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刑法
❶ 先秦刑法的介紹
先秦刑法是指先秦時期關於犯罪與刑罰的法律規范。包括禹刑、湯刑、西周刑法、春秋刑法等。
❷ 西周時期的主要刑罰原則有哪些
1.區分犯罪的故意和過失、慣犯與偶犯原則
由於周朝宣揚一慎刑」原則,因而在刑法中初步劃分了故意和過失、慣犯和偶犯的區別。《尚書·康誥》說;「人有小罪,非,乃惟終,……乃不可不殺;乃有大罪,非終,乃催災,……時乃不可殺」。這里的非青、青、惟終、非終分別是指故意、過失、慣犯和偶犯。在處刑上,故意和慣犯,雖是小罪也處重刑,過失和偶犯,雖大罪亦可減刑。此刑法原則表明了西周刑法打擊的重點,同時也反映了西周統治者在定罪量刑時,是考慮到犯罪者的主觀動機的,這說明西周時期在刑法理論上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平。
2.刑罰世輕世重原則
所謂「世輕世重」,即刑罰要隨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取輕重不同的靈活手段。《周禮·秋官·大司寇》:「掌建邦之三典,一曰刑新國用輕典;二曰刑平國用中典;三曰刑亂國用重典」。就是說,對於新征服的地區,為收取民心,要用輕刑;對於統治時間較長,治理情況較好的地區,要用中刑;對於不服從統治,犯上作亂較多的地區,要用重刑。西周的統治者已認識到,只有區別不同地區、不同情況用刑,才能使刑罰鎮壓更有力。這種思想後來被融人中國傳統的政治理論中,對以後各封建王朝影響很大。
3.赦宥原則
西周定罪量刑時體現三赦三宥的原則,體現了矜老、憐幼的寬容。所謂三赦,即「一赦曰幼弱,再赦曰老耄,三赦曰蠢合愚」。幼弱指七歲以下,老耄指八十歲以上,蠢愚指白痴、這三種人犯罪可以赦免其罪。所謂三宥,即「一曰宥不識,二曰宥過失,三曰宥遺忘」。對此三種情況皆可寬宥原諒。
4.罪疑從輕、罪疑從赦原則
西周時期為進一步體現慎刑原則,謹慎適用法律,凡是疑案難案,都採取從輕處斷或加以赦免的辦法。按《尚書·呂刑》;「五刑之疑有赦,五罰之疑有赦。」與罪疑從效相聯系的還建立了贖刑制度,因疑而赦,須繳納木同數量的贖金。
5.寬嚴適中
西周時期,在定罪量刑上強調「中罰」,即實行寬嚴適中原則。
❸ 年滿多少周歲刑法能夠判刑
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❹ 先秦法制中的五刑是指什麼
先秦法制中的五刑指的是:墨、劓、剕(刖)、宮、大辟、
先秦刑法是指先秦時期關於犯罪與刑罰的法律規范。包括禹刑、湯刑、西周刑法、春秋刑法等。先秦五刑具體施刑:1、墨,又名黥,即刻刺肌膚,填墨。有人認為甲骨文"妾"、"童"等字所從的"■"就象墨刑所用的刑具。2、劓,即割鼻。甲骨文可見,"自"本象鼻形,"■"從自從刀,象徵割鼻之意。3、剕(刖),即斷足。甲骨文有象用鋸截斷人足的字。4、宮,男子割掉生殖器,女子幽閉。甲骨文有象用刀割去生殖器的字。5、大辟,即殺、斬。甲骨文"伐"字即象以戈砍人頭之形。
❺ 簡述西周刑法的主要內容
西周的刑法原則主要有:1.區分故意還是過失:2.區分慣犯和偶犯;3.因地因時制宜;4.疑罪從赦;5.嚴寬適中;鄙視復制狗,支持原創
❻ 西周時期的主要刑法原則對於現代刑法有何意義
影響深遠,意義非凡。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唯一沒有斷承的國家。沒有斷傳承,這是啥意思?!就是說我們的刑罰是繼承了其中的精華和思想的。
一、西周刑罰歷程
西周歷代君主,把道德教化與刑罰鎮壓結合起來,形成了西周時期「禮」「刑」結合的法制特色。「以德配天」「明德慎罰」法制觀,被後世奉為政治法律制度的理想的原則與標本。明德慎罰,簡單說就是提倡德治,謹慎使用刑罰。這一主張到現在依然如此。
首先,周工制禮,周公旦將夏商以來的法律進行了總結,形成周禮,稱之為周公制禮。
其次,是呂刑。西周時期周王朝司寇呂侯所作,又稱甫刑,而尚書記載的呂刑篇是對此次法制改革的一次記錄。
又次,九刑。「周有亂政,而作九刑」。到了西周後期禮崩樂壞,階級矛盾更加尖銳,刑法制度更為發展,罪名和刑名更多了。其罪名有:放弒君王罪,違犯王命罪,不孝不友罪,暴亂罪,殺人罪,殺人劫財罪,竊盜拐騙奴隸罪,聚眾飲酒罪,等等,就製作了九刑,墨、劓、宮、刖、殺、流、贖、鞭、撲九種刑罰。
