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和稅務

民法和稅務

發布時間: 2022-04-06 02:08:03

『壹』 民法是否調整借用關系或者稅收關系

民法也調整借用關系,如果有關具體問題沒有規定,可以參照借貸關系或總則規定處理。稅收關系不屬於民法調整范圍。

『貳』 稅務機關和自然人之間訂立的合同是否屬於民法調整范圍為什麼

不一定。需要看合同簽訂時的稅務機關主體身份。

若稅務機關簽訂合同時以行政主體身份簽訂合同時,該合同是行政合同。此合同不屬於民法調整范圍。
行政合同的目的是實施行政管理。行政主體簽訂行政合同的目的是實現行政管理職能,維護公共利益,而不是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如為了修建道路、橋梁、機場等公共設施,行政主體與企業簽訂的共同投資建設合同等。

若稅務機關簽訂合同時以民事主體身份簽訂合同時,該合同是民事合同。
例如辦公地址喬遷,需要裝修及購買傢具,為此簽訂的合同就是民事合同。此合同屬於民法調整范圍

『叄』 稅收民事司法應該怎樣理解

稅法與民法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公法與私法的關系。稅法作為一個新興的部門法大量借用了民法的概念、規則和原則,對稅收領域的各項活動都有著直接的影響。這不僅大量體現在稅收實體法制建設過程中,對稅收程序法也有越來越大的影響。由於稅收權力的債權性質,對各類稅收進行債權保護,需要在稅法上設定相關的民事司法保護制度予以救濟。其中稅收的優先權、代位權、撤銷權制度等,都是有關稅收債權的重要保護制度。
①稅收優先權
按照民法對優先權的定義,稅收優先權是指當國家征稅的權力與其他債權同時存在時,稅款的徵收原則上應優先於其他債權。《稅收征管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稅務機關徵收稅款,稅收優先於無擔保債權,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納稅人欠繳的稅款發生在納稅人以其財產設定抵押、質押或者納稅人的財產被留置之前的,稅收應當先於抵押權、質權和留置權執行。納稅人欠繳稅款,同時又被行政機關處以罰款、沒收非法所得的,稅收優先於罰款、沒收違法所得。」
②稅收代位權、撤銷權
稅收代位權是指欠繳稅款的納稅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而對國家稅收即稅收債權造成損害時,由稅務機關以自己的名義代替納稅人行使其債權的權利。稅收撤銷權是指稅務機關對欠繳稅款的納稅人濫用財產處分權而對國家稅收造成損害的行為,請求法院予以撤銷的權利。目前我國的《稅收征管法》第五十條對稅收代位權、撤銷權作了框架性規定欠繳稅款的納稅人因怠於行使到期債權,或者放棄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或者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而受讓人知道該情形,對國家稅收造成損害的,稅務機關可以依照該規定行使代位權、撤銷權的,不免除欠繳稅款的納稅人尚未履行的納稅義務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肆』 稅法與民法有什麼關系

稅法作為新興部門法與民法的密切聯系主要表現在大量借用了民法的概念專、規則和原則。但是屬稅法與民法分別屬於公法和私法體系,其調整對象不同、法律關系建立及調整適用的原則不同、調整的程序和手段不同。

稅法是各種稅收法規的總稱。是稅收機關征稅和納稅人據以納稅的法律依據。稅法包括稅收法令、條例、稅則、施行細則、徵收辦法及其他有關稅收的規定。稅法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頒布,或由國家立法機關授權國家機關制定公布。



(4)民法和稅務擴展閱讀:

稅法與社會再生產,特別是物質資料再生產的全過程密切相連,不論是生產、交換、分配,還是消費,都有稅法參與調節,其聯系的深度和廣度是一般行政法所無法相比的。

稅法是一種義務性法規,並且是以貨幣收益轉移的數額作為納稅人所盡義務的基本度量,而行政法大多為授權性法規,少數義務性法規也不涉及貨幣收益的轉移。

『伍』 張某與某市稅務機關因繳納稅款而發生糾紛屬於民法調整范圍嗎

摘要 您好,稅收原本就屬於《行政訴訟法》,稅收絕對不是民事法律關系,稅務機關是行政機關,納稅人是公民,如果納稅人偷逃稅款,稅務機關當然依據職權對納稅人進行行政處罰。民法的當事人是平等的,不存在一方當事人對另外一方當事人的職權。稅法究竟是屬於行政法還是經濟法,始終是法學理論界爭論的重要課題。應當說,稅法的絕大部分屬於經濟法的范圍,即國家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而稅法的形式則更多地體現行政法的特徵,如主體一方必是行政主體(稅務機關)、法律與國家行使權力直接相關(征稅權)、當事人不能將權利和義務自由處分等。因此,簡單地將稅法歸於經濟法或行政法都不準確。

