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意與司法審判

民意與司法審判

發布時間: 2022-04-07 23:32:42

A. 輿論和民意應該影響司法判決結果嗎

原則上說,法院的判決是需要考慮社會和輿論的影響,而且法官肯定不可避免的會受到輿論的影響。
具體而言,大概有這么幾個層面:
(1)法律是固定不變的,社會生活則是不斷發展的。法律的原有規定脫離社會現實的情況是很可能發生的,在這種情況下,法官對原有法律作出變通的闡釋或者更加復雜的技術處理,使其符合社會現實生活是必須的;
(2)有一些法條本身已經規定了,在審判過程中需要考慮社會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考慮社會輿論是依法辦事,自然也是可行的。當然這樣的法條本身是否合理可以探討;
(3)司法審判的結果不是封閉的,有些審判會反過來對社會產生影響。所以在判決一些社會共同關注的案件時,考慮判決可能導致的社會影響也是必要的。舉個可能有點敏感的例子,南京彭宇案的判詞從純法律上看可能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卻產生了非常壞的社會影響。盡管輿論的解讀都是建立在對判詞誤讀的基礎之上,但判詞本身其實也可能斟酌的更好。
(4)法官也是生活在社會中的,肯定會讀報、看電視,可能還會刷微薄,盡管法官本人可能不一定能夠意識到,但輿論對於法官的影響在客觀上肯定是存在的。說到底法官所有的經歷、受到的教育、意識形態,心情好壞都有可能對於一個具體審判產生影響,這一點是無需諱言的。
回到問題本身,法官當然不應該因為輿論就作出偏離法律規定的事情,但也不能矯枉過正,要求法官拒絕考慮社會輿論。法官在審判的時候,絕不僅僅是找一個法條,套到事實上面那麼簡單,相反一個法官需要考慮許多不同的因素,當然對於法官來說,這也是更加高的要求了。

B. 如何正確對待民意與形事司法的關系

在「民意」影響審判過程乃至結果的大背景下,正確處理兩者關系成為公正審判的必須。刑事立法、執法階段,應讓法律充分考慮民意,在刑事司法階段則應讓法律處於獨立的位置,嚴格按照法律,遵循刑法的基本原則(罪行法定原則、平等適用刑法原則、罪刑相適應原則),使個案公平司法審判。

C. 司法和民意!誰能提供些法律案例或者這方面的觀點,論據啊

有個案例不知道你聽說過沒有,發生在四川瀘州,大致情況是某男通過遺囑把財產遺贈給了「二奶」,其妻拒絕交付財產,「二奶」向法院起訴的案例,搜索上述關鍵詞,應該能找到,下面說說我的觀點。

上述案件基本上是民意戰勝了法律規則,盡管也可以通過法律的所謂公序良俗原則自圓其說,但是在本案中法律的權威和剛性還是受到了挑戰,只是挑戰的對手是看似神聖的民意。法律之所以為法律,根本原因是其反映民意——這是應然,現實中卻非必然和絕對——這是法律公正的基石;法律有普適性和穩定性,他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時也意味著它不可能朝立夕改,因為法律的剛性而造成某些實質不公是實行法治付出的必要代價,這種不公正是完善法律的動力之一。

這其實牽涉到形式正義和實質正義的問題,我國向來有重視後者的傳統,對於前者卻考慮較少。簡單的說,尊重形式就要求有法必依;看重實質就會動輒跳出形式的程序即法律,而追求人眼中所謂的正義,事實上是一種人治,法律沒有得到完全的尊重,沒有必然的適用性,只是選項之一。亞里斯多德的法治觀就包括兩重含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地服從,而大家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所以我認為,一旦法律合乎程序地確定,就不能夠隨意地由所謂民意來撼動它的權威。

當然,我的論點都是在既存法治社會的框架之下,上述結論的前提,也是被遵守的法律是一種反映民意的「良法」,這樣,人民遵從的邏輯上應該是自己的意志。所以我認為民意的表達應該主要通過立法程序真實全面地表達,在司法過程中,基於已經被上升至法律的民意的權威,基於司法權的必要獨立性,不宜被民意過多地干擾。就像你說的民意具有不穩定.不確定性,法律的形式卻與之對立,為什麼這樣呢,因為在創建規則的過程中,需要固化不穩定的民意。

你說的現實的確很常見,有法律本身的質量問題,也有人的形式法治觀念淡漠的問題。民意在任何時候都很重要,在當前的法律框架之下,確有必要增加法律與民意之間的互動渠道。不僅在立法制度上(這個不是今天討論主題),在法律執行過程更有必要,因為法律從它一出生就已經落後於時代了。但是互動的途徑必須規范化,否則不難想像,司法審判過多地屈從民意,憑著我們那麼多炒作高手和策劃精英,泛濫的「民意」肯定把法院取而代之。司法中的民意如何表達,我的想法是通過程序規范,指定民眾參與的路徑,大開言路的同時,也不會沖擊制度,損害權威,否則那場面會像馬克吐溫的《競選州長》那麼混亂,法官還活不活了。