二、西周刑法內容
1、刑罰體系,死刑、和肉刑;贖刑;圜土之制:相當於後世的監獄制度;嘉石之制類似於拘役刑。
2、刑罰的適用制度:三赦之法: 對年幼無知的未成年人、年邁體衰的老人和有精神障礙的精神病者等三種人的違法犯罪,除故意殺人的重罪外,可以免予追究刑事責任。
三宥之法:對不能正確識別犯罪客體的誤傷、不能恰當預見行為後果的誤犯以及沒有主觀故意的過失等三種違法犯罪行為,可以給予減輕刑事責任的寬宥處理。 就是視其情節犯罪行為區別對待,是我國古代刑罰適用制度的重大發展。
疑罪從輕惟赦制度:對犯罪事實或罪行情節的認定以及定罪量刑有疑義或有爭論的案件施行從輕處罰或予以赦免的制度。
同罪異罰制度:不同身份等級的人犯同樣罪行,所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同,適用的處罰結果也有別。
上述西周的刑罰思想和特點,在今天的司法中都能看到其影子。疑犯從無思想,保護兒童、智障者,視其情節區別對待等等思想都在沿用。而且現代刑罰就是保護公序良俗原則的。而這些思想在西周已經趨於完善。對現代刑罰,乃至世界法律都是根源和可追溯的源頭作用。
❼ 先秦的先秦刑法
先秦時期關於犯罪與刑罰的法律規范。 相傳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建立之前,即虞舜時已有刑法。皋陶曾被舜任為掌管刑法的官。《左傳》昭公十四年載:「《夏書》曰:『昏、墨、賊、殺。』皋陶之刑也。」夏代的刑法,稱做「禹刑」。所謂「禹刑」即夏代法律的總稱,不一定是禹時制定的。古書記載:「夏後肉辟三千」、「夏後氏正刑有五,科條三千」、「夏刑三千條」等等,恐系後人揣測,未足憑信。為了加強刑法的威懾力量,夏代統治者常以「天」的名義實行懲罰,所謂「天討」、「天罰」。當時刑罰較嚴酷,動輒即「誅」、「殺」或罰為奴隸。例如,對於不服從軍令、拒絕作戰的人,不僅懲罰本人,而且戮及妻、子。
商代的刑法較夏代有新的發展。《左傳》昭公六年載:「商有亂政,而作湯刑。」湯是商朝的建立者,「湯刑」指有商一代的法律,或因最初制定於湯時,故以湯為名。由於商代法律已初具規模,以至於周朝建國之初還強調沿用殷法統治商族遺民,即刑罰斷獄要用殷之常法。 商統治者對於危害社會秩序的行為處刑極重。從殷墟甲骨文看,商代似已有墨、劓、剕(刖)、宮、大辟等五刑。
墨,又名黥,即刻刺肌膚,填墨。有人認為甲骨文「妾」、「童」等字所從的「■」就象墨刑所用的刑具。
劓,即割鼻。甲骨文有「■」字。「自」本象鼻形,「■」從自從刀,象徵割鼻之意。
剕(刖),即斷足。甲骨文有象用鋸截斷人足的字。
宮,男子割掉生殖器,女子幽閉。甲骨文有象用刀割去生殖器的字。
大辟,即殺、斬。甲骨文「伐」字即象以戈砍人頭之形。
商代末,統治者還施用其他種種殘暴刑罰。紂王設「炮烙之法」,即銅柱上塗油,用炭燒紅,令罪犯行於上,墮炭火中。商統治者還在各地設置監獄,並以刑具拘繫囚犯。甲骨文「執」、「圉」等字所從的「羍」,即古文獻中的「梏」字,意為拲手的刑具。《周禮·掌囚》鄭玄註:「在手曰梏,在足曰桎。」 西周時期,國家制度進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也有新的發展。傳說西周立國之初就訂出「刑書」九篇,周穆王時司寇呂侯又作《呂刑》。鑒於商末重刑辟曾激起人民的強烈反抗,周族統治者認識到僅依靠暴力鎮壓並不能維持其統治,於是提出了「明德慎罰」的主張,產生了刑罰的目的在於預防犯罪的思想,在刑法中初步劃分了故意(非眚)和過失(眚)、一貫(惟終)和偶犯(非終)的區別。對於故意和一貫犯罪,雖是小罪也處重刑;過失和偶犯,即使情節嚴重亦可減刑。當時還提出了較為明確的定罪概念,如「毀則為賊,掩賊賄為盜,盜器為奸」。主張斷獄定罪,須有事實根據。有關五刑的訟辭,也須核實,驗證可信,方可實施刑罰。難於確定的疑案,更要慎重處理。西周時期基於「明德慎刑」、「庶獄庶慎」思想所確立的一些刑法原則,是對中國古代刑法理論的巨大發展。
