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贈予
① 關於贈與合同的民法規定有哪些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條規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② 民法典對贈與的規定是怎樣的
民法典對贈與的規定是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或者其他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 與行為一般要通過法律程序來完成,即簽訂贈與合同。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條規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條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九條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或者其他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民法典》第六百六十條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請求交付。依據前款規定應當交付的贈與財產因贈與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毀損、滅失的,贈與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③ 民法~~贈予無效
民法為了保護每個人的利益,設置了許多制度;樓主說的問題就是民法中債的保全中債權人享有的撤銷權,規定在合同法第74條。
其實就算不看法條也可以想見,立法者不會想不到可能有人會用這一招來規避債務,既然想到就會設定一些制度來保護債權人。
④ 民法通則規定贈與是單方行為
不受法律保護
⑤ 贈與是什麼民事法律行為
贈與行為是雙方民事法律行為,是無償法律行為。
"贈與"是贈與人將自己的專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屬贈人表示接受的一種行為。這種行為的實質是財產所有權的轉移。贈與行為一般要通過法律程序來完成,即簽訂贈與合同(也有口頭合同和其它形式)。
贈與合同須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贈與人有贈與的表示,但受贈人並沒有接受的意思,則合同仍不能成立,故與饋贈這種單方行為不同。
贈與行為屬於無償行為,原則上受贈人並不因贈與合同而承擔義務,故為單務合同。
第一,贈與合同的任意撤銷。贈與合同的任意撤銷是指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得由贈與人依其意思任意撤銷贈與合同。但在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和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中,贈與人不得任意撤銷贈與合同。
第二,贈與合同的法定撤銷。贈與合同中,贈與地產的權利轉移之後,贈與人即喪失了任意撤銷贈與合同的權利。
⑥ 關於贈與合同的民法規定有哪些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版
《中華人民共和權國合同法》第191條規定: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不承擔責任。附義務的贈與,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贈與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證無瑕疵,造成受贈人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依據本條規定,贈與人對贈與財產承擔責任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無論贈與是否附義務,只要贈與人有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證無瑕疵之情形存在,造成受贈人損失的,均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二)如無第一種之情形,贈與又沒有附義務,贈與人對贈與財產的瑕疵不承擔責任;
(三)附義務的贈與,贈與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
⑦ 贈與 贈予 的法律 區別是什麼
贈與與贈予含義相同。兩者都是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回贈人表示接受的一種行為。答
這種行為的實質是財產所有權的轉移。
兩者的區別如下:
1.贈與需要有當事人雙方一致的意思表示才能成立。如果一方有贈與意願,而另一方無意接受該贈與的,贈與合同不能成立;贈予只有一方的給予 ,不需要另一方的接受與否,只要贈予方同意即可成立實行。
2.贈與是法律語言,是一種極為嚴謹的表達方式,一般要通過法律程序來完成。贈予是文學語言,並不是一個法律用語,從法律角度無此定義。
3.贈與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的一種行為;贈予是指送財物或他物給人,是一種單方面的行為。
4.「予」本身就含有給某人的意思,所以贈予有時候可以不用接人,直接接物;而「與」後面就只能是接人,指向受贈對象,所以贈與之後所接的只能是人。
⑧ 民法典關於贈與合同的規定是怎樣的
民法典關於贈與合同的規定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條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注《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⑨ 民法典關於房產贈與的最新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