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適度司法

適度司法

發布時間: 2022-04-12 15:57:55

司法警察該怎樣履行職責

司法警察履行職責的措施對策
根據《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暫行條例》、《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執行職務規則(試行)》等規定,結合法警工作和隊伍建設實際,提出以下措施:
(一)理順和規范司法警察管理機制
1.建立完善司法警察進人和清退制度。檢察機關司法警察應堅持嚴格考試制度,按照司法警察應當具備的條件,面向社會和警校公開招錄,並適當從軍轉幹部中選用一些年齡輕、素質好的人員充實到司法警察隊伍中來,從源頭上改善隊伍的人員結構。對素質不高,且違紀違規人員,要堅決清出司法警察隊伍。
2.建立和規范司法警察編制管理制度。司法警察的編制設置,應保證辦案所需。依照有關規定,按照8%~12%的比例配備人員。要充分利用編制管理這個杠桿,把好人員入口關,對編制內的司法警察,必須用於辦案需要,堅決糾正占著司法警察編制不幹司法警察工作的現象。同時,應注重按照編制配備警務部
門領導職務.落實相關待遇。
3.建立和完善司法警察履職機制。依據司法警察職責要求,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建立和完善一套符合檢察工作規律、具有司法警察特點的辦案工作機制,如,警務值班、編隊管理、用警派警、警務協作、信息溝通、獎勵處罰等制度規章,用制度規范保障履職到位。
4.建立健全司法警察保障機制和平台。根據承擔任務,比照其他警種的配置,裝備必要的武器、通訊、交通工具和警械具。尤其應結合檢察機關「兩房」建設的有利契機,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建立具有高科技、數字化和安全、規范的警務工作區(或稱辦案工作區),以此整合辦案資源,為司法警察履行職責提供平台。
5.建立完善辦案安全責任機制。隨著司法警察工作的發展,履行職責范圍的擴大,必須把加強辦案安全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來抓。警務部門要每月進行一次辦案安全防範教育,每季度進行一次安全措施檢查,每半年進行一次安全防範工作總結。同時,要定期分析辦案安全形勢,加強安全措施的督導,及時發現和糾正辦案安全事故苗頭和問題,切實將辦案安全責任分解到人、落實到人。
6.強化辦案服務的監督制約機制。警務工作開展到哪裡,思想教育和監督就應延伸到哪裡。一是抓好案前教育。交辦案件任務時,要一並提要求,築牢道德紀律防線。二是抓好案中監督。對司法警察執行公務的作風紀律等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對違規違紀的司法警察,要嚴肅處理。三是抓好案後監督。案件辦結後,對有反映的人員,應由院紀檢監察部門會同警務部門,到發案單位或以電話、發函等方式,了解核實情況,並聽取對警務工作的改進意見和建議。四是抓好法警八小時以外的監督。實行司法警察業余時間的報告制度,積極發揮司法警察家屬的作用。此外,還可以不定期地走訪,了解司法警察八小時以外的情況,堵塞管理漏洞。五是實行警務公開。適時適度公開司法警察的基本情況及相關職責,既可藉助外力加強隊伍管理,接受群眾的監督,也有利於進一步加強與群眾的聯系,取得群眾的信任與支持。
(二)著力提高司法警察履行職責的能力和素質
1.進行以法律為主的各類知識的學習。鼓勵司法警察參加函授、網路教育及進修,在學習的時間和經費上給予必要保障。為了適應新形勢,司法警察還必須掌握車輛駕駛、熟練使用電腦,為實現辦公現代化打下基礎。
2.進行以提高執法能力為重點的技能培訓。一是定期舉辦業務培訓班。警務部門要制定培訓計劃,搞好分級培訓,轉變以往以警銜晉升培訓為主,調整為警銜、技能為一體的綜合培訓,並注意加強培訓的考核驗收,確保培訓質量。二是強化崗位練兵。以高檢院提出的一熟(熟悉法警職責)、兩懂(懂檢察業務、懂辦案程序)、三會(會使用槍械具、會擒拿技術、會微機操作)為標准,廣泛開展崗位練兵、技能競賽等活動,不斷提高司法警察履行職責能力和水平。
3.進行以服務於辦案需要的心理素質訓練。不定期地請經驗豐富的檢察官和心理專家進行輔導,讓司法警察掌握心理常識,增強與犯罪嫌疑人進行面對面交談的技巧,協助檢察官做好說服教育和思想穩定工作。
(三)不斷探索司法警察履行職責的途徑和辦法
1.明確職責,依法辦案。嚴格按照《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暫行條例》和《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執行職務規則》的規定,充分履行司法警察各項職責。履行職務中,要認真制定預案和措施,科學合理安排警力,明確工作的重點和要求。同時,要嚴格訴訟程序,文明執法、規范辦案,自覺做到「到位不越位」,在檢察官的指揮下完成各項警務任務。
2.完善追逃、協查機制。一是建立追逃工作責任制。警務部門可根據每個司法警察的專長,進行內部分工,對追逃任務實行專人負責。二是建立追逃獎勵制度。通過各種形式,鼓舞鬥志,營造氛圍,宣揚獎勵典型,對在追逃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精神和適當的物質獎勵。三是實行警務協查。司法警察在完成追逃等任務中,警力不足時,應及時申請上級警務部門協調警力,保證辦案所需。
3.探索「檢警一體化」的辦案模式。在案件偵查和訴訟過程中,司法警察應在分管檢察長統一領導和檢察官的指揮下,全面參與辦案,履行警務職責。辦案中,要加強與檢察官密切配合,在自身的職責范圍內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在檢警配合中完成警務任務。這種「檢警一體化」的辦案模式,既可改變司法警察被動履職的現狀,也可調動司法警察參與辦案的積極性。
4.科技強警,提高效率。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高司法警察工作效率和辦案質量。有條件的單位,應建立起警務一級網或區域網,在信息管理和資源共享的基礎上,推行網上派警,對用警的申請和審批均可在網路上進行,以此提高警務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效率。
5.轉變工作方式,加強警務協作。上級警務部門應擔當起對下級業務部門的指導,盡快建立起上下級警務部門的聯動協作機制,制定相應工作運作措施。通過警務協作進行跨區域警務協調,形成上下聯動、左右互動的工作運行體系,形成辦案工作合力,改變部分基層院各自為戰和警力不足的現狀。

