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清朝的司法

清朝的司法

發布時間: 2022-04-12 13:25:46

❶ 清朝的三法司是什麼

明清時代,全國高級司法機關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合稱「三法司」。「三法司」沒有單獨的從上而下的審判組織系統,當然也沒有「獨立審判」的原則,與現代國家的司法機關不能相比。除「三法司」以外,其它的國家機關也有一定的司法之責,幾乎每一個政府機關都有一定的司法職權,這正是清代諸權合一的政治體制的特點。 三法司以刑部編制最大,達looO餘人,日常工作最繁重。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 相比之下大理寺的司法事務遠不如刑部繁重,人員編制較少。正副長官稱大理寺卿、少卿。 都察院除司法事務外,還主管監察,所以編制較大理寺為大,主管官員稱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 三法司的職權是: 刑部 執掌全國「法律刑名」,管理地方上訴案件;審核地方上的重案和發生在京師答杖以上的重案;同時也審理中央官吏違法的案件;有權決定流刑案件。 大理寺 復核刑部判決的流刑案件,刑部審理不當,可以駁回更審。 都察院 監督並彈劾刑部、大理寺的司法活動和發生的嚴重錯誤。清朝的監察機關不僅監督司法機關的審判活動,而且也接受訴訟,審理有關案件。 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會審的案件,習稱「三堂會審」。 對於特別重大或疑難案件,由「三法司」和五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通政使和大理寺卿組成「九卿會審」,是中央最高審級。但判決的執行仍須皇帝最後核准。

❷ 清朝的三法司都各有什麼職責

刑部執掌全國的法律事務,管理地方上訴案件,審核地方上的大案要案和發生在京城的笞杖以上的重案,並且審理中央官員違法犯罪的案件。
刑部最高長官有兩人,一人為滿洲人,稱「刑部滿尚書」,另一人是漢人,稱「刑部漢尚書」。

清朝中央司法機關另外兩個部門是大理寺和都察院,它們與刑部又稱為「三法司」。

都察院是清朝的中央監察機關,主管官員為左都御史。都察院有權監督刑部裁決的案件。

大理寺的主要職責是復核刑部准備判處死刑的案件。其長官稱為大理寺卿。

對於重大疑難案件,清律規定要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共同審理,這樣的制度稱為三司會審,也叫三司推事。

❸ 清朝的地方司法機關有哪些

地方,以州縣、府、省按察使、總督巡撫為四級審級。

州縣為第一審級,有權決定笞、杖、徒刑案件,流刑以上案件須報上級決定。

府為第二審級,負責復審州縣上報的刑事案件,提出定罪意見,再上報省。

省按察司為第三審級,負責復審上報的徒刑案件,並審訊軍人流、死刑案的人犯。如「審供無異」,上報督撫,發現疏漏可以駁回重審,或改發其他州縣再審。

總督巡撫為第四審級,有權批復徒刑案件,復核軍流案件,功如無異議,上報刑部。對死刑案件的人犯要進行復審,然後向皇帝匯報,並將副本抄送三法司。

在清朝,上級司法機關有權受理上訴案件和審核下級機關的判決。按察使與督撫都有權審判犯罪的地方官吏,但督撫對於流刑以上的案件,也只能提出意見移送刑部。

❹ 清朝的訴訟與審判制度是怎樣的

(一)嚴禁越訴和限制自訴

清朝建立了一套比以前更嚴密、更集中和更加限制人民自訴權的訴訟制度。

1.限制「越訴」

按清制,地方由縣至督撫共分四個審級,禁止軍民擅自「越訴」。若越過本管管轄徑赴上司申訴者,即使案情屬實也要笞五十,或將本人並代書訴狀者一並治罪。直訴不實重罰至充軍,情況屬實亦枷號並杖百,官吏違例受理直訴一並處罰。清律還禁止在押囚犯舉報與本案無關它事。

2.限制告訴

即限制以卑告尊、賤告貴,否則屬「干名犯義」罪。婦女的訴訟權利有限制,婚前由父母、婚後由夫代行。

3.案件受理時間限制

地方承辦司法的機關在每年4月1日至7日30日間,即農忙季節,除重大犯罪外,一般戶婚、田土瑣事,概不受理。

(二)迴避、審限和死刑復核

1.迴避制度

為了加強司法鎮壓效能,清朝嚴格實行審判迴避制度,凡主審官吏與訴訟當事人同旗、同籍,或有親屬、朋友、師生、仇嫌關系,需要移文迴避,以防止官吏循私褊袒,有意出人人罪,加強對犯罪的打擊。這反映了清朝訴訟制度的成熟。

