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行為6

民法行為6

發布時間: 2022-04-06 21:27:57

❶ 民事法律行為條件都是什麼

一、有效民事法律行為: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意思表示真實;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二、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
三、無效民事法律行為: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3、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4、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5、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6、經濟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7、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無效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沒有法律效力
四、可變更或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1、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2、顯失公平的。被撤銷的民事行為效力自法院撤銷後無效。

❷ 民事行為和民事法律行為的區別是什麼

民事行為和民事法律行為的區別是民事行為是民事主體以意思表示為要素設立、行使、變更、終止自己的民事權利或義務,這其中合法的行為稱之為民事法律行為。

主要不同點如下:

1.性質不同。民事法律行為是行為人的合法行為,這種合法行為的目的在於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義務;而民事行為包括有效的民事行為和無效的民事行為,合法的民事行為和非法的民事行為。

2.法律後果不一樣。行為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可以產生預期的法律後果。民事法律行為是合法行為,受法律的保護。民事行為有合法與非法、有效與無效之分。對於非法的或無效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不受法律保護。

(2)民法行為6擴展閱讀:

民事行為,是自然人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行為。該行為區別於不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比如道德行為、情誼行為等,也區別於其他法律領域的行為,比如犯罪行為、行政行為等

《民法總則》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是指民事主體(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通過意思表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以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目的,具有法律約束力,屬於合法民事行為。民事法律行為為《民法總則》所採用,民事法律行為的上位概念是民事行為,具有表意性和目的性,排除了事實行為;同時民事法律行為是合法行為,以適法性為特徵,不包括無效民事行為、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以及效力未定民事行為。嚴格稱謂是「法律行為」,中國民法稱民事法律行為。

❸ 民事行為的分類

民事行為又稱意思表示行為,分兩種,合法民事行為,和非法民事行為兩類。合法的民事行為即民事法律行為。非法民事行為又分為三種:確定無效;可變更、可撤銷;效力待定。
法學中代理的意思是,委託他人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民事行為,並自行承擔其行為造成的權利義務的行為。

❹ 民事法律行為

有效,孫甲1992年6月出生,到2008年2月(過年)時年齡16歲,不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但購買手機屬於與其年齡相當的民事行為,所以孫甲的民事行為有效,不須由其法定代理人追認.

❺ 民事法律行為有哪幾種

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版法民事行為。行為權分類 :1、單方民事法律行為和多方民事法律行為 ;2、有償民事法律行為和無償民事法律行為 ;3、諾成性民事法律行為和實踐性民事法律行為 ;4、要式民事法律行為和非要式民事法律行為 ;5、單務民事法律行為和雙務民事法律行為 ;6、主民事法律行為和從民事法律行為 ;7、有因民事法律行為和無因民事法律行為。
訂立合同,訂立遺囑,確立婚姻、收養關系,處分財產權益,贈與等,只要符合法律規定就是民事法律行為。

❻ 民事行為的種類及其法律後果是什麼

民事法律行為。我國民法通則第54條定義:「民事法律行為是指公民、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的上位概念是民事行為,具有表意性和目的性,不包括事實行為;民事法律行為是合法行為,以適法性為特徵,不包括無效民事行為,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和效力未定的民事行為。

二、民事法律行為的特徵

1、民事法律行為是民事主體實施的以發生民事法律後果為目的的行為。強調必須是民事主體實施的;必須有主觀目的性。

2、民事法律行為是以意思表示為構成要素的行為。這是民事行為與 事實行為的基本區別。

3、民事法律行為是合法行為。只有合法的民事行為,才能產生當事人預期的民事法律後果,才能得到法律的認可和保護。

三、民事法律行為的分類

1、單方行為,雙方行為,多方行為。

單方法律行為是指僅由一方行為人的意思表示就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如設立遺囑、債務的免除等。

2、有償行為與無償行為。

區分的意義:(1)對行為性質的認定,如買賣還是贈與;(2)對行為效力的認定,如無償行為就沒有顯失公平的認定問題;(3)對行為人責任的認定,有償的相對較重。

3、諾成行為與實踐行為。

諾成性行為僅依行為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就可成立;而實踐性行為除意思表示一致外,還需要物的交付才能成立。

