階段性任務,結合地方實際,辦好法制欄目;結合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嚴打」斗爭,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優秀法制影片展映和法制錄像巡迴放映,舉辦法制文藝調演,開展徵文、圖片、畫展等法制宣傳活動。同時,根據普法工作規劃和實施進程,適時組織不同層面、不同形式的法律知識競賽,吸引群眾廣泛參與,達到「參與一次,提高一步」的效果。 2、規范公民的法律素質教育。應當針對不同的普法對象,編選不同層次的法律教材,運用不同形式的教育手段,增強公民法律意識。如對青少年學生的普法教育,學校在系統傳授法律知識的同時,還應經常組織學生參加社會法制實踐活動,讓學生們牢固掌握法律知識基礎;對於幹部職工的法律教育,可定期舉辦法律知識培訓班,進行輪訓,並輔以法制專題講座、法律實踐報告會等形式,提高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能力;對普通公民的法制教育,應建立健全市(縣)、鄉(鎮)、村三級普法宣傳網路,通過巡迴宣傳,定期送法,因人講法,推動廣大居民和農民群眾整體法律素質的提高。
3、完善「知行統一」的激勵約束機制。推行社會各個層面的學法考核合格證制度,並把學好法律列為幹部任用的必要條件;建立領導幹部、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守法用法考核制度,推行部門執法責任制和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制度,促進依法治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同時,建立健全護法獎懲制度,激勵和約束公民自我培養和增強法律素質,使學法、用法、護法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實際工作中需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領導垂範與群體提高的關系。領導幹部以身作則,帶頭學法、守法,依照法律行使管理職權,可以使群眾體會到法律的尊嚴,從而調動廣大群眾學法用法的積極性,提高社會群體的法律素質;另一方面,民眾法律意識的覺醒和增強,又為領導幹部的進一步學法和准確用法提供了外部壓力和內在動力。各級領導幹部的帶頭垂範,既是適應領導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帶領廣大群眾學法、用法和自覺遵守法律的需要。發揮部門作用與齊抓共管的關系。增強公民法律意識,單純依靠執法部門是遠遠不夠的。應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各級人大的作用,調動全社會的力量,運用政治、經濟、行政、教育等多種手段,將法律意識和法律行為滲透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之中,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經常性教育與規范行為的關系。公民法律意識的增強是一個法律知識逐步積累的漸進過程,必須堅持不懈,開展經常性的學習宣傳教育活動。針對普法對象的思想實際,結合典型案件,進行啟發引導,力求使學法、知法成為公民的內在要求,使守法、用法變為公民的日常習慣,在社會生活中自覺用法律規范自己的行為。
突出重點與整體推進的關系。農民法律意識的增強,必須體現在全社會每個成員的具體行為中,這就要求普法工作應當全面展開,整體推進。隨著形勢的發展,必然對一部分人法律意識的增強和一些法律知識的宣傳普及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在整體推進的同時,要明確重點,突出重點,著力把握重點對象和重點內容,正確處理好突出重點與整體推進的關系,統籌兼顧,務求實效
三,改善農民生活狀況的問題
農民為社會創造了財富,應該得到全社會的關心和愛護,我們應該解決農民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形成尊重農民、體諒農民、關愛農民的社會氛圍。針對農民務工及生活狀況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如下:
1、加強對農民的組織和領導。農民為我們創造了社會財富和提供了優質的服務,他們已經與城市生活密不可分。我們要加強對農民的組織領導,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要尊重勞動、尊重農民,大力宣傳農民在城市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讓社會認識到農民已經成為城市經濟建設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努力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維護農民的權益。
2、加強農民技能培訓。培訓農民,實際是提高全社會的勞動力素質,造就新一代產業工人。通過培訓,讓農民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術,就能夠擴寬他們的就業渠道,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促進城鎮化的發展。要在政策的引導下,通過政府和個人的雙方努力,讓更多農村富餘勞動力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同時,要從農村少年兒童教育入手,利用學齡兒童減少空置的大量城市教育資源,讓農村小孩進城接受義務教育,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綜合素質低的問題,為社會培養新一代的農村國民。真正實現社會公正、城鄉一體,讓農民子女長大成人後不再重演父輩"城市邊緣人"這一角色。
3、認真貫徹執行"勞動法",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勞動法》明確規定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支付不低於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要在農民中貫徹執行勞動法規,保證農民正常的休息時間。因工作需要延長勞動時間的要付給超額勞動報酬,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
4、健全農民權益保障制度。要盡快出台保護農民權益的政策,重點解決農民工傷、醫療、失業、養老四大保險缺失的問題。農民參加社會保險,存在社會保險制度單一、養老保險關系轉移難等難題,相關部門要創新農民社會保險制度,建立多層次、供選擇、可銜接、靈活多樣的農民社保制度。企業要積極為農民辦理工傷保險、重點解決重大疾病的保障問題;通過省際聯動解決社保關系轉移難問題;加強城鄉社保制度銜接,以便於今後城鄉社會保險制度實現統一。
培養公民的法律消費意識,樹立公民的法律信仰意識。
加強國家的立法親和力,完善國家的法律法規制度。
⑺ 急急急急急急!!!跪法律實踐報告!!! 不要復制別人的的!! 謝謝啊!!!