2.審限制度

各級司法機關審理不同案件,分別定有明確的結案期限。需要延期的須報上級批准,無故拖延依例處罰。

3.死刑復核制度

清代死刑分為絞立決、斬立決與斬監候、絞監候四種。

立決,指重大死刑罪犯「決不待時」,立即處決;監候,指一般死刑罪犯可暫不處決,在獄中收監,等待秋後復核再行判決與執行。秋審案件主要是地方上的斬監侯及及絞監侯案件。

(三)會審制度的發展

清朝繼承了明時的朝審制度,發展成秋審、朝審和熱審三種。

1.秋審

秋審,是復審各省死刑案件的一種會審制度,因在每年秋季舉行而得名。每年八月,在天安門外、金水橋西由六部長官、大理寺卿、都御史、通政史及小三司等審理地方上報的絞、斬監候案件。

2.朝審

除秋審外,對刑部判決的案件或京城附近的斬監候及絞監候案件,進行復審叫朝審。朝審時間略遲於秋審,於每年霜降後十日進行,冬至前復審完畢。

經過秋審或朝審的案件,分為情實、緩決、可矜、留養承祀。

情實,是指罪情屬實,罪名恰當;緩決,是指案情屬實,但危害性較小,留待下一次秋審或朝審時處理;可矜,是指案情屬實,但情節不嚴重,可免於處死;留養承祀,是指情節雖較重,但父母、祖父母年老,無人奉養,可免於處死。經刑部會同大理寺等機關集中審核後奏請皇帝裁決,除情實奏請執行外,其餘三類均免於死刑。

3.熱審

熱審,是於每年小滿後十日至立秋前一日,由大理寺左右二寺官員,會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辦司(稱作小三司)審理發生在京師的笞杖刑案件。

在清朝,秋審被誇張為「大典」,以示重視民命,慎刑執行。會審制度雖然有形式主義、文牘主義種種弊病。但它有助於法律的統一適用,對於地方和中央司法機關的活動也是一種檢查和監督。

❺ 清朝法律內容是怎樣的

清朝是以滿族為主體建立的王朝,也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高度發展的時期,它所建立的法律制度,不僅因襲明制,維護封建法律制度體系,而且突出了其民族統治的特色?清朝法律在「參漢酌金」的立法思想指導下,在前朝法律的基礎上,根據滿足自身的特點及現代社會的現實,制定出的法律內容和司法體系?既體現了儒家傳統法律文化的基本精神,又保障了滿族貴族的統治地位,從而維護了清朝統治者進行封建統治的需要?

清朝仍沿用隋唐以來笞?杖?徒?流?死的五刑制度,具體適用往往有一些改變?笞杖刑可折為板責,每10下折責4板,再除去不足5板的零數?徒刑1至3年共5等,分別附加杖60至100,每等遞增10杖?流刑2000里至3000里共3等,每等附加杖100?死刑仍為絞?斬兩等,分為立決和監候兩種執行方式?立決即立即執行?監候適用於罪行相對較輕的死刑犯,一般是留待秋後,經秋審或朝審最終裁決?

《大清律例》對適用立決或監候的罪名都有明確解釋,對「雜犯死罪」也有一些變通處理,因過失殺人?誤殺人及某些職務犯罪被判處死刑者,往往減等執行徒刑5年?

除以上法定五刑外,清朝還增加了一些法外酷刑,主要有充軍?發遣?遷徙?枷號?刺字等?充軍創立於明朝,重於流刑,是將罪犯發配戍邊,分為2000里?2500里?3000里?4000里?4500里等?

發遣為清朝新增,又重於充軍,是將罪犯發配到邊疆地區,充當駐防官兵的奴隸?遷徙是將罪犯強制遷往千里之外安置?充軍?發遣及遷徙等罪犯可以帶家屬前往服刑,不遇恩赦准許,終生不能返回原籍?枷號和刺字均是一種侮辱體罰性質的附加刑?

❻ 清朝的中央三法司是什麼

中央是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組成的三法司和由六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通政使和大理寺卿組成的「九卿會審」,是中央最高審級,但判決的執行仍須皇帝最後批准。

1.刑部

刑部執掌全國「法律刑名」,所屬機構主要有十七省區清吏司、追捕「逃人」的督捕司、辦理秋審的秋審處、修訂律例的律例館等。具體來說,刑部負責審理地方上訴案件,審核地方上的重案和發生在京師笞杖以上的重案,同時也審理中央百官違法的案件。

2.大理寺

大理寺的主要職責是復核死刑案件,平反冤獄。如發現刑部定罪量刑有誤,可以駁回。同時也主持熱審案件。

3.都察院

都察院是清朝的監察機關,不僅監督司法機關的審判活動,而且也接受訴訟,審理有關案件。都察院所屬刑科給事中滿漢各一人分管刑名事務。京畿道監」察御史掌管「直錄、盛京刑名」。五城察院負責審理京師五城獄訟,杖罪以上自行完結難罪以上送刑部定案。