西周時期,為了加強國君的統治地位,凡侵犯君主的行為,均被認為是最嚴重的犯罪,處以最重刑罰,所謂「放弒其君則殘之」。為了維持貴族世襲統治,加強宗法等級制度,西周時期還出現了「不孝」、「不悌」、「不睦」、「不姻」、「不敬祖」等罪名,認為「不孝不友」為「無惡大憝」,「刑茲無赦」。為了保護貴族私有財產免受侵犯,周代刑法加重了對侵犯私有財產的處刑。《尚書·費誓》:「無敢寇攘,逾垣牆,竊馬牛,誘臣妾,汝則有常刑。」
據文獻和銅器銘文可知,西周時期除「五刑」之外,還有鞭、贖等刑罰。鞭,相傳周代以前就定為刑罰。西周晚期銅器《■■》銘文有「鞭汝千」、「鞭汝五百」等,證實西周確用鞭刑。贖,是用財物抵消肉刑或死刑的刑罰。《尚書·呂刑》有:「墨辟疑赦,其罰百鍰」,「大辟疑赦,其罰千鍰」。《■■》:「今大赦女(汝),便(鞭)女(汝)五百,罰女(汝)三百爰(鍰)」,與《呂刑》篇所記相合。 春秋初期各諸侯國基本上沿用西周時的法律,中葉以後,社會政治、經濟的深刻變革促進了法律制度的變化。各諸侯國執政的統治者適應新的形勢,陸續公布了新的成文法。《左傳》昭公六年記:「鄭人鑄刑書」,杜預註:「鑄刑書於鼎,以為國之常法」。此後三十年,鄭國大夫鄧析為了貫徹自己的主張,曾自行修改舊法,另編刑書。因書寫於竹簡上,史稱「竹刑」。後為鄭國採用。繼鄭鑄刑書之後,公元前513年,晉趙鞅、荀寅也將范宣子執政期間制定的法律鑄於鼎上,史稱「刑鼎」。
「刑書」、「竹刑」、「刑鼎」均不傳世。但從立法者所推行的政策來看,春秋各國頒行的新法,無疑有利於社會的發展。而且公布成文法的本身,就突破了「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的舊傳統,是對貴族壟斷法律特權的沉重打擊。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繼春秋中葉以來公布成文法的潮流,陸續制定了實質上是君主專制國家的法律。魏文侯時李悝所著《法經》,則是春秋以來各國立法之大成。《法經》分盜、賊、囚、捕、雜、具六篇,前四篇為「正律」,內容主要是懲治「盜」、「賊」的法律規定,「雜律」規定的是除「盜」、「賊」以外的其他各種罪名與刑罰。「減律」是根據不同情節加重或減輕處罰的規定。
《法經》的出現,是中國古代法制史上的一大發展。在體例上,《法經》以罪名為綱,所謂「皆罪名之制」。較以前以刑名統罪名,即將處相同刑罰的罪名列入同一章節,更為科學,是法典編纂的重大變化。《法經》以刑法為主,雜以訴訟法和其他法律內容的體系,對後代的立法有深刻影響。
❽ 古代周王的刑法有哪些
周王朝有嚴格刑罰,「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周禮以父系社會體制之下形成的宗法制為基礎,用以調解和調節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和關系。刑罰是用來控制、鎮壓平民,有死刑、墨刑、流刑、鞭刑、贖刑等刑罰和一套訴訟審判制度。
1、西周在《禹刑》和《湯刑》的基礎上,制定了《九刑》。
《九刑》的主要內容,就是在於嚴厲懲治那些所謂「盜」、「賊」的行為,維護奴隸制度的基本法則和奴隸主貴族的根本利益。據《尚書·呂刑》所記,周代的刑罰,有墨(臉上刺字塗青)、劓(割鼻)、刖(斷足)、宮(男去勢,女禁錮)、大辟(斬首)五刑。此外,還有鞭刑和流放。判處五刑的律條,共有三千條。法網嚴密,遠遠超過了前代。
西周法律有明顯的階級性質。據《周禮·小司寇》,貴族犯罪可受特殊處理,即所謂八議: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即使死刑,也要特別交由甸人執行。只要是有官爵的命夫、命婦,獄訟時不必親自出庭,「不躬坐獄訟」。西周中期的曶記載曶效父間的訟事,曶派遣其下屬代表出庭,取得勝訴,是很好的實例。同一鼎銘還記述在一個荒年,匡氏家眾與奴隸二十人盜取了曶穀物十秭,曶出訴訟,匡季以七田、五人作為賠償,五人成為曶奴隸。這一案例表明,當時的法律目的在於維護奴隸制的所有關系。
2、東周中後期,各國變法進一步使法律系統化。