㈡ 執法和司法有何區別

在我國,狹義的執法部門是指政府中有執法權的部門。如工商,稅務,城管等。
司法部門是指法院,檢察院,公安部門和司法部門(司法局)。

㈢ 什麼是「執法」和「司法」

你發,這個其實比較簡單的,首先是主體不能,執法的主體是行政機關,司法的主體是司法機關
再就是行為方式不同,執法是行政機關的主動行為,司法一般採取不告不理的原則,是被動行為。
三,救濟方式不同,不服執法可以採取行政復議或是司法救濟,不服司法的,只能採取司法救濟
還有一吧,我的能力有限,只想到這些。呵呵

㈣ 司法和執法的區別

1.主體不同。司法是由司法機關及其公職人員適用法律的活動,而執法是由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職人員來執行法律的活動,
2.內容不同。司法活動的對象是案件,主要內容是裁決涉及法律問題的糾紛和爭議及對有關案件進行處理,而執法是以國家的名義對社會進行全面管理,行政管理的事務涉及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執法的內容遠比司法廣泛。
3.程序性要求不同。司法活動有嚴格的程序性要求,司法機關的活動一般都有相應的較為嚴格的程序性規定,如果違反程序,將導致司法行為的無效和不合法。而執法活動雖然也有相應的程序規定,但由於執法活動本身的特點,特別是基於執法效能的要求,其程序性規定沒有司法活動那樣嚴格和細致。
4.主動性不同。司法活動具有被動性,案件的發生是引起司法活動的前提,司法機關(尤其是審判機關)不能主動去實施法律,只有在受理案件後才能進行應用法律的專門活動,而執法則具有較強的主動性,對社會進行行政管理的職責要求行政機關應積極主動地去實施法律,而並不基於相對人的意志引起和發動。
拓展資料:
一,司法簡介:
1,司法行政是指國家專門機關對有關監獄管理、勞動教養管理、法制宣傳、律師、公證、人民調解、法學教育、法學研究、依法治理等司法領域的行政事務實行國家管理的活動。司法行政職能主要涵括普法依法治理、基層人民調解、監獄勞教、法律服務法律援助等主要職能。
2、司法行政機關是各級政府的組成部分。國家司法部屬國務院。地方各級政府的司法行政機關稱為司法廳或司法局。它不是司法機關,所以不能具體辦案。具體地說,就是在廣義的司法行政概念的基礎上,除去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等自己行使內部系統管理的司法行政工作任務之外的那一部分,主要含刑罰執行、法律服務管理、司法鑒定管理、人民調解、司法考試等幾大塊。
二,執法簡介:
1,執法,顧名思義是指掌管法律,手持法律做事,傳布、實現法律。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在廣義與狹義這兩種含義上使用這個概念。廣義的執法或法的執行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其公職人員依照法定程序實施法律的活動。狹義的執法是指法的執行,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授權、委託的組織及其公職人員,在行使行政管理權的過程中,依照法定的職權和程序,貫徹實施法律的活動。人們把行政機關稱為執法機關,就是狹義上使用執法的。
2,執法此處所講的執法是指狹義的法的執行。國家行政機關執行法律是法的實施的重要方面。在現代社會,國家行政機關被稱為國家立法機關的執行機關,後者制定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前者貫徹、執行、付諸實現。
3,執法是實施法律的活動,必須是在這個大前提下發生的由於執行人員本身或其他原因引發的非法操作才能在執法前冠名如:暴力執法、違規執法等。而沒在這個大前提下的行為只能是個人或某團伙的私自行為,與其本身行政執法身份無關如公路過期收費、非公安機關拘留等。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地點、范圍內才叫執法,其他都算個人或某團伙私自行為。而在這前提下公職人員的行為才能冠名某某執法。
參考資料:司法詞條(執法與司法區別)_網路

㈤ 請教:論述一下中國特色的司法審查制度。急!!!

論我國的司法審查制度

目 錄

一、論文摘要
二、正文
三、注釋
四、參考文獻

提 綱

前言:提出司法審查制度的定義,說明《行政訴訟法》的出台,是我國司法審查制度的一個專門立法,標志著我國司法審查制度的形式,對此作進一步的說明和論述:
一、我國設立司法審查制度的必要性
1、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從長遠和根本上看是一致的。
2、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行政爭議解決的途徑有幾種。
3、《行政訴訟法》是我國一項重要的人權立法。
4、公民通過訴諸法律以審查具體行政行為。
5、我國是*黨統一領導下的分工制約機制的政體。
二、我國司法審查制度的主要特點及現狀
1、在普通法院內設立專門法庭實施司法審查。
2、在我國的行政訴訟中,既審查法律問題又審查事實問題。
3、我國司法審查制度的法律淵源以代表機關制定的法律為主。
三、我國司法審查制度的缺點
1、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圍有限。
2、我國的司法審查不存在包容性極強的司法審查根據。
四、我國司法審查制度的完善
1、需進一步擴大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審查受案范圍。
2、適度放開司法機關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理性審查。
3、擴大檢察機關對行政審判的監督。
通過對我國司法審查制度的考察和分析、論證以及對我國司法審查制度設立的必要性、主要特點及現狀 ,缺點和完善發展的一些粗淺的探索,我們相信通過司法權對行政權的監督,必將最終達到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論 文 摘 要