在三法司的三機關中,刑部起著司法審判的主導作用。但刑部僅有權決定流刑案件,並須將判決送大理寺復核,受都察院監督。刑部審理不當,大理寺可以駁回再審,如果刑部和大理守都發生嚴重錯誤,都察院有權彈劾。清朝就是這樣通過三機關互相制約以保證司法鎮壓的准確性。

❼ 簡述清末的司法機構進行了哪些改革。

一、中央司法官制改革
光緒三十二年七月(1906年),大臣戴鴻慈等上書,提出中央地方官制應當以日本為借鑒,吸取各國的長處。"中國今日欲加改革,其情勢與日本當日正復相似,故於各國得一借鏡之資,實不咎於日本得一前車之鑒,事半功倍,效驗昭然。"
隨後頒布施行了《大理院審判編製法》、《各級審判廳試辦暫行章程》和《法院編製法》,作為司法體制改革的法律指導。

1、審判機關——司法獨立
1)大理寺更名為大理院,正式成為全國最高審判機關。
2)下設民刑庭,並設推事和庭長組成合議庭。
3)大理寺統一解釋法律權利,在全國范圍內有效。《立憲預備折》中,"大理寺之職頗似各國大審院,中國今日實行變法,則行政與司法兩權互應分立,而一國最高之大審院必不可無。應司法獨立之後,改大理寺為都裁判廳,以當其職"。
2、行政機關
1)刑部改為法部,成為專門的司法行政機關,管理監獄、執行刑罰,監督各級審判廳和高等審判廳判決的死刑案件。

2)最高監督機關都察院改為集議院,向現代行政監察機構改革。都察院職能凈化,《立憲預備折》中,"今都察院即如後所陳擬改為集議院,擬請設立行政裁判院,置正卿、少卿各一人。專理管民不公之訴訟,及懲戒處分,凡內外百僚之辦事無成效者,並有彈劾之責。"

二、地方司法官制改革

各省改革參照中央官制。"現遵諭旨,釐定官制為立憲預備,各省管制自應參仿京部官制,妥為釐定"。 清朝承明制,地方州縣官一人掌握地方大權,沒有輔佐的只有分權給幕賓及書役,造成地方吏治敗壞。
1)對州縣官進行分權,專門在地方設相應司法機關。
2)地方分設高等審判廳、地方審判廳和初級審判廳。
3)各區設鄉讞局。
4)高等審判廳設於京師和各省省城,內設刑事、民事審判廳,審判庭實行合議制。
5)地方審判廳於京師、直隸府、直隸州各設一所。根據具體情況酌設刑事、民事庭,其審判採取合議制與獨任制相結合的原則。
6)初級審判廳剛開始被稱為鄉讞局、城讞局,後來根據相關法律更名。初級審判廳主要是設在縣內,作為當地的基層審判機關,實行獨任審判制。"別設地方審判廳,置審判官,受理訴訟;並畫府州縣各分數區,每區設讞局一所,置審判官,受理細故訴訟,不服者方准上控於地方審判廳"。
7)高等審判廳設立有不少爭議。官制大臣提出了兩種方案:
A、"每省各設高等審判廳,置審判官,受理上控案件。行政、司法各有專職,文牘簡一,機關靈通,與立憲國管制最為相近。此為第一層辦法。"
B、"則以督撫徑管外務、軍政,兼監督一切行政、司法。以布政司管民政,兼管農工商;以按察司專管司法之行政,監督高等審判廳;另設財政司,專管財政,兼管交通事務。此為第二層辦法."。
第一種方案參照西方體制進行改革,第二種基本是延續了中國傳統司法制度。

後,兩種方案得以並存。

❽ 清朝司法制度是怎樣的 打個比方,現在社會,警察要抓人,需要檢察院批捕,判刑需要檢察院向法院起訴,

清代地方司法分州縣、府、省按察司、總督四個審級。有人報案,衙門出去抓人審問。

熱點內容
第二部婚姻法的重點 發布:2025-01-19 16:00:50 瀏覽:801
湖南省規章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辦法 發布:2025-01-19 15:46:28 瀏覽:527
勞動法最低工資每小時多少錢 發布:2025-01-19 15:26:10 瀏覽:666
律師法原理 發布:2025-01-19 13:58:19 瀏覽:870
考律師怎麼考 發布:2025-01-19 12:48:39 瀏覽:592
青年實踐部部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9 12:33:06 瀏覽:566
濰坊律師工資 發布:2025-01-19 11:51:13 瀏覽:861
二倍工資勞動法 發布:2025-01-19 11:38:23 瀏覽:518
陳舊不合理的規章制度的成語 發布:2025-01-19 11:17:21 瀏覽:203
成都周邊法院 發布:2025-01-19 09:48:34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