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刑事案件司法解釋
1. 環境污染刑事案件第三百三十八條的定義
【污染環境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422227
2. 環境污染屬於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
因環境污染引起的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屬於民事案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六十四條因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造成損害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的有關規定承擔侵權責任。只有造成重大事故的才能構成刑事案件。
同時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處以罰款。違反本法規定,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 污染環境罪的司法解釋
【刑法條文】
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司法解釋】
污染環境罪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簡稱《修正案八》)罪名做出補充規定,取消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罪名,改為"污染環境罪"。從2011年5月1日起施行。該罪具體的內容包括「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13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81次會議、2013年6月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二屆檢察委員會第7次會議通過)
為依法懲治有關環境污染犯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現就辦理此類刑事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實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規定的行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嚴重污染環境」:
(一)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的;
(二)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三噸以上的;
(三)非法排放含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嚴重危害環境、損害人體健康的污染物超過國家污染物排放標准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法律授權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標准三倍以上的;
(四)私設暗管或者利用滲井、滲坑、裂隙、溶洞等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的;
(五)兩年內曾因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受過兩次以上行政處罰,又實施前列行為的;
(六)致使鄉鎮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取水中斷十二小時以上的;
(七)致使基本農田、防護林地、特種用途林地五畝以上,其他農用地十畝以上,其他土地二十畝以上基本功能喪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壞的;
(八)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九)致使公私財產損失三十萬元以上的;
(十)致使疏散、轉移群眾五千人以上的;
(十一)致使三十人以上中毒的;(十二)致使三人以上輕傷、輕度殘疾或者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
(十三)致使一人以上重傷、中度殘疾或者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
(十四)其他嚴重污染環境的情形。
第二條實施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條、第四百零八條規定的行為,具有本解釋第一條第六項至第十三項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或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造成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
第三條實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第三百三十九條規定的行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後果特別嚴重」:
(一)致使縣級以上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取水中斷十二個小時以上的;
(二)致使基本農田、防護林地、特種用途林地十五畝以上,其他農用地三十畝以上,其他土地六十畝以上基本功能喪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壞的;
(三)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一百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死亡七千五百株以上的;
(四)致使公私財產損失一百萬元以上的;
(五)致使疏散、轉移群眾一萬五千人以上的;
(六)致使一百人以上中毒的;
(七)致使十人以上輕傷、輕度殘疾或者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
(八)致使三人以上重傷、中度殘疾或者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
(九)致使一人以上重傷、中度殘疾或者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並致使五人以上輕傷、輕度殘疾或者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
(十)致使一人以上死亡或者重度殘疾的;
(十一)其他後果特別嚴重的情形。
第四條實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第三百三十九條規定的犯罪行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酌情從重處罰:
(一)阻撓環境監督檢查或者突發環境事件調查的;
(二)閑置、拆除污染防治設施或者使污染防治設施不正常運行的;
(三)在醫院、學校、居民區等人口集中地區及其附近,在限期整改期間,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的;
實施前款第一項規定的行為,構成妨害公務罪的,以污染環境罪與妨害公務罪數罪並罰。
第五條實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第三百三十九條規定的犯罪行為,但及時採取措施,防止損失擴大、消除污染,積極賠償損失的,可以酌情從寬處罰。
第六條單位犯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第三百三十九條規定之罪的,依照本解釋規定的相應個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標准,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定罪處罰,並對單位判處罰金。
第七條行為人明知他人無經營許可證或者超出經營許可范圍,向其提供或者委託其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嚴重污染環境的,以污染環境罪的共同犯罪論處。
