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公開信息化

司法公開信息化

發布時間: 2022-04-03 06:36:35

『壹』 數據可視化可以在法院應用嗎

目前我國各省法院都在大力推進法院信息化建設,推動信息技術在法院工作中的實際應用,遼寧高院等一批司法單位率先搭建起數據可視化平台,為法院跨入庭審直播時代,加強司法管理、提高司法效率、增強司法能力、促進司法公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貳』 請問12368平台信息是否合法

合法的。

12368是最高人民法抄院確定的、全國法院系統通用的司法信息公益服務號碼。

主要以社會公眾及訴訟參與人為服務對象,以訴訟活動進程和訴訟知識咨詢等靜態信息和案件審理、執行等動態信息為服務內容,以電話接入和語音、簡訊、傳真等為服務方式,為社會公眾參與訴訟活動提供服務和方便。

(2)司法公開信息化擴展閱讀:

例如:廣州法院利用該平台,當事人、律師要聯系法官、查詢訴訟信息可以通過廣州審判網、簡訊、12368熱線電話三種方式進行。

一、當事人憑立案時獲得的密碼登錄「廣州審判網」網站,進行信息查詢。

二、通過發簡訊到12368平台。目前廣州市中院已經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開通12368簡訊平台的申請,正式啟用前,目前有三個簡訊號碼可供公眾選擇使用,中國移動號碼:10657555348888,中國聯通號碼:1065596017188,中國電信號碼:106590200115988。

三、通過電話查詢。其一是12368熱線電話,按9,進入人工服務,其二是通過廣州市中院總機轉入,其三是法院工作人員辦公電話響10聲無人接聽即自動轉入,當事人在立案時可獲知法院工作人員辦公電話。

『叄』 如何推進司法為民和公正司法公平公信

請參考:
二、推進司法公開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一)提高認識,准確把握推進司法公開工作的目標要求
司法公開是我國憲法和三大訴訟法規定的基本原則,應當作為法院的中心工作來抓。要清醒認識現階段推進司法公開工作的重要意義,樹立正確的司法公開理念,從認識上徹底理解、認同司法公開。在此基礎上,應當准確把握推進司法公開工作的目標要求:要以實現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為目標,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司法公開的新要求、新期待為動力,以審判流程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執行信息公開三大平台建設為重點,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以更高的標准進一步深化司法公開,全面提升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水平,促進法院工作科學發展。
(二)重點推進,促進司法公開推進工作向縱深發展
第一,在司法公開內容的深度、廣度和均衡發展上下功夫。應推進審判流程公開,及時告知當事人案件受理情況、開庭信息、保全措施及其他重大程序性事項,嚴格執行公開宣判制度,建立健全聽證公開工作制度和案件信息同步查詢系統。應推進裁判文書公開,明確裁判文書公開范圍,強化裁判文書說理公開,擴展裁判文書公開渠道,推動裁判文書資料庫建設,推行裁判文書上網公開工作,完善公眾查閱裁判文書制度。應推進執行信息公開,及時公開案件強制執行措施、評估拍賣信息以及不履行法律義務的被執行人信息,不斷完善執行案件信息查詢系統。
第二,在司法公開形式與載體的豐富和創新上下功夫。應構建全方位、多元化、實時性的司法公開平台,向社會公眾和當事人全面公開法院工作和案件信息。應推進訴訟服務中心標准化建設,完善「一站式」服務功能,及時為當事人提供訴訟指導。應加強司法公開信息化建設,以先進的科學技術促進司法公開的拓展。應建立豐富完善的白皮書制度,全面細致地向社會展示法院各項工作成果,發現的問題及司法建議。

『肆』 什麼導致中國法院迎來「智慧執行」曙光

2月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法治藍皮書《中國法院信息化發展報告No.2(2018)》(《法院信息化藍皮書》)發布暨2018年中國法院信息化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其次,繼續優化執行查控系統。2017年全國3500餘家法院上線使用網路執行查控系統,覆蓋面達到99.66%。2017年,全國3746家地方性銀行中,3660家上線查詢功能,3203家上線凍結功能,2058家上線扣劃功能;湖南、福建、江蘇、吉林、甘肅、江西、內蒙古等地本省地方性商業銀行基本全部實現了網路查詢、凍結、扣劃功能;46個「點對總」不動產查詢重點推進城市中已有40個城市上線查詢功能。