暑期社會實踐報告(法律)
春華秋實,歲月瀟湘。轉眼期盼許久的為期一個月的社會實踐就過去了。記得羅馬法學家塞爾蘇斯曾說過:「法乃善與正義之科學。」然而對於善與正義的把握卻離不開經驗的積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後畢業後能真正走入社會,在父親的介紹下,我去到了我市的湖北橫空律師事務所,開始了我這個假期的社會實踐。
在實習的這段時間內,由於我的專業知識還很不完善,主要工作是幫忙接待前來咨詢和辦理案件的群眾,整理文件,列印各種法律文書以及跟隨我們的楊雄剛、趙海濤律師學習辦案的技巧,感受法律工作的氛圍,等等。這些都是在學校里無法感受到的。在學校,只有學習的氛圍,畢竟學校是學習的場所,每一個學生都在為取得更高的成績而努力。而這里是工作的場所,每個人都會不斷努力學習和工作提高自已的能力,以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需要!
在從7月14日到8月14日實習的這一個月時間里,讓我學習也感受到了很多之前所沒有想像到的東西,讓自己對法律工作的性質和環境,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了解。相信這些見識對於將後來無論是否會成為一名法律工作者的我來說,都是受益匪淺的。
一、實習過程中的認識與所得
(一)、市民法律意識顯著提高
之前在還未到橫空律師事務所實習時,猜想在我們這樣的一個中小城市,應該沒有很多案件糾紛需要處理。在律師事務所的工作也僅僅只是在辦公室翻翻報紙,聊聊天而以。等真正到了辦公室的那天,才發現原來在辦公室每天都會有很多的案件需要辦理。實習的第一天,我所在的辦公室的趙海濤律師就忙於辦理在孝感的一起案子而出外。
每天從早上到下午的實習,一直都不斷會有人到辦公室來,他們或咨詢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所涉及到的法律知識,或詢問自己案件的辦案進程,提供案件線索證據等。在這一個月里,有關工傷、意外事故、交通事故的賠償,因家庭暴力而訴訟離婚等等案件一直有發生。其中,在這些案件的原告當中不乏有年過半百的老年人、在世人眼中法律意識還不夠完善的農民。每天接待這些案件的當事人,雖然自己不能給他們提供很多的法律知識的幫助,但是在與他們的交談中,我能夠深切的感受到他們已經能勇於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管是從辦理的案件的數量,還是從群眾的思想變化來說,我市市民的法律意識都正在不斷提高。
當然,在我國社會各方面還不發達的今天,我市乃至我國公民的法律意識還需進一步的提高。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後,尤其是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後,黨中央和國務院提出"德治",號召全國人民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僅僅靠社會輿論的譴責是無法實現這一目標的。而只有通過法律手段,通過比社會輿論手段更為強制的手段,迫使公民遵守規則、履行義務,並能夠強化這種履行義務遵守規則的法律意識,方可實現。
我們知道,一個法治的社會,必然需要知法、懂法、維法、護法的現代公民。遵守法律從根本上說,是符合絕大多數公民的願望和利益的。廣大公民是法治建設的主體。即便是以政府為主導的法治發展,政府也是代表公眾利益行使職權,建設法治國家依然是廣大老百姓的事情,自然要依靠老百姓,有賴於公眾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的提高。因此,相信我市市民法律意識的增強,對於我市乃至全國的法制建設都將產生深刻的長遠的良好影響。
(二)、有關工傷、交通事故索賠的案件多
在這一個月實習所接觸的案件中,類似於工傷索賠,交通事故賠償的案件佔多數。「天有不測風雲」,務工者在勞動的過程中,難免有人身傷害事故發生,即所謂的「工傷」。工傷得不到賠償,與老闆發生糾紛等事也時有發生。特別是農民工在私人承接的工地上工作,在無任何保護和防護措施的情況下極易發生各種傷害因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在這一個月中,我所知道的類似案件就有:一孝感中年婦女楊某在其務工的工地上因安全防護措施不當而造成左手四手指被截斷,被堅定為九級傷殘,要求其負責人賠償醫療費及各種損失費;我市黃灘鎮一從四川隨工作隊來完成工程的男子范某,也是因為工作時造成右眼失明,要求賠償等等。
這類案件發生之多,應引起我們的深思。在這些案件中,原告往往是在社會最底層的勞動者,發生如此之大的人身傷害對於自己的家庭環境而言,顯然是不能夠承受的。但是,越是如此,在發生傷害事故後,這些工程的負責人很多的卻都是一味的推卸責任,使這些受害人不得不進行法律訴訟,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看到這些受盡歲月洗禮的農民,為自己本應得到的賠償、保護而奔走的時候,會覺得我們社會對於他們的社會保障還是很不完善的,他們的合法利益應該受到全社會的更大重視。他們是活躍在城鎮和鄉村中最積極、最能幹、最可敬的新生力量,他們在創造社會財富的同時也在塑造自己,已經與城市發展和居民生活、與農村繁榮和文明進步密不可分。我們的政府要切實加強和改善對他們的領導,真心實意地為他們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在全社會上下創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如何協調好他們與各階層的關系,進一步保護他們的權益不受侵害是我們亟需解決的問題。
