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是私法嗎
Ⅰ 為啥民法是私法
1.民法規定了各項民事權利,保護各項民事權利,使民事主體能以自己的財產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所以是權利法。
2.規范私權關系、保護私人利益的法律是私法。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私權利的法律,所以是私法。
3.民法是民法是所有制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產生而產生並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的。民法中的規定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著基本的法律保障,所以是市場經濟的重要法律。
不是復制的,希望採納
Ⅱ 民法是完全私法嗎
一般說民法是私法,但是並不是說民法裡面的所有規定都是私法性質的,也有關於國家的強制性規定。
Ⅲ 民法的性質是什麼多選
民法的性質表現為以下五個方面:
1.民法是私法。
關於公法和私法的劃分標准主要有三種學說:一是利益說,二是意思說,三是主體說。民法的調整對象決定了民法是私法,民法調整的社會關系主要涉及私人利益,民事主體之間是平等主體的關系,國家也是作為特殊的民事主體參與民事活動。將民法歸人私法范疇,有助於提倡當事人意思自治,盡可能減少國家干預,並有助於培育和發展公民的權利意識和平等觀念。
2.民法是調整市場經濟關系的基本法。
這主要是從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的性質歸納得出的。從歷史發展看,民法始終與商品經濟或市場經濟的發展相聯系;從內容來看,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主要是財產歸屬關系和財產流通關系。與此相適應,形成了由民事主體、物權、債權等制度組成的民法體系。
3.民法是調整市民社會關系的基本法。
市民社會是與政治國家相對存在的,一般是指當代社會秩序中各種非政治領域。民法調整市民社會關系,重在保護市民的私權,加大對個人自由權利的保障,以構建和諧的市民社會秩序。
4.民法是權利法。
民法最基本的職能在於對民事權利的確認和保護。從起源來看,民法就是為了對抗公權力的干預、保障公民權利不受侵犯而產生的。民法體系的構建以權利為基本的邏輯起點,民法總則和民法分則都是圍繞權利展開的。民法通過權利確認當事人的行為規則,通過救濟手段確認權利。
5.民法是實體法。
民法規定民事主體相互間權利義務的實體內容。民法作為實體法,既是行為規則,又是裁判規則。民法作為行為規則具有確立交易規則和生活規則的功能,作為裁判規則是司法機關正確處理民事糾紛所要依循的准則。
Ⅳ 民法是私法,應盡量擴大任意性規范的數量。這句話對嗎
不對。
民法是權利法,它只是保護法律加以確認過的權利。
民法既是行為規范又是裁判規范,但以前者為主。民法是規范私權關系、保護私人利益的,不是規范公權力的。所以民法是私法。
Ⅳ 民法的私法性質有什麼表現
民法的私法性質的表現:
1、從主體方面來看,民法作為私法其適用版的主體都是平等主體;而公法權適用的主體總有一方是國家。
2、從內容來看,民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這是私法的主要特徵。
3、從所遵循的原則方面來看,民法作為私法的主要精神是遵循「意思自治」原則,即「法不禁止即合法」;而公法則正好相反。
(5)民法是私法嗎擴展閱讀:
掌握民法性質在民事立法中的作用
當事人地位平等是民事立法的第一要義。這意味著當事人地位平等是民法調整關系的本質所在,離開此基點就無真正意義的民法。但平等目的在於實現自由(我國民法稱自願)。
平等是自由的基礎或前提,自由是平等的具體表現和結果,而私法自治或意思自治則是自由的題中之意,其真諦是尊重選擇,其基本點則是自主參與和自主責任。
當事人可依自己意思和理性判斷,去設計生活,管理事務,形成各種私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由此說明,無當事人地位平等就無自由意志的體現(即無意思自治),任何以犧牲自由為代價的平等,都不是真正的平等,而無自由也就無權利存在的必要。
Ⅵ 民訴法是公法還是私法
法律分析:民法是一部私法,民事訴訟法是一部公法,公法跟私法的最主要區別在於部門法當中是否涉及到國家權利,是否涉及到國家的強制性規范。民法主要是調整社會當中平等主體間的法律關系,它更加強調的是社會成員之間的平等和自願,國家一般並沒有插足,國家強制力沒有體現在民法當中。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Ⅶ 民法的性質
論民法的性質
【內容提要】民法的性質集中表現為民法是市民社會的法。市民社會是純粹由個人作為主體參與的社會,是法律主體的生存之本。民法是私法,公法與私法的劃分仍然是法律的一種基本分類。民法體現了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一般條件。
【關 鍵 詞】民法/性質
【 正 文 】 民法乃一國法律體系中之基本法,與刑法、行政法、訴訟法等共同構成一國之部門法體系,為最重要的法律部門之一。
一、民法的性質:市民社會的法 民法的性質表現在四個方面:民法是市民社會的法;民法是私法;民法是實體法;民法體現了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一般條件。其中,市民社會的法是民法性質的集中體現。
(一)民法是市民社會的法 通過對民法一詞的語意與淵源考察我們已經得知,民法者,實乃市民法之簡稱也,而市民法者,當為市民社會之法也。何謂市民社會?社會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存在方式,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則依兩種方式發生,一種是直接面對其他社會成員而發生,包括家庭成員,另一種是通過國家這一中介而發生。由此形成兩種社會關系,前一種社會關系因直接發生於社會成員之間,故其有關內容取決於社會成員個人的意志,而後一種社會關系通過了國家的中介,國家必將其意志體現在其中。體現社會成員個人意志的社會關系當以個人或私人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而體現國家意志的社會關系當以國家或公共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由此,人所參與的全部社會關系不外乎此兩種類型,而社會也就因此可以不僅從理論上而且從實證上劃分為兩種,一種為純粹由個人作為主體參與的社會,即所謂市民社會,而另一種為有國家參與的社會,即所謂政治社會或政治國家。而規范政治社會關系的法律就是公法,它以保障國家權力的行使為目的。所以說,民法(市民法)是關於市民社會的法。