再次,終本案件系統自動篩查。終本制度應用中出現問題,除了程序標准未作統一嚴格規范之外,還因為這類案件未進入流程管理系統而在體外循環導致監督不到位。為強化對終本案件的監管,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開發了終本案件管理系統,對終本案件實行集中管理、分類管理、動態管理和關聯案件篩查。該系統每6個月自動對涉案被執行人進行集中財產調查,一旦發現財產立即在系統提示執行法院恢復執行,並對恢復情況進行實時監督。

最後,事項委託納入系統監管。作為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委託執行制度對於解決跨轄區案件的執行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委託執行在實踐中落實較差,許多法院接到委託執行事項後怠於執行,不進行反饋,甚至原封不動退回。為此,最高人民法院於2017年9月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規范執行事項委託工作的管理辦法(試行)》,並在執行辦案系統上開發人民法院執行事項委託系統,將事項委託納入系統統一管理,有助於充分發揮執行指揮中心的功能優勢,進而嚴格規范委託事項管理。

法院信息化藍皮書指出,法院執行實現陽光化。陽光執行是指執行案件的辦理過程和辦理結果要向當事人和社會公眾公開,做到過程和結果的雙重透明。2017年,依託信息化平台,執行案件實現了執行流程節點定向推送、網路司法拍賣全民圍觀、信用懲戒信息社會共享和執行裁判文書網上公開。2017年3月1日起,全國法院全面推行網路司法拍賣。2017年,全國法院通過司法網拍共計拍賣29.42萬次,拍賣標的物20.52萬余件,成交額2021.04億元,節約傭金61.72億元,大大提高了財產變現率,取得積極社會效果。

法院信息化藍皮書指出,法院執行實現智能化。

執行信息化為執行法官、當事人、社會公眾和政府部門提供全方位智能服務。2017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指揮中心建設技術標准》明確要求,要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數據挖掘及智能分析決策等系統有機整合為一個整體,實現轄區法院信息共享、聯動配合和規范管理。為了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打造執行信息的大數據分析平台,2017年,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為目的,自行成功研發並使用「被執行人履行能力大數據分析系統」。

在執行案件中,被執行人往往拒收文書甚至下落不明,因此送達難是困撓執行案件的一大難題。2017年,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使用現有的OCR文字識別技術,開發E鍵送達平台,實現「一鍵生成、一鍵到達」。E鍵送達平台可實現自動提取案件基本信息、自動生成送達文書、專有物流網路送達、物流信息實時反饋等功能,實現司法送達與外包服務公司無障礙互通。

法院信息化藍皮書還指出,未來應提升意識,堅持需求導向,注重系統兼容性和友好性,最終實現執行領域的人工智慧。

雖然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案多人少的壓力,但是信息化的開發與應用,同樣也受制於案多人少的矛盾,從而表現出辦案系統使用不足、查控系統反饋遲緩以及數據不準確、司法網拍在一些地區落實較差、執行指揮中心運行空心化等問題。執行信息化中存在的問題在法院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具有共性,隨著信息化建設的縱深發展,要最終實現智慧執行,需要提升對信息化的認識,理解信息化的本質屬性,並且要統籌布局,避免因為信息化發展不平衡以及系統平台的分散而形成新的數據割據。

第一,擁抱新科技,避免淪為時代棄兒。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無論是工作業態還是生活方式,都不可避免接受信息化的洗禮,信息化正在對包括法院在內的各個行業乃至社會形態進行深層次、全方位重塑。藉助信息化,人們擁有了更加敏銳的感官、超乎尋常的手段和最強大腦,相反,一味拒絕甚至抵制信息化,最終淪為時代的棄兒。

第二,正確認識信息化內涵,警惕「偽信息化」。信息化最本質的要求是智能,信息化建設應以需求為導向,防止為信息化而信息化。任何背離便捷、高效、簡單、智能而進行的系統平台研發都是「偽信息化」,信息化的使用者反而成了技術的奴隸。真正的信息化無論建立在多麼復雜的計算和邏輯之上,最終呈現給用戶的也必須是最簡單的甚至一鍵式操作。