前言:提出司法審查制度的定義,說明《行政訴訟法》的出台,是我國司法審查制度的一個專門立法,標志著我國司法審查的形式,對此說明如下:
一、我國設立司法審查制度的必要性
二、我國司法審查制度的主要特點及現狀
1、在普通法院內設立專門法庭實施司法審查。
2、在我國的行政訴訟中,既審查法律問題又審查事實問題。
3、我國司法審查制度的法律淵源以代表機關制度的法律為主。
三、我國司法審查制度的缺點
1、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圍有限。
2、我國的司法審查不存在包容性極強的司法審查根據。
四、我國司法審查制度的完善
1、需進一步擴大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審查受案范圍。
2、適度放開司法機關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理性審查。
3、擴大檢察機關對行政審判的監督。
通過對我國司法審查制度設立的必要性、主要特點及現狀 ,缺點和完善發展的一些粗淺的探索,我們相信通過司法權對行政權的監督,必將最終達到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關鍵詞:
〔司法審查 行政訴訟 獨立審判 合法性審查 具體行政行為 監督制約 行政相對人 合法權利〕

所謂司法審查制度,就是一種國家權力對另一種國家權力的監督制約制度,即法院通過訴訟程序審查並糾正不法行政行為,以保護公民和組織的合法權益免受國家行政機關侵害並維護其合法權益的行政行為,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在我國,最主要的司法審查制度就是1989年4月4日通過的《行政訴訟法》。它調處的是兩種基本關系,即司法權與行政權,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它的創制過程實際就是正確處理這兩種關系的過程,它的實施和進一步完善也是為了正確處理這兩種關系。它既包括程序規范,也包括實體規范,並且,實體規范占據著核心地位。很多具體規定雖然在程序法中,
但就其實質而言並非程序規范,而是特殊的實體規范。同時,該法還含有具有可操作性的行政侵權賠償的原則規定。因此,《行政訴訟法》身兼二職,它既是一個解決行政爭議的專門程序立法,也是關於行政違法及其法律責任的一個專門立法,且後者是居於核心地位。《行政訴訟法》的出台,是我國關於司法審查制度的一個專門立法①,它標志著我國司法審查制度的形式,對此需進一步說明和論述如下:
一、我國設立司法審查制度的必要性
1、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從長遠和根本上看是一致的。但是,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長遠和根本一致性,並不能排除和消滅兩者之間的差異,兩者在局部上也會經常發生大大小小的矛盾,因為代表國家採取行動和措施的國家公職人員無法完美無缺,由於情況復雜或者是*素質問題,很難做到在任何時候都不越出法律的界限,而侵犯個人的合法權益,是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局部矛盾的突出表現之一,就是在行政管理過程中行政機關與公民和其他組織之間時有爭議發生。無視這些爭議的存在或者故意迴避這些爭議,都是不現實的,也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消極對待這些爭議,極有可能使矛盾激化,不利於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甚至會影響到黨和國家的基石。要使國家和社會穩步向前發展,我們就只有面對現實,採取積極的態度,尋求適宜的途徑解決國家行政機關與公民包括與其他組織的爭議,使國家和個人局部利益的沖突的妥善解決而處在一種良性協調的關系之中,而司法審查正是一條最為適宜的途徑。之所以這樣說,也是經過慎重而多方面的比較的。
2、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行政爭議的解決途徑主要可能有以下幾種:(1)通過人民代表機關。代表機關是權力機關,憲法地位崇高,其主要職能是立法,對國家重要事務行使著最高決定權和最後控制權。雖然代表機關是有高度*性的機構,且有監督行政機關的權力和職責,但卻不宜也沒有時間和能力,同時制定法律又適用和執法法律,其應在更高的層次上去監督行政機關;(2)通過行政機關自身解決,這種方法是解決爭議最普遍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如行政復議、申訴、上訪等。但行政機關上、下級之間的關系,有時上級會編袒下級,其公正性缺乏切實有效的保障,僅用此種途徑解決爭議,有時會取得反面效果,無法取信於民;(3)通過黨的組織。黨是國家*上的領導力量,其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協調好人民與國家之間的關系,但是,若黨組織分身去處理形形色色的各種行政爭議,將導致黨政不分,同時也會降低黨的領導的層次,將黨組織推向各種具體事務的前台,必然會削弱其*領導作用。實踐也已證明,黨應該把握大政、方針和政策,不宜陷入各種具體的行政和司法事務;(4)通過社會團體、工、青、婦等社會團體既是維護其成員利益的組織,也是聯系人民與黨組織、國家機關的重要紐帶之一,他們在我國的社會*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功能。但是,由於它們不具有國家權能,無法定強制力作後盾,因而不能亦不宜處斷行政爭議;(5)通過信訪。在某種意義上說,信訪應包含在上述四種方式之中。但信訪的方式長期以來是人民群眾對個別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滿的主要申訴方式,信訪是領導機關洞察民情,了解社會動向,反饋政策、法律的一個良好的機制,多年來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於信 訪制度和信訪組織不擁有解決行政爭議的權力和有效手段,也不能作為解決行政爭議的有效途徑;(6)通過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群眾運動。例如「四清」、「文革」等轟轟烈烈的*運動。但這種形式已被實踐證明破壞性大,易被壞人利用,已被遺棄到歷史的角落。
根據以上情況,必須開辟一條新的解決爭議的途徑。這一新的途徑就是司法審查。此種途徑中人民法院享有獨立的法律地位,並遵循公正、公開的程序。在行政復議的情況下,若不能妥善地平息爭議,也要最終通過行政訴訟的方式來解決行政爭議,因此,司法審查制度是一種比較理想、比較完善的解決行政爭議的制度。3、《行政訴訟法》是我國一項重要的人權立法。社會主義人權原則是我國司法審查制度理論上的重要基礎。過去,我們將馬克思對資本主義人權觀念和人權制度的激烈而無情的批判,誤以為是馬克思否定了人權原則本身,因而將社會主義與人權原則對立起來,而經過多年來的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領會和研究,馬克思最關心的就是人,實現人的解放,特別是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的解放。我國自確立社會主義制度以來制定的憲法和許多法律法規和政策等,確認了公民的基本權利,並保障這些權利的實現。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人權的保護范圍也在日益擴大,也急需《行政訴訟法》的出台,司法審查制度的建立。
4、公民通過訴諸法律以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也是對行政機關實施的最為有效的監督。我國公民作為社會的成員,不但可以通過其代錶行使國家權力,參與管理國家社會事務,而且也迫切期待在其利益受到具體行政行為侵害時,可以通過司法審查監督糾正其違法行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們也有權對行政機關的抽象行政行為提請審查,這也正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生動的體現和反映。社會主義法治既是倡導司法審查制度的重要根據之一,也影響著司法審查模式的選擇。社會主義法治表現在國家管理領域,就是代表機關即立法機關制定盡可能詳盡周密的法律來規定行政機關與公民的關系,明確行政機關的職責許可權及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同時建立相應的制度監督,並在監督的前提下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而相應的監督制度之一就是司法審查。在建立司法審查制度時,有多種模式可供選擇。一種是隸屬於行政系統但又有獨立性的行政法院。如法國,因這種模式中行政法院的獨立性無法保障且不符合我國憲法的法治原則,是不可取的。我國憲法確認的法治原則之一就是審判權獨立於行政系統之外,由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另一種模式是設立專門法院,但這種模式與我國的國情不符。最後考慮到我國體制、觀念、人力、財物等方面的種種因素,最終選擇了在普通法院內設立行政法庭這種模式,由普通法院肩負起履行行政法治的責任。