現實中,某些司法制度已經這么做了,比如國外的陪審團制度,法庭之友,中國的人民陪審員制度,都是司法過程中的民意表達。就像我剛才說的,法律的工作是某種固化,你也可以說是僵化。什麼是民意?這是個問題。民意表達呢?所以還是法律或者規則來說話,讓你在法的框架里表達,不然你表達的就不是民意,你的表達就是干擾司法公正。另外,司法中的民意表達也不完全是法律保留式的,即法律規定了你才能做;在民眾監督和輿論評價這方面,民意表達的手段是應當得到足夠寬容而多種多樣的,但仍然以司法獨立為底線。這要求法官夠堅強夠專注,其前提都是夠專業,可是…

最後正面回答你的問題,司法應當獨立,因為只有獨立才能公正。它本身不能直接為民意所左右;但是當司法制度存在合適的民意參與的路徑,兩者就能夠實現某種雙贏,因為這里民意介入的是一種程序,程序能夠同時引導出秩序和變數,後者能讓人積極參與,前者則可以維系法律的穩定和社會的有序,這是值得珍視的法律價值之一。

呵呵,被逼著寫了回論文。

D. 法律和民意是什麼關系

司法機關與社會民眾之間的關系,主要體現在司法裁判和民意之間。所謂民意,又謂民心、公意,是大多數社會成員對與其相關的公共事務或現象所持有的大體相近的意見、情感和行為傾向。

由於具有較高的法律素養和司法經驗,法官往往根據理性思維和邏輯推斷對案件予以裁判。由於考察問題時立足點的不同,判決與民意之間有時會存在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的彌合不但需要法官的審判智慧和技巧,而且需要相應的民意溝通和引導機制。

法官是社會糾紛的終局裁判,擔負著守護法律、維護社會正義的使命,遵從法律是法官的職責和生命,法律是抽象性和專業性的規范,判決是法官依據法律對案件進行邏輯推理的結果。因此,單就法律適用而言,它應該是理性思維的產物。

但法律適用需要取得社會的認同,如此才能培養人們對司法的尊重和對法律的信仰。應提高法院裁判的可接受性,司法過程不是一個單純從事實出發,機械依據法律邏輯就能得出唯一正確裁判結論的「自動售貨機」。

如果判決總是背離社會民眾對法律的理解,或者法律的適用經常超出民眾對法律的解讀判斷,就會出現兩種負面效應:要麼是社會民眾不信任法律,要麼是社會民眾恐懼法律。不過,民意有時具有非理性特徵,民意在形成過程中往往包含著躁動等情緒,因此,司法又必須引導民意。

(4)民意與司法審判擴展閱讀:

民意溝通渠道尚不夠順暢,設置科學合理的民意溝通、傳達渠道頗為緊迫,從案件審判進程看,民意溝通可分為事前溝通與事後溝通兩種形式,事前溝通是判決之前的疏通,這種情況往往是案件在判決之前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反響。

刑事訴訟法規定,法院審判需採取陪審制,即由代表社會公眾的陪審員與審判員共同審理案件。由於司法活動的特殊性,司法制度和司法活動常常過於追求規范化,在實踐中容易導致過度程式化甚至行政化的傾向。陪審制讓非法律專業人士參加審判,可以使法律裁決與普通人的良知和判斷最大限度的結合。

E. 給司法審判和民意下個定義

你好,我看到你的問題,感覺很有意思,下面是淺見,絕對原創:
1.司法審判:司法審判是司法機關根據現有法律對客觀事實進行審判。我國是成文法國家,司法審判的依據是各部門法。成文法的特點是具有滯後性,也就是說在相關法律事實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根據民意形成法律,來約束人們的行為。
2.民意:廣義的講,是指廣大人民群眾的真實意願;狹義上說,是老百姓想要的。
3.你們要辯論的應該是司法審判是否真實代表民意吧?簡單的說兩者間的關系:
a.司法審判的依據是法律條文,法律的淵源主要是憲法,憲法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反應的是全國人民的意願。也就是說司法審判是應該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的。
b.由於我國是成文法國家,法律的制定具有滯後性。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各種新的法律關系及法律事實不斷更新。因此,司法審判有時包涵不到所有的民意。
C.法律是最底線的道德,他反應民意的同時也追求絕對的公平公正,因此,法律在作用的過程中可能有時候會顯得沒有人情味,甚至審判的結果讓人感覺不是很公正,與人們的意願相悖;這是因為,我國遵循的事程序正當優先原則,結果正當相對程序正當要後,因此,有時嚴謹的法律程序卻產生出相對不是很公正的結果。
註:辯論的關鍵點就在司法審判所代表的是"絕大多數人「的意願,而不是所有人;(如果你是反方)你可以說法律是國家行使職權的機器,代表的是統治階級的意志,兼顧民意,嘿嘿,上邊言論不要隨便亂用啊,我國還是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

