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一年幾天
⑴ 一般法定期限是多少時間
法定期限即法律規定的期限。不同的法律關系、法律程序有不同的期限或時限。比如民事法律關系的法定保護(支持提出訴求)的期限一般為三年,也有更短的為一年,還有更長的期限為二十年,等等。
⑵ 法律中的一年是多少天,一個月是多少天
法律中的一年是多少天,一個月是多少天?法律中的一年是365天,一個月是30天。
⑶ 一年的法定假日是多少天
【法律分析】
首先,要求停車場調取視頻找出故意損壞者要求賠償,其次只要停車場收費了,也應該承擔看管的責任。 若是汽車被刮蹭了,停車場負責單位都應承擔相應的損傷賠償。畢竟,收費停車場,收了錢就需要辦事情。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停車場可能有「車輛受損概不負責」的免責條約,但這種免責聲明並不被法律保護,車主有時候要據理力爭。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找出損壞者,這樣可以更有效的解決問題,如果停車場沒法提供只能與停車場進行溝通解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條 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計算。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⑷ 民法中每月按多少天計算
民法總則第二百條規定:「民法所稱的期間按照公歷年、月、日、小時計算。」第二百零專一條屬規定:「按照年、月、 日計算期間的,開始的當日不計人,自下一日開始計算。按 照小時計算期間的,自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時間開始計算。」第二百零二條規定:「按照年、月計算期間的,到期 月的對應日為期間的最後一日;沒有對應日的,月末日為期間的最後一日。」第二百零三條規定:「期間的最後一日是法 定休假日的,以法定休假日結束的次日為期間的最後一日。期間的最後一日的截止時間為二十四時;有業務時間的,停 止業務活動的時間為截止時間。」第二百零四條規定:「期間的計算方法依照本法的規定,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 另有約定的除外。」
⑸ 民事訴訟時效是多久
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專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屬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1年訴訟時效。身體收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毀損的。(民法通則136條)
3年訴訟時效。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環境保護法42條)
4年訴訟時效。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提出訴訟或仲裁的。(合同法129條)
最長訴訟時效。從權利受侵害之日起20年。(民法通則137條)
(5)民法一年幾天擴展閱讀:
私法自治,民訴中可委託朋友作為自己的工作人員代理訴訟。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⑹ 一年指多長時間 依據什麼規定的 如何規定的 關於年你還知道哪些知識
一年一般都是從一月一日開始到十二月三十一日結束。
民法通則適用意見198條有規定,是對個人約定的解釋,可以查詢
⑺ 民法典多久更新一次
每兩年修改一次。
【拓展資料】
民法總則更新時間民法總則10月起施行 開啟「民法典時代」3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獲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國民事法律制度從此開啟「民法典時代」。民法總則就民法基本原則、民事主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民事責任和訴訟時效等基本民事法律制度作出規定,構建了我國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為編纂民法典奠定了基礎。民法總則通過後,現行民法通則規定的合同、所有權及其他財產權、民事責任等具體內容還需要在編纂民法典各分編時作進一步統籌,系統整合。民法總則通過後暫不廢止民法通則,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的規定不一致的,根據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適用民法總則的規定。1、國家在新時期對我國婚姻家庭制度的修改完善。2、婚姻法的法律條文修改後,吸收成為民法典-婚姻家庭編,這是我國民事立法的新高度,值得每一個人學習研究。《民法典》第1260條(最後一條)明確規定: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該條明確規定了,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施行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另需說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既然上述單行法被廢止了,基於上述單行法而生的立法解釋也應同步廢止。
【法律依據】
王晨副委員長對此,在《民法典》草案說明中也明確提到:「2014年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解釋》,作為與民法通則、婚姻法相關的法律解釋,也同步廢止。」另需注意的一點是,民法典施行後,最高法院此前基於上述九部法律而出的司法解釋,有不少內容已被民法典吸收,有的內容已失去繼續存在的原立法基礎,或者與民法典的規定不相符甚至發生沖突。因此,相關司法解釋何去何從,值得關注。
好書認為,在2021年1月1日前,最高法院大概率會對相關司法解釋進行大規模清理,並出台具體規定,明確哪些不再有效,哪些適當修改後可以繼續適用等等關於「《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不同如何適用」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專門就此進行了解釋,即《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解釋》(2018年7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44次會議通過,自2018年7月23日起施行)法釋〔2018〕12號文,具體內容如下:為正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關於訴訟時效制度的規定,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結合審判實踐,制定本解釋。第一條 民法總則施行後訴訟時效期間開始計算的,應當適用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關於三年訴訟時效期間的規定。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通則關於二年或者一年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二條 民法總則施行之日,訴訟時效期間尚未滿民法通則規定的二年或者一年,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總則關於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第三條 民法總則施行前,民法通則規定的二年或者一年訴訟時效期間已經屆滿,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總則關於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四條 民法總則施行之日,中止時效的原因尚未消除的,應當適用民法總則關於訴訟時效中止的規定第五條 本解釋自2018年7月23日起施行。
本解釋施行後,案件尚在一審或者二審階段的,適用本解釋;本解釋施行前已經終審,當事人申請再審或者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不適用本解釋
⑻ 民法中訴訟時效是怎麼規定的
訴訟時效是指民復事權利制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我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