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害關系人民法
㈠ 利害關系人,指的是什麼
利害關系人,是指對於訴訟標的有直接或間接利害關系的人。直接利害關系人有權向法院起訴或可能被提起訴訟。間接的利害關系人對當事人之間的訴訟標的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但當事人一方的敗訴可能使自己遭受不利後果時,可以參加到訴訟中輔助一方當事人進行訴訟。
「法律上利害關系」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與行政行為之間存在的一種因果關系,所以,從合法權益、行政行為及其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這三個維度來探討「法律上利害關系」的構成是較合乎邏輯的研究進路。
分類
1、相鄰權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
這是產生利害關系人的主要情形。如:經許可設立的加工型生產企業、資源開發型企業或個體工商戶,在經營活動中可能產生噪音、污水、廢氣、粉塵,對鄰人的生產、生活環境帶來直接影響。
2、競爭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
某些行政許可依法律、法規或慣例規定有明確數量限制(如舊機動車回收,按照國務院規定一個縣只設立一家。),如果實施許可突破了原有的數量規定,那麼勢必會影響已經獲得許可的經營者的利益,因而構成利害關系人。
3、知識產權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
行政許可事項可能對他人知識產權完整性、獨占性產生侵害的,如企業名稱核准中,與他人商標、專利上使用的名稱重復,易讓公眾產生誤認誤導的,構成重大利害關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利害關系人
㈡ 民事訴訟法對利害關系人如何界定的
統合《民事訴訟法》相關條文,大體上可將民事訴訟中的「利害關系人」分為以下三類:其一,通常訴訟程序中的利害關系人。通常訴訟程序乃處理一般民事案件的步驟、次序或方法。該程序中的當事人與訟爭案件的實體法律關系(利害關系)密切相關,如《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或者,當事人對訴爭案件當事人雙方爭議的訴訟標的沒有獨立的請求權,但案件的處理結果與其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可見,通常訴訟程序中的利害關系人與當事人之間的關系密切。其二,非訟程序中的利害關系人。非訟程序即指審理非訟案件所適用的程序,其目的在於形成、確認一定的私法秩序。因非訟案件大多不具有爭訟性,故《民事訴訟法》沒有以「直接利害關系」來限定非訟程序中的利害關系人。如《民事訴訟法》第93條規定:「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財產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財產保全措施。」《民事訴訟法》第166條規定:「公民下落不明滿2年,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其失蹤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其三,執行程序中的利害關系人。執行程序的目的固然在於依法強制實現生效判決所載明的權利義務,但是,執行程序中也不能忽視對債權人及其他權利人的及時救濟,以恢復、維護一定的司法秩序。對利害關系人作如上分類的理由是,通常訴訟程序、非訟程序、執行程序因其處理的對象不同,故在功能上存在著較大差異。具體而言,一般民事案件具有明顯的爭訟性、對抗性和私益性,因此,以處分原則和辯論原則為核心的通常訴訟程序所具有的實現當事人實體權益的功能較為明顯;相比之下,非訟程序因其審理的對象不具有明顯的爭訟性和私益性,其確認、形成一定私法秩序的功能相對突顯;執行程序似乎介於二者之間,其既要關注執行當事人的實體權利義務,又要關注案外第三人的利益,以恢復、維護一定的司法秩序。據此,對不同程序中的利害關系人分別進行考察,顯然有助於剖析「利害關系人」在民事訴訟立法上的特點。供參考。
㈢ 民法通則中的利害關系人是什麼意思
民法通則中的利害關系人是指與爭議的法律關系或某一事件、事實或人有權利義務關系的人。
例如,在宣告失蹤中,利害關系人就是指與失蹤人有人身關系或財產關系的人,如父母,配偶,近親屬,債權人,債務人,等等。
㈣ 利害關系人 司法解釋
利害關系人是指哪些人
在《民事訴訟法》第四章關於「迴避」的規定中,「迴避理由」中有一項為「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在《民法總則》中也有多處條文使用「利害關系人」。因此,在民法領域,利害關系人主要是指與因民事法律行為而形成權利義務關系的人之間,或者是與特定的標的物有特殊的關系,該關系可能會影響權利義務的履行與實現,影響標的物的狀態,或者標的物對其有影響。
比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6條規定:「繼承人、受遺贈人的債權人債務人,共同經營的合夥人,也應當視為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系,不能作為遺囑的見證人。」繼承人、受遺贈人的債權人、債務人,共同經營的合夥人就是「利害關系人」,因為他們與繼承人、受遺贈人之間有特殊的法律關系,如債權債務關系,合同關系,這些都會直接影響繼承人、受遺贈人在取得遺產後的權利行使。
㈤ 法律規定利害關系人包括哪些人
《行政許可法》中確立利害關系人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相鄰權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這是產生利害關系人的主要情形。如:經許可設立的加工型生產企業、資源開發型企業或個體工商戶,在經營活動中可能產生噪音、污水、廢氣、粉塵,對鄰人的生產、生活環境帶來直接影響。
2、競爭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某些行政許可依法律、法規或慣例規定有明確數量限制(如舊機動車回收,按照國務院規定一個縣只設立一家。),如果實施許可突破了原有的數量規定,那麼勢必會影響已經獲得許可的經營者的利益,因而構成利害關系人。
3、知識產權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行政許可事項可能對他人知識產權完整性、獨占性產生侵害的,如企業名稱核准中,與他人商標、專利上使用的名稱重復,易讓公眾產生誤認誤導的,構成重大利害關系。