第三,加強統籌謀劃布局,避免重復建設。信息化的研發成本非常高,如果不進行整體謀劃和布局,會造成重復建設,甚至推倒重來,形成極大的浪費,並且分散建設的平台將會導致數據的割裂與孤立,對於數據而言無疑是一場災難。

法院也要與時俱進。

『伍』 最高法發布全球首部互聯網司法白皮書,代表著什麼

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中國法院的互聯網司法》白皮書,同步發布互聯網司法典型案例。體現了國內互聯網司法制度框架初步建立、規模效應初步形成、改革成效逐步顯現。

其中,「電子簽名」和「區塊鏈電子存證」,分別作為「創新互聯網司法便民利民機制」和「完善互聯網司法在線訴訟機制」的典型案例之一,被直接點名。

當前,互聯網司法的總體發展呈現4大特點:

  • 應用領域由司法公開向全流程全方位拓展

  • 平台載體由單一維度向多元化系統化延伸

  • 訴訟模式由線性封閉向集成開放智能轉變

  • 工作重心由機制創新向推動依法治網演進

在上述要點的詳細內容中,裁判文書網、司法信息化、電子證據、區塊鏈、互聯網法院等與電子簽名強相關的內容均被提及。

電子合同作為電子證據的典型載體,目前在司法信息化的大風潮下,已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互聯網業務風險由於其具有無形性、隱蔽性、強破壞性、范圍廣、影響人數多等特點,至今缺乏行之有效的風險化解和糾紛解決方式。

經過多年的累積,互聯網業務風險已成為一個不容小覷的問題,在各行業已爆發出的風險所造成的影響、破壞可見一斑。然而,把傳統線下司法處置直接搬到線上的機械化模式,已無法真正應對互聯網上日益增加的民事糾紛。

系統化地對司法處置方式進行技術改造以適用於互聯網生態系統,已成為現階段互聯網法律系統實現自身價值的當務之急。

「實槌」保全系統在我平台電子合同系統的基礎上,完成了在線司法處置通道的塑造,在司法服務的垂直領域中,為互聯網業務糾紛提供集成化的解決方案,在合規范圍內,為用戶提供最高效的電子證據保全和司法處置服務。

『陸』 如何進入第一巡迴法庭公眾號

摘要 您好,2020年12月28日,「第一巡迴法庭」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該公眾號側重服務號功能,集訴訟業務辦理、審判流程管理、法治文化傳播、法庭日常管理等多種功能於一體,著力打造智慧法院建設大背景下巡迴法庭的「智審」「智服」「智管」功能。今年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為深入貫徹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求,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迴法庭積極開展公眾號使用需求方面的調研,經梳理反饋意見,多方協調資源,決定對公眾號「訴訟服務」「司法公開」等欄目進行升級改版,以進一步提升訴訟服務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助力一巡法治文化傳播。可以關注一下二維碼。

『柒』 如何在網上查詢自己有沒有被告

法院受理民事訴訟案件後,會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副本、應訴通知書、傳票等訴訟文書。如果法院有被告聯系方式的,可以電話通知被告到法院領取;經通知被告不領取或者沒有被告聯系方式的,法院要到被告的居住地送達相關訴訟文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七條,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送達訴訟文書,但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除外。採用前款方式送達的,以傳真、電子郵件等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八條,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或者郵寄送達。郵寄送達的,以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一百二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第一百二十五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7)司法公開信息化擴展閱讀: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3日訊(記者李萬祥)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13日正式開通。這是人民法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是司法公開三大平台建設的重中之重,是全國法院推進司法公開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

記者從最高法院獲悉,除常規的審判流程信息外,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還增加了對於各類案件實體材料的公開以及電子送達服務,以確保能公開的信息一律向案件當事人及訴訟代理人公開。

如,法院的審判流程信息將通過網站、電子觸摸屏、簡訊、電話、手機WAP、APP、微信等各類載體全面及時公開,當事人及訴訟代理人通過任一載體均可查閱案件進展情況。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網站開通儀式上強調,要緊緊圍繞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的要求。