結合自己所了解的法律知識,考慮到農民工勞動關系的復雜性和特殊性,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民工已成為中國社會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抓好《勞動法》、《工會法》、《工傷保險條例》等法律法規貫徹的同時,應對農民工適當做出特別規定;還可以制定適用於農民工的單項條例、地方性法規和行業性、區域性勞動標准。由於城鄉結構和農民工自身文化、知識、法律素質的局限,他們在城市生活中處於弱勢地位,權益屢屢受到侵害,因此,盡快制定出台相關的法律法規顯得尤為重要。
這一個月的實習,每當看到這樣的案件的當事人進到辦公室來時,心裡都會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在我國法制日益完善的今天,對於他們的合法利益的保護顯然國家還需做很多的努力。
(三)、遇事要注重問題本身的解決
在實習的過程中,不管對於自己將後來的繼續學習,還是進入社會,從兩位律師身上看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對自己是很受益的。大多數的案件當事人,在前幾次進到辦公室時都習慣於把自己的案件從頭到尾一味的講述,特別是會反駁對方提出的各種說法。每當這個時候,楊律師和趙律師都會的耐心告訴他們:現在事情已經出來了,對方肯定會找各種借口來為自己開脫反駁,最重要的不是這些,而是我們怎麼來解決這些問題。當時聽著他們講這樣的話,確實很實際。我們要的不是事實的再現,而是怎樣很好的解決案件,最大限度的尋求自身的利益。
當然,在實習的過程中我不僅僅學到了這些。對於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和不同身份的人交流,如何提高自己說話處事的技巧,自己將後來的專業學習還需怎樣的努力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受益。在這里要感謝兩位律師對我的幫助,相信通過這次實習,更加堅定了自己學習法律的信心,增強了對法律的興趣,對以後的學習也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實習過程中的看法與思考
(一)、加快我市律師辦公的現代化步伐
一個月的時間,除了讓自己對各種法律常識有了更深的認識外,自己對於我市法律工作者的工作環境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雖然我市是一個還需不斷發展的中小城市,但是,我覺得就我所實習的橫空律師所而言,他們的辦公環境還應進一步改善。現在生活和工作的快節奏,要求我們提高工作效率,以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工作。對比我實習的兩位律師的工作,我覺得他們應該實現案卷、資料的電子化,以方便以後的查閱。計算機不應流於一種擺設,而應切實服務於自己的工作。在和楊律師、趙律師提到這點的時候,他們也談到自己這反面知識的缺乏,以後要不斷學習。相信在不久後的幾年裡,不僅我市律師業的辦公會實現現代化,其他行業的發展也會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當然,要實現律師辦公更加現代化的要求,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需要上至國家各機關組領導,下至全體律師的共同努力,營造一個以科技提高工作質量、以科技提高審判效率、以科技增強綜合實力的環境。因此也真正為辦理好自己的案件服務。
(二)、律師應真正做到以維護法律的尊嚴為己任
另一方面,讓自己引起思考的是:在我國建設法制社會的今天,法律工作者要成為為民伸張正義,弘揚法治精神的使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由於國家關於律師對犯罪嫌疑人提取審問的制度還不完善,律師在辦案的過程中還依賴於公安機關及檢查機關的協助,因而當案件涉及到他們的利益的時候,極少數律師就很感到很為難了。在這一個月中,我也悉心觀察了我所在辦公室的兩位律師的工作,總的來說覺得他們在原則立場上對事的看法觀點還是很值得學習的。但是,記得在關於一個何姓青年起訴自己曾工作的市檢查院的案件中,在何某咨詢楊律師時,他講了一段讓還未踏入社會的我所不能理解的話。他說他不想因為這個案子而和檢查院的人特別是領導有過多的接觸,他還想繼續從事他的律師工作。當時聽到他對當事人講這些話的時候,讓自己產生了很大的震撼。難道就連律師這個為民伸張正義的職業,也不能有最後一點的堅守嗎?
律師不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就算完事的,他們看似在來往於天堂和地獄之間,但最重要的是維護法律的尊嚴。我個人認為在這點上,廣大律師從業者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切實維護好法律的尊嚴,而不是象某些拜金主義者樣,處處朝錢看齊。我相信大多數律師在思想上都還是保持著絕對的先進性的,我也希望廣大的律師都能真正做到維護法律的尊嚴,保證法律的公正有效實行。相信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我國才能更快實現國家治理的民主化,法制化。