第八條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處置含有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的污染物,同時構成污染環境罪、非法處置進口的固體廢物罪、投放危險物質罪等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犯罪定罪處罰。
第九條本解釋所稱「公私財產損失」,包括污染環境行為直接造成財產損毀、減少的實際價值,以及為防止污染擴大、消除污染而採取必要合理措施所產生的費用。
第十條下列物質應當認定為「有毒物質」:
(一)危險廢物,包括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廢物,以及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准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廢物;
(二)劇毒化學品、列入重點環境管理危險化學品名錄的化學品,以及含有上述化學品的物質;
(三)含有鉛、汞、鎘、鉻等重金屬的物質;
(四)《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附件所列物質;
(五)其他具有毒性,可能污染環境的物質。
第十一條對案件所涉的環境污染專門性問題難以確定的,由司法鑒定機構出具鑒定意見,或者由國務院環境保護部門指定的機構出具檢驗報告。
縣級以上環境保護部門及其所屬監測機構出具的監測數據,經省級以上環境保護部門認可的,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第十二條本解釋發布實施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6〕4號)同時廢止;之前發布的司法解釋和規范性文件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准。
4. 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司法解釋(一)
1、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
一、危害公共安全案
第一條[失火案(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二款)]過失引起火災,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傷三人以上的;
(二)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十戶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資料燒毀的;
(四)造成森林火災,過火有林地面積二公頃以上,或者過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積四公頃以上的;
(五)其他造成嚴重後果的情形。
本條和本規定第十五條規定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按照國家林業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確定。
第二條[非法製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案(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二款)]非法製造、買賣、運輸、儲存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人員重傷或者死亡的;
(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十萬元以上的;
(三)非法製造、買賣、運輸、儲存毒鼠強、氟乙醯胺、氟乙醯鈉、毒鼠硅、甘氟原粉、原液、制劑五十克以上,或者餌料二千克以上的;
(四)造成急性中毒、放射性疾病或者造成傳染病流行、暴發的;
(五)造成嚴重環境污染的;
(六)造成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丟失、被盜、被搶或者被他人利用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七)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形。
第三條[違規製造、銷售槍支案(刑法第一百二十六條)]依法被指定、確定的槍支製造企業、銷售企業,違反槍支管理規定,以非法銷售為目的,超過限額或者不按照規定的品種製造、配售槍支,或者以非法銷售為目的,製造無號、重號、假號的槍支,或者非法銷售槍支或者在境內銷售為出口製造的槍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違規製造槍支五支以上的;
(二)違規銷售槍支二支以上的;
(三)雖未達到上述數量標准,但具有造成嚴重後果等其他惡劣情節的。
本條和本規定第四條、第七條規定的槍支,包括槍支散件。成套槍支散件,以相應數量的槍支計;非成套槍支散件,以每三十件為一成套槍支散件計。
第四條[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葯案(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第一款)]違反槍支管理規定,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非法持有、私藏軍用槍支一支以上的;
(二)非法持有、私藏以火葯為動力發射槍彈的非軍用槍支一支以上,或者以壓縮氣體等為動力的其他非軍用槍支二支以上的;
(三)非法持有、私藏軍用子彈二十發以上、氣槍鉛彈一千發以上或者其他非軍用子彈二百發以上的;
(四)非法持有、私藏手榴彈、炸彈、地雷、手雷等具有殺傷性彈葯一枚以上的;
(五)非法持有、私藏的彈葯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的。
本條規定的非法持有,是指不符合配備、配置槍支、彈葯條件的人員,擅自持有槍支、彈葯的行為;私藏,是指依法配備、配置槍支、彈葯的人員,在配備、配置槍支、彈葯的條件消除後,私自藏匿所配備、配置的槍支、彈葯且拒不交出的行為。
第五條[非法出租、出借槍支案(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第二、三、四款)]依法配備公務用槍的人員或單位,非法將槍支出租、出借給未取得公務用槍配備資格的人員或單位,或者將公務用槍用作借債質押物的,應予立案追訴。
依法配備公務用槍的人員或單位,非法將槍支出租、出借給具有公務用槍配備資格的人員或單位,以及依法配置民用槍支的人員或單位,非法出租、出借民用槍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人員輕傷以上傷亡事故的;
(二)造成槍支丟失、被盜、被搶的;
(三)槍支被他人利用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四)其他造成嚴重後果的情形。
第六條[丟失槍支不報案(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條)]依法配備公務用槍的人員,丟失槍支不及時報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丟失的槍支被他人使用造成人員輕傷以上傷亡事故的;
(二)丟失的槍支被他人利用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三)其他造成嚴重後果的情形。
2、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1、「資助」恐怖活動方式
【規定】資助恐怖活動組織或者實施恐怖活動的個人的,應予立案追訴。本條規定的「資助」,是指為恐怖活動組織或者實施恐怖活動的個人籌集、提供經費、物資或者提供場所以及其他物質便利的行為。「實施恐怖活動的個人」,包括預謀實施、准備實施和實際實施恐怖活動的個人。
5. 最新版刑法中環境污染罪
目前,我國在《刑法》第六章「妨礙社會管理秩序罪」中專門增加了「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一節,並設立了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等罪名,再加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作為配套,構成了目前我國刑法制裁環境犯罪的基本法律依據。但查看刑法第六章第六節及其他章節涉及到環境污染保護方面的罪名確寥寥無幾。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第六節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1、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 ;2、非法處置進口的固體廢物罪;3、擅自進口固體廢物罪;第八章貪污受賄罪:環境監管失職罪。其他散見於其他章節,但是刑法分則並未以歸於破壞環境資源的范疇,例如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過失損壞易燃易爆設備罪;危險物品肇事罪。