希望我的努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您有些許的收獲或啟發,請採納,謝謝~(哦~,終於打完)

F. 談談司法公正與網路民意的關系

網路民意對司法公正有監督作用。
網路民意可以促使公法公正。按法律辦事。

司法公正不受網路民意影響,堅持其公正性。

司法公正反過來引導網路民意向公正、公平方向發展。

G. .如何處理司法與民意關系。

司法機關與社會民眾之間的關系,主要體現在司法裁判和民意之間。所謂民意,又謂民心、公意,是大多數社會成員對與其相關的公共事務或現象所持有的大體相近的意見、情感和行為傾向。

由於具有較高的法律素養和司法經驗,法官往往根據理性思維和邏輯推斷對案件予以裁判。由於考察問題時立足點的不同,判決與民意之間有時會存在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的彌合不但需要法官的審判智慧和技巧,而且需要相應的民意溝通和引導機制。

法官是社會糾紛的終局裁判,擔負著守護法律、維護社會正義的使命,遵從法律是法官的職責和生命,法律是抽象性和專業性的規范,判決是法官依據法律對案件進行邏輯推理的結果。因此,單就法律適用而言,它應該是理性思維的產物。

但法律適用需要取得社會的認同,如此才能培養人們對司法的尊重和對法律的信仰。應提高法院裁判的可接受性,司法過程不是一個單純從事實出發,機械依據法律邏輯就能得出唯一正確裁判結論的「自動售貨機」。

如果判決總是背離社會民眾對法律的理解,或者法律的適用經常超出民眾對法律的解讀判斷,就會出現兩種負面效應:要麼是社會民眾不信任法律,要麼是社會民眾恐懼法律。不過,民意有時具有非理性特徵,民意在形成過程中往往包含著躁動等情緒,因此,司法又必須引導民意。

(7)民意與司法審判擴展閱讀:

民意溝通渠道尚不夠順暢,設置科學合理的民意溝通、傳達渠道頗為緊迫,從案件審判進程看,民意溝通可分為事前溝通與事後溝通兩種形式,事前溝通是判決之前的疏通,這種情況往往是案件在判決之前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反響。

刑事訴訟法規定,法院審判需採取陪審制,即由代表社會公眾的陪審員與審判員共同審理案件。由於司法活動的特殊性,司法制度和司法活動常常過於追求規范化,在實踐中容易導致過度程式化甚至行政化的傾向。陪審制讓非法律專業人士參加審判,可以使法律裁決與普通人的良知和判斷最大限度的結合。

H. 司法審判應該考慮民意嗎

法律規定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個人的干回涉.
審判以法律,法規為判案依據,參照規章,政策不做為判案依據.
對於民意,既不屬於法律法答規,也不屬於政策.屬於社會環境 .從嚴格司法角度講司法審判不得以民意做為依據.
但如果從道德上講,民意應該屬於司法審判中應該考慮的一個因素.比如某人是一惡霸,長年欺負百姓和家人,家人忍無可忍把他殺害,相當於大意滅親,從法律上講家人屬於故意殺人罪.但全村老百姓聯名請求法院寬容.司法實踐中確實存在法院考慮了民意做的判決.
但個人認為,民意不得做為審判的依據.如果以民意作為依據,可能會出現很多錯案.

熱點內容
法院黃院長 發布:2025-01-20 07:01:50 瀏覽:301
上海市法院文員 發布:2025-01-20 05:17:23 瀏覽:320
法院執行情況 發布:2025-01-20 05:12:55 瀏覽:475
新浪微博法院 發布:2025-01-20 04:56:08 瀏覽:697
公司與股東的法律關系 發布:2025-01-20 04:54:37 瀏覽:956
婚姻法的出台時間 發布:2025-01-20 04:54:35 瀏覽:992
保證法規 發布:2025-01-20 04:37:28 瀏覽:259
行政法學歷年試題 發布:2025-01-20 03:46:34 瀏覽:516
法官和律師座談 發布:2025-01-20 03:38:35 瀏覽:220
勞動法就是個 發布:2025-01-20 02:46:29 瀏覽: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