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平這人民法

平這人民法

發布時間: 2022-04-05 21:24:21

民法中的平等原則是指()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男女平等C民事法律關系中當事人地位平等D民事活動結果應當平

您好,民法中的平等原則是指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男女平等
C.民事法律關系中當事人地位平等
D.民事活動的結果平等
正確答案:C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❷ 民法的基本理念是什麼

中國民法典的基本理念有以下五個:
(一) 人權主義
所謂人權主義, 是指以人權保障為最高理念, 體現以人為本位、以權利為本位的價值觀念, 將私權利作為人權的基礎權利。人權主義是21 世紀的人文主義。人權主義的民法典, 實際上就是私權神聖的民法典, 它是民法權利法性質的必然要求, 即民法典全面確認民事主體的平等性及其民事權利, 確保民事權利非經法定程序不受限制或剝奪。具體而言, 民法典首先要構建科學、全面的民事權利體系, 堅持除物權、知識產權實行權利法定主義外, 其他民事權利尤其是人身權利, 嚴格實行任意主義, 摒棄權利必為法律明文確認的僵化觀念; 其次, 對不同主體的民事權利給予同等的保護, 確認私力救濟制度, 完善公力救濟制度, 實行徹底的全部賠償規則; 再次, 明確規定類推適用在民法上的價值及其司法適用; 最後, 確認法院法官) 不得以法無明文規定或法律規定不明確而拒絕審判。
(二) 意思自治
意思自治, 即私法自治, 是指民法范疇內, 民事主體自由地決定自己的行為, 不受任何的非法干預。換言之,民事主體得依自主的意思作出判斷, 自主選擇、自主參與、自主行為、自己負責, 在法律所不禁止的范圍內, 可以自由地依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種種民事權利義務關系, 在因彼此間的權益發生糾紛時可以選擇糾紛的解決方式。意思自治理念實質上就是私法上的自由理念、自由原則。意思自治原則是市場經濟方式對法律提出的要求。在市場經濟中, 當事人是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斷者, 他利用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和知識, 自主地進行民事活動, 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享受自己行為帶來的利益, 承擔自己行為的風險。意思自治能確保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的意思自由, 使之既不受其他當事人的非法干預, 也能抵禦不當或者越位的國家權力的干擾, 從而使市場的各種資源配置趨向優化, 保障市場經濟的順利進行。貫徹這一理念, 民法典應當將協議、合同、契約三個概念統一, 恢復《民法通則》中的合同概念, 使一切民事法律行為皆受意思自治規則的調整, 全面落實契約(合同、協議) 自由; 在調整契約(合同) 關系方面, 盡可能多地設置任意性規范, 使當事人意思表示的效力優於任意性規范和法律推定條款。當然, 這里的自由不是絕對的自由, 而是受法律和公序良俗限制的自由。
(三) 利益衡平
利益衡平是指當事人之間、權利主體與義務主體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應當符合公平的價值理念。利益衡平是古今中外立法、司法的一個根本規則, 是民法精神和社會公德的要求。舍卻利益衡平, 民法將不成其為民法。基於利益衡平理念, 民法典一是應確認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權利不得濫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情勢變更原則; 二是要保障交易安全特別是強化對善意的當事人的保護, 建立善意當事人保護的一般規則; 三是確立自然人債務的法定免除制度, 規定一定期限內(如15 年) 債務人確實無力償付債務的, 債務人可以依據法律的直接規定而主張免除債務; 四是在體現利益衡平理念的同時, 注重效率原則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特殊意義, 注重鼓勵交易、物盡其用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即制定所謂的「綠色民法典」。
(四) 規范科學法律規范的科學性與法律對現實的遷就、法律規范的通俗性之間的矛盾一直是困擾我國民事立法的突出問題。不顧法的自身的科學性而一味地遷就現實的立法觀顯然是不足取的。長期以來「法律越通俗越好」的所謂流行觀點也必須加以改變。在法律規范的科學性與通俗性發生矛盾時, 我們應當舍棄法的通俗性而保全法的科學性。因為,法律再通俗, 它仍然是相當專業的, 其中最通俗的法律概念比如合同、所有權、保證、繼承、收養等, 對一般的人來說, 都難以准確理解。眾所周知, 英美法是專家法, 其法律規范主要存在浩如煙海的判例文獻中, 普通老百姓是難以知曉的, 但在英美等法治國家裡, 普通人是如何行為的呢? 的確值得我們深思。實際上, 文本法並不等於生活法(實際在民眾中起作用的法) .文本法再通俗, 永遠也達不到生活法的通俗程度。基於此, 民法典應當採取區別作法, 將涉及民眾基本私權利的規范用盡可能通俗的語言表達, 而對除此之外的其他規范則以科學性為唯一目標。堅持規范科學的理念, 民法典還必須以我國本土的活的法律規范為基礎並吸收國際上的通行規范, 既要考慮到中國目前的實際, 更要著眼於將來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的「法域」統一, 即應在未來四法域統一的框架下來設計民法典的基本結構、法律概念和法律規則。
(五) 民商合一
民商合一抑或民商分立, 這是當代民事法律法典化的重大問題。從中國的歷史傳統、思維偏好、世界法律的發展趨勢看, 我國民法典應當以民商合一為一基本理念。堅持民商合一, 並非輕視或者否認實質意義的商法存在, 而是基於法的自身的規律性和邏輯性的考慮, 反映的是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商人特殊地位的覆滅、民法與商法的融合。貫徹這一理念, 民法典應當: ①將公示主義、外觀主義、交易安全、交易迅捷、嚴格責任主義確定為基本規則; ②確認非法人組織的獨立民事主體地位, 專章規定合夥企業、個人獨資企業等非法人組織的主體法規則, 甚至可以賦予合夥企業以法人資格; ③不區分民事主體與商事主體、民事行為與商事行為、民事代理與商事代理、民事權利與商事權利、民事時效與商事時效, 不設商事法院或者商事法庭; ④明確國際商事慣例在民法淵源體系中的地位, 適當吸取國際商事慣例的可行規則, 將之直接規定在民法典中; ⑤不制定商法典, 也不必制定商事通則, 公司法、票據法、保險法、證券法、海商法、破產法、企業登記法、會計法等仍作為民事單行法存在。