魏國李悝所編《法經》,包括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和具法。盜法治偷竊,賊法治殺人。囚法和捕法是對盜賊偵查和逮捕的處理程序。雜法是對盜、賊以外犯罪的懲罰規定。具法是根據情況對犯罪予以減輕或加重處罰的規定。秦國本來就有族誅之刑。商鞅變法,設連坐之法,更制定了嚴厲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鑿頂、抽肋、鑊烹之刑。其它各國也競相制定嚴刑酷法。如齊有烹、殺、醞、金刀等刑,楚國有戮、肢解、烹、貫耳、鞭,笞、刖、宮、梏、礫、滅家、夷宗、三族等刑,燕有截、刳腹、系獄、劓等刑。
❾ 呂刑的西周刑法概況
西周初年即有刑法,分「輕典」、「中典」、「重典」,合稱「三典」,用以維護其統治和社會安定。西周中期,階級矛盾尖銳,周穆王命呂侯(亦稱甫侯)制定《呂刑》,有墨、劓、剕、宮、大辟五刑,共三千條。
《禮記·曲禮》(上)曰:「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先秦時期,上下有尊卑之意,亦有重輕之義,是以釋義該為「禮不卑庶人,刑不尊大夫。」而後來的統治階層扭曲為特權階級可以免予刑罰。
❿ 西周宗法製法律關系
(一)刑法西周刑法充分地體現了周初法制的指導思想。以"誓"、"誥"、"命"等形式發布的王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反映了周初法制為重大政治行動服務的要旨,體現了刑法的主要原則。
1�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則(1)因地因時制宜。
周初統治者將其領域按佔領、開辟的先後和政局穩定程度,大致分為三類地區,制定了因地制宜的原則:"刑新國,用輕典";"刑平國,用中典";"刑亂國,用重典"。
(2)區分故意(非眚)、過失(眚),慣犯(惟終)、偶犯。
(3)嚴懲犯上作亂、殺人越貨。
(4)嚴禁錯殺無辜。處理兩可的疑難案件,寧可偏寬不依常法,也不能錯殺無辜。
2�刑罰西周刑罰基本上沿用以前的五刑,外加鞭刑、撲刑、流刑、贖刑等,合稱"九刑"。
此外西周時期還有不少酷刑,處死的方式也較多。西周已出現了贖刑,斷罪有疑,可依所疑之罪的輕重,罰以數額多少不等的鍰收贖。
(二)民事法律關系1�原則上土地屬周王所有,按貴族等級層層分封。西周初期土地只能繼承,不得買賣,即所謂"田裡不鬻"。但西周中期後已經出現貴族以土地租賃、交換和充當賠償物的事例,而且事實上得到法律的承認,說明貴族對土地的處分已得到默認。
2�契約關系已較為復雜。民間買賣奴隸、牛馬和兵器、珍異之物,要通過"質人"成立"質"、"劑"。質人是市場管理人員,買賣奴隸、牛馬使用較長的契券,稱"質";買賣兵器、珍異之物使用較短的契券,稱"劑"。
借貸契約採用"傅"、"別"的形式。"傅"即債券,債券一分為二稱"別"。債權人持左券,債務人持右券。法官以債券為憑,審理有關債權、債務糾紛案件。春秋時期審理這類糾紛,大多要債務人以右券與債權人以左券相合,以作判斷。
(三)婚姻、家庭和繼承西周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所謂一妻,指的是嫡妻只許一個。這是由宗法制十分重視嫡庶之別所決定的。然而,父權家長制決定了男子在家庭中的主宰地位,因此,在貴族之家,實際上往往不是一男一女結為夫妻,而是男子以種種名義佔有妻以外的多個女子,並使之制度化。
西周時婚姻成立須具備以下要件:(1)"父母之命",必須得到父母的指示與主持;(2)"媒妁之言",必須由媒妁居間撮合;(3)"同姓不婚";(4)成立婚姻的程序條件:"六禮"(實際主要實行於貴族之間),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在解除婚姻方面,丈夫居主動地位。不僅如此,公婆和丈夫還有種種理由迫使婦女陷於被遺棄的悲慘境地,是為"七出"即無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盜竊、妒忌、惡疾七種棄妻理由。但是已婚婦女在三種情況下,可以不被夫家休棄,即"所謂"三不去":"有所取無所歸";"與更三年喪"及"前貧賤後富貴"。在這三種情況下不得以七出為理由遺棄妻子。
繼承方面,宗法制嚴格確定嫡長子的繼承權。貴族的權位及財產均由嫡長子繼承。在財產方面,庶子與女子均無所謂"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