5、我國是以工人階級 為領導階級的社會主義國家,以總體上不能也無須照搬西方資產階級的三權分立的制約機制,但是我國憲法為我國設置了*黨統一領導下的分工制約機制的政體。憲法將立法職能賦予權力機關,將行政職能賦予行政機關,將審判職能賦予審判機關,而作為權力機關的代表機關有權監督上述機關,上述機關須向它報告工作,向它負責,除此之外,憲法還明確了公、檢、法機關在合理分工、互相配合外,還必須相互制約。眾所周知,不受制約的權力必然產生腐敗,而防止權力腐敗的最好辦法就是以權力制約權力,這已成為我國人民的重要思想財富。雖然從本質上講,制約政府的的最深刻的力量是人民,但是以一種權力通過一定程序監督另一種權力卻是絕對必要的,非如此不能確保政府成為人民的公僕和服務型的政府。我國的司法審查制度,正是憲法上的這種權力制約精神的重要產物。
二、我國司法審查制度的主要特點及現狀
根據我國的政體、國情、體制、觀念、憲法原則等種種情況,我國制定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性質的司法審查制度,我國的司法審查制度具有自己鮮明的特色、特點,下面分述如下:
1、在普通法院內設立專門法庭實施司法審查。
世界各國對行政行為的司法審查制度的兩種模式已如前所述。一種是專門的行政法院模式,盛行於大陸法系;一種是普通法院模式,廣見於英美法系。這兩種模式都有其特殊的歷史起源,並各有利弊。但可以說,凡是沒有專門行政法院的國家,都面臨著行政審判組織專門化的問題,而大陸法系的一些沒有專門行政法院的國家如瑞士等,在普通法院內設置了專門行政審判法院。
我國採用的也是普通法院設立行政審查法庭的模式。但是我國採用的這種模式,是根據我國的憲法體制和現實情況所作出的決策,與別國不同。各國採用什麼模式的司法審查制度,都不能不從本國的歷史和現實情況出發,我國亦不例外。
2、在我國的行政訴訟中,既審查法律問題,又審查事實問題。
審查法律問題既是審查行政機關的認定和裁決在法律上是否成立,審查行政機關對法律的執行和適用是否錯誤,而審查事實問題就是審查行政機關對事實的認定是否成立,並可以以法院自己對事實的判斷來取代行政機關的主張。一些英美國家只審查法律問題,不審查事實問題。而我國法院與一些大陸法系國家一樣,既審查法律問題,又審查事實問題,若只審查法律問題,與我國行政訴訟的另一原則——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相抵觸,同時也與我國的實際情況不符。
3、我國司法審查制度的法律淵源以代表機關制定的法律為主。
行政訴訟法規定,規章及其以下的法律規范性文件,人民法院在判案時可以參照,主要以法律和行政法規為審理依據。但十多年來,各種新型案例層出不窮,而法律又要保持其相對穩定性,不能朝令夕改,而最高人民法院根據司法實踐,針對人民法院在適用法律上所不明確的問題,適時作出不抵觸法律的司法解釋,以彌補法律和行政法規不足,並作為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依據,也可以認為是我國司法審查制度的法律淵源。
三、我國司法審查制度的缺點
1、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圍有限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草案)》②的註明說:「考慮到我國目前的實際……人民法院行政審判法庭還不夠健全,行政訴訟法規定『民可以告官』,有觀念更新問題,有不習慣、不適應的問題」,也有承受力的問題,因此對受案范圍現在不宜規定太寬,而應逐步擴大,以利於行政訴訟制度的推行。」所以,盡管《行政訴訟法》擴大了法院對行政案件的受理范圍,但是,法院目前對行政案件的受理范圍仍然十分有限。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不受理對抽象行政行為的起訴。抽象行政行為,是行政機關制定法規、規章和其他具有普遍的約束力的決定、命令等規范性文件的行為。其特點是對象的普遍性、反復適用性。面向未來而不面向過去。當然,法院不受理對抽象行政行為的起訴,並不意味著法院絕對不審查抽象行政行為。人民法院對於在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時,對於行政規章參照使用,若出現具體行政行為據以作出的規范性文件與更高層次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規范化性文件相抵觸時,可以選擇適用最高層次的規范性文件。這說明法院對抽象行政行為有一定的審查權,但卻不能予以撤銷或宣布有關規范性文件無效。抽象行政行為的審查需遵循逐級上報等特殊的審查程序,但其可操作性卻已大大不如人民法院的審查。(2)《行政訴訟法》原則上只受理對影響人身權和財產權的具體行政行為的控告。比如罰款、拘留、吊銷許可證或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產等行政處罰,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侵犯合法的經營自主權,拒絕頒發許可證、執照或對許可申請不答復、不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以義務等不作為行為,不依法發給撫恤金,違法要求履行義務以及其他影響人身權、財產權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第八款是總結和概括性條款,僅意味著對於行政機關影響人身權和財產權的具體行政行為可以起訴。既凡是影響到人身權和財產權的具體行政行為,公民都有權提起訴訟,至於影響*權利、教育權利及其他人個人權利的行為(具體行政行為),只有法律明確規定可以起訴的才能提起訴訟。但是我們欣喜地看到,在《行政訴訟法》頒行十五年後的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很多具有可操作性的司法解釋條款,理論界和實務界也共同努力,使對具體行政行為受案的范圍有了進一步的擴大,如取消考試資格、不準報考的具體行政行為,不予頒發學位證書等侵犯公民受教育權利等具體行政行為,人民法院也已嘗試立案受理,並取得很好的社會效果。相信今後還會有更多的侵犯公民或其他組織的其他權利的具體行政行為,也必將納入《行政訴訟法》的受案范圍。(3)不受理對行政機關內部的懲戒及其他處理行為的控告。對於內部懲戒等行為,是否可以對其實施司法審查,各國並不一致,我國採取不受理原則。(4)從受案的范圍中法律條文表述來看,我國採用的是概括式與列舉式相結合的原則。而像英美等受案范圍較寬的國家大都採用概括式,持所謂「推定可審原理」,即凡是法律和判例不排除審查的行為,都推定法院可以審查,以其相比,我國的受案范圍較狹窄,這主要取決於我國的司法審查制度尚不成熟。
2、我國的司法審查不存在包容性極強的司法審查根據。
行政訴訟法規定了超越職權、濫用職權、適用法律法規錯誤、主要證據不足、違反法定程序、不履行義務六種根據,各種根據之間各有其獨特的含義,互不涵蓋,這與一些國家司法審查包容性極大的根據不同,我國的規定相對較為科學,也符合我國實際,但由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各種新的問題相繼出現,一些具體行政行為似不能劃歸六種根據之中。因此,我認為,有必要擴大對前述六種根據的解釋,以控制個別的非法行政行為,以最大限度地維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利和利益。
四、我國司法審查制度的完善
1、需進一步擴大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審查受案范圍。(1)將行政機關侵犯行政相對人的*權利的具體行政行為提交司法審查。我國《行政訴訟法》推行十五年後,通過大量的司法實踐,很快發現其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受案范圍過窄。為此,最高人民法院切合實際,作出了相關的司法解釋,擴大了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受案范圍,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進步,現有的受案范圍仍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我們可以嘗試將行政機關侵犯行政相對人(包括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權利的具體行政行為提交司法審查,以最大限度的維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2)可以適當地將某些抽象的具體行政行為納入司法審查。鑒於我國目前的現狀及體制,我們也可以有條件地將人民法院的下級行政機關所作出的抽象行政行為納入司法審查,這樣就極大地克服了某些行政機關和部門自己制定的一些規范性文件,自己又執行這些規定,即「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尷尬局面。(3)將行政機關內部具體行政行為納入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圍。由於我國的《行政訴訟法》法律未將行政機關內部的獎懲、任免等決定所引起的爭議,僅僅依靠行政機關系統內部的人事部門和監察部門裁決,因行政相對人在法律地位上處於弱勢地位,又不能通過勞動爭議途徑解決,顯然不利於爭議的圓滿解決,有必要通過司法審查的形式予以裁判。
2、適度放開司法機關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理性審查。
在以往的法律規定及司法實踐中,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理性審查是作為合法性審查的例外,只對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才作出變更判決。筆者認為,可以適度對除行政處罰外的其它具體行政行為及「顯失公正」的放寬一定限制,這更有利於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及維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利。
3、擴大檢察機關對行政審判的監督。
在行政審判中,檢察機關作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主要限於對嚴重違法亂紀,可能構成犯罪的國家公務員的監督,但對於行政審判來說,檢察機關只是通過申訴及其它法律監督的情況下,被動地實施監督,這種監督也只是一種事後監督,不能完全實現行政審判公正、公平。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些措施,針對重大、復雜、疑難的行政訴訟,人民檢察院可以依職權,也可以依當事人的申訴直接派員參與行政訴訟,以使行政爭議得以更加圓滿地解決。
通過以上對我國司法審查制度的考察和分析、論證以及對我國司法審查制度設立的必要性、主要特點及現狀、缺點和完善發展的一些粗淺的探索,我們有理由相信《行政訴訟法》作為我國的司法審查法,必將使我國的司法審查制度進一步完善和發展,通過司法權對行政權的監督,更加確保了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最大限度地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並最終達到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注 釋