一、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
違反國家規定,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廢物,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的行為。
主要是指違反《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以及《放射防護條例》、《工業「三廢」排放試行標准》、《農葯安全使用條例》等一系列專門法規。構成犯罪的行為,就是侵犯國家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和管理制度。
(一)本罪的對象為危險廢物:放射性廢物; 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 有毒物質 ;其他危險廢物 。
放射性廢物主要包括放射性廢水、廢氣和固體廢物。
放射性廢水是指放射性核素含量超過國家規定限值的液體廢棄物。主要包括核燃料前處理(如鈾礦開采、水冶、精煉,核燃料製造等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核燃料後處理第一循環產生的廢液,原子能發電站,應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機構、醫院、工廠等排出的廢水。
放射性廢氣是指放射性核素含量超過國家規定限值的氣體廢棄物。由於在原子能工業的生產中或核設施運行中,隨著不同的工藝過程均有不同性質的含有核素的排氣產生。諸如鈾礦山和鈾水冶廠會產生來自礦井的含有氡、釷、錒射氣及其子體的氣溶膠;核反應堆中產生的氣體在後處理廠進行處理時釋放的廢氣中含有氬、氪、氙等放射性核素、射碘蒸汽、氚以及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14等;此外,還有大量的放射性氣溶膠;核企業的各生產車間、設備室、熱室及手套箱等地,均有放射性氣體排出。
放射性固體廢物是指放射性核素含量超過國家規定限值的固體廢棄物。主要包括從含鈾礦石提取鈾的過程中產生的廢礦渣;鈾精製廠、燃料元件加工廠、反應堆、核燃料後處理廠以及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研究、醫療等單位排出的沾有人工或天然放射性物質的各種器物,放射性廢液經濃縮、固化處理形成的固體廢棄物。
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亦稱傳染性廢物)是指帶有病菌、病毒等病原體的廢物。其中傳染性是指由致病性的各種病原體引起的可在適宜傳播途徑下對人群有傳播可能的感染。 《傳染病防治法》第3條對傳染病作了規定。
有毒物質是對機體發生化學或物理化學的作用,因而損害機體,引起功能障礙、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質。有毒物質可分為無機毒物和有機毒物兩大類。如汞、鉛、砷、鎘、鉻、氟等屬於無機毒物,其中有許多能在生物體中富集積累。有機毒物如酚、氰、有機氯、有機磷、有機汞、乙烯等。
其他危險廢物則是指上述列舉之外的,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准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廢物。根據我國加入的《巴塞爾公約》,其他危險廢物主要是指從住家搜集的廢物和從焚化住家廢物產生的殘余物。
(二)本罪屬結果犯:必須造成了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
「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致使公私財產損失三十萬元以上的;
(二)致使基本農田、防護林地、特種用途林地五畝以上,其他農用地十畝以上,其他土地二十畝以上基本功能喪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壞的;
(三)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或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刑法處罰同上):
(一)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傷、十人以上輕傷,或者一人以上重傷並且五人以上輕傷的;
(二)致使傳染病發生、流行或者人員中毒達到《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Ⅲ級情形,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三)其他致使「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或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情形。
後果特別嚴重 (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致使公私財產損失一百萬元以上的;
(二)致使水源污染、人員疏散轉移達到《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中突發環境事件分級Ⅱ級以上情形的;
(三)致使基本農田、防護林地、特種用途林地十五畝以上,其他農用地三十畝以上,其他土地六十畝以上基本功能喪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壞的;
(四)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一百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死亡七千五百株以上的;
(五)致使三人以上死亡、十人以上重傷、三十人以上輕傷,或者三人以上重傷並十人以上輕傷的;
(六)致使傳染病發生、流行達到《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Ⅱ級以上情形的;
(七)其他後果特別嚴重的情形。
二、非法處置進口的固體廢物罪
違反國家規定將境外的固體廢物傾倒、堆放、處置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務遭受重大損失或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美國普衛欣天貓又效防霧霾
主要是違反《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關於嚴格控制境外有害廢物轉移到我國的通知》《廢物進口環境保護管理暫行規定》、《關於廢物進口環境保護管理暫行規定的補充規定》、《關於審理非法進口廢物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規,司法解釋中有關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的規定。
本罪的犯罪對象:境外的各種固態半固態廢棄廢物。
主觀方面是故意。
6. 如何理解「污染環境罪」中的「共同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規定:「明知他人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向其提供或者委託其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嚴重污染環境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根據上述規定,構成污染環境罪的共犯,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一是行為人「明知」他人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二是有「提供或者委託其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行為;三是危險廢物接收人造成「嚴重污染環境」,也即構成污染環境罪。
那麼,什麼是 「明知他人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呢?