4、契約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契約一方當事人為行政許可申請人,行政許可將改變其契約關系,則他方當事人為利害關系人。如村民公約有明確的規定,在本村范圍內不得興辦某類企業,某村民欲取得該類企業的營業許可,則其他村民為利害關系人。
5、人格權、身份權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如工商廣告登記審查中,對可能涉及侵害他人隱私權、肖像權、名譽權和影響企業商譽的許可事項,可能受侵害者應視為利害關系人。
拓展資料:
利害關系人,是指對於訴訟標的有直接或間接利害關系的人。直接利害關系人有權向法院起訴或可能被提起訴訟。間接的利害關系人對當事人之間的訴訟標的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但當事人一方的敗訴可能使自己遭受不利後果時,可以參加到訴訟中輔助一方當事人進行訴訟。
「法律上利害關系」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與行政行為之間存在的一種因果關系,所以,從合法權益、行政行為及其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這三個維度來探討「法律上利害關系」的構成是較合乎邏輯的研究進路。
㈥ 民法典利害關系人是指哪些人
法律分析:民法典共有24處「利害關系人」的規定,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大類是對人的利害關系人,又可分為對自然人的利害關系人、對法人的利害關系人,另一類是對物的利害關系人。所謂民法上的利害關系基本都是與相關財產存在利益關系,特別是對物的利害關系人和對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利害關系人,而對自然人的利害關系人,還存在身份人格利益的利害關系。在民法上,利害關系人主要是指與因民事法律行為而形成權利義務關系的人之間,或者是與特定的標的物有特殊的關系,該關系可能會影響權利義務的履行與實現,影響標的物的狀態,或者標的物對其有影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四條 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四十條 自然人下落不明滿二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該自然人為失蹤人。
第四十四條 財產代管人不履行代管職責、侵害失蹤人財產權益或者喪失代管能力的,失蹤人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變更財產代管人。
財產代管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變更財產代管人。
人民法院變更財產代管人的,變更後的財產代管人有權請求原財產代管人及時移交有關財產並報告財產代管情況。
第四十五條 失蹤人重新出現,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應當撤銷失蹤宣告。
失蹤人重新出現,有權請求財產代管人及時移交有關財產並報告財產代管情況。
第四十六條 自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該自然人死亡:
(一)下落不明滿四年;
(二)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滿二年。
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申請宣告死亡不受二年時間的限制。
第四十七條 對同一自然人,有的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死亡,有的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失蹤,符合本法規定的宣告死亡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宣告死亡。
㈦ 民法上的利害關系人
利害關系人是指民事上因權利義務關系發生糾紛,以自已的名義訴訟,並受法院判決拘束的利害關系人。
㈧ 什麼是民法上的利害關系人求答案
失蹤人即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人。
從法律上准確地說,目前新聞單位用「失蹤」這個詞有誤了,應該叫做「下落不明」。
只有在「下落不明」二年後,才可以依法宣告為「失蹤人」。
只有在「下落不明」四年後,或者是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從事故發生之日起滿二年的。才可以依法宣告死亡。
具體規定請見《民法通則》的以下規定——
第二十條 公民下落不明滿二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為失蹤人.
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戰爭結束之日起計算。
第二十三條 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死亡:(一) 下落不明滿四年的;
(二) 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從事故發生之日起滿二年的。
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戰爭結束之日起計算。 確認死亡是有要求的,必須見到屍體
在一定時間內,無法確認死亡,只能宣告失蹤
失蹤滿一定時間的,可以宣告死亡. 在補上一條: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的,經有關機關證明不可能生存的。「美國9.11」失蹤人就是這么認定死亡的。這次我國可能也會這么認定,畢竟4年太長了。
㈨ 婚姻法上說的利害關系人范圍是指哪些人
以重婚為由的,利害關系人包括當事人的近親屬及基層組織;以未到法定婚齡為由的,利害關系人包括當事人的近親屬;以有親屬關系結婚為由的,利害關系人包括當事人的近親屬。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九條
有權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條規定向人民法院就已辦理結婚登記的婚姻請求確認婚姻無效的主體,包括婚姻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其中,利害關系人包括:
(一)以重婚為由的,為當事人的近親屬及基層組織;
(二)以未到法定婚齡為由的,為未到法定婚齡者的近親屬;
(三)以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為由的,為當事人的近親屬。