司法審查分別有憲法和行政法兩種意義的司法審查。憲法上的司法審查,是法院對立法機關、行政機關的行為是否合憲所進行的審查監督。行政法上的審查,是法院對行政行為是否合憲,是否合法所進行的審查監督。這是兩種不同的司法審查制度。由於兩者都是司法機關監督制約其他機關的手段,所以才共同使用司法審查這一名稱。我們現在所說的司法審查,是指行政法上的司法審查,我國目前只有行政法上的司法審查制度,而沒有憲法上的司法審查制度,因此人民法院是不能審查具體體現行政行為是否合乎憲法。

參考文獻

1、《民事訴訟法》 律師資格考試(1999年)版
2、《行政訴訟法》 行政資格考試教材(1998年)版
3、《民法通則》及其配套規定 中國法制出版社 2001年6月第一版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國法制出版社 1999年5月第1版
5、《民法通則》及其配套規定 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㈥ 公民代理民事訴訟為何司法部門謠傳不能適度收費,依據在哪,不允許適度收費違法嗎

公民代理從法理上講是不能收費的,因為法律規定的參與代理的公民一般是當事人的親友等比較親近的關系,所以才有參與的資格,收費性質就變了,變成了法律服務了。而法律服務是專業服務,根據規定只有律師和法律工作者可以提供,並可以收費。