「明知他人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應當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是「明知」「向其提供或委託其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的物質」為「危險廢物」;二是「明知」他人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解釋」中雖然只作了「明知他人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規定,但如果當事人「不明知」該物質為「危險廢物」,也就談不上「明知」他人有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了。
什麼是「貯存、處置、利用」呢?
根據《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八十八條規定,貯存,是指將固體廢物臨時置於特定設施或者場所中的活動;處置,是指將固體廢物焚燒和用其他改變固體廢物的物理、化學、生物特性的方法,達到減少已產生的固體廢物數量、縮小固體廢物體積、減少或者消除其危險成份的活動,或者將固體廢物最終置於符合環境保護規定要求的填埋場的活動;利用,是指從固體廢物中提取物質作為原材料或者燃料的活動。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利用」是一種「提取」活動,而不是「使用」活動。
什麼又是「嚴重污染環境」呢?
「兩高司法解釋」規定了構成「嚴重污染環境」的十八種情形,凡是符合十八種情形之一的,即構成污染環境罪。但是應當特別注意,造成「嚴重污染環境」的後果必須是在「接收」或「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過程中發生的。雖然造成了「嚴重污染環境」,但是危險雜物接收人「接收」或「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過程中發生,則不屬於這種情形。
行為人的行為只有全部符合「行為人明知他人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有提供或者委託他人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行為」以及「危險廢物接收人造成嚴重污染環境」三個條件,才能構成污染環境罪的共犯。否則,不能構成污染環境罪的共犯。
7. 污染環境罪屬於刑事還是屬於行政案件
污染環境罪是指違反防治環境污染的法律規定,造成環境污染,後果嚴重,依照法律應受到刑事處罰的行為。污染環境罪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簡稱《修正案八》)罪名做出的補充規定,取消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罪名,改為"污染環境罪"。該罪具體的內容包括:違反國家規定,排放有害物質。
這里涉及到違法和犯罪的概念區別:
從廣義上說,「違法」與「犯罪」是一對屬種關系的概念,即所有違反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犯罪是違反刑法規定的行為,因而也是違法行為。所以「違法」包括「犯罪」。
違法,有作為的違法和不作為的違法兩類。「作為」的違法,是指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不準做的行為,行為人做了。比如法律規定不準殺人,那麼殺人就是作為的違法。「不作為」的違法,是指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必須做的行為,行為人沒做。比如法律規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必須在處罰決定作出前,向當事人告知其違法的事實、對其作出處罰的理由和依據、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那麼行政機關沒有告知便作出行政處罰,就是不作為的違法。