4、要式行為與不要式行為

不要式行為由當事人自由選擇行為方式;要式行為當事人必須採用法定方式或約定形式。

5、主行為與從行為

從行為具有附隨性,主行為無效或消滅,從行為也隨之無效或消滅。

6、獨立行為與輔助行為

獨立行為指行為人憑借其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行為;輔助行為是指

不具有獨立內容,而僅僅是輔助其他行為生效的行為,如追認行為。

7、財產行為與身份行為

財產行為是以發生財產上法律效果為目的的行為,財產行為的後果

是在當事人之間發生財產上的權利義務變動。財產行為通常又可分為處分行為和負擔行為。

身份行為是指以發生身份上法律效果為目的的行為,其結果是在當

事人之間發生身份關系的變動,如結婚、離婚、收養行為等。

區別的意義在於:(1)適用法律規范不同,適用財產法或身份法;(2)法律效果的性質不同,身份行為的目的在於維持倫理秩序,應特別尊重當事人意志,通常不能代理。

8、有因行為與無因行為

有因行為是指與原因不可分離的行為,在有因行為中,原因不存在,行為就不生效;無因行為是指行為與原因可以分離,不依原因為要素的行為。

此外,民事法律行為還可以區分為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生前行為與死因行為等。

四、民事法律行為的形式

1、口頭形式。主要以談話方式進行,也包括電話交談、託人帶口信、當眾宣布自己的意思等。

2、書面形式。又分為一般書面形式和特殊書面形式。

一般書面形式是指用文字來進行意思表示。如書面合同、授權委託書、信件、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

特殊書面形式通常包括公證形式、鑒證形式、審核登記形式。

此外,還有默示形式,指行為人並沒有直接表示其內在意思,只是根據他的某種行為,按照邏輯推理的方法,或者按照生活習慣推斷出行為人內在意思的形式,默示形式還可分為推定形式和沉默形式。

五、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是指行為人把進行某一民事法律行為的內心效果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達於外部的行為。

意思與表示不一致的若干情況:

1、虛假表示。又稱真實保留,指行為人把真實意思保留心中,所作出的表示行為並不反映真實意思,是一種自知並非真實的意思表示。

通識認為虛假表示原則上有效,表意人應受該表示的約束,但相對人明知表意人的表示與意思不一致的,該表意行為無效。

2、偽裝表示。指表意人與相對人通謀,不表示內心真實的意思表示。如債務人為逃避債務與友人通謀製造假債權或虛偽讓與財產。

通識認為表意人與相對人通謀所為的意思表示原則上無效,但為保護交易安全,不得以其無效對抗善意第三人。例如甲將財產虛假讓與乙,而乙又將該財產賣給丙。而丙又為善意,丙就可以取得該財產的所有權。

3、隱藏行為。指表意人為虛假的意思表示,但其真意為發生另外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示。例如甲欲贈乙一萬元,恐家人反對,就偽書一萬元的買賣合同。買賣是虛,贈與是實。

通識認為,隱藏行為中的虛假意思表示無效,隱藏的真實表示是否有效,應以相關法律來確定。

4、錯誤。指表意人為表意時,因認識不正確或久缺認識,以致內心的真實意思與外部的表現行為不一致。(重大誤解)錯誤與偽裝表示和虛假表示在意思行為上都是不真實的,但錯誤不是故意的,而後者則是有意為之。

通識認為,意思表示的內容有錯誤或表意人若知其真情限性不為意思表示的,表意人可將其意思表示撤銷。

5、誤傳。指由於傳達人或傳遞機關的錯誤而使表意人的意思表示發生錯誤。

《民通意見》第77條規定:意思表示由第三人義務傳達,而第三人由於過失轉達錯誤或沒有轉達,造成他人損失的,一般可由意思表達人負賠償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

❼ 民事法律行為的形式有什麼

形式:

《民法總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特定形式的,應當採用特定形式。

在我國,民事立法確認民事法律行為可採用的形式包括:明示形式和默示形式兩大類。

明示形式

所謂明示形式就是行為人用積極的、直接的、明確的方式表達其內部意思於外部,具體包括用言語進行表達內心意思的口頭形式;用文字表達內心意思的書面形式及其他形式,所謂其他形式具體可表現為視聽資料形式和須經特定主管機關履行特定手續的特殊書面形式,諸如公證、審核批准、登記等。