進一步深化司法改革,規范司法權力運行機制,積極保障人民群眾參與司法,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不斷提升審判流程規范化、信息化、科學化水平,切實推進司法公開和保證公正司法。

各級人民法院要進一步認識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的重要性,緊緊圍繞「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要求,努力構建讓人民群眾滿意的陽光司法機制。

據最高法院審判管理辦公室負責人透露,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此前已試運行3個多月。今年8月1日,最高法院就在官方網站上開設了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試運行期間,截至10月31號,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的總訪問量為739589次,日頁面總瀏覽量約10565次。

據介紹,目前,除最高法院外,北京、浙江、重慶、上海等20個省(區、市)已經基本建成了全省統一的審判流程信息公開平台,並在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建立鏈接;其他地區的法院也努力推進全省統一的審判流程信息公開平台建設工作。

『捌』 如何實現司法公正

1、法治化是人民法院工作的內在要求。

要把法治化貫穿於人民法院工作全過程和各方面,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履職盡責,以實際行動讓人民群眾相信法不容情、法不阿貴,切實促進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

要堅持教育引導、典型引領、實踐養成相結合,確保法官把法治內植於心、外踐於行,真正做到信仰法律、堅守法治,端穩天平、握牢法槌,鐵面無私、秉公司法。

2、信息化建設是人民法院工作改革發展的重要引擎。

要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為核心,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推進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設。要更好地統籌把握司法辦案規律與信息化建設規律,推動信息化建設與司法辦案的融合。

要依託信息技術深化司法公開,用全方位的公開倒逼司法能力的提升,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司法。要善於運用信息化手段滿足群眾多樣化的司法需求,為群眾提供更便捷的訴訟服務,讓群眾感受到社會主義司法的方便和溫暖,增強群眾對司法的信心。

(8)司法公開信息化擴展閱讀

防範對策:

1、加快立法進程,改革和完善審判體制,進一步貫徹規范《法官法》防止法官濫用裁判權。

2、隆法官之地位、厚法官之待遇、高法官之素質、嚴法官之紀律。馬克思說過:「要運用法律,就需要法官」,法官的地位、待遇、素質、紀律是公正司法的基礎和前提條件。

3、強化執法外部監督,充分發揮人大、社會輿論的監督制約作用,凈化執法環境,、切實克服地方保護主義、部門保護主義和職權非法干預主義。

4、推進司法改革,規范法官行為,加強廉政建設,杜絕腐敗現象,確保司法公正。

5、加大追究錯案追究力度,改革和完善法院人事制度,真正建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法院人事制度,使法院成為正義、平等、民主、文明、效率的司法隊伍。

『玖』 我國將推動信息常態化公開嗎

如今,「老賴」乘坐高鐵、飛機受限,因處處受限被迫到法院主動還款,成為屢見不鮮的社會新聞,「直播」抓「老賴」更是常常見諸報端。這背後,是國家發改委、最高人民法院等44部門聯合懲戒失信被執行人、全國法院解決執行難等一系列政策的強力實施。

2018年上半年,在司法公開方面,截至2018年7月31日,全國法院已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裁判文書超過4946萬篇,總訪問量超過180億人次;全國法院已在中國庭審公開網直播庭審超過122萬件,網站訪問量超過83億次。相關負責人稱,「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初步形成,下一步將實現人民法院裁判文書、庭審活動、審判流程信息、執行信息全面常態化公開。

熱點內容
太原市法院網 發布:2025-01-21 13:05:50 瀏覽:752
楊祖國律師 發布:2025-01-21 12:31:00 瀏覽:984
疫情防控法治同行主題手抄報 發布:2025-01-21 12:00:46 瀏覽:373
食品檢驗的法規 發布:2025-01-21 11:49:43 瀏覽:643
民法總則考試答案 發布:2025-01-21 11:37:25 瀏覽:609
刑法教學法規 發布:2025-01-21 11:26:37 瀏覽:155
經濟法出現於什麼時期 發布:2025-01-21 11:25:40 瀏覽:724
辭職報告與勞動法之間的關系 發布:2025-01-21 11:17:32 瀏覽:779
辦理法律援助案件補貼標准 發布:2025-01-21 11:13:03 瀏覽:802
泗洪縣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1-21 10:03:11 瀏覽: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