我們日常是從狹義上來使用「違法」、「犯罪」概念的。狹義的「違法」,是指違反了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但還沒有達到構成犯罪的嚴重程度;而「犯罪」,則是指違法行為已經達到構成犯罪的標准。一般地說,違反刑法,就是犯罪。但是,刑法的有些條文規定得比較原則,有刑法規定的行為,但是否構成犯罪,還要從有關司法解釋確定的具體標准衡量。比如受賄,刑法只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收受他人財物並為他人謀取利益,那麼收受他人1000元錢並給他人謀取利益是否也構成犯罪?顯然不是。按照有關司法解釋,受賄罪的起刑點為受賄5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雖然是受賄,但不構成受賄罪。
8. 關於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是什麼
針對環境污染刑事案件辦理中的取證難、鑒定難、認定難等問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司法解釋《關於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有關環境污染犯罪的定罪量刑標准作出了新的規定,以從嚴懲治和防範環境污染。根據《解釋》,致使一人以上重傷或者三人以上輕傷即構成「嚴重污染環境」,將被以污染環境罪追究刑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_凳┬譚ǖ諶偃頌豕娑ǖ男形哂邢鋁星樾沃壞模Φ比隙ㄎ把現匚廴凈肪場保海ㄒ唬┰諞盟匆患侗;で⒆勻槐;で誦那歐擰⑶愕埂⒋χ糜蟹派湫緣姆銜鎩⒑靜〔≡宓姆銜鎩⒂卸疚鎦實模唬ǘ┓欠ㄅ歐擰⑶愕埂⒋χ夢O輾銜鍶忠隕系模唬ㄈ┡歐擰⑶愕埂⒋χ煤Α⒐_印⒏酢⑸欏十琛⑻嗟奈廴疚錚一蛘叩胤轎廴疚錙歐瘧曜既兌隕系模唬ㄋ模┡歐擰⑶愕埂⒋χ煤⑼⑿俊⒁⒎啊⒚獺十艿奈廴疚錚一蛘叩胤轎廴疚錙歐瘧曜際兌隕系模唬ㄎ澹┩ü倒堋⑸⑸印⒘嚴丁⑷芏礎⒐嘧⒌忍穎薌喙艿姆絞腳歐擰⑶愕埂⒋χ糜蟹派湫緣姆銜鎩⒑靜〔≡宓姆銜鎩⒂卸疚鎦實模唬_┒昴讜蛭シ垂夜娑ǎ歐擰⑶愕埂⒋χ糜蟹派湫緣姆銜鎩⒑靜〔≡宓姆銜鎩⒂卸疚鎦適芄醬我隕閑姓Ψ#質凳┣傲行形模唬ㄆ擼┲氐閂盼鄣ノ淮鄹摹⑽痹熳遠嗖饈蒓蛘吒扇拋遠嗖饃枋_歐嘔_柩趿俊_鋇⒍躉頡⒌躉鐧任廴疚鐧模唬ò耍┪シ?跎俜樂撾廴舊枋┰誦兄С鮃話僂蛟隕系模唬ň牛┪シㄋ沒蛘咧率構講撇鶚_蛟隕系模唬ㄊ┰斐繕肪逞現廝鷙Φ模唬ㄊ唬┲率瓜繒蛞隕霞惺揭盟慈∷卸鮮∈幣隕系模唬ㄊ┲率夠九┨鎩⒎闌ち值亍⑻刂鍾猛玖值匚迥兌隕希淥┯玫厥兌隕希淥戀囟兌隕匣竟δ萇ナЩ蛘咴饈苡讕眯雲蘋檔模唬ㄊ┲率股只蛘咂淥幟舅勞鑫迨⒎矯滓隕希蛘哂資魎勞齠_灝僦暌隕系模唬ㄊ模┲率故梟_⒆迫褐諼邇_艘隕系模唬ㄊ澹┲率谷艘隕現卸鏡模唬ㄊ┲率谷艘隕杴嶸恕⑶岫炔屑不蛘咂鞴僮櫓鶘說賈亂話愎δ苷習模唬ㄊ擼┲率掛蝗艘隕現厴恕⒅卸炔屑不蛘咂鞴僮櫓鶘說賈卵現毓δ苷習模唬ㄊ耍┢淥現匚廴凈肪車那樾巍
9. 環境污染案件損害賠償,刑事責任怎麼界定
1.污染環境罪有兩個量刑幅度:(1)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2)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嚴重污染環境」「後果特別嚴重」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6)中有明確的界定。
2.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范圍一般包括:(1)生態環境損害應急處置費用,包括應急監測、排查以及清除污染費用;(2)生態環境損害調查評估費用,包括賠償調查、鑒定評估、修復方案制定、第三方監理、修復效果後評估等合理費用;(3)生態環境損害損失費用,包括生態環境修復期間服務功能的損失、生態環境功能永久性損害造成的損失費用;(4)生態環境修復費用;(5)其他應當賠償的費用,比如代理環境公益訴訟的律師費。具體費用多少,是需要通過評估鑒定來確定的。
3.污染環境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失的,還需要承擔民事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