❸ 怎樣運用民法的基本原則分析案例

作者:小手摸摸噠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9326853/answer/6326558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民法基本原則是指,構成法律基礎和根源的總的或根本性的規則與原理。其是集中反映民法之社會與經濟基礎,貫穿於民事立法、司法、守法及民法學研究始終,具有普遍適用效力和衡平作用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准則。 其民法基本原則包含:平等原則,意思自治原則(最重要),誠實信用原則,權利不得濫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

我認為,在運用民法基礎原則解決具體案例時,可以依照其法律基礎依次進行判斷。其順序為:1.主體行為能力——意思表示——內容合法性;2.契約——物權——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侵權行為——其他。
先對其行為人民事行為能力(平等原則),意思表示是否自主,內容是否合法進行判斷。然後,可以根據第二點判斷案例具體屬於那種性質、哪一方面的情況。

這其中就可以自主運用意思自治原則判斷它是否自主參與民事活動,是否存在表現代理啊、無權代理啊、無效民事行為等等。

誠實信用原則則是道德原則的法律化,指對涉及雙方利益的事實應主動全面真實地告知,不為欺詐、隱瞞,不故意利用對方誤解與所處險情而為自己牟利。這就可以對案例中是否存在無效民事行為(包括:欺詐、脅迫且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行為;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民事行為,損害社會利益等行為)或,可撤銷的民事行為(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因重大誤解而為的民事行為,乘人之危及因欺詐、脅迫而訂立的民事行為等)。
其他的幾個基本原則也是如此。

——————————例子分割線
網上找的例子,覺得可行,請參考
李某的父親生前是一個集郵愛好者,去世時還留有幾本郵票。李某對郵票從不感興趣,在後來的幾次搬家中他都覺得這些郵票不好處理。一日,李某的朋友劉某來吃飯,無意間發現了這幾本郵票,劉某也是一集郵愛好者,他隨即表示願意全部購買,最後以5000元的價格將郵票全部拿走,李某對這一價格也比較滿意。事過不久,李某從父親生前的一朋友處得知,他父親所留的郵票中,有5張相當珍貴,可能每張都值5000元;同時另一同事告訴他,劉某正在尋找買主。李某立即找到劉某,要求退還劉某的5000元錢。取回郵票,但劉某堅決不同意。雙方協商不成,李某訴至法院,要求撤銷合同,返還郵票。