㈦ 求問唐宋時期的司法原則是什麼

唐律特點:①禮法合一
②科條簡要,寬簡適中
③用刑持平
④語言精煉明確,立法技術高。
宋律特點:①內容沿襲唐律,律後附有唐中期以後的敕、令、格、式;
②體例上取於《大中刑統》、《大周刑統》,「終宋之世,用之不改」

以下轉載於法律教育網,
司法考試法制史筆記:唐宋時期的法律(lz網路搜索一下就能找到那個網頁,我不能復制網頁,因為網路知道里回答問題不允許為了增加流量而故意引導他人到某個網站或論壇……咳咳..沒辦法,我把它裡面大部分內容都放下面了,上面的可能就是你要的答案吧,僅供參考。
唐律:

一、唐律的修訂過程

1.武德律

唐高祖李淵在武德年間命令臣下裴寂等人以《開皇律》為依據,修訂律典,是為《武德律》。《武德律》共12篇500條,是唐朝的首部法典。

2.貞觀律

唐太宗即位以後,在貞觀年間參照隋代《開皇律》,修訂完成了《貞觀律》。《貞觀律》增設了加役流制度,縮小了連坐處死的范圍,規定了五刑、十惡、八議以及類推的制度,奠定了唐律的基礎。

3.《永徽律疏》的制定

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高宗令臣下對《貞觀律》作慎重修改,頒布《永徽律》。永徽三年(公元652年),長孫無忌等大臣歷時1年,完成「律文」的疏議工作,作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釋,並附之於律後,稱為《永徽律疏》。《永徽律疏》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代表性法典,現在被稱之為《唐律疏議》。

《永徽律疏》繼承了漢魏晉以來的法律成果,標志著中國古代立法達到了極高的水平,成為中華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對後世與周邊國家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二、罪名與刑罰

(一)五刑

1.死刑。唐律只規定絞、斬兩種死刑,較前代輕緩了很多。

2.流刑。唐律規定流刑有三等,即流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另規定加役流刑,除流三千里外,還要居作三年,用以替代某些死刑。

3.徒刑。即徒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

4.杖刑。杖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共五等。

5.笞刑。笞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共五等。

(二)「十惡」制度

是指嚴重威脅專制君主統治秩序和社會秩序以及血緣倫理關系的犯罪。唐律「十惡」按性質劃分,可以歸為三類:

1.威脅、損害皇帝人身、權力、尊嚴的犯罪。主要包括:謀反、謀大逆、謀叛以及大不敬。

2.嚴重危害他人生命安全手段殘忍的犯罪。主要包括:不道。

3.破壞封建倫常關系的犯罪。主要包括:惡逆、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三)六殺

唐律區分了殺人罪的六種情形,即謀殺(預謀殺人)、故殺(臨時犯意)、斗殺(斗毆中激憤殺人)、誤殺(因為種種原因殺錯殺人對象)、戲殺(以力共戲,殺人)、過失殺(由於耳目所不及,思慮所不至,而殺人)六種情況。根據殺人主觀故意、客觀行為表現等,唐律給予不同的處罰,反映了唐代刑法的完備和立法技術的進步。

(四)六贓

就是指六種非法獲得公私財物的犯罪。包括(1)受財枉法:收受財物枉法。(2)受財不枉法:收受財物,即使不枉法,也要處刑。(3)受所監臨:利用職務之便非法收受管轄范圍內百姓或者下屬財物。(4)強盜:暴力獲取公私財物的行為。(5)竊盜:隱秘手段竊取公私財物。(6)坐贓:官吏或者常人非因職權收受財物的行為。

(五)保辜 法律 敎育 網

對於手足傷人和器物傷人等犯罪,唐律根據情節輕重規定了不同的處罰,對於傷害後果不是能夠立即顯現的,特別規定了保辜制度。也就是規定一定的觀察時期,在限定的時期內死亡的,傷人者承擔殺人的責任;在規定的期限外死亡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死亡的,傷人者只承擔傷人的責任。唐律規定保辜期限用以判明傷人者的刑事責任,盡管有不科學的地方,但仍然是一個進步。

三、法律適用原則

(一)區分公、私罪的原則

(二)自首原則

(三)類推原則

(四)化外人處罰原則

四、司法制度

唐代沿襲隋制,皇帝在中央機構設置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機構,執行各自的司法職能。

(一)大理寺

大理寺以正卿和少卿為正副長官,行使中央司法審判權,審理中央百官與京師徒刑以上案件。凡屬流、徒刑案件的判決,須送刑部復核;死刑案件必須奏請皇帝批准。同時大理寺對刑部移送的死刑與疑難案件具有重審權。

(二)刑部

刑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刑部有權參與重大案件的審理,對中央、地方上報的案件具有復核權,並有權受理在押犯申訴案件。

(三)御史台

御史台以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為正副長官,下設台、殿、察三院。

(四)「三司推事」

唐代中央或地方發生重大案件時,由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大理寺卿組成臨時最高法庭審理,稱為「三司推事」。有時地方發生重案,不便解往中央,則派大理寺評事、刑部員外郎、監察御史為「三司使」,前往審理。

唐代還建立都堂集議制,每逢發生重大死刑案件,皇帝下令「中書、門下四品以上及尚書九卿議之」,以示慎刑。

(五)死刑三復奏

唐律規定了死刑復核制度。最初由中央司法機關上奏皇帝核准,臨刑前復核三次。唐太宗為慎重人命,將刑前三復奏改為五復奏。即處決前一日兩復奏,處決日三復奏。

(六)刑訊與仇嫌迴避原則。

對兩類人禁止使用刑訊,只能根據證據來定罪。一類是具有特權身份的人,如應議、請、減之人;二是老幼廢疾等。

《唐六典》第一次以法典的形式,肯定了法官的迴避制度。

五、唐律的特點及其影響

(一)唐律是中國古代法律發達的集中體現,主要表現為以下特點

1.禮法合一。唐律將禮教倫理精神與國家刑罰有機地統一在一起,有力地維護了唐朝的統治。

2.科條簡要。唐律全篇僅為12篇,502條,寬簡適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3.立法技術完善。唐律在繼受前代立法成果的基礎上,具有結構嚴謹,用語概括、規范等特點,進一步明確了公罪、私罪,化外人犯罪等原則和概念。