(1)口頭形式

口頭形式是行為人通過言語表達其內心意思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諸如當事人之間當面交談、電話聯系等。口頭形式是社會公眾在社會生活中廣泛適用於民事法律行為的形式。

其優點是快捷、迅速,但是,因其缺乏客觀記載,在發生糾紛時難於取證,所以,口頭形式大多用於即時清結的小額交易行為,而金額較大的、非即時清結的民事法律行為,則不宜採用口頭形式。

(2)書面形式

書面形式是行為人以文字元號為表達內心意思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

書面形式的優點是通過文字元號將行為人所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的內容客觀地記載於一定的載體上,成為確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的依據,有利於防止民事活動中的異議和便於民事糾紛的處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1條的規定,(訂立合同的)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3)其他形式

①視聽資料,就是行為人通過錄音、錄像等所反映的聲音和形象以及電子計算機所儲存地資料表現民事法律行為內容的形式。

②公證就是由公證機關對於民事法律行為的真實性和合法性予以審查並加以證明的方式。公證的作用僅僅是證明民事法律行為上真實的和合法的。當發生爭議時,經過公證的民事法律行為具有最強的證據力,當事人不得以其他形式的證據否認公證的效力。

應當強調的是,我國法律行為未經公證的,並不影響其法律效力。

③審核批准就是指依法必須經有關主管機關審核批准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

④登記形式就是指依法必須向有關主管機關辦理登記才能生效的形式。在我國,基於不動產的公信原則。與不動產(如房屋、土地、交通工具等)相關的民事法律行為一般都依法要辦理登記。這是此類民事法律行為的必備形式。

默示形式

默示形式是指不依賴語言或文字等明示形式,而通過某種事實即可推知行為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形式。行為人雖然並沒有作出明示的意思表示,但根據法律的規定,可以認定行為人的某種客觀事實狀態就是表達同意進行民事活動的意思。

法律對民事法律行為的默示形式是有嚴格限定的。只有在法律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能認定行為人以默示的形式表示其意思,例如,我國繼承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

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2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沉默形式

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符合當事人之間的交易習慣時,才可以視為意思表示。

(7)民法行為6擴展閱讀:

《民法總則》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是指民事主體(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通過意思表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以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目的,具有法律約束力,屬於合法民事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為《民法總則》所採用,民事法律行為的上位概念是民事行為,具有表意性和目的性,排除了事實行為;同時民事法律行為是合法行為,以適法性為特徵,不包括無效民事行為、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以及效力未定民事行為。

嚴格稱謂是「法律行為」,中國民法稱民事法律行為。

行為分類

1、單方民事法律行為和多方民事法律行為

2、有償民事法律行為和無償民事法律行為

3、諾成性民事法律行為和實踐性民事法律行為

4、要式民事法律行為和非要式民事法律行為

5、單務民事法律行為和雙務民事法律行為

6、主民事法律行為和從民事法律行為

7、有因民事法律行為和無因民事法律

參考文獻:網路-民事法律行為

❽ 5 怎樣判斷一個當事人是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 6 行使撤銷權引起的法律後果

年滿18周歲的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年滿10周歲不滿18周歲具有限制性民事行為能力;十周歲以下是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另外,完全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也是無行為能力,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為限制性民事行為能力人
民事行為被撤銷後,自始無效

❾ 導致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情形有哪六種

是七種。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五十八條 下列民事行為無效: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
(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
(三)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
(四)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五)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六)經濟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
(七)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無效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熱點內容
合同法法條釋義第二十二條 發布:2024-11-17 00:32:20 瀏覽:971
法學專業好找工作 發布:2024-11-16 23:56:47 瀏覽:835
刑法專題課件 發布:2024-11-16 22:30:08 瀏覽:487
海商法中的承運人義務 發布:2024-11-16 22:20:05 瀏覽:463
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2018 發布:2024-11-16 22:19:06 瀏覽:331
按勞動法工資怎麼算的 發布:2024-11-16 21:33:30 瀏覽:158
刑訴應當法律援助的對象 發布:2024-11-16 21:25:37 瀏覽:118
2011年社會保險費法 發布:2024-11-16 21:09:42 瀏覽:252
司法局開展民法典贈書儀式 發布:2024-11-16 21:07:53 瀏覽:196
勞動法做六休一 發布:2024-11-16 20:54:10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