❹ 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平人權益保障法》制定的根據是A憲法B民法通則C婚

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是以中國的根本大法《憲法》為依據的。

2015年最版新修正的《中權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一條就明確,「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發展老齡事業,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美德,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❺ 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這句話體現了民法的哪種基本原則

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這句話體現了民法的平等基本原則。【法律依據】:《民法總則》第四條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❻ 民法的特徵是什麼啊

第一,民法是市民法!也就是調整平等主體間人身和財產關系的法律。
第二,民法是權利法!它詳細的規定了人享有的各種民事權利。
第三,民法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❼ 民法上的平等原則,包括機會平等和結果平等

這是一個錯誤的論題,民法上機會平等和結果平等是相互對立的兩個含義。
機會平等又稱機會均等。是指社會成員獲得的生存與發展機會起點的平等和機會實現過程的平等。即每個人獲得的生存與發展之機會並不因其種族、出身、貧富、性別、性傾向等因素而有所差異。 結果平等:是指人們參與社會活動之後獲得的待遇、分配等等具有公正性。結果的公平是最終衡量公平與否的重要指標,也是人們追求公平的根本目的。
作為社會發展的經常性手段和持續性動力,機會平等比結果平等更重要。結果平等的日常使用,容易引發社會的普遍惰性而導致無效率。現實地看,權利或機會的平等在眼下的中國仍然是緊迫的和首要的,當然,結果的不平等也必須限制在一定的幅度內。機會平等反對出身、裙帶關系的優先,反對權力的壟斷和尋租,也反對不根據才智、志向平等地參與公正競爭的任何分配地位的
標准。機會平等主張普遍性而不是特殊性,靠成就而不是靠承襲歸屬。結果的完全或絕對的平等當然是不可期的,因為一方面它不可避免地要犧牲權利或機會的平
等,另一方面在當前的經濟文化教育背景下,會造成一個缺乏競爭、效率和發展動力的社會。

解讀民法通則:

《民法通則》第3條規定:「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民事主體地位平等原則,是我國民法將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作為其調整對象的必然表現。民法的平等原則集中反映了民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的本質特徵,也是全部民事法律制度的基礎。市場經濟最本質的特徵就體現在主體之間的平等性上。
平等原則最本質的內涵就是人格的平等,即形式平等、起點平等、機會平等(否則會影響其他方面的平等待遇)、同等情況同樣對待。平等原則構建了市場經濟的基礎,在政治層面上也是最為根本的原則。正是在平等的基礎上才能產生近現代社會的各項民主制度。現代法治社會以貫徹「平等原則」為特徵,而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必然要求具體體現為民法所確認的主體的平等地位和責任自負原則、造成損害應根據損益相當的准則進行賠償的原則、對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平等保護的原則等,民法的這些原則都是平等原則的具體體現。
我國民法的平等原則的具體表現是:1)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互不隸屬,享有平等的法律人格;2)具體法律關系中的平等。自由平等地協商來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3)平等地受到保護。

❽ 對民法的認識和理解

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2條從民法的對象和任務角度來看,民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條第1款對於合同所進行的概念界定,對民法的定義更為妥當的表述應為:我國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單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規中的民事法律規范。
2、含義:
民法是有國家強制力(區別於道德等)的社會生活規范 ,民法是調整社會生活中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其他關系不調整)的法律規范。民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
3、性質:
民法是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的基本法 ,民法為文明法 ,民法為行為規范兼裁判規范;在民商分立的國家,民法為商法以外的全部私法;在民商合一的國家,民法為私法的全部 ,就其內容來說,是規定權利主體有無權利、義務的法律,因此是實體法,而不是程序法 就其適用范圍來說,是施行於一國范圍內的法律,因此是國內法,而不是國際法 ,就其效力來說,是全國范圍內主體間一般通用的法律,
因此是普通法,而不是特別法。
4、分類:
作為一個法律概念,民法有實質意義與形式意義之分。
民法的調整對象是指民法所調整的各種社會關系。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人身關系。
民事法律關系主體 .民事法律關系主體是指民事法律關系中享受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和參與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
5.作用:
民法是規范社會生活的重要法律,是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民法乃是"以法律形式表現了社會經濟生活條件的准則"。它具有極其重要的功能:
一、民法可以為現代化市場經濟提供一般規則和市場活動的行為規范,是市場參與者在這些規則允許的范圍內各顯神通,開拓進取,創造最佳業績,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二、民法可以為人權提供基本保障。人權是人按其本質屬性享有和應當享有的權利。民法實質上是權利法。它首先給人的人格權、人身權、財產權等基本權利以規定和保護,為其他權利包括政治權利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護提供基礎。
三、民法可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民法體現著社會公平和社會正義。它調節著各種利益,保護人們合法地謀求自己的利益,不允許侵害社會和他人的弱肉強食,謀取非法利益。 四、民法可以促進民主政治。民法是私法。它要求私法與公法、民事生活和政治生活區
分開來。私法自治原則不僅有利於抑制行政專橫和行政過度干預,而且有利於經濟基礎的發展。這必將從客觀上推動民主政治的發展。