4.唐律是中國傳統法典的楷模和中華法系形成的標志。唐律在中國古代法歷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承襲了秦漢立法的成果,吸收了漢晉律學的成就,表現出高度的成熟性,並且深深影響了宋元明清的立法。

同時,唐律不僅在中國古代法律歷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還對亞洲周邊國家產生了重大影響。朝鮮的《高麗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的《大寶律令》、越南李太尊時期頒布的《刑書》大都借鑒了唐律,唐律在世界法制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

宋律:

(一)《宋刑統》與編敕

1.《宋刑統》

宋太祖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在工部尚書判大理寺卿竇儀等人的奏請下,開始修訂宋朝新的法典。同年7月完成,由太祖詔「付大理寺刻板摹印,頒行天下」,成為歷史上第一部刊印頒行的法典。全稱《宋建隆重詳定刑統》,簡稱《宋刑統》。

《刑統》的編纂體例可以追溯至唐宣宗時頒布的《大中刑律統類》。北宋初一度沿用的《大周刑統》,便是《刑統》體例在五代時發展的結果。《刑統》在編纂上,以傳統的刑律為主,同時將有關敕令格式和朝廷禁令、州縣常科等條文編附於後,使其成為一部具有統括性和綜合性的法典。

《宋刑統》和《唐律疏議》相比有這樣一些特點:

(1)兩者的篇目、內容大體相同。

(2)《宋刑統》在12篇的502條中又分為213門,將性質相同或相近的律條及有關的敕、令、格、式、起請等條文作為一門。

(3)《宋刑統》收錄了五代時通行的部分敕、令、格、式,形成一種律令合編的法典結構。

(4)《宋刑統》刪去《唐律疏議》每篇前的歷史淵源部分,因避諱對個別字也有改動,如將「大不敬」的「敬」字改為「恭」等。

【記憶口訣】刊印頒行宋刑統,篇下分門體例新。

2.編敕

敕的本意是尊長對卑幼的一種訓誡。南北朝以後成為皇帝詔令的一種。宋代的敕是指皇帝對特定的人或事所作的命令。敕的效力往往高於律,成為斷案的依據。依宋代成法,皇帝的這種臨時命令須經過中書省「制論」和門下省「封駁」,才被賦予通行全國的「敕」的法律效力。

編敕,是將一個個單行的敕令整理成冊,上升為一般法律形式的一種立法過程。神宗時設有專門的編敕機構「編敕所」。

3.律與敕的關系

(1)仁宗前基本是「敕律並行」,編敕一般依律的體例分類,但獨立於《宋刑統》之外。

(2)神宗朝敕地位提高,「凡律所不載者,一斷於敕」,敕已到足以破律、代律的地步。

(3)敕主要是關於犯罪與刑罰方面的規定,所謂「麗刑名輕重者,皆為敕」。

(二)刑罰的變化

1.折杖法。

建隆四年頒行「折杖法」,改變五代以來刑罰嚴苛的弊端。新的「折杖法」規定:除死刑外,其他笞、杖、徒、流四刑均折換成臀杖和脊杖。折杖法對緩和社會矛盾曾有一定作用。但對反逆、強盜等重罪不予適用。

2.配役。

配役刑淵源於隋唐的流配刑。推行折杖法之後,原有的流刑實際上便稱為配役。為補死刑和折杖後的諸刑刑差太大,有輕重失平之弊,朝廷遂增加配役刑的種類和一些附加刑,使配役刑成為一種非常復雜的刑名。

配役刑在兩宋多為刺配,刺是刺字,即古代黥刑的復活;配指流刑的配役。刺配源於後晉天福年間的刺面之法,太祖時偶爾用之,仁宗後成為常制。刺配對後世刑罰制度影響極壞,是刑罰制度上的一種倒退,在宋代和後世都曾頗遭非議。

(關鍵詞記憶:刺配、刺面、太祖、仁宗)

3.凌遲。

(1)作為死刑的一種,凌遲始於五代時的西遼。是一種碎而割之,使被刑者極端痛苦,慢慢致人死亡的一種酷刑。

(2)仁宗時使用凌遲刑,神宗熙寧以後成為常刑。

(3)至南宋,在《慶元條法事類》中,正式作為法定死刑的一種。

(4)《大清現行刑律》廢除。

(三)契約與婚姻法

1.契約立法。

(1)債的發生。宋代因契約所生之債佔多數,當然還有其他形式引發的債權,《宋刑統》與《慶元條法事類》在買賣之債的發生的法律規定上,強調雙方的「合意」性,維護家長的支配權。

(2)買賣契約。宋代買賣契約分為絕賣、活賣與賒賣三種。

①絕賣為一般買賣。

②活賣為附條件的買賣,當所附條件完成,買賣才算最終成立。

③賒賣是採取類似商業信用或預付方式,而後收取出賣物的價金。

這些重要的交易活動,都須訂立書面契約,取得官府承認,才能視為合法有效。

(3)租賃契約。

①對房宅的租賃:「租」、「賃」或「借」。

②對人畜車馬的租賃:「庸」、「雇」。

(4)租佃契約。宋代租佃土地活動十分普遍。地主與佃農簽訂租佃土地契約中,必須明定納租與納稅的條款,或按收成比例收租(分成租),或實行定額租。地主同時要向國家繳納田賦。若佃農過期不交地租,地主可於每年十月初一到正月三十日向官府投訴,由官府代為索取。

(5)典賣契約。宋代典賣又稱「活賣」,即通過讓渡物的使用權收取部分利益而保留回贖權的一種交易方式。

(6)借貸契約。

①借指使用借貸,把不付息的使用借貸稱為負債。

②貸指消費借貸,把付息的消費借貸稱為出舉。

2.婚姻法規:

(1)婚姻的締結主要受以下三個因素的限制:

①婚齡

宋承唐律,規定:「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並聽婚嫁。」違犯成婚年齡的,不準婚嫁。

②血緣

宋律禁止五服以內親屬結婚,但對姑舅兩姨兄弟姐妹結婚並不禁止。

③州縣官員

《宋刑統》規定:「諸州縣官人在任之日,不得共部下百姓交婚,違者雖會赦仍離之。其州上佐以上及縣令,於所統屬官亦同。其定婚在前,任官居後,及三輔內官門閥相當情願者,並不在禁限。」

(2)離婚:仍然實行唐「七出」與「三不去」,但有少許變通。例如《宋刑統》規定:夫外出三年不歸,6年不通問,准妻改嫁或離婚;但是「但是妻擅走者徒三年,因而改嫁者流三千里,妾各減一等」。

3.繼承。

(1)宋代除沿襲以往的兄弟均分制外,允許在室女享受部分財產繼承權,同時承認遺腹子與親生子享有同樣的繼承權。

(2)絕戶財產繼承辦法。

①絕戶指家無男子承繼。

②絕戶立繼承人有兩種方式:

a.凡「夫亡而妻在」,立繼從妻,稱「立繼」。

b.凡「夫妻俱亡」,立繼從其尊長親屬,稱為「命繼」。

(3)繼子與絕戶之女均享有繼承權,但:

①只有在室女的(未嫁女),在室女享有3/4的財產繼承權,繼子享有1/4的財產繼承權。(3/4+1/4)

②只有出嫁女的(已婚女),出嫁女享有1/3的財產繼承權,繼子享有1/3,另外的1/3收為官府所有。
(1/3+1/3+1/3)

【記憶口訣】

家無男子稱絕戶,絕戶也需繼承人。夫亡妻在是立繼,夫妻俱亡命繼稱。繼子地位不如女,若有女兒未出嫁,四分財產占其三,獨留一份給繼子。若有女兒已嫁男,女、子、官府三三三。

(四)司法制度

1.司法機關

宋沿唐制,在中央設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分掌中央司法職能。但宋代在司法機關設置方面的特殊之處在於:

(1)宋代刑部負責大理寺詳斷的全國死刑已決案件的復核及官員敘復、昭雪等事。神宗後,刑部分設左右曹,左曹負責死刑案件復核,右曹負責官吏犯罪案件的審核。其職能有所擴大,處理有關刑法、獄訟、奏讞、赦宥、敘復等事。

(2)審刑院

宋審刑院是太祖時為加強對中央司法機關的控制設立的,使「獄訟之事,隨(審刑院)官吏決劾」。使大理寺降為慎刑機關,「不復聽訊,但掌斷天下奏獄,送審刑院詳訖,同署以上於朝」。另外,地方上報案件必先送審刑院備案,後移送大理寺、刑部復審,再經審刑院詳議,交由皇帝裁決。這一制度雖有助於司法集權中央,但也加劇了審判的復雜化。神宗時裁撤審刑院,恢復刑部與大理寺的原有職能。

(3)宋代的地方司法機關

宋代地方州縣仍實行司法與行政合一之制。但從太宗時起加強地方司法監督,在州縣之上,設立提點刑獄司,作為中央在地方各路的司法派出機構。提點刑獄司定期巡視州縣,監督審判,詳錄囚徒。凡地方官吏審判違法,輕者,提點刑獄司可以立即處斷;重者,上報皇帝裁決。

2.宋代的翻異別勘制度與證據勘驗制度

在訴訟中,人犯否認口供(稱「翻異」),事關重大案情的,由另一法官或另一司法機關重審,稱「別勘」。兩宋注重證據,原被告均有舉證責任。重視現場勘驗,南宋地方司法機構制有專門的「檢驗格目」,並產生了《洗冤集錄》等世界最早的法醫學著作。

㈧ 我國司法執法的原則是什麼

你好,
1.依法行政的原則。這是指行政機關必須根據法定許可權、法定程序和法治精神進行管理,越權無效。這是現代法治國家行政活動的一條最基本的原則。
2.講求效能的原則。這是指行政機關應當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講究效率,主動有效地行使其權能,以取得最大的行政執法效益。
3.公平合理的原則。這是指行政機關在執法時應當權衡多方面的利益因素和情境因素,在嚴格執行規則的前提下做到公平、公正、合理、適度,避免由於濫用自由裁量權而形成執法輕重不一、標准失范的結果。

㈨ 司法和執法有什麼區別

[導讀]
司法與執法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主體、內容、程序性要求、主動性四個方內面。 主體方面 內容方面 程序性容要求 主動性司法,被動性,「不告不理」;執法;主動性和單方面性。
司法與執法 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主體、內容、程序性要求、主動性四個方面。
主體方面:司法,司法機關(法院和檢察院)及其公職人員;執法,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職人員。
內容方面:司法,對象是案件,內容是解決糾紛;執法,以國家的名義對社會進行全面管理,內容比司法廣泛。
程序性要求:司法,有嚴格的程序性要求,如果違反程序,將導致司法行為的無效和不合法;執法,執法活動不如司法活動的程序性要求嚴格。
主動性:司法,被動性,「不告不理」;執法;主動性和單方面性。

熱點內容
在我國確定公司國籍的法律標準是 發布:2024-11-16 07:58:16 瀏覽:846
法碩非法學排名 發布:2024-11-16 07:51:15 瀏覽:995
新車交車確認表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6 07:38:06 瀏覽:960
道德經說兵 發布:2024-11-16 07:00:35 瀏覽:683
百民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法治宣講活動 發布:2024-11-16 06:59:57 瀏覽:768
技術性貿易壁壘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4-11-16 06:56:16 瀏覽:286
參考文獻中行政法規的寫法 發布:2024-11-16 06:33:39 瀏覽:106
行政訴訟法追加被告通知書 發布:2024-11-16 06:31:28 瀏覽:91
刑法書全名 發布:2024-11-16 06:18:36 瀏覽:815
范健商法學第四版 發布:2024-11-16 05:51:04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