『陸』 稅收法律關系與一般民事關系有何不同

稅收法律關系屬於經濟法律關系的范疇,通俗說,也就說是公民與國家之家的關系,地位是不平等的前提下。而民事法律關系屬於民法調整的范疇,也就是公民與公民、法人之間,地位是平等的前提下。
總之,關鍵看雙方地位是是否平等,有無上下級關系。

『柒』 民法概念與稅法的關系探析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手段,稅法是保障稅收的法律手段,稅收遵守稅法回的規定。
稅收是以實現國家公共財政職能為目的,基於政治權力和法律規定,由政府專門機構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財產或特定行為實施強制、非罰與不直接償還的金錢或實物課征,是國家最主要的一種財政收入形式。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手段有多種多樣,如稅收、發行貨幣、發行國債、收費、罰沒等等,而稅收則由政府徵收,取自於民、用之於民。稅答收具有無償性、強制性和固定性的形式特徵。稅收三性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它們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稅法是國家制定的用以調整國家與納稅人之間在納稅方面的權利及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稅法是稅收制度的法律表現形式。

『捌』 民法包括哪些法律

民法包括:民法總則,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侵權責任法,婚姻法,繼承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民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

民法性質:

1、民法是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的基本法。

2、民法為文明法。

3、民法為行為規范兼裁判規范。

4、在民商分立的國家,民法為商法以外的全部私法;在民商合一的國家,民法為私法的全部。

5、就其內容來說,是規定權利主體有無權利、義務的法律,因此是實體法,而不是程序法。

6、就其適用范圍來說,是施行於一國范圍內的法律,因此是國內法,而不是國際法。

7、就其效力來說,是全國范圍內主體間一般通用的法律,因此是普通法,而不是特別法。

(8)民法和稅務擴展閱讀

民法通則民事財產權相關規定:

第七十一條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第七十二條 財產所有權的取得,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起轉移,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七十三條 國家財產屬於全民所有。國家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私分、截留、破壞。

第七十四條 勞動群眾集體組織的財產屬於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包括:

(1)法律規定為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

(2)集體經濟組織的財產;

(3)集體所有的建築物、水庫、農田水利設施和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設施;

(4)集體所有的其他財產。

集體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由村農業生產合作社等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可以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

集體所有的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私分、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

第七十五條 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

第七十六條 公民依法享有財產繼承權。

第七十七條 社會團體包括宗教團體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

第七十八條 財產可以由兩個以上的公民、法人共有。

共有分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額,對共有財產分享權利,分擔義務。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權利,承擔義務。

按份共有財產的每個共有人有權要求將自己的份額分出或者轉讓。但在出售時,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的權利。

『玖』 專家請問 稅收關系 屬於民事法律關系嗎

絕對不是民來事法律關系,稅務機關源是行政機關,納稅人是公民,如果納稅人偷逃稅款,稅務機關當然依據職權對納稅人進行行政處罰。民法的當事人是平等的,不存在一方當事人對另外一方當事人的職權。

稅法究竟是屬於行政法還是經濟法,始終是法學理論界爭論的重要課題。應當說,稅法的絕大部分屬於經濟法的范圍,即國家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而稅法的形式則更多地體現行政法的特徵,如主體一方必是行政主體(稅務機關)、法律與國家行使權力直接相關(征稅權)、當事人不能將權利和義務自由處分等。因此,簡單地將稅法歸於經濟法或行政法都不準確。

熱點內容
幼兒園職業道德 發布:2024-11-17 04:30:51 瀏覽:37
新婚姻法課件免費 發布:2024-11-17 04:25:02 瀏覽:725
法律責任的比喻句 發布:2024-11-17 04:24:12 瀏覽:955
公務員遴選法律知識匯總 發布:2024-11-17 04:05:12 瀏覽:480
公安機關防控疫情法治同行 發布:2024-11-17 04:00:40 瀏覽:959
古代刑法枷 發布:2024-11-17 03:55:40 瀏覽:873
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九條 發布:2024-11-17 03:45:50 瀏覽:579
水路貨物運輸條例 發布:2024-11-17 03:45:05 瀏覽:862
依法治國以德治國辯論賽 發布:2024-11-17 03:13:19 瀏覽:507
廣西南寧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條例 發布:2024-11-17 02:52:06 瀏覽: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