❾ 《民法通則》對民法的定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2條從民法的對象和任務角度來看,民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民法,是國家根據統治階級的意志,對一定范圍的財產關系和一定范圍的人身關系進行調整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民法涉及面十分廣泛。它關繫到國家的經濟建設和每個公民的衣、食、行、用、生、養、病、死、葬等一切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民法是一個重要的部門法。它主要解決以下幾方面問題:

(1)財產所有權。這是指對財產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當這種權利發生爭議或者被侵犯的時候,可以通過人民法院予以確認和保護。保護合法所有權主要採取:恢復原狀、返還原物、排除妨害、賠償損失、確認產權等方法。

(2)財產流轉中的合同關系。合同,是產生財產流轉的根據。依法簽定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雙方都必須遵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在法律上,要承擔經濟責任,會受到法律制裁,如科罰違約金、罰款、賠償損失等。合同制度在我國適用范圍很廣。常見的有:買賣、供銷、農副產品守。收購、信貸、借貸、租賃、借用、承攬、運輸、基本建設包工、信託、保險等。

(3)知識產權。這是個人或集體對其智力成果享有的專有權,如著作權、發明權、專利法、商標權等。這些智力成果,本身是精神財富,沒有直接的經濟內容,但有些又與物質財產密切聯系。我國通過發明獎勵條例、技術改進獎勵條例、專利法、商標法等法規,調整上述人身非財產關系,確保作者、發明人等對智力成果的專有權,以及轉讓和繼承的權利。 我國的民法通則,是我國對民事活動中一些共同性問題所作的法律規定。

❿ 民法178條是衡平規定嗎

第一百七十八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釋義】
當事人申請再審不同於法院系統或者檢察系統提起再審。就申請再審的范圍來看,針對的是已經生效的判決和裁定、不予受理以及駁回起訴的裁定和已經生效的調解書,特別注意針對調解書申請再審應該有證據證明調解並非出於自願或者調解協議不合法。而對已經生效的解除婚姻的判決不得申請再審,不過離婚案件中關於財產分割部分可以申請再審。按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以及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審理的案件也不得申請再審。最後依審判監督程序處理後維持原判的案件也不得申請再審。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改變了原申請再審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的規定,以解決當事人多頭申訴、反復申訴,人民法院的重復審查局面,減少當事人的訟累,節約司法資源。同時也避免了由原審人民法院自己糾錯可能會帶來的不公正,保障當事人的權利,更有效地恢復當事人對司法系統的信任,又可以保障人民法院能夠公平地審理案件。
同一人民法院根據本條的規定,對同一案件只能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一次,但不包括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再審申請審查後用通知書駁回的情形。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03、206-209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發回重審和指令再審有關問題的規定》第3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破產程序中當事人或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作出的債權人優先受償的裁定申請再審或抗訴應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第二審法院裁定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的案件第一審法院能否再審問題的批復》

熱點內容
多措並舉開展法律援助 發布:2025-01-20 20:13:22 瀏覽:955
法院凍結汽車 發布:2025-01-20 19:39:02 瀏覽:447
鄭州名律師 發布:2025-01-20 18:42:13 瀏覽:519
中級經濟法只看郭守傑 發布:2025-01-20 18:40:48 瀏覽:501
新疆司法拍賣網 發布:2025-01-20 18:27:06 瀏覽:509
噪音擾民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0 18:10:15 瀏覽:906
刑事案件法院旁聽 發布:2025-01-20 17:42:50 瀏覽:486
職業衛生法律知識櫥窗資料 發布:2025-01-20 17:37:23 瀏覽:497
simple語法規則 發布:2025-01-20 17:12:52 瀏覽:442
法院掃描錄入 發布:2025-01-20 16:52:17 瀏覽: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