(二)民法是私法 「民法是私法」這一判斷在今天已是學界之共識,然而這一共識的取得在我國卻經歷了艱難的過程。當然,在認識上有一個發展過程, 這是完全正常的。 公法與私法的劃分盡管向無統一的標准,有利益說、效力說、主體說、統治關系說、意思說等,但自羅馬法以來人們都承認將法作這樣的劃分,查士丁尼在《法學總論》中即指出:「法律學習分為兩部分,即公法和私法。公法設計羅馬帝國的政體,私法則設計個人利益。」從最根本的意義上說,公法就是關於政治權力的結構、 行使、效力等的法,而私法就是關於市民權利的取得、行使、效力、保護等的法。一般認為,私法即指民法或民商法,公法則包括憲法、刑法、行政法、各種訴訟法等。究其實,私法乃關於私權利與私人利益之法,正如日本學者美濃部達吉指出的:「私法是關於個人相互間的關系的法,所以觀察個人相互間享有某種特定權利和負有之司法是否適合法律的秩序,就是私法規定的立法著眼點。私法所保護之法律的秩序,主要是該關系當事人之個人利益。
(三)民法是實體法 實體法與程序法也是法律的基本分類方法之一。其劃分標准在於法律的內容是規定法律主體在社會關系中的本體性權利義務還是規定法律主體在以司法機關為主導的訴訟關系中的程序性權利義務,如屬前者則為實體法,如屬後者則為程序法。是故,實體法乃決定了法律主體在發生常態交往時的具體權利義務,程序法則決定了法律主體在發生異態交往時即糾紛狀態時的訴訟權利義務。民法之內容在於規定私法主體在市民社會交往中具體的財產與人身方面的權利義務,所以民法屬於實體法。
與民法這一實體法對應的程序法是民事訴訟法(包括仲裁法)。學者多將實體法與程序法的關系看作形式與內容的關系,或主法與助法的關系,自不無道理,然須注意,程序法自有其價值與生命,而程序公平與程序正義本身即為法律公平與正義之應有之義,切不可以主助關系而犧牲程序價值以求實體價值。
(四)民法體現了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一般條件 按照經典經濟學家的分析,可以綜合出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的一般條件,即:社會分工;身份獨立;交換自由。而民法既是直接在這種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基礎上產生的,又反過來最直接地促進了這種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所以說民法體現了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一般條件。
社會分工是商品生產的首要條件,正如經典經濟學家所指出:「分工和私有制是兩個同義語,講的是同一件事情,一個是就活動而言,另一個是就活動的產品而言」。民法的所有權制度就是私有制的法律反映,所有權是市民社會主體獨立人格的物質前提和保障。而由所有權演變而成的他物權制度又進一步豐富了所有權的實現途徑,促進了社會分工。
交換不僅須有身份平等的主體,而且須有貫徹這種平等身份的形式或媒體,使人們能將自己的自由意志充分體現在交換的形式與內容中,從而使產品和社會財產的流轉能最大限度地符合人們的利益追求,使人們的經濟活動最大可能地接近價值規律的要求。這便是民法的契約自由制度。
由此觀之,民法的確是體現了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一般條件,是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Ⅷ 民法是權利法還是義務法
民法是權利法和自由法。
首先看為什麼說它是一部權利法。
民法總則第五章規定了民事權利。包括各種人格權和人身權,物權和債權(當然債主要被認為以義務為主),知識產權,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財產利益等權利。
這些權利受到侵犯,就會有救濟途徑。
民法還是一部自由法。
民法最為有意義的概念是法律行為,法律行為最為重要的要素是意思表示。法律行為可以分為負擔行為(債權行為)與處分行為(主要為物權行為[當然現階段我國不承認有獨立的物權契約])。
因而民法被稱為私法,即強調意思自治。
強調尊重每個人的意志自由,主要體現在契約(即合同)中,個人的約定可以排除大部分法律(民)的適用。
在身份法中體現在婚姻自由。
當被脅迫或被欺詐,重大誤解,乘人之危顯失公平……等意思表示不真實時,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和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民事權利在民法佔有很高的地位,權利是法律的一個重大的基點,整部民法從總則到分則,都是用來規劃,保障民事權利的。民法就是一部權利法,
比如說總則,它就是在規劃這不同的權利啊,比如說權利的主體、民事權利的主體、權利本身、有哪些權利、權利的獲得方式。
民事法律出現的時間,受法律保護的時間就是訴訟時效。這些組合都是圍繞這權利展開的。
而分則中,物權法是規定保障物權的,合同法是規定保障債權的,婚姻法是規定保障配偶權的,競爭法是規定保障競爭權的。
所以整部民法無論是總則還是分則都是圍繞這民事權利息息相關,是圍繞這民事權利而構建的
首先民事權利的基本分類有財產權,人身權(一般人格權,具體人格權),和綜合性權(繼承權)。
《民總第109條》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Ⅸ 如何理解民法是私法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這里所說的主體包括:自然人、版法人、其他組織。權
想要知道某種法律是私法還是公法關鍵看它調整的是怎樣的法律關系。公法調整的是公權利與私權利的對抗,而私法調整的是私權利和私權利的對抗。例如:刑法就是公法,當檢查院代表國家向人民法院對犯罪嫌疑人提起上訴時,其行使的是公權利,是國家與犯罪嫌疑人之間的對抗。好了,你再運用你所學的知識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