三、一個月實習對自身的影響
俗話說得好:經一事長一智。通過這短短的一個月實習,耳濡目染律師辦案的環境,讓自己懂得和學到了更多的東西。首先,我從之前的一名在校學生轉變成為一名實習的工作人員,這是在角色上發生了轉變。在現在這樣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中,我們所扮演的角色不是一層不變的,而是在不斷變化中。我們需要在這種不斷轉換自己角色的過程中,努力適應這種環境的改變,並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從而學到更多的不同的東西。其次,深感國家實現我國法制化社會目標的艱難。雖然最近幾年,國家不斷加大普法宣傳的力度,人民的法律意識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作為國家一些最根本的制度還不是很完善,各單位由於相互的制約和利益的牽扯,致使一些法律法規不能落到實處,嚴重阻礙了我國的法制化進程。最後,通過這次短暫的實習,讓我對法律工作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讓自己更加明確了今後學習的目的和方向。雖然這一個月的實習結束,相比自己對探求法律興趣的增加更多的是一種不解和思考。但是,我相信我會以此為起點,更加努力的學習理論知識,為將來走上社會工作的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個月的實習生活,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雖未承擔過什麼重要的工作,但卻也堅守本職,勤於學習,在平平淡淡的忙碌之中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與做人的道理。社會實踐加深了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里,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希望以後還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從實踐中得到鍛煉。實踐,不僅鍛煉著我們的意志,它更大的作用是豐富著我們的知識,讓我們在實踐中鍛煉成長、磨練成才。
我們說我們今天的學習,不僅僅是為自己,更是為千千萬萬個親人,通過一段時間的社會實踐肯定是可以激發自己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堅定了跟黨走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念。還讓我們認識到我們應該振奮精神,勤奮學習,開拓進取,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四有"人才,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不辜負時代的要求。
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我們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風吹雨打的小花了,通過這一個月的社會實踐的磨練,我深深地認識到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在實踐中可以學到在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它讓你開闊視野、了解社會、深入生活、回味無窮。社會就是一所更能鍛煉人的綜合性大學,只有正確的引導我們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服務於社會,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使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為今後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才能使我們學有所用,在實踐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並有效的為社會服務,體現大學生的自身價值。
一片葉子屬於一個季節,年輕的我們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誰說意氣風發,我們年少輕狂,經受不住暴雨的洗禮?誰說象牙塔里的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我們也會努力為自己書寫一份滿意的答卷。也許在今後走上工作崗位的我,不會從事法律工作,但這樣的實習經歷肯定會對自己產生深刻而長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